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作者: 转载 / 27841次阅读 时间: 2022年7月03日
标签: CPTSD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U*TM"?vx7{+O @!E

Z;J9BQ%R0pH5|O!n@001、新诊断: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_?+t Twr)u$ty Ge0

(av9B$] S{!U6v:tA0一说到创伤,人们最熟知的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经历了较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后,形成的精神心理障碍。心理学空间 a5q gWsb [#^#d0x

心理学空间I9p;Z*{)ndIj

当然,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分析过,因为每个个体的主观感受不同,并不是只有异乎寻常的、重大的灾难性事件才会导致PTSD。

K1]6Z3lM6O$ve0

8l!pa*lD3LnnC#db0有的事件在大部分人看来不太严重,但对受害者就形成了重大精神创伤,出现了典型的PTSD症状,那么也可以诊断为PTSD。常见的比如遭遇了校园暴力、性猥亵等等。心理学空间r+~HM D/w ^sS8?N*_

E%Md;{0Ci(vte0不过,现实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很复杂,创伤的类型和表现其实很多样。我们在此前的PTSD专栏文章里,详细分析过创伤的不同类型。心理学空间f \ Uzo ?$}(H

心理学空间Jw3|cVq1]-@

其中,创伤研究的“泰尔分类法”(Terr,1989)把单次、重大的创伤命名为“单纯型创伤”,又叫“Ⅰ型创伤”。这种创伤对应的精神障碍往往是PTSD。

0`(|6|:Oz8o;Ow}0心理学空间)LnLNN

而另一种创伤类型,是长期而反复发生的、严重的人为创伤,被命名为“复杂型创伤”,又叫“Ⅱ型创伤”。

2nJ@D6N*qX k`0

2nJT&{N0

(z] B FEu0心理学空间MvT(O-a9w

这类创伤往往不涉及严重的生命威胁,但因为社会文化因素,或者施害者有意隐瞒,而具有较大的隐匿性,比如家庭中持续的躯体暴力、精神虐待等。国内外曾报道过女性被长期囚禁、虐待事件也属于此类,而且还涉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心理学空间'eMRA_ q&Z

fM dp}C0而且研究发现,比起单次、重大的创伤,复杂性创伤的危害更大,对个体产生的伤害反而更加深远,而且个体一般难以自我修复。心理学空间;t EN r8R#M6d'O

心理学空间/a/J6}2f)Yq*Pp^ rO@

所以,很多研究人员认为需要一种区别于PTSD的诊断,最后设立了“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这个新诊断。心理学空间7bY { WhCD[D

心理学空间KY)dL-yPeN-^

2018年,世卫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将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正式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诊断。

*f%NEv(~-r|*u0
心理学空间 ]aD|e/a6p1J CU8k

ICD-11中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描述

;mW"H8u'vQ6u0

$S ^s-l_P.@?&G1X0个体在经历了一件事、或一系列具有极端威胁性或恐怖性质的事件后,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心理学空间!B [Hi-Wvt

心理学空间)Nr`ple9Wb1n

最常见的是长期或反复发生的、难以逃脱或不可能逃脱的事件,而且往往是人为的,比如酷刑、长期家庭暴力、反复遭受性虐待或身体虐待等等。心理学空间i H1cQS$o]

Q @|3B+Q0在症状方面,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和PTSD有很多相似性,也包括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和高警觉。除此之外,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有以下特点:

v'iH I&PfT'z8[0

!\r&@|Pv;Z J(K0(1)在情感调节方面存在严重而持久的问题;

2g:wvPJT0心理学空间$SBn&o f;?.I(?1sT

(2)认为自己失败或毫无价值,对创伤事件有羞愧、内疚或失败感;

*W,l}bI*QEg%@0心理学空间?bEtG ss}-?

