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意志的秘密
作者: 转载 / 5293次阅读 时间: 2018年2月07日
来源: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UjE0Hr YfG

7xO v oI0
坚韧意志的秘密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B?o"[r7{5R K1i&e0

{-|r6? A0

JE&stLI?0

U4e;q'_4{PQ9i0童年坎坷的人,长大后是否难以取得成功?这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他们担心在逆境下成长的孩子无法发挥全部的潜能,或者陷入绝望,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3M+_kj e4`h0J0

g+jc5U QPV"hQ0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样的风险确实存在,但他们也发现,童年不幸的人还有另一种出人意料的成长模式:许多人从困境中汲取力量,将他们在逆境中的抗争视为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数十年来的各种研究看看这类人是如何战胜逆境的,同时学习普罗大众如何培养坚韧意志。

1Vu4EIbt(j"[D-F,J$A0心理学空间L&P8i"z0qWE-H

1962年,心理学家Victor Goertzel与妻子Mildred共同出版了《卓越成就的摇篮:400位20世纪名人的童年研究》(Cradles of Eminence: A Provocative Study of the Childhoods of Over 400 Famous Twentieth-Century Men and Women)一书。他们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对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并至少拥有两部个人传记的名人,比如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玛丽·居里(Marie Curie)、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亨利·福特(Henry Ford)以及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等。

!v1C+OhA$Y/K0心理学空间'^(b9K%_R

Goertzel夫妇发现,只有不到15%的名人的原生家庭算是没有烦恼的,父母也能给孩子提供支持,另有10%的名人原生家庭有些问题,但也还正常。在这400人中,整整有75%(即300人)的原生家庭存在严重问题:贫穷、虐待、父母缺位、酗酒、重疾或其他种种不幸。“所谓的‘正常人’,” Goertzels写道,“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名人堂的一员。”心理学空间aqRF%S3y!`

Ou*@Pb ? Z0如果Goertzel夫妇今天再做一次研究,他们会发现有更多童年艰难长大登上人生巅峰的例子——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以及索尼娅·索托马约尔(Sonia Sotomayor),不胜枚举。如今,我们习惯用“坚韧”一词来形容这类人。

M(\#NB%k JS0心理学空间!n't7CzQ*@s,v

然而坚韧的人哪里都有,这一品质并不是名人的专利。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符合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对坚韧的定义:“身处逆境、伤痛、悲剧、威胁或巨大压力的环境也能很好适应。”心理学空间B7k#yk[dJ k-l

,s,[J3\S8w0我担任临床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已近二十年,在职业生涯中,我曾与许多少年困厄的成功人士共事过。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一点是,我们看待坚韧的方式太过简单。在日常对话中,我们会说那些能够“绝地反击”或者“逆袭”的人坚韧。字典将坚韧定义为有弹性,即轻而易举、迅速恢复的能力,就像根橡皮筋似的拉伸、再回弹。

r3J]%v}w0心理学空间jL u/Hg9V\*Bm3}

用这种意象来描述战胜感冒或职场挫折等短期问题当然可以,然而它并不能说明坚韧到底是如何生效的,也无法解释坚韧之人真正的内心感受。绝大多数的童年困境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长期的压力:霸凌、忽视、身体或性虐待、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死亡、家人的毒瘾或精神疾病以及家庭暴力。心理学空间mF e,C N~)x^

@&O6^ L \si};S5u7w0这些问题反复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安全与幸福感。有韧性的孩子并不仅仅是“反弹回去”。他们的所作所为要更复杂,更勇敢。对他们而言,坚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恢复性的反弹。心理学空间Gc%oc2xCv

心理学空间Ch d"X/j5L

生理机能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角色。面对危险,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战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大脑会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我们心跳加快,变得更加警觉、专注,血液流向我们的肌肉,提供额外能量。提及“战或逃”中的战,我们或许设想的是给敌人造成生理伤害。但在现代社会,反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空间8j?(y-BVU)g,Q:G

+WD)d#i(@5I*r+L3l0我们不妨来看看考艾岛纵向研究(Kauai Longitudinal Study),这个项目从1955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研究者Emmy Werner与Ruth Smith将他们的成果集结成书,于2001年出版发行,名为《童年到中年的旅程》(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考艾岛纵向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当年岛上诞生的698名婴儿,研究者分别在他们1、2、10、18、32和40岁时做出评估。

2`n Ra6@(v+BL0

iK%K&~0nt0在受试儿童中,有129人是Werner和Smith认为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出生时至少面临四重困境,包括贫穷、家庭成员不和、酗酒或有精神疾病等。

:C%bO8m O J,Bc]e0心理学空间@N pk2j ?

