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人为中心方法与中国文化的思考
作者: 吴今 / 12735次阅读 时间: 2010年12月26日
标签: Rogers 罗杰斯 心理咨询 卡尔罗杰斯 CCT 来访者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方法 carl rogers 来访者 世界观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x9^N1K;PT

关于以人为中心方法与中国文化的思考 心理学空间s9Z0W |u3j
标签: 卡尔罗杰斯 来访者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方法 carl rogers 心理学空间4fgSWL

t(D3i(K/N0心理学空间z}B,w#\5Pu$E f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触来访者中心疗法(CCT)和以人为中心方法(PCA)不久,我感到罗杰斯的理论在三大主要心理咨询理论中最接近我自己的世界观,于是很快就投入了那个圈子,一转眼就在里面泡了十七、八年了。心理学空间&e Ha:d8RX X/{*[n
心理学空间KR]\f+E
在美国学习与生活,一方面,心理卫生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很强调人类多元化;另一方面,我常常面对各种对中国文化、以及注重集体的文化模式的种种偏见与曲解;再者,我感到,很多西方学者在论述文化差异的同时,又制造出来很多关于文化的新神话与新的刻板印象,于是,我有意无意地在文化多元化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在这种思考中,我越来越感到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性。
4D8G0CR@.^0心理学空间ff+I7kX[^NT,nw
我在西方看到有学者说中国人注重权威,我觉得这是一种曲解。大约十年前,我来试听说,有中国学者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很不适合于中国文化。我很想与这样的学者交流,但很久没有看到具体的论述。去年,我终于在中国知网开了个账户,下载了几十篇在中国发表的有关“来访者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方法”、“咨客中心疗法”、“卡尔·罗杰斯”等等的学术文章,看到了中国学中在这方面的各种观点,包括关于这个方法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论述,有的认为适合,有的人为不适合。三月份在武汉的人本心理治疗大会上,也听到了这方面的大会发言。心理学空间'JTok gZ3l%?
心理学空间DY5@ Oa {
我所看到和听到的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批评有:
L"h5[lh3D0
K~ WuCHC0-- 罗杰斯的理论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心理学空间*U"O#Ol3Z4Luk H v
-- 罗杰斯认为人性善,而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人性恶,中国人因此强调教化的作用;心理学空间$Q ?2D]|-N%gD
-- 大多数中国人太喜欢指导他人,很难做到罗杰斯式的心理咨询;心理学空间ATZW*K1Z_,j)A-v
-- 大多数中国来访者希望得到咨询师指导,因此在接受时非指导性的CCT时不满意;
g}bD~2J+X o]0-- CCT方法捆住咨询师手脚,使他们不能按照来访者的需求提供服务。
Bv ?2z7]D9L?0
} @&bez]0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这是我现在能记得的。
:\&P+nbS%C9W7^e0
`{ Vm%@gjvYd0就我对CCT/PCA的了解,我认为这些批评大多源于对这个方法了解不足或有所误解。
.C8x8s0Y9J0
n'QK6a?#^-W0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分享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我在武汉人本心理咨询大会上的发言。
M6}Km3OoezZq0心理学空间$d@)Md^f@Y
内容提要:心理学空间3Tj2T)R0y9I

9{D2HN^l0w0-- 罗杰斯认为人有“个体完整性”与“与他人关系”两种需要,我认为这有人类普遍性心理学空间w-A }lh bM#k
--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与咨询理论并非过分强调个体,而是很注重人际关系心理学空间E2j%i8s1w} [(]7d
--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美国文化
|4\6w-`.TQ0--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心理学空间+ZSI[dWV
-- 澄清一些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常见误解
5EwX&M&n~0Q'QD(|0
iJ@s ToW P01 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的具有人类普遍性心理学空间] ZC`7X/j0BW