(3)难以维持人际关系和感觉与他人亲近。

\ xX/B4tVU0

3^+])Xi)RIP0这些症状会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重大损害。患者有更加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和解离症状,情绪人格方面的问题更突出,容易与别人建立病态的依附关系,然后反复地经历相似的创伤。心理学空间'bR;PFTF

:P'P3a"bh0
%G hJ}w8@0

E6j` D? {0心理学空间7Y)\7nPU8tG%oI

02、CPTSD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双相心理学空间['w d VD] o1k j^

心理学空间1Bt"[:w Z(f

应该说,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这个新诊断的出现是很有意义的。心理学空间r KOlC;V

lj Mt8t,}%b{;v%H0因为复杂性创伤导致的症状很多样,情绪波动非常大,在很多精神科大夫的眼里,患者所经历的事又未达到传统PTSD的诊断标准中的重大创伤,患者就很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如果有严重的解离症状的话,甚至会被精神分裂症。心理学空间*s#z$w%M ?

+WR Jw2Nu`x0尤其是诊断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下子被贴上了“重性精神病”的标签,可能会被人歧视,又因为所谓的“遗传度80%”被误认为是家族遗传所致。这对患者不但不公平,反而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帮助其加快康复。

.z&Lu#Zw:bCd0心理学空间B0i%q.H?sx

有了这个诊断以后,患者的症状的解读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根源,也就可以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fH u,F3{0

.z#LT&u1}9au0临床中治疗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精神科药物反而是辅助作用,主要是利用心理治疗,常见的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延长暴露疗法、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等。

#z$Q7e8p I2j0

7P O7g1]|8Bi+nI"}0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也接诊过有CPTSD症状的青少年患者,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患者比较典型。

+xOK f K2lg)w0

\x$wP&BD0她有典型的抑郁发作,可有时又非常激动、愤怒,还有明显的被害妄想症状。她求诊过不少权威的精神科大夫,有专家认为她是抑郁症,有的认为是双相障碍,有的甚至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前期。心理学空间vr5?;laa5i

心理学空间0\4d+c`3Q#m/o"Fsc T

当时我们对她深入问诊时,发现她反复提及其父亲一次对她的严重家暴,对父亲非常恐惧、愤怒。心理学空间 IV o?Q!A W

2t-LC*hb c6A0

"T9r/u6L/sr"~,t0

@%]zz8}F6j"L0而且只要她父亲在家,她就坚决不回去,平时的警觉性也很高,经常留意有没有人监视自己。遇到同一省份的老乡时,她不但没有亲切的感觉,反而会马上提高警惕,担心是不是爸爸派来监视她的人。

4g w6mr0e5~XD0心理学空间oU;KOw[5X z

有时候,她的目光会突然呆住,神志明显不在当时的情景下,回过神来后,她说又看见父亲当时狠狠家暴她的样子了,非常恐惧。

-bn9wz]|0

6VGWmF0总之,她有明显的创伤再体验、高警觉、回避等症状,我们当时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学空间/xYo9CBI

t!eKu ?v*Qxl'Y0可是她的症状又远不止这些。她认为自己非常失败,严重地自我否定;而且人际关系很糟糕,几乎无法与人正常相处;还自残、自伤,尝试过自杀,甚至有继发性的同性恋心理。

FK vB+B0心理学空间jg[c(duH@

后来,我们对她进行心理干预时发现,其实她从小到大就遭受过多次家暴,她反复说起的那次特别严重,父母还经常吵架。她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症状后,她爸还一度以为她装病,又把她打了一顿。心理学空间S Y9vG2]_

心理学空间 u8|@"HH%A ]/h K

后来她出国留学,以为终于可以逃离粗暴的父亲了,但她已经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了,非常敏感多疑,与人交往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又继续不断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病情越来越复杂。心理学空间dWw)vAD

心理学空间U o(e{},f

我们接诊这个患者时,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诊断还没确立。现在回头看,这个患者就可以诊断为CPTSD,但还不足以概括她的所有症状。

e5C:G&C+e0c;st+CZ%N0

s\4Fk Q0这个患者的心理干预难度极大,充满了波折。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了她的大部分心理创伤,加上家庭治疗,后续她妈妈又寻求精神科专家结合药物治疗,她的症状现在已经明显减轻,成功复学了,跟妈妈的关系也恢复得很好。心理学空间i eNKRfg

