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向流管理学与意动安心法的三个问题
时间:2022年01月22日|798次浏览

关于意向流管理学与意动安心法的三个问题

——北京第十五届心理学家大会演讲的补充书面说明(2021年12月2日)

孙泽先


今年北京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是一次国际性的盛会,请来很多国外知名心理学家传授他们的学术经验。在这样的会议上得到30分钟的演讲机会实属不易。我一直担心会不会因为时间有限而影响线上的理解程度,让我没想到的是,竟有近五百人同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圣心塾。今年我讲的题目是《心理赋能新途径:意动安心法——从意动心理学立场看焦虑的形成机制与化解方法》,其中包括四个话题:(一)意动安心法与心理赋能,(二)意动心理学与唯识学,(三)意向流管理学:意动心理学与唯识学的融合,(四)在意向流管理中,大乘佛法在做什么,小乘佛法在做什么。由于信息量偏大,为了避免超时,不得不把PPT删掉了几页。为了能让来访的朋友们能够了解本次演讲的整体面目,我将陆续讲一讲删除的内容, 以此欢迎访问圣心塾的各位朋友。 


护身符与加油站

意动安心法源于中国古代修炼技术,包括儒家的三纲八目,佛家的戒定慧,道家的性命双修等。但我们不是照本宣科、直接挪用,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体验,实现了古代修炼技术的意动心理学化。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早就发现,很多心理学疗愈理念和技术与宗教紧密相关。他一直致力于这些疗愈理念和技术的去宗教化。当然,同样的事情在汉语语境中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荣格的“去宗教化”是遮诠,我的“心理学化”是表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经验表明,研究这个领域如果没有尊重在先,就很难有所收获。山巅有路,无怠能进;玄门无锁,有敬方开。

我特别希望心理师学习意动安心法,这是基于两个理由。第一,在心理的三个层面(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灵性或悟性层面)之中,意动安心法主要作用于灵性或悟性层面。心理师通常比较有悟性,易于闻道而喜,并引起内心的契合,练习起来效果也比较明显。第二,教会一个心理师,就等于教会一大群人,从社会效益上看,这是事半功倍之举。

意动安心法对于心理师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心理师的护身符和来访者的加油站。

心理师的护身符:由于职业的特点,心理师经常接触负面情绪,西方心理学又强调共情,增加了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学习意动安心法能够逐渐获得“鉴而不纳”的能力,既增强了洞察能力,同时也具备了屏蔽不良信息的能力。丛中教授是资深心理师,有一次他在我们的微信群发了一个帖子,一共五个字:“卖艺不卖身”。这是对“鉴而不纳”的幽默注解。

来访者的加油站:我们每个人都具足心理正能量,来访者也是如此。之所以出现心理正能量不足,是因为负面情感的遮蔽,如同浮云蔽日。意动安心法的作用是拨云见日,通过一定的心理技术,化解负面情感,从而释放心理正能量。心理师可以把意动安心法作为好帮手,在正式开始心理咨询之前,带领来访者练一遍意动安心法(10分钟左右),然后再开始自己的常规心理咨询。这样做既能有助于缓解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增加内在和合(inner peace),心理师也能多练一次意动安心法。如果每个案例都这样做,一天下来,就不用单独找时间练习意动安心法了,这是一个助人助己的双赢措施。


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

有很多人问我,“意动安心法是不是气功”,或者“意动安心法与气功有何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看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本土灵性疗法之中的错用心(中国本土心理学论坛引言之二)》,这篇文章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圣心塾里面有,也可以把标题放到百度上搜一下就能看到。

意动安心法和气功都是源于中国古代修炼学技术(儒家的三纲八目,佛家的戒定慧,道家的性命双修等)。中国古代修炼学能给人们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一个是人格重建、变化气质,这是心理效益;一个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这是生理效益。这两种效益密切相关、相互加持,但不同的疗法有不同的切入点。意动安心法的切入点是心理效益,气功的切入点是生理效益。当然,这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各自的理论依据。

就本质而言,意动安心法和气功都属于心理疗法,要想取得应有的疗效,不但要知道怎样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所以,理论的彻底性在心理疗法中至关重要。

意动安心法的理论依据是意动心理学与大乘唯识学的融合。意动安心法早就有了,但我没有直接推出这个疗法,而是连续用了三年的时间在成功之道举办的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介绍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和意向流管理学。2018年长沙大会上讲了“信仰在心理成长和心理疗愈中的作用”,相当于意向流的信念管理。2019年的上海大会上讲了“意向流理论揭示宗教修炼与气功的阿基米德点”。2020年驻马店大会讲了“意向流管理学中的智慧管理”。2021年讲了“意向流管理学:意动心理学与唯识学的融合”。有了这样的基础,意动安心法就可以与大家正式见面了。

气功的理论依据是古代修炼学的传统理论,主要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众所周知,气功曾经走了一段长达十多年之久的弯路,从1981年到1994年,那时我几乎每天都要接待练功出偏差(俗称走火入魔)的案例,我称之为气功神经症。这种消极的影响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除,以至于气功的推广只限于动功,而没有选择效果更好的静功。

气功这段弯路为什么会出现?多年以来,我一直研究探索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气功本身,也关乎对于心理学的正确认知。

气功之所以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混淆了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试图用物理世界的规律去支配心理世界。

阳明先生曾用看花一事来说明心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借用一下这个事例。当我们看一朵花的时候,我们觉察到花的形状、花的大小,花的颜色、花的香味,这些属于物理现象。与此同时,我们还觉察到我们对花的看,并通过看产生了愉悦、产生了联想,这些属于心理现象。布伦塔诺指出,把握物理现象的是外知觉,而把握心理现象的是内知觉。

