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694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XI?P)G'ohx0心理学空间1ivCB6h s%ZI

vN S2Y[0 181.过渡物transitionalobject

_`V2}2~8T Kf U2|0

;g'r1] r(|0  温尼可(D.W.Winnicott)所提出的词,它指对婴儿及幼儿而言具有亲和价值的实物(如所吸吮的毯子的一角、或毛巾),特别是在入睡时。

o#OOYo VIl0心理学空间ja'^lJ;pF PvD

 根据此论者的说法,依赖此类对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使儿童得以由对母亲最初的口唇关系转移到“真正的对象关系”。心理学空间Z9c E U7d'A

心理学空间Rb,w"X.mG

 温尼可关于过渡物看法的要点,见于一篇名为《过渡物与过渡现象》的文章中。

5]3E9aD!{3Ok0心理学空间)e)C5l$Z0KVK

 1.就临床描述的层次而言,他揭显一种时常可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行为,将之称为对过渡物的关系。

gI"_!Dg:~&G;m p-j0

p'P8[ M.| ND!T]yO0 儿童在四到十二个月大之间时常被观察到依恋于一个特别对象,如一团毛线、毯子或鸭绒被的一角等,他吸吮、紧抱着它,在入睡时特别显得非有它不可。此种“过渡物”长期都保有其价值一直到逐渐消失为止;以后也可能再出现,尤其在抑郁阶段来临时。

^E!L-jhj UN5D0心理学空间?o!Zd\@

 温尼可将某些举动及多种口腔活动(如婴儿的牙牙学语)置于他称作过渡现象的同一类别中。

NL t.b4?0心理学空间] W7hBA}

 2.就发生论的层次而言,过渡物位于“拇指与绒毛玩具熊之间”。实际上,虽然它构成“儿童几乎不可分的一部分”——就此点而言不同于未来的玩具——它也是第一个“非我的所有物”(not-me possession)。

K:qkS1S;o/p)TU0

*O#c+Dy hs-d-B0 就力比多的观点而言,此种活动依然属于口唇类型。改变的是对象的地位。在最初的口唇活动中(对乳房的关系),有一种被温尼可称为“原创造力”之物存在:“由于儿童爱的能力或(或许可以说)由于需求,乳房被婴儿反复地制造出来……。母亲将真实的乳房在适当的时刻放置于婴儿准备要将之创造出来的地方”。随后,现实的测试将会运作。对过渡物的关系位处于这两段期间之间,介于主观与客观的半途中:“从我们的观点,对象来自于外,但就婴儿的观点并非如此。但它也不是来自于内;它不是一种幻觉”。心理学空间-yI)N6{_ONr

心理学空间zk o1Up!xYX

 3.过渡物虽然构成一过渡时期——朝向对一个(清楚地与主体分化的)对象的知觉,以及朝向“真正的对象关系”——但在往后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过渡物的功能不会因此便被取消。“过渡物与过渡现象让每个人都以那对他们而言永远都会是重要的点开始,亦即,一种不会被质疑的经验中立区”。根据温尼可的看法,它们属于错觉的范围:“这个经验的中介区——它不必为其究竟属内在或外在的(共享)的现实去辩解说明——构成儿童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在往后生命中依然保留在那些属于艺术、宗教、富想象力的生活,以及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激烈经验之中”。心理学空间 j x/D o0wF1Q

心理学空间8~@ j A Y

182.力比多组织 organizationof the libido心理学空间@t#k RH;a C6xl

Tyl iD*I0部分欲力间的相对协同,具有某一动情带的优先性,以及某一特定对象关系模式的特征。从某种时序来看,力比多组织界定了儿童心性演化的各个阶段。

|ND5O\v7LeFs0

Z&J6LQ@9NN7U I0佛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组织看法的演变,可以被简略描述如下:在第一版的《性学三论》中,口唇或肛门活动的确被描述为早发的性活动,但并未对此提及一种组织;唯有在生殖带的优先性被确立后,儿童才得以脱离部分欲力之无序状态。虽然《性学三论》的中心论点确实在显示一种比生殖功能更广的性功能之存在,然而,唯有生殖功能才能独自将性功能组织化。于1905年概括青春期所带来的转变时,佛洛伊德写道:“性欲力迄今主要是自体情欲的,如今找到了性对象。到目前为止其活动都来自于个别的欲力与动情带——后者彼此独立,寻找作为其唯一性目的的某种快感。现在产生一个新的性目的,为达成此目的,所有的部分欲力共同合作,同时各动情带也服从于生殖带的至上性之下”。可见,佛洛伊德此时并未提及前生殖组织,是对象的发现才使欲力的协同彻底得以可能。

