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693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G L"_ I#X Ja0

C Z$D K6^0151.母职疗法mothering心理学空间3mGK_^ q7g

心理学空间1LcBT3EQ%l

指精神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的一种精神治疗技术。其目的在于透过一种同时是真实与象征的模式,建立治疗者和病患之间一种可模拟于“好母亲”与其孩子的关系。心理学空间H E9b v%m{Y%N

T!qi6Jh'Q5m0母职疗法技术建立在一种精神病病因概念之上:精神病是由于母亲使主体在童年初期受到早发的挫折——主要是口唇上的挫折——所造成。

/Cn Rr&b6^.]b0心理学空间y/I;h ]|7jB2o

广义而言,人们以母职疗法一词定义“在一种主动、奉献、关注及持续的温惠气氛下——即母性情感特征——对儿童毫无保留的照料”。但该词通常仅指称一种精神治疗技术。心理学空间$oaxv#Y

+^-vo&Rnfq u [h0这种治疗技术主要是修复性。虽然其目标在于带给与母亲的关系受到挫折的病患真实的满足,但它一开始是一种对病患基本需求的理解。正如哈卡米耶(Racamier)所述,应该辨识精神病防御内藏的需求,并决定那些必须选择性地予以满足(“基本需求”),对这些需求特别应以非传统分析诠释的方式回应。心理学空间L-`/Z{ W3G/x;{

s T"n0\[g7U0关于这个响应的性质为何,近二十年来涉足此方面研究的论者均有个人见解(史文、卜罗森、赛徐海耶及其他论者)。在此无法详述可被统称为母职疗法的各种技术以及直觉看法。心理学空间d{?U7A

RX5e$Pm,O5SCB q0我们仅提出以下几点:心理学空间4UL8S3V2d7e8LpD[y r9n

i/v(@0O;bN01.母职疗法并非在于完全彻底复制一种母亲-婴儿的关系。心理学空间}Jl r*X&I5Y

y | uhZm@:Z02.正如所有论者均一再强调的,母职疗法不仅要求治疗者须具有一种母性态度,而且须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当一个生命上深深渴望被弥补的病患,遇到一位能够了解他,同时愿意亲近他,像母亲对待被抛弃的乳儿般的治疗者时,母职疗法的关系才会产生”。

[$fj2h1Ch2x0

X,Hq?s9d0最后,母职疗法的理论必须兼顾治疗行为中分别属于真实满足、象征性赠与以及诠释等各个部分。

AXM K"adm-T2K0

7R N;L+R%E p^0152.防御机制mechanismsof defence心理学空间6BJ`H.MC

O#kG{-C3J0指可明确表现出防御的不同类型作业。依据所针对的疾病类型、所考量的发生学阶段以及防御冲突工作的程度等,其中主导的机制均不相同。心理学空间6}%y,irf

)L9u J&F#M0一般均同意防御机制为自我所用;然而,关于它们的运作是否必然预设一个作为其基础之有组织自我的存在,则仍是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

UJ/Y'G9xAW.{Z1h0

^ jn"l&f#Bz5zD0“机制”一词一开始即被佛洛伊德用于涵指以下事实:精神现象呈现出一些可被观察、可受科学分析的配置。例如,仅就布洛伊尔与佛洛伊德合著之《绪论》标题即可见一斑:《论歇斯底里现象之精神机制》。心理学空间0L2f1nx ]~}+J

Ti'{ z+p+r*b(D0在提出防御观念并认为它是歇斯底里现象根源的同时(见:防御型歇斯底里),佛洛伊德也试图就防御在其中运作的特殊方式,列举其他精神神经症疾病:“……不同的神经症障碍,来自‘自我’为了摆脱其[与某一表象的]不相容性所采取的不同过程”。心理学空间S"W:WI6W/nFj0F

A*X~]WJu,^y0在《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续论》一文中,佛洛伊德便如此区分歇斯底里转换、强迫[观念]症替代及妄想症投射等机制。

_#I4` U&Hl9` S0

&n){n3Nk s0“机制”一词断断续续出现于佛洛伊德的所有著作。例如“防御机制”一词见于1915年的后设心理学著述中,但它有两个些微不同的词义:或是被用于指称某种神经症特有的整体防御过程,或是被用于涵指某一“欲力命运”之防御性运用:抑制、回转到自身、逆转至其对立面等。

8TX:ep+e$A0心理学空间O Q;X*p8O2A3A

在《禁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为辩护他所谓“防御旧概念的重建”,佛洛伊德指出须有一个能够含括抑制以外其他“防御方法”的概括性观念,同时强调建立“个别防御形式与特定疾病之间密切关联”的可能性,最后他并假设“……在自我与‘它’截然分离之前,在超我形成之前,心灵装置所使用的防御方法与达到这些组织阶段后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 Rr5}ly'QY0

.Aj9DOC0尽管佛洛伊德在此似乎低估了这些观念经常在其著作中出现的事实,但无疑地,1926年之后,防御机制俨然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随着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相关专门著作的提出。她致力于由实例来描述防御机制的变化、复杂性以及范围,同时也特别指出防御企图如何运用极多样化的活动(幻想、智力活动),以及防御如何能够不仅针对欲力的要求,并针对所有可能引发焦虑发展的事物:情绪、情境、超我的坚持要求等。应注意,安娜·佛洛伊德并不认为其研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别是就她一时列举的防御机制而言(抑制、退转、反应形成、隔离、回溯性取消、投射、内摄、回转到自身、逆转至其对立面、升华等)。

)G$Z{C_5{u0心理学空间%N1?rfX9yC

其他另有许多防御过程亦被一一描述。在这方面,安娜·佛洛伊德自己进一步论及透过幻想的否定、理想化、对侵略者的认同等。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则描述一些她认为非常初始的防御:对象分裂、投射型认同、对精神现实的拒认、对对象的全能控制等。心理学空间 Y:{8cO4m*M}

"_/l$|9Hu N%B-q0*:防御机制观念被广泛运用之后,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问题:将合理化(涉及复杂的智识机制)与回转到自身(欲力企图的一种“命运”)等如此殊异的作业均归属于单一功能;将一些真正的强制性作业(如回溯性取消)与一种“解除”管道(如某些升华)的寻求(见:解除机制)均以防御一词统称;在这些例子中,人们使用的是一个真正可运作的概念吗?心理学空间uTr:kx L q'P`

心理学空间9wUT;I;Wr#N9E

许多论者讨论“自我防御机制”的同时,均未忽略区辨一些差异:“在隔离、回溯性取消等技术之外,我们还发现一些真正的欲力过程,如退转、逆转至其对立面、回转到自身”。因此,有必要指出同一过程如何能运作于许多层面:例如,内摄原本是欲力与其对象的关系模式,其身体上的原型为体内化;但它又能次级地被自我运用作为一种防御(特别是躁狂防御)。

/Kg-Q*w9{ bx0

`Q)]N2e^0此外,另一根本理论区分亦不容忽视。此区分在于凸显抑制相对于其他所有防御过程所具备之特性。佛洛伊德甚至在表示抑制仅是防御的一个特例之后,亦不忘再次提醒抑制具有其特性。这并非因为,如安娜·佛洛伊德所述,抑制的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永久的逆投资,且可能是“最有效也最危险”的防御机制;而是因为它是使无意识之所以为无意识的构成因素(见:抑制)。最后,若将理论集中于自我防御的观念上,很容易致使人们将它对立于一种纯粹的欲力要求,后者原则上将彻底异于任何辩证法则:“若自我或自我所代理之外在力量等的坚持要求不施加任何责难,则欲力只有唯一命运:满足”。心理学空间feq0?`8OL

心理学空间)ey_(EoGqT'go@

如此一来,欲力一词将被视为一个完全正面的词汇,不带任何禁止的标记。但原过程的机制本身(移置、凝缩等)以及它们涉及的欲力运作之结构化,难道不均与此种构想互为矛盾?

FnreV\ FN0

8_+s{0y!Q R0153.解除机制working-offmechanisms

1[@6VUW R.YsY8pir0

#L9PJ*d-t$t0爱德华·比布林(Edward Bibring)引进的概念(1943年)。丹尼尔·拉嘉许(DanielLagache)关于自我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中,沿用此概念(1956年)以说明——特别是在治疗中防御冲突的化解。他对立防御机制与解除机制:前者的目的只在于依据快感/不快感原则紧急减除内部紧张;后者则倾向尝试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不惜因此造成紧张的升高。这两者的对立在于,防御机制——或防御强制——为自发性与无意识,仍受原过程宰制,并且倾向于知觉同一;而解除机制则服从思想同一原则,并使主体逐渐摆脱重复与其异化认同。

.}0lC'Td6d(G L {j0心理学空间0~w_,zx^5S

据其对重复强制的看法,爱德华·比布林提出一种他称为working-off mechanisms(解除机制)之自我的机制,并认为应将此机制从防御机制中区分出来,这个和他的重复强制概念有关。据他所述,自我控制下痛苦经验之重复,实际上可以减低或逐渐同化掉紧张:“自我解除机制的目的,并非带来卸除[弭除反应],亦非使紧张不具危险性[防御机制]。这些机制的功能在于,透过对造成紧张之内在条件的改变,逐渐地消除紧张”。比布林描述几种不同的解除方法,如力比多的脱离(哀悼的工作)、对产生焦虑之情境的熟悉等等。

CGmP-M]:s0心理学空间vD,xc:L+N3mJr1z*hY0{

在同一观念路线,拉嘉许强调,人们以防御机制概念同时说明精神分析所欲摧毁的自发性与无意识强制,以及——以“成功的防御”之名——一些正是以废除这些强制为对象的作业,这样是过度扩张了防御机制概念的范围。

;jtw/iB~ ORS? f#Z(I0心理学空间p!] }~k

拉嘉许将解除机制的观念,置于意识与自我间的对立架构:意识(主体-自我)可能认同于客体-自我,并在其中异化自己(自恋);或反之,意识将自我客体化而藉此从中解除。心理学空间xs Awl\]7S'K~qE

心理学空间![e Id8EhU-?

