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心理学与Psychology
时间:2023年08月28日|221次浏览

        漫谈心理学与Psychology

        孙泽先

        我以漫谈的形式写过三篇科普文章:《漫谈中医与西医》,《漫谈西药与中药》和《漫谈病毒与免疫》。这次来谈谈心理学。
        心理学这个名词是一个半世纪以前从英文psychology一词翻译过来的。不过翻译者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学者西周(1829~1897)。
        西周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他幼年接受中国儒家思想的教育,具有很深的儒学功底,青年时期留学荷兰攻读社会学,回国以后从事西洋文化研究。1875年他翻译了美国芝加哥神学院教授约瑟夫 海文(Joseph Haven,1816~1874)的著作《Mental Philosophy: Including the Intellect, Sensibilities and Will》,该书是当时美国大学的畅销教材。西周将其译著定名为《奚般氏心理学》。他没有把mental philosophy译作“心灵哲学”,而是译作“心理学”,这是因为他深受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的影响,沿用了孔德的学科分类法,把哲学分成五个学科,即论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妙学(美学)和宗教学(形上学)。
        当然,psychology还有另外一个汉译名词,来自中国学者严复(1854~1921)。严复是中国近代大翻译家,“信达雅”这个翻译信条就是他制定的。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题为《原强》的文章,其中把psychology译为“心学”。认为“心学者,言斯民知行感应之秘机也。”
        1896年,康有为(1858~1927)出版他的了《日本书目志》,其中直接引用日文中的“心理学”一词,并得到梁启超(1873~1929)的赞同。鉴于康梁二人在学术上的影响力,心理学一词得以沿用至今。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纠结是把psychology译作“心学”好,还是译作“心理学”好。心理学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难以更改,也无需更改,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弄清楚psychology的本来意思到底是什么。
        从构词上看,psychology包括两个部分:psych与ology。psych源于希腊语psykhe,是psych的变体,意思是“灵魂”和“心智”,涵盖了人的基本精神生活。-ology是后缀,表示某种学问或学科。从这层意义上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给心理学所下的定义是最简洁的、也是最经典的。
        威廉  詹姆斯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精神生活的学问,包括相关的现象以及形成这些现象的条件。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Mental Life, both of its phenomena and their conditions.”
        这就是说,心理学研究的是精神生活,凡是与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里面,都有可以纳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就是这个定义中的science。这个词在欧洲当时的含义与陈独秀(1879~1942)在1919年《新青年》中提出的那个赛先生(science)大不相同。曾几何时,人们把“赛先生”抬举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以为是一种进步,其实站在人类学的高度上看,这恰恰是一种倒退,这是把对大自然的崇拜降维到人手所造之物上面,这种拜物行为实际上是把人们的认知取向拉回到巫术阶段。
        请记住,在威廉 詹姆斯生活的年代里,science就是“学科”或“学问”的意思。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本义是知识。1830年法国学者孔德在进行学科分类时,用philosophy代表总体学问,而用science代表各个分科学问。日本学者西周于1874年将philosophy译作“哲学”(通用的学问),而将science译作“科学”(分科的学问)。很显然,那时的“科学”与“学科”同义。
        我们不妨想一下,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中,心理学一词尚未出现以前,有什么学问与我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毫无疑问,那就是宗教与哲学。在中国,老庄思想、孔孟思想以及佛学思想都在讨论精神生活,所以有“三教唯心”的说法。在欧洲,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犹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经院哲学和神学,也在讨论精神生活。毋庸讳言,无论亚洲还是欧洲,宗教与哲学的经典都是心理学研究仰之弥高、俯之弥深的库藏。
        1874年对于欧洲来讲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两部德文版的心理学开山之作相继问世。一部是威廉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另一部是弗朗茨  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的《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这两位德国学者被欧洲公认为心理学之父——前者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之父,后者是人文科学心理学之父。然而,这两位心理学之父后来的境遇竟有天壤之别。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出版后的第十六个年头就被翻译成英文,而且实验心理学很快就成了欧美大学的热门专业。那情景恰似“忽如一些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比之下,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则显得十分冷落。该书出版后,第九十九个年头才被翻译成英文。至于中文版本的出现,则是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事情。现在读这本书,真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冯特很幸运,他收了一个得意门生铁钦纳(Edward  Titchener,1867~1927)。不错,铁钦纳是一个天才与勤奋兼备的学者,据说他在学校读书时奖学金拿到手软,以至于颁奖老师戏言:希望明年领奖者能换一个人。铁钦纳把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译成了英文,并在推广实验心理学上不遗余力。其实,冯特在人文科学心理学方面也有不小的贡献,他的《民族心理学》堪称巨篇,遗憾的是,铁钦纳没有将其译成英文,所以这一贡献是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实际上,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在际遇上的巨大反差,与个人因素无大关系,乃是欧洲文化背景变迁的缘故。
