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荣茨与多看效应 Zajonc and mere exposure effect
作者: 网络转载 / 17523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09日
标签: 多看效应 扎荣茨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SP3_;Pj8s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好的人,往往将这种“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心理学空间6I9nw,k[
心理学空间~8sS LaY9s`
多看效应-效应实验
-R#f B,NmT0
5T~;t{ B!S~8Om0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心理学空间:sq*W:fUR
心理学空间;n[i+U+L#V)X
另一个实验: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越大;而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就较低。
Ml,h)B7u^0
-M7\ Z }$m!g x} @0心理学空间 cG*Jm$p#W
心理学空间 o)l5T:uu0I5yG/zL+_v
多看效应-效应作用
UL[7Vx1A0
K&Q DNUq @0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是不太让人喜欢了。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想想看,你周围有没有常在你面前“露脸”的人。如果想给别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常出现在他面前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好方法。心理学空间#O9Vt.]1T^
心理学空间E(\0v1Q!E1r cp&ne

k6B;H[Fo0

6SG@6]_7M-J4I0所以,作为大学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多在寝室间走动一下,即使只是露个脸,借瓶开水,换本书。在这些细节的来来往往中,就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也获得了你所期待的群众基础。作为职场人士,埋头苦干也并非明智之举。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遇事逃避退缩,只会让你的职业发展之路止步不前。
3yG SQ3UD7j0
P;j:S Q-P{ D0简单地,看看身边,经常与人聊天,拉拉家常,带点小礼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缘要好许多?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较讨领导欢心?当然,不是鼓励溜须拍马,露脸也要讲技巧,比如吃饭时的礼貌招呼,电梯里的寒暄问候,会议上的相视一笑,某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只要你不再低头走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u4V6l'ietX:X0
1Wb{*D8K0当然,“多看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见面越多就越惹人讨厌,“多看”反而让人“多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认清自己,理顺了,再拿给别人看。心理学空间|9k8o8y!})[geI
心理学空间$q-[Xo X"Yn8?
“多看效应”使你成为容易得宠的人
!as Np P1v-s0心理学空间1i&o)H-{){}
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例如,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亲戚朋友之间多来往能增进感情,否则就可能会慢慢疏远。另外,你细心观察可能会发现,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比较受领导喜欢。这可能也是多看效应的作用吧。心理学空间qU _d6KM+v'B
心理学空间v*p j'X'D;D y It
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别人喜欢,别忘了给他机会多“看见”你。但是请注意,“多看”的次数是有界限的,过于熟悉可能会产生厌烦感。
o\c2[7x0心理学空间1]I@1V S.`z
人际交往的多看效应
FG2QZMC`0
BDk-ya3Qd/Ouwop0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另人费解,也就不太讨人喜欢。心理学空间:R!J,f(@VN m(Ab u7]

/X,}+N8o}l;@6~0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若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很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做用。心理学空间}.ZF"L*`
心理学空间[2S p|S\.C^%N)Eb
多看效应-相关事例
]-jb YD.C*EkK0心理学空间k7@X A.m G){+\Je1M
事例1心理学空间5}GD8H;E[9L

`x v*Wr ^s0有个人的女友让他给她的同事介绍男朋友,他说出了一个名字,女友简直跳起来:“啊,他哪里配得上我同事?”其实,她同事并不见得有多美,不过,在她眼里,同事美若天仙。
3in8v,j S(UBRq%\#Zp0
}3z]{e]'aE,e)NQ{0他想起他当红娘的一次经历。他是女方线人,朋友是男方线人。看他们迟迟没有进展,他打电话给朋友:“那女孩可是人尖,一堆人在后面候着呢!”朋友不急不徐:“没到时候吧。”“都很忙吧。”又过了一个月,和朋友吃饭,他声讨:“你那牛粪怎么回事,我这儿鲜花可等着呢!”朋友回:“什么世道,牛粪不急鲜花都急了。”心理学空间)Xr)?1Z;FF
心理学空间W VX6l^g
玩笑过后,停下来想,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觉得自己的朋友无可挑剔,别人都是高攀。心理学空间 rc TdY2Do
心理学空间]/L'Nf A l:V2}
事例2
qr%a zN t+\6U3A0心理学空间fjHBjf q1o&O
有个人利用业余时间为一些国内知名作家帮了一些忙,把他们的作品买到了海外。其实,他跟这些作家并不认识,只是海外出版商来找他的时候,他才“现上轿子现扎耳朵眼”,你还别说,还挺来得及。有一次,越南的一个出版商要购买沈阳一个知名作家的作品,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北京的渔阳饭店开会。没办法,他只好趁机搞点副业,给一个出版界的同行、在沈阳颇有人脉的朋友和一个业内媒体朋友发了短消息,三分钟不到,他便得到了他要找的作家的联系方式,而且是全套的。朋友还嘱咐他,这位作家眼下就在北京,过两天就回沈阳了。他开完会,当晚就跟这位作家联系了。还真行,没两天就收到作家的反馈,最终将其若干部作品的著作权卖到越南。心理学空间2c"|1qW*c#o!HG C

9N+~K1cqcS(X0尽管他跟著名作家们素昧平生,而且还是没有任何人介绍就贸然打扰,可是作家们多半跟他合作都是不错,还有的作家跟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要说也奇怪,在如今这个多数人谨慎交往的年代,他居然能够赢得大多数作家的信任,真有点不可思议。不过,细想起来,出现这种结果也是有道理的,说不定就跟他经常在著作权界抛头露面有关系,跟在行业内经常交流有关系,也跟常在有关媒体上发个小文有关系。也就是说,露面次数多了,认识他的人就多了,了解他的人也多了,有的作家就说,虽然未曾谋面,可是对他已经知道不少。信不信由你,他单位有的新员工来他社之前对他们这个单位了解不多,可是对他却关注不少。心理学空间2@]"Um&J:h#KS
心理学空间CX'TQtR
事例3心理学空间.fh$]je%K-W
心理学空间b Eq \.DB7h/\4`'~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个叫做查荣茨的心理学家——这名字很像德国人用的,可是由于不知道此君名字的原文,无法搞到更多资料。据说,他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的时候,向受试者出示一些人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出示了二十多次,有的出示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示一两次。照片出示完毕,心理学家请受试者谈谈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对受试者来说,某人的照片看的次数越多,越让人喜欢,喜欢程度最高的是那些看过是多次的。换句话说,越熟悉的照片,就越喜欢。多看几次可以增加我们的喜欢程度。这就叫“多看效应”。心理学空间7P5m*u{ lZ

心理学空间 Fk#d8H)fj Wtl

心理学空间#d?-R E)N S

扩展阅读

D4iJ6PL!fX/m0心理学空间_)N+Z(J(FJxHv:\/O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posure_effect
h)vs/Yd"cjTn0
'w` G'A7{7h/LT0心理学空间5DFn#D.S3z4P&Z
心理学空间;x*K5X%E1y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多看效应 扎荣茨
«Robert Zajonc, Who Looked at Mind’s Ties to Actions, Is Dead at 85 35 扎荣茨 | Zajonc
《35 扎荣茨 | Zajonc》
社会心理学先驱——扎荣茨(Zajonc)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