在人格结构的整体研究中,拉嘉许沿用并且发展此一观念。透过参照治疗经验,他列举一些解除模式:“……从行为上的重复过渡为思想与言语上的回忆……;从认同(由此主体与其体验相混淆)过渡为客体化(藉此主体与此体验保持距离);从解离过渡为整合;透过改变对象以弥补想象对象的脱离;以对恐惧情境的熟悉取代对创伤及幻想情境的焦虑等待;以控制替代禁制;以经验替代服从。以上所有例子中的防御作业之所以可被化解,是因为有一种解除作业取代了它”。

&c'|8PV R!x4iz v0

#v8e+x$d7w+L"EJ0因此,我们可以区分一种相对于“它”的欲力之自我防御活动,以及一种相对于自我本身防御作业之自我解除活动。假使这些彼此矛盾的功能应被归属于自我,原因在于它们都共同具有选择与弃绝的能力。心理学空间4Fe^ tA5L

心理学空间(s2kids*}/N3X

154.后设心理学metapsychology

9q3_q @Z|0

&Cd/S9g {0佛洛伊德所创的词汇,指称他所建立的心理学-——就其最理论性的向度来考量。后设心理学建构一整组与经验多少有所距离的概念模型:例如区分为不同审级的精神装置之虚构、欲力理论、抑制过程等等。心理学空间/| sTh(Q5q h nHe7QI \

心理学空间EZe&H6b

后设心理学考量三种观点:动力论、拓扑论以及经济论观点。心理学空间5g3~ m#B;c1k&f6{)W N

心理学空间&nl5I jMaSl`

“后设心理学”一词有时出现在佛洛伊德与弗利斯(Fliess)的通信中。佛洛伊德以该词定义其企图——建构一种“导向意识后方”的心理学——之原创性,相对于古典意识心理学。我们将会察觉“后设心理学”(métapsychologie)与“形上学”(métaphysique)二词间可能是佛洛伊德有意建立的模拟性,因为从他本人的表述中可以知道其哲学志业有多强烈:“我希望你能暂时倾听有关后设心理学的若干问题。……当我年轻时,我唯一企望的是哲学知识,而现在从医学转到心理学,我正达成这个愿望”。

s&Aw,p[0t]:Y0心理学空间 JBf q+FTCu:h

但佛洛伊德有关形上学与后设心理学关系之思索,并未止于此简单模拟:在一段重要文字中,他将后设心理学定义为重整“形上学”建构的科学性尝试;这些形上学建构——正如迷信或某些妄想症妄想——将事实上专属无意识之特质投射于外在力量上:“……大部分互长绵延到近代宗教的神话式世界观,只不过是投射到外在世界的心理学。对于精神因素与无意识之情状的隐晦体认(亦即精神内部的知觉)反映……在超感现实的建构中,后者必须经由科学回转至无意识的心理学。我们可以放胆地……将形上学转化成后设心理学”。心理学空间$SdR+^&O C(Z`

+C7k4\r:kb0一段时间之后,佛洛伊德再次论及该词,并给予准确定义:“我提议,当我们成功地描述精神过程之动力论、拓扑论与经济论面向时,应称之为后设心理学呈现(Darstellung)”(α)。应否将引用这三个范畴内存的观念及假设之所有理论性研究,均视为后设心理学论述?那些研究或阐释精神分析心理学基层假设——“原则”(Prinzipien)、“基本概念”(Grundbegriffe)、理论“模型“(Darstellungen, Fiktionen, Vorbilder)——之更为基础的著述,难道不更适合此一称谓?在这个意义上,若干较专属后设心理学的文章陆续出现于佛洛伊德的作品中——特别是,《科学心理学大纲》;《梦的解析》第七章;《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超越快感原则》;《自我与“它”》;《精神分析纲要》。最后应注意,在1915年佛洛伊德曾构思并部分完成《后设心理学初论》的写作计划,其用意在于“……澄清并深化其理论假设,俾于其上建立精神分析系统”(β)。

;U1O5]W\6a)G qy'u0

t'^:lH1qRE b(T0(α)哈特曼(Hartmann) 、克里斯(Kris)以及勒文斯坦(Loewenstein)曾建议在佛洛伊德所区分之拓扑论、动力论与经济论观点之外,加上发生学观点(见:阶段)。大卫·拉普波(DavidRapaport)则再加入适应观点。心理学空间_!oNz5b2UT6|r8b6|6x

心理学空间'vW'P+KV,b\

(ß)计划中的文章已发表五篇,其他七篇可能写就但已毁弃。

,M3Xf\\9D a0R'FqH0

K/R(_.ee2{5c0155.付诸行动actingout心理学空间&uKdY7qs4cW H

心理学空间'UNT8Ip` @

依据佛洛伊德,指下列行动:在欲望与无意识幻想的宰制下,主体藉此行动,在当下带有现时感地经历这些欲望和幻想。当主体愈是不能认识它们的来源与重复特性时,此种现时感愈鲜明。心理学空间AIDe(T2TKG X `K

].V"ia(b4y/]0提出“付诸行动”的用法,我们只想建议以此来翻译数度以动词或名词形式出现于佛洛伊德作品中的agieren或Agieren。源自拉丁文的Agieren在德文中并不常用。德文通常会以die Tat,tun,die Wirkung等来表示行动(action,agir)。Agieren被佛洛伊德以及物意义使用,和有相同字根的Abreagieren一样(见:弭除反应):此即是欲力、幻想、欲望等之“付诸行动”。

?4q&c/P!Rv0

;N2Fv },E*B,H0Agieren几乎总是与erinnern(回忆)配对。作为将过往重现于现在中的两个方式,这两个词汇彼此对立。心理学空间f G t^(z

l-iJ M ^@;?(Z1|3?0对佛洛伊德而言,此种对立主要表现在治疗中,以致于佛洛伊德最常将传会中的重复称作“付诸行动”;病患“彷佛在我们面前付诸行动[agiert],而非告知我们……,然而“付诸行动”延展到所谓的传会之外:“我们因此要有准备,被分析者会沉浸于如今替代了回忆冲动的重复强制,不仅在对医生的个人关系中,同时也在其生活的所有其他活动与关系中:例如,当他在治疗过程中选择爱恋对象、从事某项任务、或投入某项事业时”。

+BX)J8PF}9`0

8uG*d7LI0Agieren一字,一如“付诸行动”,带有一个佛洛伊德思想本身所具的歧义性:他将传会中的现实化与藉助运动行动——这不必然与传会有关——两者混淆(见:传会、行动化)。因此我们很难理解,佛洛伊德如何能够持续依靠先前在《梦的解析》中提出的后设心理学运动机能模型来说明传会中的重复:“……传会与精神病的事实向我们显示,[无意识欲望动势]想要经前意识系统以达到意识,及控制运动机能”。

t$B{"fbSew0

zjUz/B c?:O0156.自我ego

zu&v+xA^"|.Z0心理学空间ZY1x k3_6Ilh]"S

在佛洛伊德第二精神装置理论中,有别于“它”与超我之一审级。心理学空间o"t"_W ~y

心理学空间Vs0`s'N

就拓扑论而言,自我和“它”的诉求、超我的训令以及现实的要求均有从属关系。自我虽然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且担负个人的整体旨趣,但它仅有相对的自主性。心理学空间 \TR5vHcN

心理学空间1u1\Z"JI/g

就动力论而言,在神经症冲突中,自我是人格防御端的最佳代表;它操作一系列由不快情感的知觉(焦虑讯号)所引起的防御机制。心理学空间,}d&B{3z5IJ%M

心理学空间(ZPOx1t

就经济论而言,自我似乎是连结精神过程的因素;但在防御作业中,链接欲力能量的企图,因受到原过程特征感染而带有强制、重复、解真实的样态。

afT:},`j0心理学空间+G7\6\ Za2W e

精神分析理论尝试就两个相对异质的层面说明自我的生成:一方面认为自我是基于“它”与外在现实接触而分化出的适应装置;另一方面则将自我定义为许多认同的结果,这些认同最终在个人内在形成一个受到“它”所投资的爱恋对象。心理学空间5^*qy jX8H5]\B{

