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男孩》:从“俄底普斯情结”说开去
作者: mints / 7332次阅读 时间: 2007年3月1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DejaBleu 发表于:2004-6-29 23:23:43 心理学空间'b-A'@"@Fc$g-b I

b rs&X*~(F!a9T Y(@0 想到这个东西是看了韩国这次得了戛纳评委会大奖的片子《老男孩》。
9?|I*V/y8n0 老男孩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姐弟恋,两人在教室亲热的情景被看见和告发,姐姐怀孕自杀,弟弟复仇告发的人,禁闭他15年,并且通过催眠,让他出来后爱上自己的亲生女儿,并且发生性行为。
ZN!uy(ls0 导演高明的地方是没有让片子陷入类型片。片子很血腥,有剪舌头,生吃章鱼等场面,吃了下去,章鱼一条腿还在嘴巴外乱动。喜欢英雄主义,日本动漫,动作片,心理片,恐怖片,三级片,A片,黑帮片,伦理片,爱情片的人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这才是导演牛X的地方。导演很注重细节,摄像手法极其高明。另外,演员不仅演技出色,而且相当敬业,相当相当敬业,我想不出中国有任何一个人能演得了这样的角色。有说男主角号称韩国周润发,我觉得那是太抬举周润发了。 心理学空间h+ZZm-G X
废话少说。
:GGGb9A%z!B!WB0 大家都知道俄底普斯当时杀父娶母实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以为在不知情情况下演绎的乱伦,是不能被称为乱伦的。而看片中情况:姐弟恋是在知情情况下发生,父女恋却是不知情。所以父亲在知情后会被彻底摧毁意志,为了让弟弟不告诉女儿真情,他愿意成为那个弟弟的一条狗,拼命舔他的鞋子(真的象狗。再说一遍,我对这种演员无比敬佩),并且剪掉自己的舌头以毁灭自己的欲望。那么,用“俄底普斯”来表示父母和子女的乱伦是否合适?我不以为然。所谓情结,必定是主观知情的选择,而不是浪漫神话的偶遇。当然,有些东西叫惯了,约定俗成。客观发生了这种情况,在别人叫起来可以算乱伦事实而已。可是这样的感情是值得同情的。 心理学空间\WEd5b4j'[
用诡辩论说起来,所谓近亲不能相爱,不是人类与生具来的要求,而是后天是非观念所成。那么,优生角度,让近亲容易生怪胎。不能乱伦仅仅是因为这一条么?历史上,是否还有别的渊源。我历史学得不好。 心理学空间;C:s!i"Q7u;qh/g
我曾问一位男士为什么成人文学中有关乱伦的最多,而且,点击率也最高。其中,有关儿子和母亲的尤其多。他简单地回答:因为越是禁忌的,越刺激。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可惜我没读过性学三论,也许老弗洛伊德早就给出了答案。是对生存(子女对父母。占有自己依赖、而又对自己有权发号施令的人,摧毁他们的尊严,让他们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奴隶)和低熵(父母对子女。近水楼台)的渴望吗?依赖的结果有两个,要么占有,要么毁灭。乱伦可以同时实现这两点。
U#W9F'x+Mh_N0 扯远点,说说自恋和自残。我认为真正自恋的人不会很多,因为自恋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最多是自大而已。但是自残的人相当多。曾觉得自残也是对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一种变相展示,把毁灭他人或者社会的欲望加到自己头上:“我不能伤害你,我至少能伤害自己...”所以,失恋和被欺负很容易导致自残。可悲的是,我大学阶段碰到过好几个有自残行为的人,男的居多。他们并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有个家伙自杀了两次,经常把自己的手割来割去。还有一个喜欢用头撞墙,用簪子刺自己的眼睛,还笑个不停。是不是也是对无法发泄的报复欲望的变相展示?所谓毁灭的欲望,也是这样来的吧。 心理学空间I9`a|6R*W N/p
听大家说说。

eqv&M;pb3j h y0Solitaire 发表于:2004-6-30 3:33:26
lu8_2WRut0 有个奇怪说法。自残诱因是:你能欺负我,你比我强。可是,你看,我也能欺负自己,而且比你欺负我还欺负得厉害,可见,我比你强。