物理现象是物理世界的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世界的现象。二者相互关联,同时也各有区别。物理世界有物理世界的规律,心理世界有心理世界的规律。

举一个关于速度的例子。在物理世界,运动速度的极限是光速(每秒钟30万公里)。一般认为,超越了光速,时光会倒流。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超越光速的例子。而在心理世界,超越光速是十分平常的事情。比如看日出,人们的视线望到跃出地平线的阳光只需要一秒钟,而我们看到的那一束光线则是太阳八分钟以前发出的。换句话说,完成从太阳到人眼这个距离的穿越,物理世界需要八分钟,而心理世界只需要一秒钟。这就是意向流十二特性之一的超速性(superluminality)。

常识告诉我们,任何真理都有它的范畴;超过了这个范畴,真理就成了谬误。试图用物理世界的规律去支配心理世界,是气功研究走弯路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对于这种倾向不能引起足够的认识并加以改正,那么气功研究的弯路就会延伸到心理学家园(或许已经延伸进来了)。这个话题事关重大,以后我们要专门讨论。

布伦塔诺最先提出要区分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同时明确指出心理学是由内知觉把握的学问。只有懂得了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才能懂得大乘唯识学八识四觉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及其对于修炼的正确指导作用。

意向流管理学是意动心理学和大乘唯识学的融合,既看了到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联系,也看到了 它们的区别,并对心理世界的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用以指导修炼实践,所以能够确保意动安心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神分析与精神合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称为深层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这是因为,在弗洛伊德以前,西方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意识范畴进行的;而弗洛伊德用冰山做比喻,说明意识只是心理活动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潜藏在深处、隐而不现,且与意识同时存在,并对心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叫做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意识”和“无意识”是改变西方心理学历史的核心概念。尽管无意识这个概念在当时的欧洲学术界已经存在,但弗洛伊德通过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它的存在,还证实了它的心理疗愈价值,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共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欧洲起步时可谓步履维艰。据说他的第一次演讲,听众只有3个人;他的第一本书《梦的释义》印了600册,用时8年才卖完。即便是现在,在西方心理咨询界采用精神分析疗法者占比不到三成。但是,他的理论到了中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短短十几年当中,就稳坐了头把交椅。有人统计过,中国心理咨询界采用精神分析疗法者占比达到七成之多。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 “意识”与“无意识”这样的概念在2300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相应性,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才能在中国大行其道。

众所周知,当荣格第一次拿到道家修炼著作《太乙金华宗旨》时,看到里面的“识神”与“元神”的论述感到十分惊奇,因为这两个概念要比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无意识”至少早300余年,而且内容要更加深刻,更加切合实用。那时候,荣格还没有看到,识神与元神这两个中国古代修炼学的核心概念不仅出现在在清代的《太乙金华宗旨》,在明代末年的《性命圭旨》、宋末元初的《中和集》、南宋时期的《紫清指玄集》,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阴符经》之中都有详细的论述。

中国古代修炼学的心理疗愈技术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截然不同。弗洛伊德的心理疗愈基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中国古代修炼学的心理疗愈则基于精神合一(psycho-oneness)。

弗洛伊德认为,出现在意识层面的症状,根源在于埋藏在无意识中的某个情结(complex)。设法找到这个情结,完成“无意识的意识化”,就能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他以分析为工具,分析来访者的语言(谈话疗法),分析来访者的梦境(释梦疗法),尽力寻找引起症状的情结。弗洛伊德是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它不允许非理性因素进入他的心理疗愈体系。但是运用理性方法试图进入理性所不能到达的无意识之中,也许会成为精神分析疗法发展的瓶颈。

    中国古代修炼学渊源流长,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古代修炼学认为,识神主动,元神主静;识神运行秉承“一分为二”的模式,元神运行秉承“二合为一”的模式;识神的功能在于分(分析、判断),元神的功能在于合(不分析、不判断)。二者的关系就像一棵生长着的树,识神是向上生长的树干枝叶,元神是向下延伸的根。二者的关系是:

    有合无分,树上无果;
    有分无合,树下无根。

古代修炼学还认为,元神具有强大的自我疗愈能力,这是机体正常运行的保障。只有这种能力受到干扰,才会出现一些症状。而干扰元神的最常见原因是识神过度的运行,古人称作“心猿意马”。治疗的基本方法就是把识神的“一分为二”的过程,转变为“二合为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归根”。归根的过程是一个意识的无意识化的过程,古人称作“拴心猿,锁意马”。

人们通常认为古代修炼学主要在于道家和佛家,道家自称有“道法三千六百门”,佛家自称有“八万四千法门”。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儒家也非常重视修炼,重视归根。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这里的“放心”是放逸之心,即识神无休止的分析、判断所带来的困扰。为了对治这种困扰,儒家学者主张静坐。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主张“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明代儒家学者王阳明认为静坐就是把放逸之心收回来,“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有人曾问,中国古代修炼学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什么很少运用到心理咨询实践当中呢?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理论的彻底性。古代修炼学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实现现代心理学化,才能在当代心理咨询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意向流管理学就是在做这样的努力。向流管理学用意动心理学语言总结了古代修炼学的理论与技术,明确了修炼的本质在于意向流的五项管理——表象管理、判断管理、情欲管理、智慧管理和信念管理。意动安心法就是意向流管理学的实用技术之一。

关于学习意动安心法,有一个自助的方法可以借鉴。今年春夏两季在南京举办了“春之约”和“夏之约”两期学习班,每班用时约15小时。学习班的组织者是南京的黄德健主任医师。黄医师既有组织能力,又有公益情怀,认为意动安心法值得推广,就组织了一个归根心理学微信群,带领大家自学归根心理学一年之后,成就了这两期学习班,使参加学习的群友收益颇多。

标签: 意向流  管理学  意动  安心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