Qp,q'h0v&b G'o-kZs2Q0相较于第一精神装置理论,由于自我的防御作业多半为无意识,因此自我的范围比前意议-意识系统更广。

QP pP Xo"V:^1b7S0心理学空间D^Sab VI

从历史角度观之,自我的拓扑论概念是一个始终存在佛洛伊德思想中的观念发展的结果。

8EcnVJ ^ ex0心理学空间 z3]U/iR4E-L-\

由于佛洛伊德著作中存有两种精神装置拓扑理论——第一理论援引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系统;第二理论援引“它”、自我、超我三个审级——因此精神分析一般均认为,直到所谓1920年“转换点”之后,自我才具备严格的精神分析与技术性意义。此外,这个理论的迁变在实践上也对应着一个新的导向:相较于无意识内容的发掘,更注重对自我及其防御机制的分析。的确,不可否认佛洛伊德从早期著作开始便已论及“自我”(Ich),但人们认为,这通常是就一个较不特定的意义而言(α),故此时该词指称的是整体而言的人格。而赋予自我在精神装置中一定功能此一较为特定的构想(例如《科学心理学大纲》),则被认为片面地预示了第二拓扑论的观念。事实上我们即将看到,佛洛伊德思想史错综复杂的程度远甚于此:一方面,对佛洛伊德著作通盘的研究显示,无法定位对应于两个不同时期之自我的两个词义:自我的观念始终存在,即使它曾先后因新概念(自恋、认同观念的整理等)的提出而更新。另一方面,1920年的转换点也不仅限于将自我定义为人格的中心审级:如众所周知,它还包括其他许多重要的新概念之提出,这些修正整体理论结构的新概念,则须从其相互关系加以考虑才能彰显其价值。最后,我们认为,不宜一开始便试图断然区分作为个人的自我与作为审级的自我这两种意义,因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正是自我课题的核心所在。这个问题很早便隐约出现于佛洛伊德的著作中,甚至1920年之后仍然存在。人们以为指出甚或揭除的术语岐义,实际上覆盖着一个深层问题。心理学空间6s6I;k#AJ-|(v

3N,ZuC8wj6x yN0某些论者在但求明确的前提下,未顾及佛洛伊德思想历史,试图在概念上区分构成人格之一审级、次结构的自我,与作为个体自身爱恋对象的自我(拉·沃谢傅柯[La Rochefoucauld] 所谓自爱自我;佛洛伊德所谓受自恋力比多投资的自我)。例如,哈特曼(Hartmann)即主张厘清自恋的观念与自我-投资(Ich-Besetzung,ego-cathexis)一类词汇中所蕴含的歧义性:“……使用自恋一词的同时,两组不同的对立偶似乎经常被混淆:其一是关于自己(self) (个人本身)与对象的对立,另一则是关于自我[作为一精神系统]与人格其他次结构的对立。然而,与对象投资对立的并非自我-投资(ego-cathexis),而是对个人本身的投资,换言之,是己身-投资(self-cathexis)。当论及己身-投资时,我们并未指明投资是被置于‘它’、自我或是超我。……因此,若将自恋定义为对自己——而非自我——的力比多投资,这些困难则可望被澄清”。心理学空间 |~$ssw_W9r#B

心理学空间!i&DV)hO5@ kn#q

我们认为,这个立场似乎过度急于透过一个纯粹观念的区分来解决一些重要问题。泛言之,若单纯地在自我一词之下并置一个被认为属于精神分析的词义,以及其他被归属于传统的词义,特别是如果一开始便欲以如此繁多互异的词藻来表达这些不同意义,精神分析藉自我概念所提出的贡献便可能片面受到误解。佛洛伊德不仅发掘、使用古典词义(例如他对立生命体与环境、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而且在这些不同层次上均使用同一词汇Ich,甚至操弄这个用法的暧昧性。这些均显示,在其场域中,他并不排除任何附属于自我或我(Ich)等词的意义(β) 。

+_mH;Gl-{]_M0

1w'_@(a7ls0*:Ⅰ.从早期著作开始,佛洛伊德即使用自我的观念。值得重视的是,1894-1900年间的文章提出一些日后再度出现的论题与问题。心理学空间 R(OO e@ww%}1lgj

\9v3AW.q"nyj'N0神经症的临床经验促使佛洛伊德彻底改变传统的自我概念。1880年左右的心理学以及特别是精神病理学,透过对“人格变异与双重化”、“次状态”等研究,瓦解了一个统一、恒久的自我观念。甚且,如皮耶·贾内(Pierre Janet)等论者更证明歇斯底里中有共时性双重人格的存在:“……在心灵中存在两组现象形成:其一构成一般人格,另一组——可再行细分——则形成异于前者的不正常人格,且完全不为前者所察”。贾内认为,这种人格双重化是由于“意识场域萎缩”、“心理综合力衰弱”进而造成歇斯底里病患“自截现象”(autotomie)所致。“人格无法知觉所有现象,于是断然牺牲其中一部分;这是某种自截现象。被抛弃的部分单独发展,且主体对它们的活动毫无察觉”。我们知道,关于这类现象的诠释,佛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认为这是精神冲突的表现:某些表象成为防御的对象,因为它们与自我不相容(unverträglich)。心理学空间(WR1Vp+f|

心理学空间/B R.rn)\3Po

1895-1900年间,佛洛伊德经常在各种不同脉络下使用自我一词。我们认为应根据运用此观念的不同层面——治疗理论、防御冲突模型、精神装置后设心理学——来理解它如何运作。

+@W#H!I:u0

9\s |i4i8uI01.在《歇斯底里研究》论歇斯底里精神治疗一章中,佛洛伊德描述无意识病原物质——他特别强调其高度组织化特征——如何只能经由后天逐渐获致。意识或“自我意识”被描述为犹如一条隘道,一次只容一个病原记忆通过;一旦透工(Durcharbeitung)无法克服抗拒,隘道即可能被阻断:“一个正在浮现的记忆便停驻于病患面前,直到病患将它纳入自我幅员之内”。此处指出了意识与自我间极为密切的关系(自我意识一词为证),以及自我较当下意识涵盖更广的观念;它是一个真正的领域(稍后将被佛洛伊德视同“前意识”)。心理学空间o;_yA e Y9S;F E

心理学空间(cIS+D$i^

病患所呈现的抗拒,在《歇斯底里研究》最初的分析中被描述为来自自我,自我则“在防御中获得快感”。虽然某种技术程序能够暂时欺瞒自我的警戒性,但“在所有较为重要的情况下,它会回想起其目的并持续其抗拒”。另一方面,自我也被无意识“病原核心”所渗透,以至两者间的界线有时显得纯属约定性质。甚且“抗拒是自此渗透本身散布出来”。在此,关于无意识特有之抗拒的问题已大致被提出。此一问题日后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导致两种不同解答:其一假借无意识自我的观念,另一则求助于“它”所特有的抗拒观念。心理学空间8Hwq\)Ig7j*r,y

心理学空间!R~s:Mu \C/c

2.自我的观念始终存在于佛洛伊德早期对神经症冲突的研究中。他致力将防御析分为不同的“模式”、“机制”、“过程”、“配置”,以相应于各种精神神经症:歇斯底里、强迫[观念]神经症、妄想症、幻觉式错乱等。这些不同模式冲突的起因,被认为是某一表象与自我不相容所致。心理学空间/~ M K0|3L

%B2~5m8FIR7QR0例如在歇斯底里中,自我的介入即犹如防御审级,但其方式颇为复杂。若称自我是在自御并非全无暧昧之处。这个说法可能被理解为:自我,作为意识场域,面对冲突情境(利益冲突、欲望冲突,甚至欲望与禁止的冲突)无法予以控制,于是便透过逃避、视而不见来防御自己;在此意义上,自我应是受防御活动保护免于冲突干扰的场域。但佛洛伊德认为,当中运作的精神冲突还有另一向度:作为“主导的表象团”之自我,受到一个被视为与它不相容之表象的威胁:在此有自我所操作的抑制。璐西(Lucy R.)病例——使佛洛伊德得出冲突观念以及自我在冲突中所任角色的早期病例之一——便特别呈现出此一暧昧。佛洛伊德并不满意自我由于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而对干扰它的“情感冲突”视而不见这个唯一解释:只有当治疗进一步厘清一些连续的“记忆象征”、场景象征,其中一个十分特定的无意识欲望因与病患所欲维持的自身影像不兼容而浮现出来,治疗才会有所进展。心理学空间:`Wj6P JMg oY

心理学空间.ZkG`K9p1|o zT

正因自我是冲突的参与者,所以防御行动的动机本身——或如佛洛伊德从此时开始时而另称,其讯号——会是侵扰自我的不快感觉;对佛洛伊德而言,此不快感与这种不兼容性有直接关联。心理学空间L$F y!A2^"Fm:n

)]e)l @#T g~(r0最后,虽然歇斯底里防御作业被认为附属于自我,但这并非表示它仅被设想为有意识、意愿的作业。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佛洛伊德赋予歇斯底里防御一个图式,他所欲解释的重点之一在于“……为何一个自我的过程会伴随着一般只能在原过程上见到的效应”:在“记忆象征”的形成(即歇斯底里症状)中,全部的情感定量、意义,均从被象征者移置到其象征上,这在正常思维中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当自我无法运作其正常防御(如注意力、逃避)时,才会产生自我启动原过程的情形。就性创伤之记忆的病例而言(见:后遗性,诱惑),自我意外地受到内部攻击,只得“让原过程运作”。因此,“病态防御”相对于自我的情境并未被明确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自我的确是防御的操作者,但由于它又须透过与威胁者分离才能防御自己,于是它将不兼容的表象弃留给一种它无法掌握的过程。

(~E lhkT6B F0心理学空间cXk`h&i

3.在佛洛伊德赋予精神运作的最初后设心理学建构中,自我的观念占有极重要的角色。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自我的功能主要在于禁制。在佛洛伊德所描述的“满足经验”中(见该词),自我的作用在于,阻止对最初提供满足的对象之记忆影像的投资获得过多力量,导致如对真实对象的知觉般,启动“现实指标”。为使现实指标对主体而言具有判准价值,亦即为了避免幻觉,为了当真实对象不在场时,不要犹如它在场般发生卸除,必须禁制随意扩散刺激直达影像的原过程。由此可见,若说是自我使主体得以不混淆其内部过程与现实,这并非因为它可能有一通往现实的特许途径,有一可用于和表象比照的基准。这种直接通往现实的途径,佛洛伊德认为属于一个称为“知觉系统”的自主系统(以字母W或ω表示),后者与自我所从属的v系统彻底不同,并根据另一种模式运作。心理学空间 t c,Ee8V,k:o F!i