在这些高风险儿童中,有三分之二确实出现了问题,例如犯罪、意外怀孕以及待业。然而还要三分之一的人却颇有成就。在学习与工作中,他们并不逊于(甚至要胜过)那些来自富裕稳定家庭的低风险同龄人。长大后,他们觅得了相互扶持的伴侣,建立起与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有爱家庭。Werner与Smith形容他们成为了“自信能干、懂得关爱的成年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心理学空间 GtD9fxm(O`#sh

心理学空间U!\M{1YQ7E aa

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数十年中,他们始终都坚持为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他们未必都天赋过人,却能将自己拥有的任何能力转化为优势——某种特殊的才能、受欢迎的性格、过人的才智。他们会寻觅关心自己的师友、邻居或亲戚。他们制订计划,提升自我,设定宏远切实的未来目标。刚成年时,他们会抓住种种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机会可能是高等教育、参军、新工作,也可能是支持自己的伴侣或养儿育女。

/w4Az4fq\0

f!TuC7?3]a0当研究人员询问这些坚韧的成年人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成功时,大多数人表示自己最重要的财富就是决心。

4v:M0MI)EZ6k0

J+\9jHE Tz0“我是个斗士——我心意已决——我能挺过去。”一位走出被虐待的童年阴影的女性说,“我在放弃之前会先尽到100%的努力。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心理学空间/J,h7Tk"o*q7\i

k#anDN0“如果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去做。我不是那种会逃避的人,不管情况有多艰难。”另一位成为簿记员的调查对象说。心理学空间 v\F@ f

心理学空间jl6hV Q2|

还有人成了航天工程师,他的看法是:“我不会让困难战胜我。我会振作精神,从头再来——你总能再试一次。”

4Y _LC5\ mNB N0心理学空间&v` ]{gwU u

其他研究也证明了坚持内心抗争的重要作用。2010年,《变态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刊登了牛津大学Anke Ehlers的一篇研究文章,文章调查了81名曾被东德关押过的政治犯。这些人遭受过精神与肉体虐待,包括殴打、威胁以及关小黑屋。出狱数十年后,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另三分之一的人却并没有。

2Fw9gT"wsy^ B[0心理学空间;f xa_3bZK xzu

是什么让一部分人更容易患上PTSD呢?Ehlers博士发现,与囚徒遭受的虐待严重程度相比,他们是否在内心坚持抗争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心理上被击溃的人——那些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或者不再关心自己遭遇的人——日后更可能出现PTSD症状。相反,在内心默默抗争的人哪怕表面上屈服,或是顺从守卫,或是在虚假的供述上签字,心理状况却要好得多。心理学空间"Wh"c)r!y-B;^

5\.bh-K&PTDlG{4o%R0来我这里咨询的一位军官曾告诉我,正是内心的抗争帮助他度过了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霸凌:“我告诉自己他们辱骂我的话是错的。”心理学空间rn3`g%gs+Y K*j

心理学空间 l Y$J#|^3iu.v%ki_

当然,每个人应对逆境的方式千差万别。社会科学家有充分理由声明,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人有韧性或没韧性,也不能说某人的行为坚韧或不坚韧,坚韧更像是一种现象,我们看得出,却很难解释清楚。心理学空间'T;],AU-y

心理学空间'ns$E1N*gI]/L7_

一位牧师曾经告诉我一个寓言,它巧妙地诠释了这一点:从前有一对兄弟,他们的父亲是个粗暴的酒徒。兄弟俩长大后,一个不仅酗酒,还打家人,而另一个却克己禁欲,成了模范家长。有人问他们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兄弟俩都给出了同样的回答:“有那样一个父亲,我怎么能不这样呢?”

