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幸福指数定律
时间:2019年04月11日|1957次浏览

孙氏幸福指数定律

孙泽先


    有一次在课堂上,学生问我:“老师,您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当时我想起伽利略的一句话:“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于是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学公式:
    


    B:Bliss (幸福)
    H:health (健康)
    A:achievement (成就)
    D:desire (欲望)
 
    这个公式,满足了学生“最简单的语言”的要求。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诠释幸福的呢?
   


    在这个公式中,分子越大,分母越小,幸福指数就会越高。“健康”和“成就”是分子,“欲望”是分母。这就是说,“健康”和“成就”的值越大,而“欲望”值越小,幸福指数就越高。
    健康:坊间流传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的是健康的重要性。
    这个道理不只今人懂,古人也懂。宋代词人辛弃疾曾说:“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满江红》绝代佳人)。辛弃疾作这首词的时候已是知天命之年,他深知,无论心里想要建立多么伟大的功业,如果身体不做主,便都是空谈,所以必须睡得稳、吃得香。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奋力拼搏,透支了健康换来想要的一切,可是当这一切到来的时候,自己的身体却彻底垮了,还能感到幸福吗?
    成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有一个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他认为,人有五层需要,自下而上分别是:1. 生存(生理)的需要,2. 安全的需要,3. 归属和爱的需要,4. 尊重的需要,5. 自我实现的需要。初级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礼记 檀弓下》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告诉我们尊重有时比生命还重要。人生在世,不只是吃、穿、住、用,也要想着取得一点成就,才能得到尊重,否则就不会感到幸福。
    欲望:在这个公式里,欲望作为分母,是告诉人们欲望的大与小,直接关系着幸福指数的低与高。如果你非常健康,又有非常大的成就,可是你的欲望比天还大,你肯定不会幸福。所以古人说,知足者常乐。
    年轻的时候,学院送我去进修英语,记得一个英国外教讲了一个成语:Ignorance is bliss(无知便是幸福),我感到很有道理。知道的少,计较就少,欲望也就小,烦心的事就不会多。
    有个组织曾经调查全国各大城市的幸福感指数,杭州第一,沈阳第二。好多人不理解。其实,杭州人幸福指数高,来自外环境;沈阳人幸福指数高,来自内环境。沈阳人知足感特强,要求低,分母小,所以幸福感指数就高。文化大革命时,全国各大城市每月供应5两食油,却给沈阳人每月3两。沈阳人想得开,没有人说什么,毕竟还有3两,总比没有要好些。
    记得当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健康”和“成就”用乘号(×)连接,可不可以用加号(+)连接。我告诉他,只能用乘号,不能用加号,因为二者只要有一个是零,幸福指数一定是零。
    我郑重其事的告诉学生,要想幸福就要记住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就叫做“孙氏幸福指数定律”。学生们都笑了,同时报以一阵掌声。 

标签: 幸福  指数  定律  健康  成就  欲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