1a@:W8c0oJB0
心理学空间!h} gPA^7?}

dhiti 发表于:2004-6-30 10:38:24 第3楼心理学空间~$r(g-nB:DM |
一种新观点:自我伤害的诱因是早期受到伤害,而自我为了抵抗受到伤害的崩溃感,而认同伤害者.因此攻击自身,而防止自我意识的崩溃.心理学空间jjEW |1`!V6KK


7`I s&fF!WG1\0春天28 发表于:2004-6-30 11:00:40 第4楼心理学空间lU X%_r
人在没有发展成熟的方面,有时完全是受潜意识的控制,俄底普斯情节是潜意识最好的证明。人类有乱伦的集体潜意识。潜意识+机会=令人无法解释的命运。

7R l?H([0
心理学空间Ore*l#XOe2{

dhiti 发表于:2004-6-30 11:06:25 第5楼
0b \] M Dn6A0 俄底普斯情结在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那里不被评论为负面的,而是认为是一种三角关系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对亲密感追求之喜悦. 心理学空间O8T.Hx@-z-O
我觉得这一观点比老弗的观点更有现实和积极意义.心理学空间 n8i4E$Cl


"i1@7~TXo5s+l7R,m0DejaBleu 发表于:2004-6-30 13:31:46 第6楼心理学空间1w*^HAvfn A
纸牌游戏:很有趣。我曾在一个歌词里看见类似说法。不过感觉Dhiti说得更透彻些。 心理学空间8kq9ho8cs-Y!n
我记得《少女杜拉的故事》里有关于俄底普斯和三角关系的分析,大致是大D的说法,可见老弗还是比较全面的。如果依赖的结果是毁灭或占有,那么三角关系是反依赖的一种有效模式。这是相对于一个人而言,三角的另两方(在理想情况下),应该是不明确这种关系的。从日常来看,父亲对女儿往往是宠爱的,对毛脚永远是不满意的;母亲对儿子亦然。所以从3角变成明显的4角后,平衡再一次被打破。 心理学空间NV&h*N,U s
运用几何学观点: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永远不会改变 心理学空间0TvS"e$r
说笑。关于自残,我觉得这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比较肥胖笨拙的男士身上。防止自我崩溃应该是不错的解释。

0f&ES;q5YsrZSk0
心理学空间~0yq%vG3P

dhiti 发表于:2004-6-30 13:55:16 第7楼
kMW,I#M&B0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象征家庭中的三个人:父母二人与小孩. 心理学空间(V5S}+W2v
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里面的不平衡就容易造成问题.
-i BuWz&WI1}g0 父亲和母亲对于儿子的竞争,在老弗来说是造成儿子对于母亲的过度依恋,而这一依恋就可能会对儿子的婚恋产生影响.
~7O D,JH$S0 也就是儿子在与女性的关系中可能是不成熟的.而这一不成熟是早期三角竞争不平衡的结果. 心理学空间9E4D A+gq9i8p
  心理学空间:mqv m.[+N
而女儿和父亲一方面的依恋,除了产生以上的关系外,有可能对于女性本身角色功能认定产生某种影响.而影响未来的婚姻和人际.

l:F8ALr iQX[0

G| t*T ogQe0DejaBleu 发表于:2004-6-30 17:45:02 第8楼
"L-o~,U2Y8I.Q4K0 近年。我看到的一个现象是:由于很多父亲过于忙碌,且无法对母亲提供感情上的安全感,使得母亲把希望和依赖过多寄托儿子身上,儿子们即使进了大学,生活也无法自理,而且非常女里女气。 心理学空间C+y2|s`8R
幸福家庭核心应该是父母沟通良好互敬互爱,是父母的婚姻,而不是任何一方对孩子的溺爱。 心理学空间m;Md3F+im*L {
反过来说。母亲过强的家庭,比如女强人,或者过于理性不温柔,出来的儿子往往对人缺乏爱心,而且父子关系会更糟糕。心理学空间PXJqM8a*bwa


