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性让白领女性爱焦虑
作者: 转载 / 2981次阅读 时间: 2008年8月07日
来源: 凤凰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6xt]5H*~h*F?_&a0  现代社会,一切都很浮躁,以至于焦虑情绪的发病率非常高,只不过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因人差异而已。

cv7w5^Tr7g0

.m+wb0B2I [$p0  “我整天都为工作和孩子而感到焦虑”。专家认为,对于女性群体因为工作、生活、婚姻等琐碎之事而纠结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焦虑情绪症状,或者说是一种情绪上、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心理学空间5^}i [l

心理学空间I+Bho2q7X9Z

  而心理专家眼中的焦虑症看起来就严重得多了,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即无缘无故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同时可能还会伴有注意力不能集中、警觉增高、记忆障碍等特点。心理学空间0o0r3\;gho)D m8sT

心理学空间 Cs}YL!h8AN-XJ

  “在人群中,焦虑障碍比抑郁症患病率高”。经调查,目前我国焦虑障碍患者人数多达5700万。专家认为,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内分泌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天生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缺乏自信四大特性,成为比男性更容易“焦虑”的人群。

+y~/M#u2b0 心理学空间,M IS(t5x&K{3Nt.S9h.r

  未婚时事业是职场女性焦虑的重点

']7t?`0zl_8V"|Qa0

l-jPStRw0  在职场打拼了好几年的于晶晶说,称自己是“忙并焦虑着”,完全体验不出工作的快乐,手边的事情永远感觉做不完:报读的夜校又要开学了;工作又开始进入旺季;邮寄给杂志的论文还没消息,一直在等待……

$kf L JEJ {0

(l4j$luS&r~,v0  于晶晶是典型的“工作狂”,一件事情没有做完,总感觉心中有一块巨石般让她焦虑不安,以至于晚上做梦都能做到自己还在拼命做事。心理学空间&Yp p's"cVYf

;} Z)V I,J&]0  即便如此,于晶晶经常无法积极肯定自己的工作表现,她自己常常会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是由于“运气好”、“时机恰当”或“侥幸”,而非自己的努力、坚持和投入的产物。因此,在潜意识中总是害怕有朝一日会被人发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心理学空间 Oa.IO7A

bbJ }:D_0  专家说,女性在职场上叱咤风云,表面风光,其实在潜意识里往往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压力和焦虑往往来源于自身,特别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在事业上严谨、上进的完美主义者。心理学空间V6o c&G)U!uE"O~0}R

心理学空间e2xK*_[C7Qu1`v

  子女成为婚后女性的焦虑对象

%D6L`:L3s0Mn0

V@|%lX"NqL~0  在职场上打拼,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和老公的生活,职业女性在角色户转换时还都要受到双重压力。然而要维持现有的工作水准,同时又要兼顾家庭,操心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往往会让职场的女性,无力分身,最后心身疲惫,以至于相当多的职业女性无法把“事业、婚姻、子女教育”调和到一个平衡状态,矛盾的结果,就是三者成为彼此的负担。心理学空间9eDO*N?

心理学空间pu*_rE5j+p7YI

  最近,就有一位妈妈患上了焦虑症而来就诊,肖主任说,原因既不是她事业不顺,也不是老公有了外遇,而是孩子误入歧途。原来这位妈妈的事业做得相当成功,但由于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现在儿子已经有“吸毒”的迹象,这让妈妈心力交瘁,十分痛苦,诱发焦虑症发作,甚至出现想自杀念头。心理学空间%a _)c[9[I\E

心理学空间k-BMvv}i'q5q

  专家认为,女性很容易把事情朝最坏方向考虑,而这种不确定性却又是她们真正无法承受的。如果她们不能准确知道将来的结果是什么,那必将很痛苦。心理学空间W0E1FpUc7`0?$^%q0N

心理学空间9fMnFC R*m n

  处方

s CV7]a+N]"[5Tz0

N([ Ug&~D"[ ~0  女人自信

@jvJrz)O`0 心理学空间3? z0M#H A'S4y w

  自信是治愈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有焦虑症倾向的人,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能最终驱逐焦虑。心理学空间 EQ6DR:u:Q:@:R

心理学空间G bF3z7L(xL

  轻微的焦虑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人是一种激发、挑战,但是若因此影响到正常生活就要引起注意了,专家表示,如果您感觉承受的焦虑情绪过重,不要忽略,及早寻求心理医生纾解之法。

@ r ^` D _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受挫后怎样重振旗鼓 职场
《职场》
职场勿忘累积“心理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