L'Fz*?1Zl @.T0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个体完整性”的需要,同时人天生需要与他人的联系。自然,罗杰斯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个学者认为人有个体性与群体性两个方面的需要,但可以说,认为人同时有这两种需要是罗杰斯的理论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空间oHlkxrc
心理学空间"Wiipon2f5e
我认为,“同时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本身具有人类普遍性。在这会层面上,很少有文化给与人性的这两方面平等的对待。大多数文化,或是强调人的个体性,或是强调人的集体性,同时相对忽略甚至贬低另一个。然而,认为集体文化中的人们缺乏个体意识,或这个题文化中的人很少对人际联系的需要,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神话。无论那种文化中(指强调个体或强调集体的,下同),人都有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并且都有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只是,满足两种需要的方式有浓重的文化色彩。打个比喻,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吃食物,这有人类普遍性,但什么算作食物,如何定义烹饪与进餐的方式等等,都可能具有非常大的文化差异。
8{`];]1NS"`0心理学空间J1PO hCq
不仅如此,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都积极主动地建立很多对待一种需要(个体需要或集体需要,下同)的手段,培养孩子有关技能,以便在社会层面上维持对一种需要的强调,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满足那种这个社会不鼓励的需要,否则社会平衡将无法维持。如果一个社会真的只是一味强调人的个体性,或集体性,这个社会很快就会失衡,以致瓦解。一定要有其它机制才能维系社会的动态平衡。
x5g"p`*ofww*|0心理学空间 Ml#|s M\'L
举几个间接满足心理需要的例子:
{a,eC f6I)f#T.T0
S[`AU_+sN0注重集体的文化,在社会层面上强调的是群体行为,于是一些人“看脸色说话”审视自己地位,通过符合集体的表现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心隔肚皮”、“自扫门前雪”的的说法,教人在集体当中保护自己利益。
*V2b3JJjmy0
4z+O[7W5q1SM(n0在强调个体的文化中,人们通过社会机制来维系个体的独立感,比如,商业借贷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但通过贷款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却可以说“我没靠人,自己做到的!”
!h,d5y!\,U`0心理学空间B$W)VRo]J0_
儿童成长所需的条件,在两种文化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两种文化中,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得到至少一些无条件接受,他们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得到认识与认可,社会行为需要培养。在此基础上,集体文化更注重培养社会行为与合作能力,而个体文化更强调培养儿童表达自己、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这些区别即使真实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在两种社会中,成熟的人殊途同归:在集体文化中,高度发展的人找到自己;在个体文化中,高度发展的人认识到人类的普遍联系。心理学空间k%OFe!Ekj$[7]l

"Y-XubF$`0在两中文化中,不良环境都可能给人造成困境。在建体文化中,缺乏家庭支持,缺乏社会行为方面的指导,可能导致人缺乏与他人相处的技能,因此不被集体接受;也可能导致人以人为讨好他人或耍手段是唯一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手段。在个体文化中,缺乏亲子之爱同样可能导致自卑与讨好,或过分强调自立,不现实地拒绝帮助,认为求助就等于无能;这样的人可能因为缺乏经验而难以与人相处,或者不顾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A"Eo(iy@E6L0
AAo gW:N+q0Xc\oAo0文化环境失衡,比如在历史转折期,也会造成问题。比如在今天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定程度上解体,原有行为规范不适用,造成人们无所适从,因而满足和保护个体需要的需要变得突出。找到的满足个体需要的新方法可能给关系需要带来副作用,比如,过去,在农村,邻里关系很近,这是出于人的集体与个体两方面的需要。在各体需要方面,过去,因为很少商业服务,人们需要依靠乡亲们。现在,农村很多地方的经济单位是家庭,而商业服务有很大发展,人们一方面原比过去繁忙,没有时间社交,另一方面在生产与生意上主要依靠商业性的服务,不再需要邻居的帮助。结果一些人发现邻里关系变得松散,甚至紧张了。人们因为个体需要方面的原因改变与邻居相处的方式,结果,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需要,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_&\,K"O4M6O0