N(l1}'@r5}m0

D t9P-U2W\,Ud0日后佛洛伊德仍是在对象这方面发现性的一种组织模式,他将之介入于欲力的无组织化状态(自体情欲)以及完全对象选择两者之间:自恋。此时的对象乃是有如统一体般的自我。心理学空间,hU$vzL

心理学空间 u8C'H)Fi&R

直到1913年,在《论强迫型神经症素因》一文中,佛洛伊德才提出前生殖组织的概念:于此处,欲力统一在一种连结于某特定动情带上的性活动所具有的优先性中。他首先描述了肛门的(1913,所引上文),随后口唇的(《性学三论》1915年版)、最后阳具的(1923年,在《儿童期生殖组织》中)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佛洛伊德在描述这三个组织后,依旧重申“完全的组织在第四期——生殖期才经由青春期而达成”。

chIH'J/mMS0

*uf#i(d PH2xH5}I+rCl0企图界定性的前生殖组织模式,佛洛伊德依循两条我们无法于其间建立严格对应的取径。根据这两条取径之一,担任组织功能的是对象:不同的组织模式于是根据从自体情欲,经由自恋与同性恋对象选择,直到异性恋对象此一系列而被分级配置;根据另一取径,每个组织集中在依赖某特定动情带的性活动的特殊模式上。心理学空间CVa}zRH

心理学空间6b+@+[1l1bs"{4C&c"G

就第三个角度,如何理解一个动情带的优先性,以及与之对应的活动?就口唇组织的层面而言,(口唇)活动之优先性意味一种与周遭之间几乎独占的关系。然而以后的组织又如何(它们并未取消那些不具优势地位活动之运作)?例如,提到肛门性(analité)的优先性时意指的是什么?我们不能将之理解为所有口唇性(sexualité orale)的悬置,更不能将它们放在次要位置;事实上,因为口唇交换浸透了与肛门活动相关的涵义,口唇性被整合进肛门组织中。

Lw'{U2@!\D!b8J0

'e8A{ e4hv3L$i0183.妄想症paranoia心理学空间~9a.aU M!X

心理学空间dcu8d [o-j

一种慢性精神病,其特征为大致相当系统化的妄想、显著的诠释行为,但智能并未衰退,一般而言亦无恶化的倾向。心理学空间xYj9M g a xt FMW

心理学空间w Jp}o#N3A0VE

除了被迫害妄想之外,佛洛伊德也将色情狂、忌妒妄想及自大妄想归类为妄想症。

^`Q+m(exz{@C0心理学空间X*OB[W,Q6a+j4b

Paranoïa 一词为希腊文,指疯狂、心神错乱。该词非常早便已用于精神医学。其复杂的历史在精神医学著作中经常被论及,请读者参考相关著作。我们知道,在19世纪德国精神医学中,妄想症倾向于涵盖所有妄想。直到20世纪,主要在克雷佩林(Kraepelin)的影响下,它才具有明确意义与限定范围。然而在今日,不同学派之间对此疾病分类架构的范围仍有歧见。

S&o(a ^O7X0^0心理学空间]3bSf.y5~']

精神分析对此观念的演变似乎没有直接而仅是间接影响。因为经由布洛伊勒(Bleuler)的中介,精神分析对于定义精神分裂的交界场域曾有所贡献。

iNmp t3jv3U0

dk-|8bjp r(X0对佛洛伊德的读者而言,了解佛洛伊德对有关妄想症一词的语用如何衔接于此演变过程,应有助益。在他与弗利斯(Fliess)的通信以及其早期出版著作中,佛洛伊德似乎仍停留于前克雷佩林式的看法,将妄想症视为一概括大部分慢性妄想形式之庞大疾病实体。而在1911年之后出版的著作中,他采纳了克雷佩林对于妄想症与早发性痴呆所做的重大区分:“我认为克雷佩林跨出的这一步完全合理,他将以往人们称为妄想症的一大部分,与紧张症(Katatonie)以及其他形式镕铸为一新的临床单位”。我们知道,克雷佩林认为早发性痴呆除了青春型(hébéphrénique)与紧张型之外,还有一种妄想型,其中虽有妄想但不甚系统化,同时伴有冷漠感(inaffectivité),并会演变成末期痴呆。由于采纳这套术语,佛洛伊德因此在一篇早期著作中,将“慢性妄想症”的诊断修改为“妄想型痴呆”。心理学空间 j?Jw2~S