        那个时候的欧洲,有人喊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口号:上帝死了。这个人就是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这标志着欧洲文化的发展由以神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按理说,这种转变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形发生了,心理学刚刚踏上以人为本的路口,忽然脚下一滑,就落到了以物为本的岔路上去了。
        西方有句成语:The truth lies somewhere in between.汉译为“执两用中”。看来西方人懂得不走极端的道理。遗憾的是,那时的西方人知与行脱节了,从神崇拜一下子滑倒了物崇拜。于是,以精确测量为手段的自然科学心理学开始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而以描述为手段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则很少有人问津。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中,能够被精确测量的东西实在是少之又少,很多心理现象单纯用自然科学是难以解释的,没有人文科学的参与,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遭遇瓶颈。于是,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人文科学心理学思想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从2018年起,我在成功之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先后五次介绍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以及我所体验到的人文科学心理学里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的学统特别重视体用两方面的研究。体,是本体;用是运用。研究心理学一定要首先明确心理本体是什么。
        在描述心理学里面,心理本体就是意向流(the Intentional  stream),它是意向性内存在(Intentional  inexistence)的流动,是外知觉与内知觉的统一体,其中包含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全部内容。
      作为心理本体的意向流在运用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运行的三个环节,一个是运行中的三层境界。
        意向流的运行有一个基本程序,由依次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表象——判断——情欲。心理活动总是从表象开始,表象环节是对象的呈现并形成观念,判断环节是对于对象的评价,而情欲环节则是根据评价而产生的亲疏取舍。情欲还可生成新的表象,新的判断,新的情欲,形成周而复始的心理漩涡。
        把握意向流运行的三个环节,就能建立心理疗愈的整体观念,因为一切心理现象发生于此,一切心理问题发生于此,一切心理疗愈也必须着眼于此。心理疗愈的本质乃是对于意向流的管理,包括表象管理、判断管理、情欲管理、智慧管理和信念管理。
        意向流运行中有三层境界:物理境界,心理境界和天理境界。物理境界是以心观物的结果,用的是外知觉,是外求的过程,研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存在。心理境界是以心观心的结果,用的是內知觉,是内省的过程,研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天理境界是以心观天的结果,用的是本觉,是归根(朝向大自然的回归)的过程,不断弱化自我意识中的狂傲并强化对大自然的敬畏。三层境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三层境界的和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物理境界独大是物欲横流的心理基础,天理境界缺失是焦虑与抑郁的根本原因。
        意向流的三个环节和三层境界以及意向流的管理,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基本架构,我们称之为意向流管理学。这个架构是从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和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领悟出来的。从这个基本架构中我们能够发现东西方心理学思想深在的融通。
        《长阿含经》中记载了成佛的修炼三法: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修炼就是人格重建,成佛就是成为人格完善的人。为此,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修炼。
        入于涅槃,就是要把分别心转换成无分别心。所谓分别心就是思维二元化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无休无止,佛学称之为狂心。涅槃的本义是止息,止息狂心就是入于涅槃。意向流的判断管理与此同理,这个环节的管理关键就在于实现思维一元化。
        断诸结使,就是断除负面情欲的干扰。结使又叫九结十使,是负面情欲的总称。这方面的修炼靠的是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十善戒与菩萨戒等。意向流的情欲管理的重点,在于不断增强自制能力,严守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这和守戒异曲同工。
