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勇敢地成长
郑世彦 作者: 郑世彦 / 472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26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 p7Kng%I

 

wB)M2] F K%~p MZ0

巫师,老妇人们,父亲啊,神/不要再拿什么可笑的处女禁忌/用枝条、石头或一个神像生殖器/就要骗取我的处女之身/我可爱的男人,我憎恶的男人/我的初夜果真让你恐惧受惊/为了你,我拒绝了强大的神灵/我主宰着自己,我的处女之身/——让人受累的处女之身/走到哪里,我都提放要紧/纯洁的欲望,胆怯的目光/我恨,我以我的处女之身发问/我亲爱的未来的丈夫/你是否已经长成了人心理学空间JIJ N3ca

——《处女》心理学空间P^5?-{9a D U

   心理学空间A0X v7o,klH*D

心理学空间E(wl x+pT m@]

 心理学空间lxX9rVVu.l tSn

女人在等待着男人的成长?心理学空间^%U)Do8qZ;U

可惜英格兰王妃却始终等不到王子的成熟。我们时刻见到英格兰王子一副羸弱却自以为刚强的样子,血气方刚的年龄总也抵抗不过年迈的国王父亲。于是就在期盼和等待中,滋生了王妃对英雄华莱士的爱慕之情。只为那传说中的勇气,她就可以一见倾心!心理学空间 fRT Z.KAF

为何?为何女人在等待着男人的征服,而男人又发明了处女禁忌?怕自己的成长始终担不起女人的期望?于是他们抽出身来,让某个仪式去完成他成长的一项任务,然后自欺欺人过着幸福生活。就如那古老部落的习俗,人们普遍对处女(处女的血)存在一种恐惧,他们在少女新婚之前举行某种仪式,借神灵之手去刺破她们的处女膜,而新娘的丈夫对此举也欣然赞同。然后,他才会把新娘接回家,开始他们的“幸福”生活。女人当然会去憎恨,可女人越憎恨,男人就越害怕而逃避。

:nV [U"y7w0

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中有《处女禁忌》一文分析到,少女对毁其处女之身的男人总有一种深深的憎恨,源于少女在第一次性活动时得到的失望远远大于期望。因此,让另有其人而不是她们的丈夫来结束她们的处女之身,对其今后的幸福婚姻有莫大的帮助。弗氏还认为,再婚的女子往往比初婚的女子过的幸福,原因也就在此。女人绝对没想到,上帝会让她们始终得不到真正的男人。她们的憎恨只是划给了一个替身,男人依旧在逃避,逃避了责任,也逃避了自由。

C;Gq^"CKe0|0

但苏格兰的勇士——华莱士不会选择逃避。他与心爱的妻子私定终身,秘密结婚。因为把自己的新娘交给当地的统治者,让他们去享有初夜权,这是华莱士和妻子都不愿也是无法忍受的。当英格兰国王为了拉拢贵族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恢复苏格兰地区古老的习俗——让贵族们享受当地新婚女子的初夜时,这种行经本身便是在蔑视苏格兰人民儿女的成长,无视他们也享有生活的自由,他们曾经是有那么多的欢歌笑语。此时,这里的男人们一个也没有逃避,他们在英勇的华莱士的带领下,奋起反抗,追求自由!心理学空间l@ihf%URy

青年男女完整地拥有对方本身便是拥有自由的巨大象征,也是男人们成长、有能力去追求自由和承担责任的巨大象征。沈从文先生在《月下小景——新十日谈之序曲》一文中说道:“女孩子总愿意把整个的自己交付给一个所倾心的男孩子,男子到爱了某个女孩子时,也总愿意把整个的自己换回整个的女子。”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以湘西一些民族的生活为原型的,我不知道是否在湘西的某些民族中确实存在过那样的习俗。文中说:“本族人的习气,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许同第二个男子结婚…… 迷信在历史中渐次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习俗却把古代规矩保持了下来。”结果是我们的主人公——小寨主和他的女人,“两人快乐的咽下了那点同命的药,微笑着,睡在业已枯萎了的野花铺就的石床上,等候药力发作。”

is%JRu;fD ? iG0

其实,不管是华莱士领导的斗争起义还是《月下小景》主人公的双双服毒自杀,这两者都表明了青年男女都在逐渐成长觉醒,他们要开始自己主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了。经过漫长的年代,男人终于有了把握女人、把握自由的勇气,女人的期望也总算有了着落。

}c;x~"tI3C0

然而,男人的成长也没有一蹴而就。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三个男人,华莱士、苏格兰王子、英格兰王子三个年轻人不同的成长路径和结果。华莱士,无疑是位勇于追求自由的英雄,也同样勇于承担与自由连带的责任——担任起义军的领袖,打仗杀敌也总是冲在最前方。虽然他童年便丧父便成为孤儿,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男性角色的习得。他跟着叔叔学习武艺、学习运用智慧,成长为一个异常优秀的男子。很巧,作家刘庸也曾说过:“父亲要及时地为儿子死去。”(萨特: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自己的死去。)当然,他指的不是真正的死去,意旨父亲处处要再为儿子做主,很容易阻碍了他们的成长。而苏格兰王子和英格兰王子的境况便正是如此,他们虽出身豪贵,也都有着一位能干但极其强势的父亲,但就是这两位强势的父亲极大地阻碍了两位王子的成长。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物极必反”,太过强势的父亲总想越俎代庖,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儿子,让儿子实现着父亲的愿望。结果,长大的儿子毫无男子之气。英格兰王子已毫无挣扎之力,他的王妃也心随勇敢的华莱士而去。而苏格兰王子一直生活在痛苦冲突之中(他一直忧郁的表情),但影片结尾时华莱士的一声高呼:“Freedom”,终于震撼了他的心灵,也成就了一位真正的男人,他继承了华莱士的遗志——反抗一切不公和压迫,勇敢地追求自由!心理学空间hub(O9? t q:c1Z%Q

有人说,西方和东方分别演绎着“杀父文化”和“杀子文化”。前者见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以及名剧《汉姆雷特》和妥思陀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而后者可见于中国的中国民间演义《薛仁贵征东》(二十四孝的故事里也能见到),同样也是安排了误杀的形式——父亲用箭射死了未曾谋面的亲生子。传说与神话正是文化心理的沉淀,包含着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的精髓。尽管如此,但我们在《勇敢的心》中同样见到了“杀子文化”,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位国王父亲以自己的强势抑制着王子的成长。这与英格兰国王允许贵族们享有当地新娘的初夜权的行径是如出一辙的,剥夺了他子民的自由与成长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亲生儿子的长大成人。同样,我们在电影《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中,也可见到那位自杀的小男孩,最终是没有逃过父亲强势的意志,以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U1bvsH0

或许,父亲只是一个象征,象征这个社会是否还在阻碍男子的成长。父亲们,孩子们,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否都该看看《勇敢的心》这部经典影片,并好好地想一想?心理学空间)}f lF _k

 

V_?O3R~w+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与妻书与恋之风景 心理电影评论
《心理电影评论》
达摩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