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

> 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

姜振宇
凤凰出版社 2011-5-1
9787550602779
26.0

用眼睛缓解压力——视觉安慰

传说中,如果婴儿每天睁开眼睛的时候能看到妈妈(爸爸)的笑脸,他(她)将来就会很爱笑,很开心,而且会长得很漂亮。很多妈妈对这一点都深信不疑。

从科学的角度讲,能不能长得漂亮这个问题,与婴儿能否看到父母笑脸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不用失望,因为视觉上的舒适和宽慰,确实能促使一个人的心情好转。小婴儿如果经常能够看到父母的笑容,的确会变得性格开朗,容易开心,爱笑,这些都源于不断积累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人笑着的时候,就会变得比板起面孔漂亮很多。

当然,长大了之后,眼睛看到的不会每每都是父母温柔的笑容,还会看到很多让自己不高兴的负面的东西。而且,年纪增长之后也不会单一满足于父母的笑容,还会拥有更多的视觉需求,比如美人(包括男和女)、美景、艺术品以及能引发美好幻想的东西(比如钞票)。不过,有两条规律是不会打破的:一是从东西的角度讲,所见之物一定是良莠俱存,本事再大的人也不能掌控;二是从看东西的人的角度讲,一定是喜欢看喜欢的,不喜欢看不喜欢的。

第二条规律说出了人们最基本的心理偏好,它的深层实质内容是:看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大好,看不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变坏。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神奇的瞳孔

在测谎实验中,瞳孔实验可以强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瞳孔是虹膜(也就是常说的黑眼球,当然,不同人种的虹膜颜色是多样的)中间的一个漏洞,负责把光线透入到视网膜上。其物理功能是光线变强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以防过强的光线刺激视神经;光线变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尽量让更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以获得清晰成像。这一切动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来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能进行主观控制。如图4-1。

有意思的是,随着进化的演进,人的瞳孔反应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高级。实验证明,人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比如色男看到性感美女,或者赌徒看到一手好牌),以保证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则会缩小(比如观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手术),以尽量避免受到负面刺激。当然,只有瞳孔变化的人,都算是城府很深的高手,即使内心波澜壮阔,外表也不动声色。对于一般人而言,看见美女肯定眼睛睁大,惊叹不已;看见血淋淋的场景,早就紧闭双眼,高声尖叫。

这就是视觉应激反应的规律之一。

视线转移

测谎的过程中,被测试人也会试图通过眼睛来改变自己的心情。

当被测试人遇到刺激而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愧疚、心虚、尴尬或者恐惧时,往往会下意识将眼睛从提问的人(这个提问的家伙就是最大的负面刺激源)或者其他刺激源(如案发现场照片)上移开,转而看其他地方。因为如果继续观看负面刺激源的话,会造成负面情绪不断积累,让自己更加难受。即使测试环境中没有美女、钞票这样好看的东西,但只要不再看到那些令人憎恶的东西(包括提问人),也会让自己感觉相对好一些。

这就是视觉安慰反应,因为眼神的逃避,实际上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心情。视觉安慰反应的逃避没有一定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共同之处是把视线从负面刺激源上移开。因此,这个反应最重要的是一组搭配:负面刺激源+视觉逃避。

常见的有图4-2 中所示的几种方向。

视觉安慰最典型的反应不光是逃避,更是要看向能使被测试人感觉舒适的目标。如果测试环境中有这样的目标,比如亲人,那么被测试人在受到负面刺激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望向对方。这样的反应在法庭审判的时候经常发生,被质询的人(不只是嫌疑人)可能会在听到负面质询和审判结果的时候,转头看看自己的律师或者观众席中支持自己的人,寻求心理上的舒适。

视觉安慰反应的出现,说明负面刺激源有效,体现了被测试人的负面心理状态,常见的有愧疚、恐惧、厌恶等。一旦这样的反应出现,则可以判定当前的刺激源是用于分析其内心真实想法的有效线索。

两个荒谬的传说

1. 人说谎的时候,眼睛会往左看

这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除了这种观点之外,还有种更复杂的说法:“如果是回忆事情,大部分人的视线是往右的,如果是编造,视线是往左的。”有人解释道,这是因为左脑负责理智,右脑负责非理智。

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我们查找了很久,现在还是不知道是哪家科研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这个结论来判断人是否说谎,会产生大量的错误判断。