        消灭戏论,乃是消除边见和断见以及由之而衍生的貌似有理、实则无用的废话。这与意向流的表象管理宗旨相通。在表象管理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认知,那就是“观念不常真”。这是笛卡尔告诉我们的道理。表象环节呈现对象并形成观念,但观念不等于对象,它只是对于对象的封装。打个比方,对象是个珍珠,而观念是盛放珍珠的盒子。人们忽略了这个道理,常常把盒子当做珠子,同时还会出现同一个盒子放入不同的珠子,或同一个珠子放入不同的盒子,由此产生观念乱象。这种观念乱象在当今的心理学领域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表象管理的任务是要把极化思维转换成辩证思维,获得化解观念乱象的能力。
        由此看来,越是到意识的深层,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融合度就越大。佛学修炼的基本功叫做“三学”,就是“戒”“定”“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意向流的情欲管理就是“戒”的功夫,意向流的判断管理就是“定”的功夫,意向流的表象管理就是“慧”的功夫。
      还有一个问题常会影响人们对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认知,那就是逻辑问题。自然科学心理学和人文科学心理学所用的逻辑各不相同。适用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逻辑是数理逻辑,而适用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逻辑是因明学。
        因明学是印度逻辑学的汉译名称。因明学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菩提(Buddhi)。菩提在印度语境中有三种含义:①认知的动作,②认知的工具(理解力),③认知的结果(知识)。
        获得菩提需要一定的方法,因明学把获得菩提的方法称为知量(Pramana)。印度逻辑学流派众多,相关文献中的知量种类多达十余种,现代佛学经常提到的知量有四种,即现量、比量、准量和圣教量。
        现量(Pratyaksa):又称感应量,是感官与所量对象接触刹那间产生的直接认知,没有思维活动参与,不能用语言表达。现量是一切认知、一切智慧、一切学问的根源。现量应具备两个条件:①感官无错乱,②心识无分别(不起思辨)。符合这两个条件者为真现量(正智),不符合这两个条件者为似现量(邪智)。意向流的表象环节属于这个范畴。
       比量(Anumana):又称推理量或建构量,是经由思辨(心识分别)而产生的间接认知,是一个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过程。 如果是正确的推理,称为真比量;如果是错误的推理,则称为似比量,或称为非量。意向流的判断环节属于这个范畴。
        准量(Upamana):又称比喻量,是由某一事物本质的类似点推导出另一事物本质的认知方法。准量是佛经中经常使用的说理方式,如“盲人摸象”,“芥子须弥”,“木漂河流”等等。同时,准量也是中医学常用的说理方式,如《黄帝内经》所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圣教量(Sadba):又称圣言量,包括古圣先贤的认知,著名经典的认知,通常是由现量、比量和准量和合而成。中国人常说的“子云”、“诗曰”就属于圣教量。
        还有一些知量,自然科学心理学肯定不会认可,但人文科学心理学却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印心量(Manakparyaya),指的是人际之间高度默契,能够顺畅进行非语言文字的信息沟通。如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由此可见,因明学是构筑人文科学心理学话语权的基石,研究人文科学心理学不可对因明学一无所知。
        我对印心量深有体会。威廉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是与布伦塔诺齐名的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特别重视诠释学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的应用。诠释有四种:史诠、哲诠、文诠与心诠。史诠是通过史料进行诠释,哲诠是通过哲学观点进行诠释,文诠是通过文法进行诠释,而心诠则是通过以心印心进行诠释。
        我在探索人文科学心理学基本架构的过程中,是从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里面领悟到这个架构的整体样貌。这得益于我的四十余年专业修炼功夫。我的体验是,修炼就是归根,就是向集体无意识的探索,也是向人类共享知识库存的探索,探索越深,所得越多。很多时候我在修炼中获得了某种启示,以为是自己的创见,但在后来的延伸阅读中发现那是先贤已有的见解。
        由此可见,修炼如同安装北斗导航,有助于在集体无意识的共享知识库存中找到所需的信息,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随身工具,也是以心印心的基本功。这有那么点儿类似黑客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获取机密资料的味道。当然,研究一个人的学说,不仅要读他的著作,还要熟悉他所在的时代背景,并且要读关于他的不同版本的传记,这也是以心印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就发展速度而言,人文科学心理学要比自然科学心理学慢得多。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被布伦塔诺继承下来用了233年,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进入英语世界用了99年,而进入汉语世界则用了143年。所以无论是谁,从事人文科学心理学研究,都要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都要具备“但勤耕耘莫问收成”的态度。我不在意我提出的意向流管理学何时获得业界的认可,但我确实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之成为共建项目,促进人文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顺便说一句,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都很重要,如鸟之双翼、人之两足,缺一不可。两者不存在冲突。如果出现了冲突,那也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人的认知。

        


        



标签: 心理学  psychology  布伦塔诺  笛卡尔  意向流管理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