2^y"ON4v*zo0与克雷佩林所见一致,佛洛伊德亦始终将所有系统化妄想归类于妄想症名下,作为独立于早发性痴呆群组:他不仅将被迫害妄想,而且也将色情狂、嫉妒妄想与自大妄想纳入其中。佛洛伊德的立场与其追随者布洛伊勒截然不同,后者将妄想症归类在精神分裂群组里,在这里可以发现一个相同的原初根本障碍:“解离”,因而将它纳入精神分裂群组中(见:精神分裂)。此一倾向在受到精神分析影响的当代美国精神医学学派中特别显著。

9k h(Tf^W H}0

pL#wYr"nB~ D0佛洛伊德的立场有细微差别。虽然他多次尝试就固着点以及运作机制的角度区分妄想症与精神分裂,但他并未因此否认“……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的征象可有各种程度的组合”,他并且赋予这类复杂结构一个发生学解释。但若参照克雷佩林所引进的区分,则佛洛伊德的立场与布洛伊勒正好相反。克雷佩林明确区分,一方面妄想症,另一方面早发性痴呆之妄想型形式;布洛伊勒将妄想症纳入早发性痴呆或精神分裂群组;而佛洛伊德则乐于将某些所谓妄想型早发性痴呆形式纳入妄想症。这主要是由于佛洛伊德认为,妄想之“系统化”并非是定义妄想症的良好判准。正如佛洛伊德对薛柏(Schreber)病例的研究——甚至该著作标题——所强调,对他而言,薛柏庭长的“妄想型痴呆”本质上是一种“妄想症”。心理学空间M ]8L0eT.h/H7R!G

0O0}v:i%er:K0在此我们无意提出佛洛伊德的妄想症理论。我们仅指出,佛洛伊德对妄想症的定义无论妄想形态为何——是基于其对抗同性恋的防御特征。对佛洛伊德而言,当此机制在所谓妄想型妄想中占有主导地位时即使无“系统化”特征——便是将它归类于妄想症的主要理由。心理学空间dr~#`6c

心理学空间0E3e7x*eL+qN8P%c:u

尽管构筑于相当不同的基础,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的立场亦重新接合佛洛伊德为妄想型精神分裂与妄想症寻找一共同基础的倾向。这便是其“妄想型位态”一词表面暧昧的原因之一。“妄想型位态”以受到部分“坏对象”迫害的幻想作为其核心,克莱茵发现,无论在妄想型(paranoïde)或妄想症(paranoïaque)的妄想中均有此种幻想出现。心理学空间%jQp8y2J'Y7ut4l

心理学空间.h)Y{!O;X K

184.妄想型paranoid

U.JB|%_2p0心理学空间\j|L/I

见:妄想型位态以及妄想症之评注。心理学空间j gs*X1D]

心理学空间 h@:|u?8IrA'l[

185.妄想型精神分裂paraphrenia

L3cp3a:o+d0

I,T/}#Bgf#L5E0A)克雷佩林(Kraepelin)所提出的词汇,用以指称慢性妄想精神病。一如妄想症,此类精神病并未伴随智能的衰退,亦不会演变为痴呆。但由于具有立基于幻觉与虚构之丰富但不甚系统化的妄想建构,因此它们更近于精神分裂。心理学空间x8a4Wb ru

心理学空间6Gd5K,q ~/I-S

B)佛洛伊德提出的词汇,用以指称精神分裂(“严格意义上的妄想型精神分裂”)或妄想症-精神分裂群组。

'JZv9k,h#Dk3^ R0心理学空间]H_nKA&[:b@(s

在今日,克雷佩林的词义已完全凌驾佛洛伊德所提出的。心理学空间b Qj W%Q8@!I7a}%gt

ro?[O?E"l0克雷佩林在佛洛伊德之前便已提出妄想型精神分裂一词(1900-1907 年间)。关于他对妄想型精神分裂的疾病分类概念——在今日已成经典——请读者参考精神医学手册。心理学空间'D0j(m7_0_ z#DTI W)b;Kn

+]M n|w%HnOf0佛洛伊德则希望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该词。他认为“早发性痴呆”以及此外的“精神分裂”等词均不适当。他偏好以妄想型精神分裂——此一对疾病深层机制并未有相同选择的词汇——取代上述词汇;而且由于妄想型精神分裂一词近似于妄想症,正可强调出两种疾病的谱系。