n!IJ5T-oxKJ0日本的会心小组,是以人为中心方法在集体文化中的应用的很好实例。去年十月来中国参加世界心理治疗大会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村山正治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美国加州向罗杰斯学习,回国后开始办会心小组,已经办了四十年。从他的报告内容看,会心小组帮助小组成员发展了个体性,但并没有削弱他们的集体性,更没有使他们失掉自己的文化性。
3~rs[7v6PI~ c&W7H0心理学空间)O8E8mw i
2 罗杰斯的理论注重人际关系与联系,并非过分个人主义
F8c\ d5@2DW0
*L*v L,JRuh0我认为,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建筑与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用一种过于简单的方式来概括他的人格理论,那就是:由于人有感到“个体完整性”与“得到他人认可”两种同等强烈的心理需要,人在成长初期由于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建立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有问题的人际关系造成“价值条件”,而理想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实现倾向得以起作用的必要条件。罗杰斯明确指出:人格变化不可能在人际关系以外发生。所有这些都说明,人际联系是罗杰斯的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成分之一。心理学空间J%H$u/i)t"Wyx-V9s

[/tAl7K6r+N B0按照罗杰斯的描述,在人格转变之初,个体变得更自发、自然,而最终个体的社会性得以改善与发展,这时个体对他人的需要不再是由于价值条件,而是作为具有天生社会性的、独立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在我看来,这种变化规律符合理想中的中国人对儿童培养的期望心理学空间N$l;Xx#}\J
心理学空间)CY r1as!z
对人际联系的重视也明确地反映在罗杰斯的咨询的具体作法中。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咨询师以真实的自己出现,咨访关系是在法律、职业伦理规范等允许的范围内的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是角色扮演,咨询师努力将来访者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罗杰斯对共情的定义,是在不失去对自己应验意识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对方的眼光看问题,用一位中国同行的话说,就是“既在我这儿,也在对方那儿。”他认为,当来访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体会到他人的理解,就比较可能自然地意识到更多的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来访者内在的实现倾向被启动,使得来访者能够找到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下一步的方向。在我看来,这与中国人理想的父母与师长所做的很相似。心理学空间h8_Q\8`h#W

.K.q(?*AF R_03 来访者中心疗法(CCT)与美国文化
)}$]!?6ZQ5p&s0
0ev5NYk0我认为,来访者中心方法之所以能够在美国被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提出来,这与美国文化一些特点有关。心理学空间_(a;yM o6q8wX
心理学空间#W,bSV'Ap}?3s#sP
美国文化很多元,但美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思路很强调人的个体性,比较忽略人的集体性,比如“拉着自己的鞋带站起来”。我读到,美国的文学往往是描述个人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独立性。这时我想到“马太效应”,越多越加,越少越减。在美国,一些人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社群支持而挣扎时,人们说他应该更寻求独立性;而在中国,当有人因为在群体中感到窒息、需要一些个人空间时,有人说“需要教育他们服从集体”。
&bECI} u1Lx#m0心理学空间*a7I#Z&?:b Fp
在不少文化中,倾听,理解他人,是自然存在于民间的内容,虽然实际做法总有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理念本身已经仿佛是人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再被当作一回事,而在美国文化中不是这样。其实,过分强调人的个体性其实反而使特地得不到接受。我认识的一个中国人前几年在英国住了一年,然后到了美国。她分别在这两个国家通过网络交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大是中产白领男子。她发现,初次见面时,她在英国与美国遇到的朋友表现很不一样。她遇到的英国人都认真地听她说话,也表达自己;而她遇到的美国人,大多数不听她说,有的只顾自己说,有的还“告诉她”她的生活是怎样的。自然,这个人的经验不能概括所有的英国人和所有的美国人,但我觉得她描述的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心理学空间1^ \j"R_)eflD