心理学空间(B%L/g}#m

自我被佛洛伊德描述为一种神经元“组织”(或,如佛洛伊德在其他文章中所使用较非“生理学”的词汇,一种表象组织),其特征如下:这群神经元内部有联想途径的辟路,持续受到一股内源性能量——即欲力能量——的投资,其间有一不变与一可变部分的区分。自我当中投资程度的永续性,使它得以禁制原过程;不仅那些导致幻觉的过程,而且包括可能引起不快感的过程(“原防御”)。“欲望投资(Wunschbesetzung)直到产生幻觉,以及由一防御的完全耗费所组成的不快感之完全发展,这些我们称为精神原过程。反之,那些必须透过自我相当的投资才可能形成,而且表现为对前述原过程之节制的过程,我们则称为精神次过程”(r)。心理学空间C+t QE,x(_"qz.E

心理学空间7U5px4MJ#@

由此可见,自我并未被佛洛伊德定义为个人整体,甚至亦非精神装置整体:它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此命题必须被进一步补充,因为无论就个体的生物向度(生命体)或精神向度而言,自我对个体的关系均具有优先性。自我这种构成性的暧昧,也反映在明确定义内在、内部刺激等观念的困难上。内源性刺激曾先后被设想为来自身体内部、来自精神装置内部,最后又被认为是储存在被定义为能量贮槽(Vorratsträger)的自我当中。在此,若略过佛洛伊德藉以说明的机械论解释图式不谈,此一系列连续套接,会促使人们将自我的观念设想为一种生命体现实化的隐喻。心理学空间'eC4r(kIgB7Eh-K

心理学空间ZNH8hY-P/r

Ⅱ.《梦的解析》后设心理学一章(此“第一”精神装置理论阐述,若就佛洛伊德身后文章的角度观照,事实上可谓第二后设心理学),与之前的构想明显不同。系统分化是建立在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系统之间,在一个不涉及自我观念的“装置”架构中。

)P2qZo;Z!Y"[0

F+BWeY0在发现梦是“通往无意识之要道”的同时,佛洛伊德特别强调“梦工”的原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将其法则强加于前意识材料之上。从一系统到另一系统的过渡,则被构想为犹如一种翻译,或以光学为喻,犹如从一个介质过渡到另一个折射率不同的介质。防御作用在梦中并非不存在,但无论如何,佛洛伊德并未将它集中统称为自我。在佛洛伊德先前著作中可辨识出的自我之各个面向,在此则分散于不同层面:

h3J,m9s,x7v ~_:p0

&h\c5@1K~}mK4F01.作为防御操作者的自我,部分地再现于检禁中;但应特别注意,后者的角色主要是禁止者,因此不可被视同为一个能够援用一些殊异机制——如佛洛伊德认为作用于神经症冲突中的机制——之复杂组织;心理学空间/{m6q\m L ~

R1m3[9l9} x0_.dw K02.自我对原过程施行节制、禁制的角色,重现于Pcs(前意识)系统中,一如它在警戒思维中的作用。然而,关于这点,应注意《科学心理学大纲》与《梦的解析》之间构想上的差异。Pcs 系统是次过程运作的场所本身,而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自我是依照自身的组织来引发次过程;

M&Z D$eeb.o*o0心理学空间OF1~EE2w

3.作为受到力比多投资之组织的自我,明显地成为睡眠欲望——佛洛伊德认为它是梦形成的动机本身——的承载者(δ)。心理学空间8^vn3cq3}ne%[

心理学空间qMnEs4\,O%|"T;Xn

Ⅲ. 1900-15年间可被视为有关自我观念的探索时期。简要地说,佛洛伊德的研究依以下四个方向进行:

g1U(j;F|+mU0

/T%hN(e!oR01.在有关精神装置运作最理论性的阐述中,佛洛伊德不断地引申1900年从梦的例子上所得出的模型,并将它推展至极致;但他并未将自我的观念应用于拓扑论分化中,亦未将自我欲力的观念应用于能量的考量上。

"YR}2I;lcQ%I|f0心理学空间.F0R zki)aC

2.就自我与现实的关系而言,问题的理论解答谈不上有真正改变,只是重点的转移而已;其基本参考仍是满足经验与原始幻觉:心理学空间Hy0iI%VPK

0U ](f _9fA9Gg1~"J0a)“生命经验”的角色受到重视:“原先期待的满足并未发生,失望的结果是放弃以幻觉方式获得满足的企图。对此,精神装置必须决定代之以对外在世界真实状态的再现,并且力图一个真实改变”;

c` XB-y7h/M!b1X0

v$R"I \Z!BK0B)精神运作两大原则的提出,补充了原过程与次过程间的区分。现实原则彷佛是一个从外在将其坚持要求强加于精神装置之上的法则,精神装置则逐渐倾向将这些要求视为自己的要求;

2f:kLh!Y0

/h HT|N(eDdQ+y0c) 佛洛伊德赋予这些现实原则之坚持要求一个特定基础。“现实-自我”之能量基质,是由较易放弃依照快感原则运作、并且可能较快被现实所教化的自我保存欲力所提供。此现实-自我“……除了趋向益处并确保自身不受损害之外,没有其他任务”。在这个角度上,自我与现实的接触可规避所有议题:自我藉以终止欲望幻觉式满足的方式有了不同意义;自我透过自我保存欲力的中介来执行现实的测试,随后并试图将现实的规范加诸性欲力上(关于此一概念的讨论,见:现实的测试与快感-自我/现实-自我);心理学空间$eU6dS t\?

Tc1[a'b0|G$L$c0d)自我对前意识-意识系统以及主要对知觉系统与运动机能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

wC+gS.f*~&|z k!tJR0

NY\+K Go#qB]03.在对防御冲突的描述中,以及特别是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临床上,自我均被认定为对立于欲望的审级。这个由不快情感所标示出的对立,一开始便具有两股力量间之斗争的形式,从中亦可看出欲力的特征。当佛洛伊德欲证实“鼠人”患有“完整”的儿童期神经症时,他发现“一股情欲欲力与一股与它对立的反抗,一股欲望[Wunsch](仍未具强制性)与一个与它抗衡之恐惧(已具强制性),一份痛苦的情感与一股驱使执行防御行动的推力”。基于必须赋予自我一个与性对称之欲力基础的考量,佛洛伊德于是将冲突描述为性欲力与自我欲力的对立。

L)k r+D%b)F}0

*c:T.ik1V0在同一观念范畴下,佛洛伊德进一步探讨必须被视为与力比多发展相应之自我欲力的发展。他并且假设,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例子中,后者的发展可能领先前者。

Oq0~,wv|d0

\u:oO#A~.fv04.在此一时期,一个新的构想——作为爱恋对象的自我——主要也在同性恋与精神病病例中被提出。此构想不久便成为1914-15年间某些标示出佛洛伊德思想真正转折之文章中的主要观念。

o [1g+LZze0

5ls Na_3o0IV. 在1914-15年间的关键时期,三个关系密切的观念被建构出来:自恋、作为自我构成因素的认同作用、自我中某些“理想”组成物的分化。心理学空间A'Q2v:x k#s

心理学空间;] yj/A:B K

1.自恋的引进对自我定义的影响可摘要如下:心理学空间? JA*|5d1~nca+`;o

x!IX'vI3]2`kpB0a)自我并非一开始即出现,甚至也不是一个逐渐分化的结果。其构成需要一种“新的精神作用”;

~ `-tR+]0

B_U'HY$t0b)相对于性之无序、片断的运作——自体情欲的特征——自我被定义为一个统一体;心理学空间c9PH.N5|l,@v*I

B@ y6},o9_o'Y0c)如同外在对象,自我也是性的爱恋对象。在对象选择生成的角度上,佛洛伊德甚至提出这样的先后次序:自体情欲,自恋,同性恋对象选择,异性恋对象选择;心理学空间+xBQP2d7dk

y{E,UX&H R0d)此一将自我视为对象的定义,不应和主体的整体内在世界混淆。例如佛洛伊德便反对容格(Jung),而坚持认为力此多内向的转回幻想,与力比多的“返回自我”之间有所区别;

enYh$azqo0心理学空间ZH/{)h;g:w+W

e)就经济论观点而言,“自我应被视为力比多的一个大贮槽,力比多由此被派送到对象上,而且随时准备吸收从对象逆流回来的力比多”。这个贮槽的意象表示自我不只是投资能量的中继站,而且是它们永久停滞的一个场所。甚至正是因为此一能量负载,自我才构成为形式。这是为何以生命体、“原生质微生物”的意象来描述其特征的原因;

.\ Tyx]/J ZHjI0

c0ioO5OFT Q5H0f)最后,佛洛伊德描述一种典型的“自恋型对象选择”,其中爱恋对象是由与个体自我的类似性所决定。然而,除了某种特殊类型的对象选择外(如某些男同性恋病例所显示),佛洛伊德实际上修正了对象选择的整体观念(包括所谓依附型),以便将主体的自我纳入其中。