.e%q Q9W,kxS0

K*eF,F'} jC_,xL]0日后在《自恋导论》中,佛洛伊德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意义上重拾妄想型精神分裂一词,指称妄想症-精神分裂群组,但他也持续称精神分裂为“严格意义上的妄想型精神分裂”(eigentliche Paraphrenie)。心理学空间2y%_#p$Pe`(Z[| m

i5_7\{to0不久之后佛洛伊德便放弃其术语建议。这无疑是因布洛伊勒(Bleuler)的精神分裂一词已广被接受之故。

!^*\ ?c@3}j0b*o0

?,S8{&Vk:]0186.刺激防护protectiveshield心理学空间/H7`)g W&^.pE0J

心理学空间2X+p U(n x

佛洛伊德在精神生理学模型架构下使用的词汇,用以指称某种功能以及作为其基础之装置。此功能在于防护(schützen)生命体以抵抗来自外界的刺激,后者因其强度可能会毁灭生命体。该装置被设想为犹如包覆生命体的一道表层,被动地过滤刺激。

3j5em+?R~ Z0心理学空间V6]9Kfo L6@;A

Reizschutz一词的字面意义为抵抗刺激的防护。佛洛伊德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引进该词,并且主要在《论“魔术书写板”》以及《禁制、症状与焦虑》二文中藉以说明一种防护功能,但特别是指称一种专门装置。英译与法译者始终均未以同一词汇翻译其各种用法。我们认为,为了更能凸显此一概念,应为佛洛伊德术语找到一对应词,因此我们提议pare-excitations(刺激防护)一词。心理学空间?W'kZ vqy%E

no+TCf%ll:Uf'@0自《科学心理学大纲》开始,佛洛伊德即假设受到外部刺激之处存有某种防护装置(Quantitätsschirme)。作用于外在世界的能量与精神装置功能上所能卸除的能量,两者大小程度分属不同范畴。因此,在外部与内部交界处必须有一些“神经终端装置”,“……只允许外源量的商(Quotienten)通过”。而受到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之处则无需此种装置,因为此间运作之量的大小程度一开始即与神经元间流通的量属同一范畴。心理学空间)h/Y!HfB8q(M1qF O

心理学空间9@#L!H}Z V&Y'sp

应注意,佛洛伊德将防护装置的存在,连系于神经元系统维持能量归零的原初倾向(Trägheitsprinzip:惯性原则)。

~MKm$U J0心理学空间'WV5UskN&A

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为提出一种创伤理论,佛洛伊德借助一种活质囊泡的简化描述。这个囊泡为了存活,必须包覆一道防护层,后者会失去其活体性质而成为一道关卡,其功能在于保护囊泡避开远远强过系统内部能量之强烈外部刺激,但同时也根据其强度让一定比例的刺激通过,以便生命体能够接收外界的讯息。在此角度,创伤在初期可被定义为对此刺激防护大面积的穿透破坏。

G9w%vc)C0

^ w P f F7x~4s#n(W Q0此刺激防护的假设属于拓扑论概念:在这防护层之下有第二个接收层——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定义为知觉-意识系统。日后佛洛伊德亦将此种层组结构和“魔术书写板”的结构相比较。

iA^'z/@f&s"x1a0心理学空间m:u:N X(i:j Rt6XL

应注意,若说佛洛伊德在前述文章中,不认为受到内部刺激之处会有防护存在,这是因为他在此描述的精神装置就逻辑时间而言是先于防御的构成。应赋予刺激防护何种意义?要回答此一问题,必须整体考虑应授予生理学模型何种价值的问题。在此我们仅指出,佛洛伊德经常给予刺激防护一个物质意义: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他提及一些感觉接受器官;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他将感觉器官置于一种类似皮层的“全身刺激防护”(allgemeiner Reizschutz)之下。但同时他亦赋予刺激防护一个更广泛且不涉及特定身体基础的心理学意义,甚至认为它具有一个纯粹功能性的角色:抵抗刺激的防护是由知觉-意识系统周期性的投资与撤回投资所确保。知觉-意识系统仅藉此获取外在世界的“取样”。如此一来,刺激的约分并非来自一种纯粹空间性设备,而是来自一种能确保“周期性不受刺激”的时间运作模式。心理学空间 q+cSAd]6w

A7U+Qj4R-JjY*L0187.交合双亲,交合双亲依玛构combined parents, combined parent-figure

L5iyX2gYjQ!~,V0心理学空间+\p:Bs W0[J

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引进的词汇,指称一种藉由各式各样幻想所表现的儿童性理论。此类幻想将双亲再现成如同合成一体般于持续不断的性关系中:母亲容纳父亲的阴茎或整个父亲;父亲容纳母亲的乳房或整个母亲;双亲不可分地融合于性交中。

u g5y:~6N0心理学空间 gfR1uX!nh(r

此类幻想十分原始且极易引起焦虑。

GG{c!j,^T3b'i0

#s)Jz5PH5aC EF}g0“交合双亲”的观念与克莱茵关于伊底帕斯情结的概念密不可分:“这是指一种在发展阶段极早期便已构成的性理论。根据此一理论,母亲在性交过程中会将父亲的阴茎体内化,以致最后,拥有阴茎的女人即代表彼此结合的双亲”。心理学空间(n"w*q#pZ?;D5P