3R+\Y1[~-s|sW9c:O0心理学空间%y3Ly,`)x6]9~F[#pY+O2K

我想说的并不是坚韧不拔者才是人生赢家,也并非指责失败者放任困难将自己击倒,我想说的是,战胜童年时代的逆境实在是一场了不起的战斗。它往往需要人们奋斗数十年,以英勇无畏的强大力量面对危险,最终获得或平凡,或非凡的成功。心理学空间Og/T-}-uT7v;`i6Mj

M ^xx3Xkq6Et2F0Goertzel夫妇1962年的研究发现许多杰出人士都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现象似乎有点反直觉,但再想想我们所知的压力与应对,就不会觉得意外了。应对压力与做运动很像:我们练得越多,也就越强壮。内布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的心理学家Richard Dienstbier用他1989年在《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首次发表的“韧性模型”向我们解释了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心理学空间T6Q {}r4{TN c

心理学空间j w9aI;fA

Dienstbier博士收集了大量人类与动物的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了在间歇性的压力下,例如寒冷的天气与有氧运动,个体会在生理上变得“更坚韧”。他们更不容易被此后的困难击倒,也不容易在“战或逃”反应中崩溃。这就会使情况大为不同了,因为当压力可控时,我们就会将其视为挑战,并分泌出提升能量、注意力与应对的肾上腺素。然而当压力不可控时,我们就会将其视为威胁,此时皮质醇水平上升,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使得我们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心理学空间m,} xsd~

心理学空间D TS;w7VY g

此外,Dienstbier博士还写道,坚韧不拔者也会寻求更多激励自我的体验,从事更能提高自我技能、带来成功机会的活动。这是个良性循环。

\5f)[2G"N+sb.B%S&W0

G"X7o:} QX;x0虽然我绝不会认为童年的逆境是值得拥有的,但许多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却说他们确实受益匪浅。之前那位青少年时期遭遇霸凌的军官除了内心反抗以外,还通过跑步与练习柔道让自己更强大,他是这样描述年少时的困苦对生活的影响的:“我认为自己比周围的大多数人更强大,更有能力,因为我战胜了加诸己身的种种痛苦。我自认是个乐观主义者,不是因为我认为坏事不会发生,而是我相信我能战胜阻碍我的一切力量。我觉得自己独立又自信。我经受过考验,我很勇敢。”

\-Yf_ V3X t2\.V0心理学空间ha Pzu1Bfh:`

诗人Dylan Thomas有言:“比不幸的童年更糟的只有太幸福的童年。”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正确,但我知道,有太多人由于成长中的逆境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在他们的想象中,如果自己能无忧无虑地长大,一定会更快乐,更成功。而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空间q:v)V,w1`1jaNB

心理学空间0E)L8HEFD rI

人格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年刊登的一项为期多年的研究文章调查了2,000多名18至101岁的成人,研究者布法罗大学(University at Buffalo)的心理学家Mark Seery及其同事发现,与经历过极度艰辛的人以及完全不识愁滋味的人相比,见识过一定困苦的人表现出更高的机能,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也更满意。他们也更能妥善处理最近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研究者得出了与尼采的话部分相合的结论:“只要适度, 那些没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大。”心理学空间 E!l+v;JGo[y

:`)O4R2`8b0希望能变得更加坚韧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有效的方法是参加是具有挑战性而非威胁性的长期项目。无论是参加赛艇队还是学柔道,进修高级学位抑或学一门乐器,只要困难是非情感性、非意外性的,都能帮我们锻炼承受能力,即便有一天遭遇了这类困难,也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心理学空间\3Le%P4jM!j*Q

yX4_W/f-C @*Ou0面临不可避免的困境时,坚持内心抗争。坚定内心,不要被校园霸凌或酗酒的家长击倒。内心的抗争就是外部抗争的起点。

k}|!O1z[G;t5n0心理学空间9q5i RnGo7y

寻找关心的你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坚韧者就无需帮助?这纯熟无稽之谈。寻求帮助正是坚韧的行为。心理学空间(_1Yi0N ?m

心理学空间8r H8O#~ Sd"G.|+Y

积极应对。大多数重大逆境无法轻松迅速地解决,但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会使我们更有力量。制订切实的计划改善自己的处境,然后每天朝着目标前进。进步能支持我们,也让我们内心安宁。心理学空间N!L5{@RM'PL+I8I_

心理学空间*H&hE-FTyu9YK!~

最后,记住自己勇敢坚强的一面。我们总是容易记住生活中的错误,忘却我们为生存与发展做出的努力。回忆自己经受挑战的时刻,为自己战胜困难而自我鼓励。也许你已经比自己想的更坚韧了。

N'{1Sd.eoU0

$y*}'IQ~ \ N0
Aon_A'X ^"~&W0心理学空间0`+\4T z^fY7I)Q"P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哪个年龄最美好?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TED:人类情绪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