心理学空间:A-tq \-IR|LKRq i6w

但因为时间较紧,其父亲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只修复了一部分。她跟父亲的关系有所缓和,能通个电话进行一些普通交流了,但隔阂还是比较大。心理学空间8g:?x G:R$f(LJ

G,u_P%^&Dr0所以,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治疗难度是比较大的,即使利用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也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6h}j;G$v4\0

V2{9DI)r`(d3U$X7gF0因为患者遭受过的心理创伤实在太多了,部分心理创伤还比较严重。而且这类患者的家庭关系往往有很多问题,家庭治疗的难度也很大。

k7R'bLI`*Li h0心理学空间 G Uj&Mr z0]

心理学空间s? t;w/]w
心理学空间6qu]{9K(f

心理学空间*Cc uu`a_C

03、怎么辨别孩子是不是得了CPTSD?心理学空间"`C_tk5Qau*d

J2UV)P.?*}2_F*vx0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是一个全新的诊断,目前只得到了ICD-11的认可,美国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里还没有它。

3R9QK"E,b3s o0心理学空间?/~:OzIB1?4`#s

所以,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对这个诊断是很陌生的,甚至不排除部分精神科大夫对此闻所未闻。

;o)a(i Q;t,}$q0心理学空间P _!r6x&S c9b#`Dv

换言之,当遇到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时,大部分精神科大夫可能难以识别,进而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学空间q,x o o"o"A-q

gkR9Y|!~0

g!WzHqU0心理学空间Y;D5Pi*lX#qt

这种情况下,父母具备一定的鉴别意识就很重要。孩子遭受过长期、反复的复杂性创伤后,真的未必会跟大人如实相告,尤其是校园暴力,或者性侵事件。心理学空间x$Z:|h{

h.k3a8?;[2^#n cc0父母可以留意孩子情绪激动时说的一些话语,还可以留意孩子是否会刻意回避一些情景和事物,这里面可能会有些线索。心理学空间:H_{M't:z$d9Wi(K

心理学空间q.j/V1kX0F(H

在亲子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比较亲密时,父母也可以主动询问孩子,有没有遭受过一些严重的伤害,但最好挑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心理学空间 AnL,o$Z5N%bg

心理学空间7@*`O;~oZ

那如果亲子关系还没有改善,孩子对父母仍有很大隔阂,甚至是排斥、敌对的话,那父母最好不要贸然去问孩子。否则,有可能一下子激活了孩子的大量心理创伤,孩子的情绪波动剧烈,甚至不排除引发急性精神症状,需送院治疗。

F+`-dIJ0

%@R6y!zk0总的来说,精神科临床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认识仍很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仍很有限。

`"sDnL?!JF0U0

q ZI$? ?9p#`#]"F0而且,无论是PTSD,还是CPTSD,大部分研究都是以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国内的本土化研究更加匮乏。心理学空间v;f,}5y5^

x4a1X:]t0希望国内精神医学能更加重视与“创伤”相关精神心理障碍,完善临床中对于创伤的理解,并寻找更加高效化的治疗方式。

Bx+ppAV6s0

ICv$f$Nh1oU0参考文献:

$c,};L-l#h6\0vt1m0

4Lo O0@ K ge/N01、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评估、成因及干预,田雨馨等,2019年

#{ ~Xfpv"A0心理学空间k;~em6Q@@p(e:x

2、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张云朋,2020年心理学空间xz tD'SLw

心理学空间q0qvS1l,?)K

3、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学共病研究,周肖榕等,2014年

dAS;O$H$nA9k0

CG G qZ.@04、单纯型创伤与复杂型创伤症状对照研究现状,范绮慧等,2018年

*rx)xP7A;k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CPTSD
«急性应激、反复创伤改变了青少年的大脑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WHO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纳入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