根据眼睛转动方向来判断是否说谎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结论最多只能是基于统计数据,也就是说有的“研究人员”统计了一些人说谎的表现,这些人说谎的时候多数眼睛向左看。暂且不论这种统计是不是真的(很多是以讹传讹),作为测谎的依据而言,是假的,是伪科学,因为视线的转动方向和左右脑的交叉控制没有关系。往左看,并不是只有左眼动。

如果说眼神的移动能够帮助抓谎,它的正解是:违背基线反应的异动,是说谎指征。我们通过很多测试,实例证明了传说的荒谬性。

此处仅举一例。

有一次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先问了诸如姓名、年龄等客观问题,又让被测试者心算了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学题(比如1233/3= ?),这些测试题目正是为了积累被测试人员的基线反应(习惯)数据。

当时接受测试的小伙子在回答这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每一次都出现了眼睛向左看的自然反应。如果按照传说中的说法,他就是在说谎了。其实不然,这些动作仅仅是他个人的习惯。

后面问到一些有压力的题目时,他的眼睛就没有出现同类的反应,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结论。例如,一道关于每个月花销费用的题目问出后,视频回放显示,他的眼睛快速地向右侧瞥了一眼,然后说出了一个数字。测试完成后的分析报告显示,整套测试方案的内在逻辑可以判定他在当时确实说了谎(而不单单是靠着这一个眼神的反应判断)。视觉变化违背了自身基线反应,可以作为判断说谎的线索之一。由此可见,眼睛往哪边看,与是否说谎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的判定标准是违背基线的异动。

当然,我们尊重前辈科研人员做出的大量统计工作和结论,可能(注意仅仅是可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和学术报告)他们所统计的人员中,真的大多数是说谎时眼睛朝左看。不过,这种上来就盖棺定论的方式,是非常不严谨、不科学的。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说谎,一定要首先确立被测试人的基线反应。

2. 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

一直以来,“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这个问题也是心理学家们争相验证的一项内容。美国的某位学者还特意通过电视剧将自己研究的结论表达出来,他认为“人说谎的时候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会出现视觉逃避,而更多地会看着对方,以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是否相信了谎言)。”

实际上,迄今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且,如果单就这个问题而言,也根本不可能得到统一的结论,因为这个问题的主语是:人。人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定是多样性的。

大多数人在受到意外刺激的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生理和心理共同决定),符合我们所总结的规律。如图4-3。

但是,如果被测试人是有备而来呢?他(她)希望看到自己的谎言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观察到提问人的反应,进而作出下一步欺骗的努力,甚至在他(她)认为自己得手之后,会乐于见到自己的对手被欺骗时的有趣样子。这类人接受测试的时候,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自己的骗术套路,无论什么问题对他(她)而言都不会意外,进而让提问人逐步走进自己设下的复杂圈套,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对手被自己搞定。如图4-4。

你觉得这类人会通过视觉逃避来寻求安慰吗?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总结的规律并没有错误,还是有效的。这种说谎的高手之所以貌似不符合视觉安慰反应规律,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没有不适感,这恰恰是因为对手(测试方法)不够厉害。如果能够分析出被测试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预见到他们可能采取的反测试对策,在测试过程中给予他们有效的意外刺激(也就是比高手再高一些),再高的高手也还是会出现视觉安慰反应的,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控制能力强大的人可以迅速控制和改变自己的反应)。因为,高手也是人。

当然,作为一门科学,我们必须承认,视线转移并不能作为判定说谎的必要条件,可能造成视线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思考或疲劳,有的时候就是单纯的转移,没有什么目的性。视线转移不等于视觉逃避(就算是看美好的东西也有可能歇会儿)。即使可以确定是视觉逃避,也要相应分析刺激源是什么,被测试人是什么类型。

看解剖手术时出现视觉逃避,就不能认定是说谎的反应,因为刺激源与说不说谎没关系;再者,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但学外科的人不会,因为那些画面对他们而言是专业,并不恐怖。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没有视觉逃避,也不能作为被测试人没有说谎的证明。

因此,观察到视线转移的时候,我们必须再进一步确定,视线转移是不是视觉安慰。如果分析判定视觉逃避的出现是因为受到了负面刺激而寻求安慰,而负面刺激源又与被测试人可能说谎(试图掩盖或者捏造)的内容相关,那么这个线索就很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