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簡介
作者: 董建中 译 / 1547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标签: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 D-[%F1a9A0h6q0心理学空间E_xX |WRB^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M:[JP"N)I+} u0中文來源:中国自体心理学 董建中译ttzoo@163.com心理学空间 U+bE \T
心理学空间5Jj^Qa;BW[
1.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简介心理学空间6nW!RC E+~ B
心理学空间Hz n4Cl_[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
0i(A QwZ4{h0心理学空间?!iI*q5Axf
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心理学空间\(R](l(ahdr

%m&R'X sW} _Z,j0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
2vDb,Dt;|v QAM0
_`g)eZFHq0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心理学空间;d Rl rx J7h9s

%vg7Z+dGz k l0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
S:GuT`5RF2Y _(x-y0
7q HN|c0这使得科胡特 (1968, 1971) 把共情当成“贴近体验”式观察,这种临床姿态令他获得了重大发现。心理学空间8oY}O*SR

g0?3_ Nx-K+R_0例如,每当科胡特偏离 F 小姐的体验——即使他做出的治疗干预略微相异于 F 小姐独自获得的体验,她也会被激怒,因为科胡特是在破坏她的成就、“毁坏”她的分析。
!K'x |`?0心理学空间`x5z2{(z5T,E!Qy
借助于放弃自己的临床假定——即此假定:她的愤怒表达出她对分析的阻抗、他认为此愤怒妨碍他领悟 F 小姐的完整体验——科胡特学会了只从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事物。
SvV(`{s8^8t`okj0
8s"Q1U*p"gUDj Z;\0此观察模式,被他称为“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
S4ifuI i0心理学空间t\sC;F7^%h
因而在那些瞬间——当他捕捉到她的被误解之感受、并做出一个响应——此响应或多或少反映了她的思维及感受之时,他观察到她的早先幸福感迅速得到恢复。
'u*JJ3?ON8`+Z0心理学空间(i`(~;n}kf'i
科胡特终于做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这种“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董建中译ttzoo@163.com)心理学空间IGO#x-H+c6E I
心理学空间Q S+zF:g2{$];`6GJV
这些基于贴近体验式共情的最初观察,使得科胡特领悟到 F 小姐对“承认”的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看作是一种“发展性抑制”,它是源于童年期的共情失当,后来他推测它属于“镜映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0Y-^-RVM0l3kr
心理学空间thzn&oJI
从而,科胡特眼中的共情,就是这种贴近体验式观察模式。心理学空间6AA1{.]-ETB$S