-{g E*j z hB/C5o0“有阴茎的女人”此种幻想并非克莱茵的发现;佛洛伊德自1908年便已在《论儿童性理论》中论及。但对他而言,此种幻想属于误识性别差异与女人阉割的儿童性理论。克莱茵在《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赋予这个幻想一个十分不同的起源;她认为此幻想衍生自一些非常早发的幻想:明显具施虐性的原初场景、父亲阴茎的内在化、将母亲身体再现了有“好”对象与特别是“坏”对象的容器。“母亲体内亦容纳父亲阴茎的儿童幻想,导致……另一个表象——‘有阴茎的女人’。属于母亲之女性阴茎的表象,似乎是一些更深层之焦虑内容因移置而改变的结果。这些焦虑与充满危险阴茎之母亲躯体以及进行危险性交的双亲有关。根据我们的经验,‘有阴茎的女人’始终表示‘有父亲阴茎的女人’”。这个与儿童原始施虐狂有关之“交合双亲”的幻想,具有巨大焦虑源价值。

%o9S w{ ^G8C0

H'P'I/c/f|!{f0在日后一篇文章中,克莱茵认为“交合双亲”的观念与儿童的一种根本态度有关:“这是幼儿强烈情绪和贪婪的特质,他必然认为双亲持续处于一种相互提供口唇、肛门与生殖器满足的状态”。

g!{#~/^3^ Iw0

j#M:SW/@0188.梦的(隐)思维 (latent)dreamthoughts

5Gp0f5c3D;T!b0心理学空间"E z~!Es A

见:隐思维。心理学空间'Qe(K%eT:S r!nA@

心理学空间R8B(D{4X`

189.知觉-意识perception-consciousness

dr dBO9wg%Q0心理学空间8XSs$c+|.Ia6u;R'W

见:意识,定义B 。

3dTy3vX0心理学空间%S:Keec6d4J'^)vP

190.透工working-through心理学空间$O2eU;l5w(n[a

bt@%r-s0分析藉以整合一个诠释并克服此诠释所引起之抗拒的过程。这是一种使主体接受某些被抑制元素并摆脱重复机制之宰制的精神工作。在治疗中,透工持续地进行,但它特别出现于治疗显得停滞以及抗拒虽被诠释但仍持续作用的某些时期。心理学空间2@]2_7b"uY

心理学空间~A&jN` D*r

相应地,就技术观点而言,分析师的诠释——主要在于指出相关意义如何重现于不同脉络——有利于透工的产生。心理学空间}Mr h&dt

VZ#|F3q r|*Z0Durcharbeiten(透工)此一名词化动词有一令人满意的英文对应词working-through。后者经常被法语作者援用。实际上,一般法文无法提供该词一个准确翻译。因此必须或接受如élaboration interprétative (诠释性加工)这类本身已是概念评注的词汇,或另创新词。我们采取后者作为解决方案,提出perlaboration(透工)一词。至于某些译者采用的élaboration(加工)一词,我们则认为并不适当;实际上,它比较接近另一些亦出现于佛洛伊德著作中的德文词汇bearbeiten或verarbeiten;另一方面,élaboration 附带的细致意义:mise en forme (成形),也可能扭曲durcharbeiten的意义(见:精神工作)。心理学空间*SASl!_cDS

Mt']-{gC$J6wV0此一术语的疑难不正与概念的不明确息息相关?

c3t$?X8A0心理学空间@r:crUj

从《歇斯底里研究》开始,被分析者在治疗中执行一定工作的观念便已存在; durcharbeiten 或Durcharbeitung 等词亦出现于佛洛伊德笔下,但并不具特定意义。

B)I"@OArR3Ge [X$e0心理学空间5?E1VP7k9I

直到《回忆、重复与透工》一文,这些词汇才被赋予特定意义。该文篇名预示,透工亦将构成治疗的原动力之一,相当于被抑制记忆的回忆与传会中的重复。但实际上,佛洛伊德赋予它的意义仍相当隐晦。从该文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心理学空间1? IOSzY

Lk+k!yF0ZPI0a)透工所针对的是抗拒;

