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簡介
作者: 董建中 译 / 15533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标签: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MYxw,?U u+?o

心理学空间 }3zv%~9T'}\k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心理学空间n$gy3F'jj
中文來源:中国自体心理学 董建中译ttzoo@163.com
C'[Of#hT|S.Y0
Yg0T A%g LIw01.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简介心理学空间 ]/R!]}SyX.t

4x8v!rch4s @0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空间`/CN5QR'k^Ry

IA})x+U2Du%}U;Rc0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心理学空间 NOYY!~~ u
心理学空间N!Db i]4nqf
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
)M Y.j,Q:fc0心理学空间/h,GheNu$Q
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心理学空间~i7d0M7A,N \h
心理学空间i6k'y'Z LA
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心理学空间/d?N'g ja

e7d @3E8P/n}CQ{ c0这使得科胡特 (1968, 1971) 把共情当成“贴近体验”式观察,这种临床姿态令他获得了重大发现。心理学空间`h;Ley

id5jc_4S;~ jt0例如,每当科胡特偏离 F 小姐的体验——即使他做出的治疗干预略微相异于 F 小姐独自获得的体验,她也会被激怒,因为科胡特是在破坏她的成就、“毁坏”她的分析。心理学空间$e9h5PF(x-n.o@*A

Hg1W}b4I9A |0借助于放弃自己的临床假定——即此假定:她的愤怒表达出她对分析的阻抗、他认为此愤怒妨碍他领悟 F 小姐的完整体验——科胡特学会了只从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事物。心理学空间,e*?h\X

tz V1w8rf[+f]0此观察模式,被他称为“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
0Df)D K,AIE9Q3w0
8gdv7z,i-\)? n]0因而在那些瞬间——当他捕捉到她的被误解之感受、并做出一个响应——此响应或多或少反映了她的思维及感受之时,他观察到她的早先幸福感迅速得到恢复。心理学空间*a(I!|;[/a
心理学空间*tM/sRz}p7{!QnX
科胡特终于做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这种“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董建中译ttzoo@163.com)
_ dI AgIb0
/JuARu6v~:O'?F [Y:C0这些基于贴近体验式共情的最初观察,使得科胡特领悟到 F 小姐对“承认”的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看作是一种“发展性抑制”,它是源于童年期的共情失当,后来他推测它属于“镜映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I6i7pj C
心理学空间2hF1Ij`#P/[*pBL0e!p
从而,科胡特眼中的共情,就是这种贴近体验式观察模式。心理学空间?7q4j]+d B0G
心理学空间8u!z,C E B v4@ z"b
2. 共情:抽象与操作心理学空间q.n2Z rd'~(y
心理学空间;P$nUJAB yi-R7?
科胡特述及的术语及概念中,最被支持者和反对者误解的,或许就是“共情”。
VZ0z!Pfw0
0ml1S,K!~(K6dOh-b0有些人感到他是倡导把“共情”用作某种“心理治疗误用”——某种“亲切”、“体贴”的治疗方式,“借助爱来治疗患者”,这使他极为愤怒、频频反驳,他在临终前几天的演说,主旨就是全面澄清此术语。心理学空间 S4Lw@%i#i

!u u~,c+t4m0在实质上,他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谈及共情:抽象及操作。
QhX,H}B0心理学空间Gc(w U Hd He3V1H
抽象共情——他借助共情的抽象定义,来表达共情对精神分析科学的界定作用。心理学空间5r U V;F4I;m yd
心理学空间Mz~S"iJ
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被界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一种方法——以此方法来收集该科学的材料。
g4mdp3y lVL0
J1C7[R \ H0b9`0例如,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辨别世界——可经由感觉及感觉增强工具,来感知此世界。心理学空间3iec^z/ngM4i7{

+M@J^gZ0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在生活(人类体验之材料),而分析师进行观察的方法是自我内观、以及针对别人的各种内观或共情。
vq4kz%_*c0
T{b(p&VF&k0这种方法使得弗洛伊德能够发现移情、反移情、防御、以及阻抗。心理学空间9e,]:R nQ
心理学空间,e{:qJ(T
弗洛伊德在脱离共情性的材料收集模式后,引入属于其它科学的建构和假定。
GP+yyv }:nO hn+U$C4^0
*x2M/Dq,i0一个例子是“内驱力”建构,它被假定为是心理和躯体之间的边界地带。因而“内驱力”理论精神分析不应再被看作纯粹心理学,而应被看作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混合物,即一种“心理-生物学”,或“生物-心理学”。心理学空间mdyW&jY'u