} Q5@p3|7D0

/r_k{(u,x}02.同一时期,认同的观念亦大幅发展:除了一开始在歇斯底里中所辨识的认同形式之外——认同在歇斯底里中犹如一种短暂现象、一种在真正的症状中意指个人与他人之间无意识类似性的方法——佛洛伊德还举出一些更为基本的形式。认同不只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表达;自我可能深度地被认同所改变,而成为相互主体关系留存于主体内的遗迹。例如在男同性恋中,“年轻人并未放弃其母亲,而是认同她,并且变成她……。在此认同中,令人惊讶的是其影响之深远:认同以原先的对象为原型,改变了自我最重要的一部分:性特征”。

qF{$GPcy,K0

.o4N6Sy2^4e O)p _03.经过对忧郁症的分析并且由此发现一些过程之后,自我的观念有极深的转变。心理学空间g+Q!BT;Z.i

心理学空间F2KV9p~2S7YZ`

a)忧郁症患者明显对失落对象的认同,被诠释为一种回到更原始认同的退转。此一更原始的认同,则被视为对象选择的先行阶段,“……此时,自我想要体内化这个对象”。这个观念启发一种关于自我的构想:自我不仅受到一些次发认同的重新塑造,而且首先便是由一种以口唇体内化为原型的认同所构成;

bcG9zq)K'[:A1v0心理学空间/^ `B L-Z]8Hj

b)佛洛伊德以人形化的字眼来描述被内摄入自我的对象;它蒙受最差的待遇,感到痛苦,且自杀,也威胁将置它于死地等;

j1u&C0n)W"t/D Zfz0心理学空间9]/J%o zzC"A;v nH1~%h

c)随着对象的内摄,实际上整个关系也可能同时被内在化。在忧郁症中,与对象的矛盾双重冲突会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系上;

1i8] f c]!b0

OIUm5} _8G5W2d0d)自我不再被认为是精神内部唯一人格化的审级。某些部分——特别如批判审级或道德意识——可能因分裂而离异:自我的一部分面对另一部分,以批评的态度予以评判,换言之,将它当成对象。

jZ"?9}|/k%fl0

2bJ5y v$|9|f0如此,在《自恋导论》中已出现的这个观念于是获得肯定。依据此一观念,自我力比多与对象力比多的巨大对立并不足以说明力比多自恋撤回的所有形态。“自恋”力比多的对象可以包括形成复杂系统的一系列审级;此外,从佛洛伊德赋予这些审级的名称:理想自我、自我理想、超我,亦可看出它们与自我系统的从属关系。心理学空间GUc!UzQ ~6qL/O O,Z

心理学空间qAqi:f!SY"i/]

V.我们看到,1920年“转换点”这个说法,至少在关于自我观念的引进方面只能被有所保留地接受。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佛洛伊德本人对于此时发生之重要改变的见证。若说第二拓扑论将自我视为一个系统或审级,这似乎主要因为其目的在于能够比第一理论更适切地符合精神冲突的各种形态。简要地说,第一理论是以不同的精神运作类型(原过程与次过程)为主要参考。而现在,冲突的参与者——作为防御操作者的自我,作为禁止系统的超我,作为欲力端的“它”——则被提升到精神装置中审级的荣耀地位。从第一拓扑论过渡到第二拓扑论,并非意味着这些新的“省分”取消了原本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划分,而是将第一拓扑论架构下分散于众多系统中的功能、过程等重组于自我审级内:心理学空间(\+S"pOxR&W

fU_ E O*Em dE01.在最早的后设心理学模型中,意识先是构成一个真正自主的系统(《科学心理学大纲》中的ω系统),后又被附属于Pcs 系统(唯此转变并非全无困难)(见:意识);现在它则有其明确的拓扑情境:它是“自我的核心”;

l(\1Z8jm2iFP0

$ZohRq&w02.被认为属于前意识系统的功能,大部分均被并入自我;

%e,J_0]o!c0

Y,Mv&FFed03.佛洛伊德特别强调,自我大部分为无意识。这点可由临床以及特别是治疗中的无意识抗拒所证实:“我们在自我本身当中发现某些事物,它们同样也是无意识,其行为与被抑制物无异,亦即产生巨大效应但本身并未成为意识;若要使它们成为意识,则需一个特殊的工作”。此处,佛洛伊德开启了一条其追随者将前仆后继的道路:人们因此得以描述一些自我的防御技术,它们之所以为无意识,不仅因为主体对其动机、机制毫无察觉,亦因为它们具有强制、重复、解真实化的样态。这些样态则使它们貌似与它们斗争的被抑制物。

(uE#mPF-h|alr0

#ci*Q0D"VBh$QtT8N;o0自我观念的此一扩充,意昧着在第二拓扑论中自我被赋予各种极为不同的功能:除了运动机能与知觉的控制、现实的测试、预测、心灵过程的时序排列、理性思维等等之外,还包括误识、合理化、对抗欲力要求的强制性防御。一如人们指出,这些功能可被重组为许多二律背反组(对立于欲力与让欲力满足,insight[洞见]与合理化,客观认识与有系统的变形,抗拒与抗拒的揭除等)。这些二律背反,不过反映出相对于另外两个审级与现实,自我被赋予的处境(ε)。根据佛洛伊德所处观点的不同,他有时强调自我的他律性,有时则强调其某种相对自主的可能性。自我主要显得犹如一个中介者,尽其所能地考量各种矛盾的坚持要求;它“……受到三方面的差遣,因此也受到三种危险的威胁:来自外在世界的危险、‘它’的力比多以及超我的严厉……。作为一种边界存在,自我试图调解世界与‘它’,让‘它’顺从于世界,同时透过肌肉作用让世界符合‘它’的欲望[Wunsch]”。心理学空间L*Meu'[:\

4nZZh;\8~F Yj,{0VI.自我观念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扩展,可从众多论者对它的重视以及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获得证实。例如,某一学派的整体目标便在于联系精神分析与其他学科(精神生理学、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果,以便建立一个真正的普通自我心理学(ζ)。这种尝试援引一些如自我具备去性化与中性化能量、所谓“综合”的功能、以及一个非冲突的自我领域等观念。自我首先被构想为一个调节与适应现实的装置,人们进而将其生成描述为始于婴儿之感官-动能装备,透过成长与学习过程而来。纵使这些观念的某部分可在佛洛伊德思想中找到立论根据,我们也很难同意这是第二精神装置理论最适当的表达。当然,问题不在于提出一个“真正”佛洛伊德自我理论的阐述,以与这个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导向相抗衡;较令人讶异的是,很难将精神分析所有关于自我观念的贡献,定位于单一思想路线。透过考虑自我的生成、其拓扑情境(主要为自我相对于“它”的位阶)、以及就动力论与经济论观点而言所谓自我能量这三个主要问题,我们可以简要地将佛洛伊德的构想归纳为两个导向。心理学空间 F Q?(q8J z/R"g

EON1K\0r)V0O9W T0A)在第一个面向上,自我似乎是在外在现实影响下逐渐自“它”分化而出的产物;此一分化始于知觉-意识系统,后者被比拟为活质囊泡的皮质层:自我“……从‘它’的皮质层而发展;此皮质层透过其接收与排除刺激的设备,直接与外界(现实)接触。从有意识知觉开始,自我即不断将‘它’置于其愈来愈广的领域,愈来愈深的层面影响之下”。

%I["a"i$DD!z,s9\0

4Q*F.iEs,J0因此,自我可被定义为犹如一个真正的器官。无论遭遇何种实际的挫败,原则上,这个作为现实代表的器官,是用来确保对欲力的逐渐控制:“它尽力促使外在世界的影响,对‘它’与其意向产生效力,并且极力将现实原则置于快感原则——‘它’当中不受约束的统治者——的位置上。知觉之于自我的角色,正如欲力之于‘它’”。如此一来,正如佛洛伊德自己指出,自我与“它”的区分重回理性与激情之间的对立。心理学空间1@w3Q&Oc2u oC

)TpZ _(i| CS6^0在这样的构想中,自我所具备之能量的问题必然造成困难。实际上,既然自我是外在世界作用的直接产物,它如何从外在世界得到一种能量,能够作用于定义上是以其专属能量去运作的精神装置中?这致使佛洛伊德有时认为,现实不再仅是个体为调节其运作所必须考虑的外在与件,而且也具有作用于冲突动力中之真正审级的所有份量(与自我、超我这些精神人格中的审级无异)。但假使精神装置具备的唯一能量是来自欲力的内部能量,自我所具备的能量便只能是次级的、衍生自“它”的能量。此一最常被佛洛伊德采纳的解决办法,必然会导致力比多“去性化”的假设。我们可以说,这种假设不过是将学说中的困难定位在一个本身亦十分堪疑的观念上(η)。心理学空间\wHp4v.{LC P

*Mp7[Z9RS~0上述构想,整体而言凸显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如何理解此构想之基础命题:在精神实体中自我的分化,而此精神实体的位阶又不甚明确?另一方面,精神分析本身一系列有关自我观念的重要贡献,难道不是很难被整合入这种几近理想的精神装置生成中?心理学空间CN$[G,l,z G

心理学空间z'{j"d(l

自我生成的观念充满暧昧不明。此外,佛洛伊德在著作中始终保有这些不明性,而且随着《超越快感原则》所提出的模型益形严重。实际上,该文论及的“活性囊泡”之演化,可从不同层面设想:人类的,甚至泛言之生命的种系发生层面、人类生命体的演化层面、甚或始自未分化状态之精神装置分化层面。那么,对于一个简化的生命体面对外在刺激冲击时建立起自己的边界、接收装置与刺激-防护这种假设,应赋予何种价值?这是否是一种简单的比较,透过借自生物学(原生动物)大致可应用的意象,来图示精神个体与其外在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严格地说,相对于某种精神囊泡而言,身体也应被认为属于“外在”;但此一观念将完全背弃佛洛伊德的思想:对他而言,外在刺激从未等同于内在刺激或欲力,后者持续从内部袭击精神装置甚至自我,毫无回避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生物学构想以及它在精神上的借用之间,寻找一个更密切的关系。佛洛伊德有时以存在于自我功能与生命体的知觉、保护装置之间的一种真实模拟为根据:正如皮肤是身体的表层,知觉-意识系统则是精神的“表层”。这个观点导致精神装置被设想为一些身体功能殊化的结果,而自我则是适应装置长期演化之最终产物。