E%P*b#{w0心理学空间:~[5VQ4?,NaM

b)一般而言,透工是继一个似乎对抗拒无效之诠释后产生;在此意义上,一段相对停滞的时期可能掩藏着佛洛伊德认为是治疗效力主因之极度正面的工作;心理学空间!DW}F'_KG/GH3u

心理学空间#V#zYuu Y-@ ZQ H

c)透工能使对于“培养抗拒”之被抑制欲力的拒绝或纯粹智识上的接受,过渡为以体验(Erleben)为基础的信念。在此意义上,正是经由“深陷抗拒”,主体才能执行透工。心理学空间n ~1@5v M ~#Z9I!_

0~LZjx0佛洛伊德并末将透工的概念与回忆、重复的概念组构在一起。尽管如此,对他而言,透工似乎是结合前述二者的第三个词汇。实际上,透工正是一种重复,只不过它受到诠释的修正,因此可能有利于主体从其重复机制中解脱。无疑地,佛洛伊德是因为考虑到透工具有体验与化解的特征,所以认为它等同于催眠治疗中的弭除反应。

@7F,[+k:Xm}ay Z0心理学空间El!zSm,J;w]

在《禁制、症状与焦虑》中,佛洛伊德对“它”与自我二者的抗拒所作的拓扑论区分,使他得以澄清先前文章中某些不明之处:自我的抗拒被克服后,抑制并未被揭除;必须要进一步“……克服重复强制的力量,即无意识原型加诸被抑制欲力过程的吸引力”;这正是透工之所以必要的理由。在此角度上,人们将它定义为一种过程:透过使无意识形成物特有之重复坚持与主体的整体人格产生关联,而将前者予以中止。

c7I/x K@Q0心理学空间6x)zh7| Bc&H.TSp

*:在上述佛洛伊德文章中,毫无疑问,透工被描述为一种由被分析者所执行的工作。继佛洛伊德之后,强调透工之必要的论者们亦不忘指出分析师在其中持续扮演的角色。如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便提及“我们的日常经验均一再肯定透工之必要:例如,我们可以看到病患在某个阶段获得洞见,但在之后的场次中却否认它,有时甚至忘记自己曾接受它。唯有依照重现于不同脉络中的材料得出我们的结论,并据此予以诠释,才能逐渐帮助病患较持久地获得洞见”。心理学空间Rf'? C,h]Is#R

MUt/?9b[1`0191.倒错perversion心理学空间!y |r!}p'N9F

R:ze-s;m]0指相对于“正常”性行为的偏差;在此,“正常”性行为之定义:与异性性交,其目的在于藉由生殖器的插入达到高潮。

Qvc0qlu0

a:{ a PE9_P'ku0人们称以下情况为倒错:当高潮是经由其他性对象(同性恋、恋童癖、兽交等)或其他的身体部位(如,肛交)而获得时;当高潮绝对从属于某些外在条件时(恋物癖、变装、偷窥与暴露狂、施虐-受虐狂);这些外在条件本身即足以导致性快感。

D}$\@#X8\ OfD0

!c:Q~W'q:n0就较广义而言,倒错指称伴随此类非典型获得性快感方式的所有心性行为。

D(B1Y#pDso,}w0

[a]'TC?01.除非相较于一种正常标准,否则很难设想倒错的观念。在佛洛伊德之前,甚至今日,倒错一词皆被用于指称本能的“偏差”。本能的定义,则是某一物种所专属且执行方式与对象相对不变之预先形成的行为。

JAP{"k0

G}%OGH KL/g0认为有多种本能的论者因此必须赋予倒错极大的广延和多样化的形式:“道德感”倒错(不良行为)、“社会本能”倒错(从事淫媒谋利)、营养本能倒错(嗜食症、耽酒狂)。在同一观念范围内,某些主体的性格与行为具有残暴或异常恶毒的特征,也常被形容为倒错(perversion)或甚至败坏(perversité)(α)。心理学空间2qM._"fi`+l

心理学空间#vxd4@ lN)D

在精神分析上,仅在与性相关时人们才论及倒错。虽然佛洛伊德除了性欲力之外也认可其他欲力的存在,但他并未论及有关其他欲力的倒错。在他称为自我保存欲力的领域上(例如饥饿),他曾描述一些营养上的障碍,但并未使用倒错一词;而其他许多论者则称这些障碍为营养本能倒错。对佛洛伊德而言,这些障碍是由于性影响了摄食功能(力比多化),因此可说摄食功能受到了性的“败坏”(pervertie)。