心理学空间?LIx OK
另外,上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文化,除了很强调人的个体性外,也很过分地强调所谓的科学性。比如,当时专家教授的育儿方法是不要抱孩子。精神分析在美国的早期做法比欧洲的做法刻板得多。罗杰斯当年就是在对当时的精神分析方法感到失望后开始尝试其它的咨询方法的。他举的一个案例是:一次,他与一位问题儿童的母亲谈话,想使她明白孩子的问题与她对他的关爱不够有直接关系,但谈了一阵,似乎没有任何进展。最后罗杰斯说:看来我帮不了你,那我们就结束咨询关系吧。那位母亲同意了,站起来,准备离开。但走到门口,她又停下来,转身对罗杰斯说:大夫,你们这里是否也给成人提供咨询?罗杰斯说是的。那位母亲回到刚才做的椅子上,开始倾诉她自己的烦恼。罗杰斯没有准备,一时不时如何是好,只能做在那儿静静地倾听,结果那位母亲感觉好多了,罗杰斯也感到终于对她和这个家庭的情况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h WE2l+t)A0
k$a OA nC#k3m0但是,反过来,现在也有人说:来访者中心的做法就是美国做法,意思是说,比较传统的文化的人说话比较含蓄,而美国人说话才那么直截了当。我也在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里读到:某市一些在美国学了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咨询师,回到中国后发现把美国学到的方法直接用于为中国者提供的服务时不适用。我个人的看法是,1),这个方法的理论基础并不受文化限制,但是,2)教授这个方法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教授者比较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及其影响;3)学习这个方法的人也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也都会把自己的文化信念带进学习的过程中去,特别是当学习本身实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需要一个分清方法与文化特征的过程。在我本人与很多美国老师的长期交流中,我感到,一方面,我们之间确实存在很多文化差异,而且有很多差异只有在交流深入之后才更显现出来,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人性本身的理解又使我们的交流能够超越文化界限。换言之,一方面,文化差异的张力可能会永远存在,但另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完全可能对来访者中心方法有相似的理解,而他们对这个方法的理解完全可能使他们在自己的文化中很好地应用这个方法。心理学空间P.@9D}b)S
心理学空间7ng ?-m3~P0O ]
4 来访者中心疗法(CCT)与中国文化
~7Kp#\[0
!ALQ blD-nJ0
h,OJqBb.d L0今天,中国正处在几千年来最大的历史转折之中,历史转折必然严重冲击人们的生活。心理学空间 A3k:x Hdwa Qs\
心理学空间%D7DI?zM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几十年、上百年来的重重历史创伤中渐渐恢复。我每次回国,都有在很多朋友告诉我国内现在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时,讲到最后,有人要加一句: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还有很多人不用这样的字眼,但也表示认为我们的民族本身有如此这般的问题。心理学空间~ V+mS7gq
心理学空间!ofaiyb
我听了,不知说什么好。问题不在于人们抱怨。我不仅不反对抱怨,而且认为社会应该给人更多的抱怨渠道。我也知道,由于我不住在中国,与那些问题可这一层,而它们对住在中国的人们的生活有直接影响,因此人们更无法忽略它们。
!W?oO;^ g8Kxl'B&L0心理学空间1w|1y6E)d/J,vP
我的问题在于这里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我在中国生长,又在中国一位生活了十七八年,有机会既从内部又从远距离体验中国文化。我出国之前有曾有过我上面描述的那一类想法。现在,我对文化现象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时,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创伤的理论,认为,今天中国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至少一定程度上不时文化的问题,正相反,是历史转折时期和受到创伤的社会里通常会出现的显现,很有人类社会普遍性。当然,具体的表现方式有很浓重的文化特色。我觉得,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批判“民族劣根性”的做法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创伤的表现,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也有不少表现。
.@4x tp+I0