BLHA-w'? Uh z'Q0心理学空间J_-i/QE

最后,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质问,佛洛伊德坚持使用一个由与外界能量层次差异所定义,并拥有一个会被穿透、需要不断防御、重建的边界之生命形式这种意象,难道不是根据自我生成与生命体意象间的一种真实关系?这种关系,佛洛伊德仅在极少数场合中曾明确阐述:“自我首先是一种身体的自我,它不只是一种表层存在,它本身也是一种表层的投射”。“最终,自我是由身体的感觉——主要为产生自身体表层的感觉——衍生而来,因此……,除了代表心灵装置表面之外,它亦可被视为身体表层之心灵投射”(θ)。这种论点,促使人们将自我审级的基础定义为一种将生命体“投射”在精神中的真实精神作业。

#D C'c:L M5LU0心理学空间tr wzTL-K

B)上述最后一点评注本身,便足以促成另一系列精神分析核心观念的整合,从这些观念则可定义出另一面向。此一面向不规避自我生成的问题,但它并不假借功能分化的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援引一些特别的精神作业:借自另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影像、形式等在精神中真正的结晶(特别见:认同,投射,自恋,镜像阶段,“好”对象/“坏”对象)。精神分析师们致力于探究这些认同的特选时刻与阶段,并且定义出不同审级(自我、理想自我、自我理想、超我)特定的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一来,自我对知觉与对外在世界的关系,具有一个新的意义,但并未因此被取消:自我不再是一个从知觉-意识系统发展出来的装置,而是起源于某些特殊知觉的一种内在形成物。这些知觉并非来自一般而言的外在世界,而是来自人际世界。

[!TE-n x"mg0心理学空间5Gm/`zj Ud8MD.[d

就拓扑论观点而言,自我因此被定义为“它”所针对的对象,而不是“它”的散发物:自恋理论以及力比多依照某种真正的能量平衡而导向自我或导向一个外在对象的相关观念,不仅未随着第二拓扑论的到来被佛洛伊德放弃,而且直到其后期著作均一再受到他的肯定。精神分析临床——主要是精神病临床——也进一步为此构想提供辩护:如,忧郁症患者对自我的贬抑与恨,躁狂患者自我的扩展甚至与理想、自我融合为一,人格解体状态中由于对自我“边界”的撤回投资而导致它们的丧失(正如菲登[P. Federn]所强调)等等。心理学空间e2B@M f ^

心理学空间1l_8R8pNw;dk'R

最后,关于自我活动应具有何种能量基础的难题,也可透过检视其与自恋投资观念的关系而获得进展。问题的重心不再在于认识所谓去性化或中性化这种假设性质变的意义,而是在于理解自我这个力比多对象如何能够不仅作为一个“贮槽”,而且作为由此派发出来之力比多投资的主体。心理学空间;l'T"g R o

K[n7Ky'r~["y6Y0在此简述的第二条思想路线,由于较接近经验与分析的发现,因此显得比第一条路线较不具综合性;特别是它悬置了将一系列的作业、活动衔接于一个专属精神分析之精神装置理论此一必要任务;而某一精神分析学派,在建立一个普通心理学的衡量之下,则将这些作业、活动彷佛理所当然地归类为自我功能。

OO C\6F3]d(C2_2azb0心理学空间x R+t!L$_8_

(α)然而,在《歇斯底里研究》有关自我问题的段落中,佛洛伊德确实知道以其他特定词汇来指称das lndividuum (个体), diePerson(个人)。

}x5NQr`u6v-L0心理学空间hQHQ&{wxv

(β)例如《Wo Es war,sol1 Ich werden》字面意义为:“‘它’所曾在,我[自我]必成为”,这句总结了有关自我、“它”与超我之漫长发展的名言,本身便足以证明。

.w PHw)X:J:l[]_0心理学空间}F~*r&`.Z#|

(γ)自我的某些特征,使人可将《科学心理学大纲》中的自我比较于当代思想中所谓的Gestalt(完形),一种形式:具有相对固定的边界,然而亦有变动的可能性,但这些变动并不干扰由核心(lchkern)的永久性所确保之形式的平衡;相较于精神的其他部分,其能量程度的恒常;自我内部有良好的能量流通,与其周边所构成的栅栏形成对比;自我对于在自身边界以外进行的过程具有吸引与组织的效应( 佛洛伊德以他的nbesetzung [侧面投资]一词予以描述)。同样地,Gestalt从一个领域脱离出来,也极化并组织着此一领域;换言之,Gestalt 结构其背景。自我非但不是思维或广泛而言次过程的场所甚或主体,反而是这些思维、过程可被理解为其调节能力的效应。心理学空间Rx w*K| }

心理学空间 z7F6V8Hm1L

(δ)我们因此可以假设:如果在《梦的解析》的后设心理学中,自我的防御功能与审级本身均未被明显提出,难道不是因为在睡眠中自我所处位置与它在防御冲突中所占位置截然不同之故?它已不再是防御冲突的一端。我们可说其自恋投资(睡眠的欲望)将它延展至梦场景的向度,同时也试图使它与身体的自我重迭。心理学空间%B:^'X s/I

v6}Rq1|[O|0(ε)有关自我功能的一般理论之不足与缺乏一致性等批评,请参阅丹尼尔·拉嘉许(DanielLagache)的著作《精神分析与人格结构》。心理学空间/^3Q8xa"MN+gVf

},ySs7Q/hk$J0(ζ)特别参阅哈特曼(Hartmann)、克里斯(Kris)与勒文斯坦(Læwenstein)、以及大卫·拉普波(David Rapaport)的著作。

(DA4nx z,D/t9p/E0心理学空间4J?0l| c0R

(η)某些察觉到此一困难的论者,曾试图赋予自我一个具有其装置、执行图式与专属快感的欲力。例如亨爵克(I.Hendricks) 即描述一种instinct to master(见:掌握欲力)。

` T+j/W"? s/W@)i'E0

Z2d$jx1Mxo0(θ)如《标准版》编者所指出,此一注释在《自我与“它”》的德文版中并不存在。它首次见于1927年的英译本中,该译本明确指出此一注释曾获得佛洛伊德本人的授权。心理学空间0E[U a9F.m;s9M\

~]xpjC$Cn$n,XD b6w0157.理想自我idealego心理学空间jb(l7Y-s9?

+HxH mKz"A7[ J0某些论者区别于自我理想的一种精神内部形成物,并将其定义为:依照儿童期自恋模型所塑造出之自恋性全能理想。心理学空间)[A'J5h S5P\}#k6p

心理学空间&?ts:J c

佛洛伊德所创Idealich(理想、自我)一词见于《自恋导论》与《自我与“它”》二文。但在其著作中,我们无法看出ldealich (理想自我)与/chideal(自我理想)概念上的区别。心理学空间J2b+cX(F

心理学空间WED;{#i+QX

继佛洛伊德之后,某些论者重拾这两个词汇所构成的词组,用以指称精神内部两种不同的形成物。

i4_D4~LUd v0心理学空间#mPw#JbQ^

主要论者如伦博格(Nunberg),他将理想自我视为一种在发生上早于超我的形成物:“感到仍与‘它’为一体之尚未组织化的自我,相当于一种理想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主体遗落此自恋理想,并且渴望重回此一情境。这在精神病上经常发生,但不仅限于精神病。

kGs"lY0{0

u B ZdD [ JM0丹尼尔·拉嘉许(Daniel Lagache)曾强调将理想自我所代表之认同端点区分于由自我理想-超我词组所构成之认同端点的重要性。对他而言,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恋形成物,但他的构想与伦博格并不相同:“被视为一种全能自恋理想的理想自我,不可被化约为自我与‘它’的统合,它包含了对另一个受到全能投资的人物——亦即母亲——的原认同”。理想自我是拉嘉许描述的英雄认同(对特殊、尊贵人物之认同)之基础:“理想自我亦显露在对历史或当代伟大人物的激情崇拜上,这些人物的特征是独立不羁、高傲、具影响力。随着治疗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理想自我逐渐成形、浮现,成为一种不可被化约为自我理想的形成物”。根据拉嘉许,理想自我的形成涉及施虐/受虐关系,特别是与对自己的肯定有相互关系之对他者的否定(见:对侵略者的认同)。心理学空间:Oq ICK$q

心理学空间*{P9k%P)~0WG*G

对贾克·拉岗(Jacques Lacan)而言,理想自我亦是一种本质为自恋的形成物,它源于镜像阶段,并属于想象范畴。心理学空间o.x2O \Y{

心理学空间2Z:i!C A4r9i u4v

除了观点的分歧,这些不同论者均一致肯定在精神分析理论中限定理想自我此一无意识形成物以及强调其自恋特征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应注意,在引进该词的文章中,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理想审级之形成乃起源于理想化的过程,透过此一过程,主体以重新获得所谓儿童期自恋全能状态为其目标。心理学空间T;f$K7kv}u

心理学空间3NB;eT-X

158.快感-自我/现实-自我pleasure-ego—reality-ego心理学空间W'[^]?v vK:pg)m

OtT6ks I0佛洛伊德在有关主体对外在世界关系以及与现实接触等生成问题上使用的词汇。此二词总是相互对立,但却处于各种极为不同的词义脉络中,以致无法赋予单一定义;且其意义过度重叠纠葛,亦使我们无法透过多重定义予以确立。