&mz.p$Q:m }-R/Iv{0

+X@:?'G,{5f6Y,{}02. 佛洛伊德开始构筑其性理论时,正值性倒错系统性研究盛行之时(卡夫特,艾宾[Krafft-Ebing],(性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ia sexualis, 1893]哈维洛克·艾利斯[HavelockEllis],(性心理学研究)[Studies in thePsychology of sex,1897])。虽然这些著作己描述了所有的成人性倒错,但佛洛伊德的原创性在于他以倒错事实为根据质疑了传统对性的定义。他简述此定义“……童年时并无性欲力,它直到青春期才会出现,并与成熟过程密切相关。它表现在两性之间不可抗拒的吸引现象,其目标则是性结合,或至少是企图达成此一目标的行为”。典型倒错行为出现的频繁,以及特别是潜藏于神经症症状或以“先期快感”形式整合入正常性行为中的倒错倾向之延续,均使人认为“……具有倒错的素因并非罕见的特性,应是所谓正常体质的一部分”。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的存在正肯定并解释了这一点。由于儿童性受到部分欲力——与动情带的多样性有密切关联——的作用,并且其发展早于严格意义之生殖功能,因此儿童的性可被描述为“多形倒错素因”。就此角度而言,成人的倒错显得犹如性的部分组成物之延续或重现。日后,佛洛伊德认可儿童性中有各种力比多组织阶段和对象选择的演化,使得倒错的定义更为精确(固着于某一阶段或某类型对象选择):倒错可能是一种退回到力比多先前固着的退转。

.PHHbe#R `0心理学空间ee-~S ~N Z sjUv_

3. 我们可以看出,佛洛伊德有关性的概念对于倒错一词的定义本身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所谓正常的性,并非人类天性的与件“……男人全然针对女人的性偏好并非理所当然……,而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例如同性恋一类的倒错首先似乎是性生活的一种变形:“精神分析研究反对将同性恋者视为一个性质特殊、有别于其他人的族群……。就精神分析所知,所有人都可能做同性对象选择,而且都曾在无意识中做过这个选择”。人们甚至可能朝此方向更进一步,定义人类的性根本上是“倒错的”,因它从未完全脱离其起源,这些起源使它不会从一特定行为寻求满足,而是从附着在从属其他欲力之行为或功能上的“快感获利”取得满足(见:依附)。因此,甚至在执行生殖行为时,只要主体过度依恋先期快感,就可能移转成倒错。心理学空间GW _ [A7g&[U

X3uX0V;Dg9_X*w.P04. 虽然如此,佛洛伊德以及所有精神分析师均论及“正常的”性。尽管儿童的性完全由多形倒错素因所定义,尽管大部分的倒错均出现于所有个体的心性发展中,尽管此一发展的终点——生殖组织——“并非理所当然”,并且取决于个人历史而非自然的配置,发展此一观念本身仍假设着一种规范。心理学空间2s(Oa@#s7Kr

心理学空间c:{.}!e;qwZMZ

这是否表示,佛洛伊德将性建立在发生学基础的同时,又重回他在《性学三论》开卷部分曾强烈质疑的性之规范的概念?他是否将那些始终都被认为是倒错的事物归类为倒错?

`4dO's)NB5G!K0心理学空间l3vy4?E%zU({a)O

首先应注意,假使对佛洛伊德而言有一个规范,它亦绝非来自社会共识;正如倒错也不可被化约为相对于社会群体中心倾向的一种偏差:同性恋并非因为受到谴责所以不正常,而且即使在同性恋盛行且被接受的社会或群体中,它仍然是一种倒错。心理学空间o*Y o,|-l `(c9]

心理学空间F8H!k)Zny_)?

那么是否因为生殖组织的建立统一了性,使部分性性行为隶属于生殖行为下,仅成为其预备动作,而由此竖立规范?这正是《性学三论》的显著命题。即使“前生殖组织”的逐渐发现缩短了儿童性与成人性之间的距离,此一命题亦从未完全被放弃。事实上,“完全的组织在……生殖期才……达成”。

.q6f7y7Vb@!X:`"ud0

V{ Y;U'cf h'ZU e1`so0然而我们仍可质问,是否只因其统一特征,其“整体性”价值,与“部分”欲力相对立,因此赋予生殖其规范的角色?实际上,许多倒错,如恋物癖、大部分同性恋形式、甚至已实现的乱伦,均预设着一个以生殖带为主导的组织。这难道不是表示规范必须在严格意义的生殖运作以外寻找?在此应提醒,对佛洛伊德而言,所谓达到完全的生殖组织,预设着已跨越伊底帕斯情结,承受阉割情结,接受禁止乱伦。此外,佛洛伊德最后有关倒错的研究,也显示恋物癖与对阉割的“拒认”(déni)有关。心理学空间O g'}{H kn_;u%R