3y6c\"z ix FR0dhiti 发表于:2004-6-30 18:04:09 第9楼心理学空间!V^t(GK
是这样! 心理学空间"p2T jd V%W(~ZzCc
不平衡的社会家庭关系一定塑造不平衡的人.
C.w.`e-^9h0 现在人由于工作太忙而在情感上的互动就变得很少了.这实在是需要重视的.因为情商其实高于智商的作用.心理学空间*~ v w w ]#| N-i^


心理学空间@T V6w3f/fRi

马境 发表于:2004-7-2 14:59:29 第10楼心理学空间1b6h&XJ ?/Z_O.D
新人
G?0Y,p sY_0 物质决定意识,矛盾使人产生解决的需求,新事物的特征决定了矛盾解决的方向:唯新事物是瞻。朝闻道,人一跃而成宇宙间最高级的新事物(新人)――以已为中心,改造世界。
&oV`fT3l5bip0 高级主导低级――新人的根本思想。心理学空间O5AS'ki%cQ/e!O
根本思想确立根本目标:以已(一切新人)为中心,改造世界。
O _)a l f L+nC Q0 根本目标(相同)复制新人的一切本质特征――又一个新人是又一个我,有现在的我,更有将来的我。心理学空间;TY"ccj~QH*Y4Kk
根本目标明确新人与外物的根本关系――改造与被改造。一切外物只是物。心理学空间8y&p*Q}SFE:WE
根本目标冶炼新人改造世界的根本法宝――亿倍于凡人的执行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像一架完美的机器。
u MW R-ZL0                   无私==私
C:{|sam F0 1个新人是1个我,100个新人是100个我。
~YZu8L"b j0 新人极端自私,新人以“我”为中心。心理学空间'F5WB8N+Y'C{
新人毫无自私,新人以“一切的我”为中心。心理学空间mp Ui |s{&s$`
                  永生心理学空间F AO ~G7pE5W![n.f
新人是唯一不畏惧死亡的宇宙生物。心理学空间!\-k,IV9ie
新人的本质特征完全无二。又一个新人是又一个我,有现在的我,更有将来的我。不同的只是斗争的时空差异及由此造成的一些非本质差别。心理学空间7a*?nJ$` h,M
                  不受力的精神心理学空间0uKh|cy@
新人有独特的价值衡量标准,低级事物对他(高级事物)不具备精神作用。心理学空间K2aa7y,R1BH5k)K
谩骂或甜言――都只是声音。心理学空间h5Gz6nT
或许耳光能使他痛――生理的痛。
l@ PJs8V5j)b@0                   没有屈辱心理学空间$mIE L#~|
新人面对强力的作用,有时须示以柔弱的姿态。心理学空间L@'LS Fk_ V
只有受压迫的姿态,却没有受压迫的屈辱――屈辱源自本质的低级。精神的最高级者,随时准备将一切掀翻在地。
0t;R|e-e3L5q g)KTj0                   无敌心理学空间)n.rI M[3D9J\Y
真正的敌人应为精神平等的利益相对者。新人是最高级的新事物,是改造者。一切都只是他的改造对象,而不具备敌人的资格。
c#@m!q&vEA R0 如同遭遇猛兽,却不会有敌意。心理学空间eBFAa~'N+Q1A


心理学空间 Tfc$xR_

小木米 发表于:2004-7-2 20:59:29 第11楼心理学空间3V0Ed;P,P'pp
三角形也许是最稳定的形状,可是在人与人之间,三角形却。。。。比如,在学校里好朋友不通常都是一对一对的吗,很少见三人一起出现的。在我看来,三人有时比四人还复杂。我没看过科胡特关于三角关系的分析,所以不太明白,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三角形仍是最稳定的形状呢?盼有人能为我解惑!心理学空间i\G%b*t ?-dVD l


"q4\NzzW9j0DejaBleu 发表于:2004-7-2 22:45:38 第12楼心理学空间#d"vK9\s w'F \
呵呵,我只是拿几何作一个比喻而已。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永恒稳定的,只有相对和动态的平衡。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影评 心理电影评论
《心理电影评论》
对电影《美丽心灵》男主角纳斯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