g3t~#B5U1SA)Z L0自然,我不反对反思。但在我看来,“民族劣根性”(不论用什么表达方式)的概念,以及认为西方先进、我们中国不先进的观点,都含有受害者的辛酸。以人为中心方法的三个核心条件是:表里如一,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共情(同理)。咨询师要保持自己的表里如一,就也要对自己有无条件积极关注,为自己提供共情。在这会的层面上,一个文化要健康发展,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也要有共情。“中国文化”的范围,远远大于今天中国的社会问题。
`,va~qp0心理学空间0G5[ o rm*q V5X#R*W
有同行说,中国人比较喜欢知道他人,不想美国人那么最终个人,证据是心理咨询专业的研究生很难做到对来访者倾听。其实这种现象在美国的初学者中也很普遍,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而当我描述我在美国如何学习倾听时,一位中国同行叹道:“那教师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呀!”资源方面的限制可以理解,但对方法本身的理解可能也是问题。
G:W(m,h#gt0
S TmqS0过分强调集体利益不利于集体的利益心理学空间o` _x'UY;q
心理学空间!pR` u:v
如果说中国文化属于强调人的集体性的一类,我认为,过分强调人的集体性并不一定是出于集体的需要,而是集体中有权利的个体的需要;但同时,集体中一些没有权利的个体,也可能由于感受到压力,而愿意牺牲另一些个体,以缓解自己的焦虑。因此,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反而妨碍集体的利益,严重剥夺个体需要必然对集体有不了后果,而尊重本身,有利于个体的社会性的发展。
*G/K |&fV4@0
l0E.M:b4P1[.JSm qE9f0以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已经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
*~F8`(Ue0心理学空间|_3mX+Rz
我认为,以人为中心方法的核心,已经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了:
q S}Hv*G.JN]2H0中国人在强调社会行为规范的同时对私下行为很容忍:对人性复杂性有深刻认识。
CV&r4y%h E0理想家庭中孩子得到无条件接受,同时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内外有别。有些父母亲说:“怎么找都是我的孩子”。心理学空间9M X U9X+Q"c2H
理想群体中,个体的独特性得到认识与认可。举个常见的例子:很多家庭里大家都知道每个家庭成员最爱吃的是什么,而不是规定:既然我们是一家人,大家都必须喜欢吃同样的东西!心理学空间(@{D;rS0?
很多人生活中有可以交心的人,得到对方理解而不用担心道德评判。心理学空间zB:Iu;YV5Y HH.\
善解人意是公认的好品质。
g(NB5[4m$]"N u!Uu2R0坦诚是公认的好品质心理学空间y3s0x/|'N
心理学空间/PM Pxm| vJT8I
以人为中心方法在今日中国的特殊作用
!m!x"W c$lA4AQ#I0心理学空间U]:r1lb!Q5Xx?
在今天的历史转折时期,以人为中心方法对中国人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帮助作用:心理学空间E`-G[/R@T
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失掉对人际关系的重视的同时,发展在文化中被忽略了的个体性——是给集体性文化中人们的好礼物
L%F"c0E#es&E0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化很长时间来建立彼此了解的行为模式,需要新的有效交流方式。这个方法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人们去适应一个多元、多边的新世界。心理学空间#bf&r Pzj%N;j
在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创伤之后,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对自己的文化的同理与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学空间 `@ H.a;Xw(KO
心理学空间 Yc0jTNB
心理学空间~(] MA [s2hiMgyB)e
5 结论心理学空间1O^ {7B.S
心理学空间3Bl Xr5A'{+t;f
来访者中心方法既适合于重个体文化也适合于重集体文化。
^"X0G:C }0在多种意义上,这个方法适合于中国。心理学空间z-i:jZ yQ
引进方法时需要分清哪些东西是方法本身,哪些是方法产生的文化背景。心理学空间-`a9Zy M T;x6z
在考虑根据文化特点改造之前,先弄清方法本身。心理学空间!??!}zSmyNC%t.l
心理学空间rM7j(o#g
(全文完) 

HX-?A:N:x$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Rogers 罗杰斯 心理咨询 卡尔罗杰斯 CCT 来访者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方法 carl rogers 来访者 世界观
«先期治疗pre-therapy:创始人盖瑞柏拉第 Garry Prouty博士 当事人中心
《当事人中心》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工作程序»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