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心理学》 自序 
时间:2018年10月21日|1694次浏览

《归根心理学》 自序 
  

    归根心理学是研究归根意识的心理学,它研究归根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以及对于个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作用。 
    归根心理学是从现代深层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国学所取得的成果。所谓国学,是以儒、释、道为基本框架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儒”即儒教,“释”即佛教,“道”即道教。三教之中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修炼”。归根心理学认为,“修炼”就本质而言,是古人用以重建人格的深层心理学技术。由此不难理解,前人有关“三教惟心”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归根意识”这一术语之中,“根”指的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归根意识”是指朝向宇宙和生命本源的归复意识。在归根意识的作用下,凡是与宇宙和生命的本源密切相关的存在,都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关注,并激发内心的归属、依赖、敬畏、崇拜之情。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双亲情结、故乡情结、祖先情结、民族情结、宗教情结等等,都与归根意识密切相关。 
    人类的意识与归根意识之间的关系,很像一棵生长着的树:意识就像树的地上部分,而归根意识就像树的地下部分。归根意识是意识存在的背景,也是意识发展的动力。归根意识具有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乃至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的性质,同时,它在运行规律上与意识相反而相成。 
    归根意识是在人类意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积,是人类心理能源的储备。归根意识需要表达,表达归根意识可为意识的发展提供能源。表达归根意识的过程,就是激活这种心理能源的过程。所以,人们在表达归根意识的过程中,常可产生巨大的心理能量,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凝聚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归根意识是现代术语,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可以上溯至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阴符经》中,本文所说的“意识”,被称为“神”;本文所说的“归根意识”,被称为“不神”。在唐代的《太乙金华宗旨》中,本文所说的“意识”,被称为“识神”;本文所说的“归根意识”,被称为“元神”。 
    在国学研究中借鉴西方的相关学说,往往能够起到交相辉映、各显其妙的作用。元神一向是国学修炼技术的术语,局外人很难理解。当我们把元神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的无意识(unconsciououniss)以及田立克(Paul Tillich,1886 - 1965)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联系起来时,才得以认识这一术语的宝贵的心理学含义。当然,元神比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以及田立克的终极关怀要深刻得多、广泛得多,它不仅包含个人有生以来的各种信息,也包含父亲母亲、祖祖辈辈的各种信息,还包括人类自进化以来的各种信息。归根心理学把这些信息称为根结(the Root complex),正是这些相互连结、相互作用的各种根结,构成了每一个人的根。 
    归根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根结中都是既有共性的部分,也有个性的部分,所以每个人的根结所形成的格局都是因人而异的。这种因人而异的根结格局被称为人格,它在个人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每个人的根结格局都不是完善的,都有很多不理不顺之处。因此,深入根中理顺根结会给人带来身心两方面的效益,这个过程就是人格重建的过程。 
    重建人格在古代叫做“修炼”。修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修德,一个是修道。修德是识神的修炼,修道是元神的修炼。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修德是在意识层面中重建人格。通过戒律,告诫人们什么事当想、什么事不当想,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向根中输入良性根结,以便对人格的构建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不要向根中输入不良根结,以免对人格的构建产生的负面影响。 
    修道是在无意识层面中重建人格。这是一系列特殊的深层心理学技术,目的在于入静归根,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自古以来,这些特殊的深层心理学技术深藏于宗教修炼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得人们难以认识其中的极其宝贵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归根心理学的努力乃在于,珍重国学,融入心理,变世外法,造世间福。这就是说,归根心理学要把这些具有宝贵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深层心理学技术从国学系统中发掘出来,加以提高,落户到现代深层心理学领域,为人们提供行之有效的人格重建与潜能开发的新技术。实际上,在归根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归根疗法”就是古代这些特殊深层心理学技术的现代化版本,作者另有专著详加介绍。 
    潘菽教授(1897-1988)是我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心理学史专家高觉敷教授盛赞他为“当代中国心理学的带路人”和“我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潘菽教授对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极为重视。他一直认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我国心理学者绝不可“数典忘祖”,而必须好好挖掘研究,以继承先人的这份珍贵遗产。潘菽教授曾指出:“近几年来,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作了初步的研究,已发现我国古代有些思想家的思想中是有不少很值得珍视,并具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的。其中还有一些是非常可贵,科学意义深刻,光辉夺目,为西方心理学史中以及现代的传统心理学所没有的心理学原则性见解。这是我们的心理学家珍。对于这些家珍,我们急需进一步加深加广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所得到的精华吸收到我国所要研究建立的心理学中来,构成我国心理学自己的另一种重要特色,使我国心理学增添独特的光彩”(见《潘菽心理学文选》)。 
    归根心理学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宝藏”和“心理学家珍”所进行的初步探索。本书初稿作为中医学院的内部教材成于2000年,之所以未能及时公开发行,除了其他因素之外,是我一直希望它再成熟一些。其实,学术上的成熟永远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很多人和很多年的不懈努力的过程。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如何,这个探索的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孙泽先 
    2006年2月16日于沈阳 


【注】 
    1981年至2006年,我在辽宁中医学院成立了气功学教研室,为本科学生开设了气功学课程。在此期间,共写了三个版本的教材:《指玄浅说与指玄功》是1.0版本,《大易神功:东方悟学与上元归根法》是2.0版本,《归根心理学与归根疗法》是3.0版本。退休后这十几年,修炼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新的体验,于是有了4.0版本,即《圣心学与圣心功》。四个版本之中,《归根心理学》承前启后,是重要的一个台阶。《归根心理学》全文近十余万字,不便向微信圈和朋友圈推送,只能陆续上传到我的微信公众号(圣心塾)中,以供交流之用。


【圣心塾关联信息】
电话:13604903264 
邮箱:shengxinshu@foxmail.com
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免费公开课 


 

标签: 归根  心理学  自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