(B/NV"[8ib,j2E0心理学空间#M n?1Rh2\.|H

佛洛伊德主要于下列著作中提出快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立:《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欲力及其命运》《否定》。首先应注意,这些文章虽然分属佛洛伊德思想的不同时期,但彼此之间保有连贯性,且丝毫不受第一拓扑论过渡到第二拓扑论时自我定义的修正所影响。

s"[?H/}'o:Q0心理学空间)Z^Q;IJ

1.在《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一文中,快感-自我/现实-自我的对立与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的对立有关。佛洛伊德在此使用Lust-lch与Real-lch等词,乃是为了指称自我欲力的演化。欲力首先根据快感原则运作,之后则逐渐服从于现实原则,但对于比自我欲力更难以“教化”的性欲力而言,此演化则较为缓慢、不完全。“正如快感-自我除了欲求、力求获取快感并避免不快感之外,不能有其他作为;同样地,现实-自我除了趋向益处并确保自身不受损害之外,没有其他任务”。应注意的是,此处自我主要是就欲力的角度被考虑,欲力被认为提供自我一种能量基础。快感-自我与现实-自我并非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形式,而是自我欲力两种运作模式的定义:根据快感原则与根据现实原则的运作。心理学空间 H |hs WlR$D

-O:E$htr8[eg@)Q02.在《欲力及其命运》中,立论面向仍属发生学,但此处所针对的并不在于衔接两个原则,亦不在于自我欲力的演化,而是在于与快感/不快感对立有相互关系之主体(自我)/客体(外在世界)对立的形成。心理学空间D&q!Qvf,fJ

心理学空间8`kV8i8m"R@)K3h

在此面向上,佛洛伊德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体“……与提供快感者重叠,外在世界则相当于无关紧要者”;第二阶段,主体对立于外在世界,犹如提供快感者对立于造成不快感者。在第一阶段,主体被形容为现实-自我,在第二阶段则为快感-自我。我们看到,这些词汇的次序与前文中相反,但它们——特别是现实-自我一词——在此并非就相同意义而言:现实-自我与快感-自我的对立在此早于现实原则的导入,现实-自我至快感-自我的过渡“……是在快感原则的宰制下完成”。

6gdTF\t f;v9e0心理学空间,TdU;\|_6n}

此一“最初的现实-自我”之所以被佛洛伊德如此称谓,原因在于“……[它]根据一个良好的客观判准来区分内在与外在”。这个命题我们可以理解如下:实际上,使主体感到快感与不快感又不将它们视若外在世界(其本身特质对主体而言无关紧要)的性质,是一种一开始便是客观的立场。

I#E6?_B-L0心理学空间e!p M`.K

而快感-自我又是如何构成?主体,乃至外在世界,均被分裂为一个提供快感部分与一个造成不快感的部分;结果产生一种新的分配:主体与所有提供快感者重叠,世界则与造成不快感者重叠。此一分配是藉由内摄外在世界对象中属快感来源的部分,以及将内在中造成不快感之物投射出去。主体此一新的立场使他可被定义为“纯粹的快感-自我”,因为所有造成不快感者均被排除在外。

5P*eNbz|-R0心理学空间 l2Q3x-k,yb F

由此可见,在《欲力及其命运)中,快感-自我一词不再仅意指自我受到快感-不快感原则的宰制,而且指自我被认同于提供快感者,与造成不快感者对立。在这个新的词义中,对立的仍是自我的两个阶段,但此次这两个阶段则是由自我之界限与内容的改变所定义。

O r?[4E1[3k0I0心理学空间 o%r*iuN%A!s

3.在《否定》一文中,佛洛伊德再度使用快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区分,且亦就与前述文章相同的面向而言:主体/外在世界的对立如何构成?虽然“最初的现实-自我”此一用语并未被完全重拾,但佛洛伊德似乎没有放弃这个观念,因为他坚持主体一开始便与现实有客观的接触:“最初,表象的存在是被表象物之现实性的一种保证”。

{8CsM~0

:e5p!?fhwi0第二阶段,“快感-自我”阶段,则被以与《欲力及其命运》所用相同的字眼来描述“原初快感-自我……希望内摄所有好的事物,并且将所有坏的事物丢弃于外。对他而言坏的事物、对自我而言的陌生者、处于外在的事物,这些一开始都是相同的”。

%_i+C%D3@#Q7W&^K'z0心理学空间4^,{;Iq9e [ dM K

“最终的现实-自我”则对应于第三阶段,此时,主体尝试在外界找到一个能与最早提供满足但已失落之对象的表象相对应的真实对象(见:满足的经验)。这便是现实的测试原动力所在。

u:r,]{4z/J\i0

3u"L&V#L!Z2^d[0此一由快感-自我到现实-自我的过渡,正如《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所述,有赖于现实原则的建立。

4a+l~H6FY\D0心理学空间 \v:P(ht Y K \*d

*:快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立从未被佛洛伊德整合入其后设心理学整体观点中,特别是作为精神装置审级之自我的理论。然而这种衔接的重要性却十分明显;此一接合将使精神分析自我理论的某些困难较易获得解决:心理学空间V f\^8Z;c C8} Qt

\4e\8NB@ U01.佛洛伊德关于快感-自我/现实-自我演化的观点构成一种企图,以便在生物心理个体(我们认为可视同为佛洛伊德所提出之“最初的现实-自我”)与作为审级的自我间建立起一个中介、一种生成(纵使是神话式的);

/c7C7Xy7L]$a6{}0

xrs9YOlpJ_02.这些观点以内摄或投射等原始精神作业作为此种生成的原动力,透过这些作业,一个区分内在、外在的自我界限得以构成;心理学空间&Sa Li8c6o

j?9m [K03.这些观点能去除如原自恋这样的词汇所具有的歧义性。这种歧义性不断地使精神分析理论陷入泥沼,因为人们经常以为原自恋是一种假设的原初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体并无任何——即使是初步的——接触外在世界的管道。心理学空间"n+STPF!C

PK E1^@,M/c0159.欲力动势instinctualimpulse

duzj8gkTV0心理学空间&T)L/{0nxq)Q.x2{

佛洛伊德所用之词,用来指称动力论面向下的欲力:即透过一定的内部刺激来实现与殊化的欲力。心理学空间x4f~)^.AqY

*]y-I:di0Triebregung一词最早出现在《欲力及其命运》中,但它所意指的概念很早就已见于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如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他便以内源刺激(endogene Reize)来表示完全相同之物。心理学空间!A0c7rssBq?8m

心理学空间d"{:y RU

Triebregung与Trieb(欲力)之间只有极小的差异:佛洛伊德时常将两者交替使用。尽管如此,若藉由阅读所有著作,一种区分被证实是可能的话,那便是:就器质变化使其启动的时刻考量,欲力动势是运作中的欲力。心理学空间 L3N7_}6j7b*f p

心理学空间G;[iv ]R&Q B w

依据佛洛伊德的看法,欲力动势与欲力位于同一个层面;当欲力被视为是某种生物学上的变化,因此,严格地说,当它未及意识-无意识区别时,对欲力动势而言也是一样:“当我们谈到无意识的欲力动势或被抑制的欲力动势时,这是一种不精确的表达方式,但是没有危险性。我们所表示的只是表象-代表是无意识的欲力动势,因为其它的都不列入考虑”。心理学空间4@)mY'Ha

心理学空间kR6I;r&d

我们认为不应该,像人们经常做的,将Triebregung 译为émoi pulsionnel(欲力情条)这个截然属于情感范畴的词汇,因为德文词汇或instinctual impulse这个英文对等词也非如此。我们建议重新使用motion(动)这个借自道德心理学的古老词汇。对我们而言,它似乎更接近Regung这个来自于动词regen“使……动”的名词,也更接近佛洛伊德的用法。值得注意的是,“欲力动势”属于一系列惯用的心理学词汇动因(motif),运动的(mobile),动机(motivation),它们全都使用了运动(mouvement)的概念。心理学空间 I-[^5`,A9[ BP Y

NdP"v4k0Z$xM0除了Triebregung一词之外,Regung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的复合词还有,比如说, Wunschregung(欲望动势), Affektregung(情感动势)等,它们都具有内在运动这个细致意义。

sZ:y xE2q?4z9~0

ge1U,O!s;M8`(gV,[0【译注】心理学空间"_{4goV.Z

Jy BhX7`v0在佛洛伊德语言中常见的由Regung所形成的复合字,除了Triebregung以及作者所提到的Wunschregung 与Affektregung 之外,尚有Gefühlsregungen、Liebesregung等等。根据拉普朗虚等人在《翻译佛洛伊德》一书中所述,佛洛伊德并未能说服弟子们注意到Regung此一概念的用处。事实上,在琼斯(Ernest Jones)所主编的《精神分析著作翻译语典》中,建议最好完全将复合字中的Regung 略去不译。如Triebregung 直接译为instinct或impulse。

#? IP3f0Sv n}5L0

Rl2A(JI8]E0然而,在随后有系统的精神分析翻译计划中,Regung一字并未被拭除。英文《标准版》多以impulse(冲动)来表示复合字中之Regung,如wishful impulses、affective impulses、emotional impuises (Gefühlsregungen在少数状况下被译为feelings或emotions)与love-impulse(Liebesregung 或作erotic impulse与feelingof love)等。而法文版佛洛伊德全集的编译者选择以motion统一作为Regung的对应词。心理学空间R9_ g-OLVY'f(s-Q

