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作者: 光明日报 / 7166次阅读 时间: 2013年9月18日
标签: 中秋节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8\tPyJ h(vzJ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6k4w*|| mUTK/x P0

9V/n7O X8Cv r v0光明日报

zn(E8pUm0心理学空间,z(ts`*b:xd(z F

(mrX t4OQ?DQ0

ug"c)YG0中秋节有哪些特点?对今天的中华民族有什么纪念意义?心理学空间J;u%t0@-FwJ

|#~ _-T y_| x tz`0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

E;f7xamri]3o8t0

4M'nq%g'T\{)Q0对月饼进行豪华包装是不符合“点心”之原意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心理学空间u`V8v|*EK{ M)R

)BL8c-~:l3V0中秋节是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现象结合得最紧密的节日,也是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心理学空间Dz:x:J6qBZG(c5B

~G9EhdPX0中秋节最早来源于古代的祭月,但不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而是在秋分。帝王春分祭月是统治者的专利,老百姓选在八月半庆祝丰收是欢乐之举,二者相辅相成日久成俗。每到八月中秋,圆圆的月亮,引起诗人们的遐想,也引起沉浸在丰收喜悦中广大劳动人民对月亮的审美,从而丰富了欢庆内容。在唐朝形成了中秋赏月、玩月的热潮,由文人影响到民间。到宋朝,把祭月和赏月二者统一,形成了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以祭祖和团圆为内容的民俗节日,正式定名中秋节,但仍有“仲秋节”、“秋节”、“八月节”、“女儿节”等民间称谓流传至今。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节日民俗事象不断丰富,成为了集拜月、赏月、庆丰收、求科举成名、祈婚嫁子嗣、密切社交往来、家庭成员团聚为一体的“团圆节”,在中国人民的时间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今年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秋节与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一起被列为保护项目,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h-g6n!?.hfR0
心理学空间Y WeV?b/Xa6b

中秋节第一个特点是有强烈的民俗性。

]6xSgI0心理学空间i knp sIX/M

节日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饼)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的特点。月饼形如圆月,是汉族与维吾尔、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制饼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饼业尊汉宣帝为饼师神,正是这一融合过程的写照。北京地区明清两代摆放拟人化的泥塑兔爷儿,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时间性很强的儿童玩偶,反映了轻松欢乐的庆祝丰收的气氛。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是带有狂欢和男女相会的典型歌舞。今年北京龙潭公园举办中秋灯会、丰台在古宛平县城举办庙会均体现了中秋节所含有的庆丰收的节日内涵。心理学空间:i\p([1go

"p^y9~-r0中秋节第二个特点是有浪漫的抒情性。心理学空间(sSQ,E rV?

心理学空间BKyDPI(V)m

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男(吴刚)、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树)、有动物(玉兔)、有宫殿(广寒宫)、有故事的神话世界。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幸福相关的碧空明镜。月亮是人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人性化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人民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

xHd@-Z nY0心理学空间@7QFu$^'~qh

:`Sg0I8G r+Z0

DI}JL5g3^C0中秋节第三个特点是紧迫的时间感。

*i*q(A_Lb0

SSDMRlAkA0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在古代北京,中秋还是一个结账的日子,是时间段落的标志,又叫“节关”,届时要清理债务。北京宣武区今年中秋节要举行空竹比赛会,抖空竹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空竹有单轮的,有双轮的。二轮相照,抖动起来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含意,激励人们珍视大好时光。

)@!|H4~6Y'D0心理学空间\w.A"K6UoG6t

中秋节的第四个特点是温馨的骨肉情。

*N@B$xh0心理学空间 dp,sO}S

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族团聚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幸福的大事,中秋节的存在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月饼是点心的一种,作为一种社交的礼物本来是传递情感,“知恩必报”。“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对月饼进行豪华包装是不符合“点心”之原意的。如果包装过度豪华,不好降解,造成处理上的困难,有悖民俗“不怕重复”的原则,是不利对节日的民俗事象进行保护的。

u#F5c1_W7c~ B]0

~-u5LoL0ho0E0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过好中秋节,就要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的科学技术三者结合起来,丰富我们的节日民俗事象,让中秋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增强节日的吸引力、感染力,让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美在中秋!

/C9Ac#A$F4Hg V0心理学空间ML%~ |1TUZ_&SNt

心理学空间Na9p5@5~:Jh-Y

心理学空间;Pc*PUf$b6v

心理学空间r5WO,f[8J

心理学空间}(qy |UY2f$|

D'P$k7?8ovs~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中秋节
«癌症:“自恋文化”结出的一枚苦果?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梅西请不要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