|G5bs"O!_|4FG0操作性共情 科胡特的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是相关于临床的共情定义,它是指这种能力:“使自己‘思维入’和‘感受入’别人的内在生活”。
BFri+B x0
EA1|kyl {5S0“共情”源于德语词汇“同感(Einfuhlung)”,现在它意味着“感受入”或“摸索”进别人的体验。
rH(Qh-T0心理学空间|}&\\1~'g B
在科胡特看来,共情不过是此物:它使得一个人能够知晓别人的体验、但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客观性。
6F;v5RQy.\&M0心理学空间4^$H-OG `"z%w0?Z
也就是说,共情是贴近体验式观察,不过如此。心理学空间(c'E_{r.s$e_{.h
心理学空间 TXl5K B0x$eH
3. 对共情的曲解心理学空间,K"E } [*uR0[ ow
心理学空间 L0p$C@C c{
前面已指出,科胡特失望于对共情的种种曲解,他想让当代及未来的人们不仅知道他使用此词时的所指、而且知道此词不指代什么。
8rh%K`T7m0_r0心理学空间3m)R*} _3l8tP)t
例如“共情性沉浸”,科胡特不是用它描述一个人的猜测、直觉、或如魔法般地感知——即,它不是某种“外感觉”感知。
t9K!l2v1d3O0心理学空间&^!Z6V8mn6c?U@
它也不是人在类似情境中的那种感受。心理学空间p,ra8J9d0GS

tX'GC[m"\o0例如,如果患者谈到父/母去世,而分析师自己刚刚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之痛,则他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丧亲体验类同于患者的相应体验。
_-v.bEGvu&j0
6Pw)S jD[5faJ[0共情也不同于“认同”或“化身为”他人,这会导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强烈感受所“淹没”或压倒。心理学空间3Iy7T4aO'I*K*J,@d

p!RRWl0反倒是,在临床场合中,共情性沉浸是缓慢“蹒跚”的“试误式”“漫长”过程,借助于它,自体心理学家“品尝”已被减弱的患者体验的“味道”,同时仍保持自身的客观性。
H"t$|+[.[ k*`f0
{y(oN@ D@ e0最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它在自体心理学文献中越来越经常地出现——是把“共情”等同于某种活动。心理学空间7F6[ W5l6@C {%W
心理学空间$l{,UTip G&o
在这方面科胡特坚定不移:不能把“共情”等同于一个“做为”、“行为”、或个人互动特质——如得到广泛确认的爱、怜悯、或其它强烈情绪心理学空间W2Ksdv ydsb

K/wA t1y Y0然而科胡特也懂得,只有当共情导致响应或活动(非响应性或非活动性)——它们是直接源于人的贴近体验式观察,此共情才会关联于人类互动。心理学空间(CmBK P#g

a"Hh q*e6R0科胡特关联起共情和活动,并强调它们的差异,他声称“内观和共情都是相应活动的泄密者”。在此他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踏入另一个人的情境中、经由那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他才能够形成本真、精确、适宜的响应。
|bm5}$gp0
O^Z5vw3J%`7iR'w Z#J0在临床场合中使用共情,主要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心理学空间(hu+W^6p
心理学空间)C(t!X#K5`0MF};ZK
4. 自体
Fre fe7|\t d Y0
3y?%wspD sq6[&D0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心理学空间Bl NEQ$y7R

*fbK(N|/X&g!iC0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
3Lqzk#h#D%B0心理学空间"hc"?e\WnU.D
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8h/q1KU4\
心理学空间 n`@J&{6`W~}_v;Z
5. 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U o:ib&q`
心理学空间#N*w!z%{"jC~/V!U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4Il-v)yp;x$E
心理学空间4d;O&[I[}CP m
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
t6hF`2Q0心理学空间H&?]!x#Z
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
\d pej*b\a:ET0心理学空间F b}&e3I$ijA` T
6. 嬗变内化心理学空间E/Yp`#LV
心理学空间6a'W6[nrgH%i
“嬗变内化是这样一种“成长-生成”过程:经由它,患者能够内化自身所需的自体客体机能、以获得缺失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Av9h/Rc!]9@

l/z0A2b5D+i;R0科胡特认识到,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心理学空间IB9ET/[)b(N:@
心理学空间)U6O,Mb K!|
首先,在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必须存在一个基本的共情性谐调。在治疗场合中,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的该谐调,或纽带,就是显露出来的自体客体移情。
E `|0RY1N5h0
7gN%T_HI0其次,该共情性纽带必须出现受控的、非心理创伤性的轻微失效。科胡特称这些失效为“最适宜挫折”、视它们为必然的,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源于分析师的治疗性技术操纵,而是因为分析师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患者的需要、而非满足这些需要。
(|,jQtr:D0心理学空间Dj M U;E H#T7N#IU
当然,也有人把“最适宜挫折”解释为技术处方,科胡特对此的说法是,“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wQF;K,NU0心理学空间(U | zQ q*aUKLz
7. 治疗
y;X%KU'@?z ]0心理学空间2i"O |j u @
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心理学空间iP-J Dlv%Z

)c*W.vy@|6c0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心理学空间Z#?0g d { PZ S6T
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
N5mRH~dG [0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心理学空间cxh'@d#~ @
心理学空间3m8p4KkB
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 {!y(Qi0

ZGP K{h!Z!u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心理治疗入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