/I+?$k|Iop ?02. 共情:抽象与操作心理学空间_3i$} ~s*C;y`X

(N(v+I(bd,RS h+m0科胡特述及的术语及概念中,最被支持者和反对者误解的,或许就是“共情”。心理学空间\.iiH {?
心理学空间1q%O vy{ r-mG
有些人感到他是倡导把“共情”用作某种“心理治疗误用”——某种“亲切”、“体贴”的治疗方式,“借助爱来治疗患者”,这使他极为愤怒、频频反驳,他在临终前几天的演说,主旨就是全面澄清此术语。
*Ca)h8~b0
'U,o;y7p!P:K.ED0在实质上,他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谈及共情:抽象及操作。
eH4gA6]%|4{*_0心理学空间V(O4k3wm/Cj M$T,l)o
抽象共情——他借助共情的抽象定义,来表达共情对精神分析科学的界定作用。
8q/w%H|p"P6A0
8HB7bY(Nl*E!z6b0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被界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一种方法——以此方法来收集该科学的材料。心理学空间o8T"]d NB}G P
心理学空间VTJ Q%a(w"CD\4c
例如,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辨别世界——可经由感觉及感觉增强工具,来感知此世界。
b)o"^4~yd'L0
uZ'ysH~ U'@0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在生活(人类体验之材料),而分析师进行观察的方法是自我内观、以及针对别人的各种内观或共情。
(u4W Bf7_/Y5am8o0
+tO5mYWQ4liqu0这种方法使得弗洛伊德能够发现移情、反移情、防御、以及阻抗。
hHj^"c0
'[%XRC9m9f0弗洛伊德在脱离共情性的材料收集模式后,引入属于其它科学的建构和假定。心理学空间7iW6iAL i$?
心理学空间%f*t%T^"zfgg
一个例子是“内驱力”建构,它被假定为是心理和躯体之间的边界地带。因而“内驱力”理论精神分析不应再被看作纯粹心理学,而应被看作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混合物,即一种“心理-生物学”,或“生物-心理学”。
,gY#@bKyU[9l0心理学空间8Q8kkpp&|
操作性共情 科胡特的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是相关于临床的共情定义,它是指这种能力:“使自己‘思维入’和‘感受入’别人的内在生活”。心理学空间 F2U&|:TqM8xU#E
心理学空间e'`"A'O2_5{
“共情”源于德语词汇“同感(Einfuhlung)”,现在它意味着“感受入”或“摸索”进别人的体验。
E"S h(WG/z s^CV)s0
Ia#P;m"|_6pR mM0在科胡特看来,共情不过是此物:它使得一个人能够知晓别人的体验、但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客观性。
uQ ^$y!BC0心理学空间 ~o}!on$qpE;VT
也就是说,共情是贴近体验式观察,不过如此。
#Jkc\_f%]0
(FudpY t]w&H03. 对共情的曲解心理学空间)q ~T/rm+qu-d
心理学空间8DbN/dT |+U
前面已指出,科胡特失望于对共情的种种曲解,他想让当代及未来的人们不仅知道他使用此词时的所指、而且知道此词不指代什么。
&x4{9xR KN]0心理学空间 lCKvqE
例如“共情性沉浸”,科胡特不是用它描述一个人的猜测、直觉、或如魔法般地感知——即,它不是某种“外感觉”感知。
3q_vf }0z3QR0
V0a1Xm"Z8Ti0它也不是人在类似情境中的那种感受。
l{YYd \0S0心理学空间3|ib:G#W:LA|
例如,如果患者谈到父/母去世,而分析师自己刚刚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之痛,则他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丧亲体验类同于患者的相应体验。心理学空间wTuhR[ S$_
心理学空间 hv&A%J{S0Rw xk8fC
共情也不同于“认同”或“化身为”他人,这会导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强烈感受所“淹没”或压倒。心理学空间 }v)b?!DGB5P
心理学空间@R#`p{XFU2rv
反倒是,在临床场合中,共情性沉浸是缓慢“蹒跚”的“试误式”“漫长”过程,借助于它,自体心理学家“品尝”已被减弱的患者体验的“味道”,同时仍保持自身的客观性。
|)fu`@u3V2Lc J&w&E0心理学空间)X R)ar$W]|(g Qx
最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它在自体心理学文献中越来越经常地出现——是把“共情”等同于某种活动。
&YC0UM.DP,J0心理学空间d+z ta7S6ZX'o |
在这方面科胡特坚定不移:不能把“共情”等同于一个“做为”、“行为”、或个人互动特质——如得到广泛确认的爱、怜悯、或其它强烈情绪
bf9K E0F0
t9x }7e3ye"XF&s0然而科胡特也懂得,只有当共情导致响应或活动(非响应性或非活动性)——它们是直接源于人的贴近体验式观察,此共情才会关联于人类互动。心理学空间\fVM:Q
心理学空间w[`z*LkjL&e SPK
科胡特关联起共情和活动,并强调它们的差异,他声称“内观和共情都是相应活动的泄密者”。在此他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踏入另一个人的情境中、经由那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他才能够形成本真、精确、适宜的响应。
*XS5`v$D\h0
LB|;^/p.J%v0在临床场合中使用共情,主要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心理学空间3x!c r L7t*v I\ B
心理学空间&cb?r-pn
4. 自体
.P5Dj+m;F0心理学空间"EFyE cB.R c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心理学空间g3QaR*z%ES
心理学空间%O9g({S#q0k H&Jn
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心理学空间Xo%Xo7AD/qy
心理学空间%g \8[4G|
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SMslW6B

yo~1L5i5teP05. 自体客体
8G6MmQ9d x%L8i,^0
`{1U)J W q gBf0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
Mo-rc9L)w0
Y&F(q9Uwr1~;{es0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
~|WIMQ4lc:y;szv0心理学空间hG+?$}'i
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
&bB0O\W!av$p5}*ev0心理学空间o(s,JP1~ `
6. 嬗变内化
|5]J/cm!{0心理学空间&jI.H1D7b\/S
“嬗变内化是这样一种“成长-生成”过程:经由它,患者能够内化自身所需的自体客体机能、以获得缺失的自体建构。
]:FOW,P or @0心理学空间!Fv7\Lh
科胡特认识到,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9p i c7`eT-?'G Y$m?0
5ZX8F&nf D0首先,在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必须存在一个基本的共情性谐调。在治疗场合中,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的该谐调,或纽带,就是显露出来的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vw3m4t9G d~tB*a
心理学空间I0v9Mz K.u
其次,该共情性纽带必须出现受控的、非心理创伤性的轻微失效。科胡特称这些失效为“最适宜挫折”、视它们为必然的,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源于分析师的治疗性技术操纵,而是因为分析师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患者的需要、而非满足这些需要。心理学空间;RQ4u$SZ#IX

8hZ_ ulE\l0当然,也有人把“最适宜挫折”解释为技术处方,科胡特对此的说法是,“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心理学空间Mr&V-p,B C7n ]

s0L%h Kt4k*l07. 治疗
)I9q$[w#?0T0
Z$yxR.@0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
~'PieQz0心理学空间;OChVD6m
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心理学空间_-bE,mF5b5S+AJN
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心理学空间AO3O4a~T*h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
X a3D+s le&Q0心理学空间h~V c#R0L
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心理学空间'FME&w9_#qX5z9S

心理学空间u"C:rb|7p4] L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心理治疗入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