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利己主义
作者: mints 编译 / 2252次阅读 时间: 2023年11月15日
标签: 伦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E%]"VD1];~ }i

柏拉图的故事心理学空间,Rm*Q`5v4D

X I%ZYF v p+`W0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讲述了一个读者熟知的故事。牧羊人盖吉兹(Gyges)在追赶四处散开的羊群时,误入了一个洞穴,并且在泥板地上发现了一枚可以隐身的金戒指。于是盖吉兹利用魔戒进城隐身杀死了国王、夺取了王位,并与女王结婚。魔戒满足了他的每一个需求。让他如愿以偿。

Hg:W2z BNe,WT7B0


%npi#{U } ~%SJ$C0盖吉兹的魔戒The Ring of Gyges心理学空间v+@u5xh)R7NF ^.dQ

心理学空间6b0xo9P{ c&k#JD%U

心理学空间7Q#S"T Aa u!PYV*Y

心理学空间IG,HO zO-A/W

许多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教训是,人生而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们手握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总是会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不会关心自己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Z1P T Q NQg0心理学空间x lg3^Bnh

不过,现实世界没有可以让人隐性的戒指,同样,文明社会中的人不会有绝对的权利。但这改变不了我们(自私)的基本动机。唯一能够控制我们的就是——如果我们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会不会遭受痛苦?心理学空间7x']n7b5t:w.mZ

Q3PcK|)X0
2RDsSN$T9jn,YJ0心理学空间[q\ mi0E-d#E

B0L!G1m3VrRnD"z0心理利己主义心理学空间.X f*t]9Tr5z

心理学空间9QG$Q_o]\(y,a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信守诺言,也是为了取信于人。我们之所以不杀死敌人,因为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干掉。无论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我们都想要同样的东西:尽量让自己活得更好。

rQ"iP:r `s Ke0

~G*GS4C?_0该观点告诉我们,最终激励人类的只有一件事:自己的利益。同样,心理利己主义也允许我们不必总是出于私利——我们也可以通过取悦他人摆脱困境。当我们想取悦他人或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时,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心理学空间S'rz$Ivx

q-l@/D3Q:]2F,M6l0以上的各种动机都是为了自己最终能得到好处,这种好处相当于获得一些好的东西或防止坏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就不存在利他主义了。即,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不可能为他人造福了。于是,问题出现了,心理利己主义有何伦理意义?

:I_9D8Gp9f4ST#U0

)Z|p#fy0
8D d.Yy|O'g0

)Y5o ia-q0心理学空间1A6t3nh+poH

心理利己主义伦理

i*O'T!yV\O&g0心理学空间4VVX4Z%t~@LV

利己主义影响巨大,其含义的逻辑论证过程如下:‍‍‍‍心理学空间wV5Oz2s.{"VT3Ep+sm

j4fgc:U%b-fg01、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真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是利他的。

C8_ | B lB7^P`es0

v-P7n'lhXe:R0o02、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利他,那么利他就不是我们的义务。心理学空间(^ei5EIlgKv

c-T;[c$}T Nn;z-Yq03、因此,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真的,那么利他主义就不是我们的义务。

Z:W N+htl0心理学空间a?LQ0HI0ly1j*NZ

在第一和第二个前提条件下,第三个命题就是真的。‍‍‍‍‍‍‍‍‍‍‍‍‍‍‍逻辑推理令人震惊!如此的自私自利,如何破?

6@:I#{4_V0心理学空间R?Sy4m'F!\

伦理学家为了打破这个困局,发现了几个办法,例如,诉诸良知、将自我的利益扩大到他者的利益,以此来获得伦理上的平衡。尽管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人也很少见,即,在心理利己主义的驱使下,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让自己看起来的更好、更无私、更慷慨。

G*HDaD_M0

R)d"`D1W&A0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看起来很好的表象,是值得追寻的。这是因为当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的时候(即,通过利他来利己),表象就是真实的——也是符合现实的,除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表象。

9X[aX/Yjq B7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伦理
«世界精神卫生报告: 向所有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转型: 概述 心理治疗伦理/法规
《心理治疗伦理/法规》
性剥削来访者的治疗师的心理动力»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