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孙隆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
9787563344949
49.80

缺乏拯救:中国人的生活最形而下 

从世俗中获取“拯救”的方式,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形而下”的民族。

中国文化的现世取向,使人把生存的意向集中在世俗中,不像世界上其他的高级宗教那般,具有“超越”与“拯救”的因素,因此,说中国文化是一个“没有超越,也没有拯救”的文化,也不为过。[code]<SCRIPTlanguage=javascript>ad_dst = 0; </&#83cript><&#83criptlanguage=javascript>document.write("");ad_dst =ad_dst+1;<script>[/code]

中国的知识阶层有一点局限的超越倾向,那就是“救天下”或“救国”的观念。然而,即使是这个阶层,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学而优则仕”,说穿了仍然是为了在世俗中“安身”。这个阶层中比较飘逸一点的人士,还具有道家的退隐思想,而这种倾向,拆穿了也可能只是宦海失意的官僚的“全身”之术。

中国士大夫的这个阴与阳的两面,甚至在他们祖师爷——孔子身上也可以找到。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其退隐的一面。至于“学而优则仕”的一面,则表现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因此,所谓“谋道不谋食”,其实就是如孟子所说,使“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事实上,历代的知识分子除了一小部分是理想主义者之外,大部分是做官迷,而做官的人中也多半是“禄蠹”。

如果连士大夫亦如是,那么老百姓只有“福,禄、寿”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三者都只是在这个世俗中的“拯救”。“寿”就是在这个世界中的长生,因此完全是一种“身体化”的理想。“禄”就是亭尽富贵荣华。至于“福”则是享受天伦之乐,尤其在颐养天年时享受儿女的照顾,更可以说是“有福气”。这种完全在这个世俗中获“拯救”的方式,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形而下”的民族。

这种现实感甚至还反映在老百姓的宗教活动中。在民间宗教里,不只是将福、禄、寿都变成为神祗,而且还有拜财神与送子娘娘之举。甚至拜一般的菩萨,也都是为了消灾祈福。一位也是佛教徒的日本教授,曾到过中国各地的庙宇参观,事后说:“与我们日本的宗教比较,中国人太现实了。”在今日国内的庙宇中,宗教活劝已经大大减弱,多留下一个景致供人参观,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其“形而下”的倾向。

中国人的这种现实感,往往使他们只着眼于在世俗中获“拯救”这个现实的考虑,体现于在他们的生活意向中,就倾向于排除无关这个宏旨的其他一切事物。

当时在大陆,笔者发现一个倾向:因为“锁国”日久,许多人对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碰到从外界来的人都会问长问短,然而,十个之中有九个都只是关心外面的物质生活,例如:你个人收入如何?当了教授收入又如何?生活指数,一般生活条件,等等。既然所有外国人都被问及这些问题,因此他们将之视为中国人的习惯。

一位从事中国研究、喜欢结交中国人的挪威女士告诉我:她认识的一个中国家庭,从大陆移民到美国之后,长期以来注目的只是买房子、购车子,搞物质生活,从来也不去参加在国内时不能参加的活动,也从不去阅读在国内未有机会接触的书籍。这个家庭也算是职业阶层出身,因此令她很惊异。其实,这只是两个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之间的不理解。该位女士是路德教背景出身,因此对“拯救”的定义是个体“灵魂”的扩张,亦即是使个人趋于完善。至于中国人的“拯救”方式,则是在这个世俗中“安身”。

事实上,由港台去美国留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所注目的也不过如此。一般来说,是想在美国“安身”。在美国的年轻人中,已经有许多人感到精神苦闷,因此厌弃物质生活,热衷于东方的神秘宗教,或者从事反对“建制”的政治活动。然而,这些同一代的中国人却只着重在美国买屋置产,搞居留证,也没有什么“异化”感。的确,在一个“虚其心,实其腹”的文化中,是谈不上“异化”这类高级事物的。

在中国这个没有个体“灵魂”观念的文化中,个人所着眼的只是在杜群照顾下之“安身”与“安心”,而且,不论是“身”或“心”,都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寄托。因此,最为皆大欢喜的安排莫如“安身美国”与“心怀祖国”同时进行。中国人对世界是采取适应态度的,他们认为阴与阳也是应该互相调和的,自然不会让自己出现内心冲突——一切都是“心安理得”、“心身愉快”,毫无“异化”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