心理学空间`q*|x.Z+jL ^

一些论者曾提及佛洛伊德著作《标准版》将Triebregung 译为instinctual impulse所产生的问题。英译者史崔齐(JamesStrachey)大多将单独使用的Regung译为impulse与excitation。应注意,早在佛洛伊德与弗利斯(Fliess)通信时,前者便曾使用德文Impuls来说明神经症患者的精神结构。翁斯顿(D.G.Ornston)与侯德(Alex Ho1der)等论者建议以较不具区别性、目的性的英文stirstirring (动、扰动、兴奋)来表示Regung ,而以stirring of a drive 或drive urge来指称Triebregung 。根据翁斯顿的解释,Regung所指的是“未分化欲力的无意识扰动”,或是“模糊的身体运动之扩散激发”。而根据马洪尼(Patrick Mahony)类似的看法,德文Regung所意味的是“一运动的轻启”(le début 1éger d'unmouvement),若以英文impulse表示将过于强烈。而对应excitation的则另有德文Erregung 一字,指激动,或者感情运动的达到顶点。此外,就临床的观点,分析师较常注意的应是情感运动的开端,而非被分析者明显的冲动表现。

+_b#d"{9S0

T%q-rsB)zg0至于法文方面,拉岗(Lacan)亦曾论及以émoipulsionnel来翻译Triebregung的不当处。émoi与émoyer、esmayer这两个古法文动词的关系密切:émoyer意味”使某人丧失其能力”,而esmayer(搅扰、惊吓)与magnan、mögen等德文有关(根据《法语历史辞典》的解释,古法文esmaier一部分系源自古德文magen:“有力”,“力”)。故拉岗以为,émoi一词所指的是力,或权力关系,而非与德文Regung相关的“感情”(émotion)、“使动”(émouvoir)。

2J"x \*Wz ` RD0

iif[n7t0《翻译佛洛伊德》一书指出,《词汇)所译motion一词,也不太为法国精神分析界采用。但拉普朗虚在这之后并未因此更改Regung的译名。相对于一些英语系论者或译者贬低,甚至抹拭掉Triebregung中之Regung 的作法,葛林(AndréGreen)将motion pulsionnelle视为是佛洛伊德后期的重要概念,藉此来解释情感与表象间的关系在佛洛伊德思想中演变,同时强调出那些着重表象与对象关系的论者们所忽视的情感相对于表象而言所扮演的“无意识运动极”的角色。葛林指出,佛洛伊德选择motion pulsionnelle一词的用意在强调与「状态转变”此一观念密不可分的欲力在来源与目的之间的「连动J '而在此过程中motion pulsionnelle这个欲力的精神代表将会“动员”先前满足所遗留下来的事物-表象的痕迹。心理学空间c{d}gW0S

心理学空间NJc vDB#VpT

我们有所保留地选择将Triebregung 译为“欲力动势”。“势”在中文语源中本就强调“力”之运动与操作,由此可以掌握本书作者在此条文中所强调的欲力所具有“运动”、“动力论”、“运作”及“行动”的层面。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依据佛洛伊德的定义,欲力是以来自精神内部的持续力,而非瞬间、单次冲力的形式运作,或某种形式的蓄势待发。至于中文“运动”一词,则保留用来表示佛洛伊德所使用的另一德文字:Bewegung。

]:F4oHD0心理学空间$g5}2|bX ^Z9L'O

又,作者评注第一段中称Triebregung首见于1915年的《欲力及其命运》。然而根据英文《标准版》编译者,该词至少在1907年(《强迫行为与宗教活动》[Zwangshandlung und Religionsübungen])便已出现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心理学空间j_W:d&l:VOW+]

心理学空间X-[*FoZh}0Y @.v@7O7`

160.自恋narcissismo心理学空间$` F V @;U3|rL.z$^.a

!d RQ ~%c0引申自纳西思(Narcisse)神话,指对自己影像的爱恋。心理学空间 r"o4Eh&n

ZOOO a9I01.自恋(α)一词首次出现于佛洛伊德1910年的著作中,用以说明同性恋者的对象选择;他们“……将他们自己当作性对象,亦即,从自恋中开始,寻找类似他们的年轻人,想要以母亲爱他们的方式来爱这些人”。

!AW"xN.?*Uu!C.K0心理学空间-n Y4a)D`2|m

自恋的发现,促使佛洛伊德在薛柏(Schreber)的病例中(1911)提出一个介于自体情欲与对象爱恋之间的性演化阶段的存在。“主体首先将他自己,自己的身体,当作是爱恋对象”,这使得性欲力的首次混合得以可能。《图腾与禁忌》中表达同样的观点。心理学空间7h0Y#J A:_+GRF%L8X

.w3sdq+IQV1P02.可见佛洛伊德在以(《自恋导论》)这个特别研究“引进”自恋的概念之前,早就使用了这个概念。不过,藉由特别考量力比多投资的问题,他在这篇文章中将此概念引进整个精神分析理论中。实际上,精神病(“自恋型神经症”)揭显了力比多透过撤回对象投资去投资自我的可能性;这意味“基本上,自我的原始投资持续存在……,它与对象投资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原生质微生物的身体与其所派送出的假足之间的关系一般”。藉由引用一种力比多能量守恒原则,佛洛伊德在(投资在自我中的)“自我力比多”与“对象力比多”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一者愈被耗用,另一者则愈被贫化”。“自我应被视为力比多的一个大贮槽,力比多由此被派送到对象上,而且随时准备吸收从对象逆流回来的力比多”。

D,Ff-Fhf0心理学空间O9p}w6F:H

在认识到自我力比多投资持续性的此种能量概念之架构下,由此引出一种自恋的结构性定义:自恋不再是以一个演化阶段,而是以一种任何对象投资都无法完全越过的力比多的郁积形式出现。心理学空间/v9M0H9D4{ f

心理学空间Qr;B5MU.u2W5oCN AR/S

3.对象的撤回投资以及力比多的撤回转至主体上的此种过程,早已被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于1908年早发性痴呆的例子中指出:“早发性痴呆的心性特征,为病人回转到自体情欲中……。一般健康的人将所有的力比多导向其周围所有有生命或无生命对象物,而心神疾病患者则将这些力比多传会到自己之上,作为其唯一的性对象”。佛洛伊德采用了亚伯拉罕的这些想法,它们“被精神分析所接受,并且成为我们对精神病之态度的基础”。但是他补充了下列这个相较于自体情欲能够界定自恋的看法:自我一开始并不是以统一的状态存在,并且它需要“一种新的精神作用”方能自行构成。

~-n._ q^ C$?*s0心理学空间$io8n;e(?nG5N

如果我们想要维持两者间的区别:性欲力以无序、彼此独立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状态,以及整个自我被当为爱恋对象的自恋,便应该将儿童期自恋的主导性与自我的形成时刻两者相互重叠。

J b`k h9BTs0

KjHj"d BY3Vc,[0就这点而言,精神分析理论并非没有歧义。就发生论的角度,自我的构成可被设想为精神单元,相对应于身体图式的构成。此种单元也可被推想为主体自己从他人的模型获得某种影像并将之沉淀而成,这影像确切地说便是自我。而自恋正是主体被这影像所爱恋迷惑。贾克·拉岗(Jacques Lacan)将这个自我形成的最初时刻与被他称为镜像阶段的根本自恋经验两者联系在一起。就此一角度而言,自我由对他人影像的认同所定义,自恋——甚至“原”自恋——并非是一种没有任何相互主体关系的状态,而是某种关系的内在化。这样的构思正是从《哀悼与忧郁》一文中获得的,佛洛伊德在此一文章中似乎将自恋看成一种对对象的“自恋型认同”。

PssbX*Whg5c }0

0o+B+a.z\0尽管如此,随着第二精神装置理论的发展,此种想法便消逝不见。佛洛伊德将一个原自恋的(无对象的)状态与对对象的关系两者概括地对立。这个他此时称作原自恋的原始状态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完全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自我与“它”之间的无分化;此状态以子宫内的生活为原型,而睡眠则代表此原型大致完美的复制。心理学空间D9xH B~6iil5ed

e:|,A.U4Z4?0一种与藉由对他人之认同的自我形成同时的自恋这个看法,并未因此被放弃,只是此时它被称为“次自恋”而不再是“原自恋”;“藉由认同,汇流至自我的力比多……产生其“次自恋”。“自我的自恋因此是次级的,从对象撤回”。心理学空间,K;V~!j~AEw

心理学空间:[f8TTfMc8Vb5||

佛洛伊德此项观点的重大修正,与下列三点有关:1)“它”的概念的提出——“它”作为一个分离的审级,其他审级则藉由分化来自于它;2)自我概念的演化,它同样强调产生自我的认同,以及那个被当为分化装置的自我调适功能;3)最后,自体情欲与自恋之间区别的解消。按照字面的意义来理解,此种构思同时朝向两个危险:与实际经验背道而驰,由于主张新生儿并不具有任何之于外在世界的知觉开口;其次,天真地重演下列被“生物学的”陈述所加重的唯心论疑难:如何从一自我封闭的单子过渡到逐渐认识对象?心理学空间V&T!p,R,@^l"s-Kr

心理学空间(uX$W e D%]"h9e

(α)佛洛伊德在《自恋导论》的开头,宣称他从那科(Paul Näcke)(1899)处借来自恋一词,后者将它用来描述一种倒错。在1920年添加进《性学三论》的附注中,佛洛伊德改变上述论点:创造该词汇者为艾利斯(HavelockEl1is)。事实上,那科的确创了Narzissmus一字,不过却是为了要评论艾利斯的观点。后者首次在1898年《自体情欲心理学研究》一文中,描述了一种与纳西思神话有关之倒错行为。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