心理学空间m5trg o0a*z

5. 众所皆知,以下说法同时比较并对立神经症与倒错:“神经症是一种负面的倒错”它是“倒错的负面”。但这些谈法太常被反转引用(倒错,神经症的负面),因而以为倒错是儿童性粗野、不受抑制的表现。然而佛洛伊德与许多精神分析师有关倒错的研究均显示,这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疾病。的确,佛洛伊德经常藉由倒错缺乏抑制机制而将它们对立于神经症;但他致力于指出倒错中有其他防御模式的作用。他后期的著作——特别是论恋物癖——即强调恋物癖的复杂性:拒认现实、自我分裂(Spaltung)等。此外,这些机制并非与精神病机制无关。心理学空间 S mt d.l0aL.deZ

心理学空间"_7G{4V?

(α)我们注意到,形容词pervers 具有一种歧义,它同时对应两个名词:pervesité(败坏)以及perversion(错乱)。心理学空间uF%bU }f&_ z

心理学空间:M6p#D%y o

192.阳具女人或母亲phallic(woman或mother)心理学空间z%Az OD3\

)j(^Suf E5\ N0幻想地被赋予阳具的女人。依据女人被认为拥有外在阳具或阳具属性,抑或被认为将男性阳具保存在其体内,此种意象可有两种主要形式。心理学空间W0S4I7Y a}~ L0h8D

心理学空间 H5s9r9e;T3m\^

在精神分析中,具有男性性器官之女人意象经常出现于梦与幻想中。心理学空间'RC*_ ?v/w7N

6z:Yw`Ae0就理论层面而言,对于“儿童性理论”以及严格意义而言力比多时期先后的逐渐发现——其中,对两性而言均只有一个性器官,即阳具(见:阳具阶段)——奠立了阳具女人意象的基础。

J&WR)UU2y6T v0

N5e-ky,V-~"o0根据布伦斯维克(Ruth Mack Brunswick),此种依玛构的构成“……乃为确保母亲对阴茎的拥有,因此大约出现于儿童开始犹疑母亲是否确实拥有它时。之前……主动母亲的执行器官似乎是乳房;一旦认识到阳具的重要性之后,阴茎的观念便被回溯地投射到主动母亲之上”。

1?w b AT~ l4qz[0

9x6CU"{A k'j#E2d0就临床层面而言,例如,佛洛伊德曾指出,恋物癖者如何以其恋物作为母亲阳具——他拒认其不存在——之替代物。心理学空间c_ | j0fA0mdgW

心理学空间|]/?`5Ssvf-}7y

在另一方向上,继波恩(F. Boehm)之后,某些精神分析师也发现——特别是在对男同性恋的分析上——一种引发焦虑的幻想。据此幻想,母亲可能在性交时将所收受的阳其留在体内。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随着“交合双亲”观念的提出,赋予此种幻想更广泛的范围。

:Qtvz@)J O/G0心理学空间M*iV3Sj [

应注意,整体而言,阳具女人一词指称拥有阳具的女人,而非被认同于阳具之女人或女孩的意象。最后要知道,阳具女人一语经常被用于一种概略化的语言中,形容一个女人具有所谓男性性质的特征,例如专横的女人;而人们并不清楚其确切的底层幻想为何。心理学空间mL:d5B!@H;oz

心理学空间 hm:d wKKF)M[C

193.阳具phallus心理学空间7_4fx6S8E NS6g

8\/kU_$It3i;q0古希腊拉丁时期,雄性器官之具象性表象。心理学空间4{-QY4Da\"vi ? N

\ZO9Zc5c0在精神分析中,该词的使用强调阴茎在主体内与主体间之辩证所担当的象征功能,阴茎一词则较保留用于指称就解剖学事实而言的器官。

8T/|hc {N0g0

3ptG&e@3J h%Z8A6{q0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阳具一词十分罕见。反之,其形容词形式在不同用语中出现,主要如“阳具阶段”。在当代精神分析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阴茎与阳具二词日益区别的用法,前者指称就身体事实而言之雄性器官,后者则指其象征价值。

#l R3u2ni5eJ0

;G%E(qJOS$d0佛洛伊德逐渐认可阳具组织为两性力比多演化阶段之一,它具有中心地位之因在于它与高峰的阉割情结相关,并且左右着伊底帕斯情结的位态与化解。在此时期,提供给主体的选择系于以下词汇:拥有阳具或被阉割。我们看到,此处的对立并非介于两个分指两种解剖学事实的词汇间——如阴茎与阴道——而是介于单一词项的有或无。佛洛伊德认为,此种对两性皆然的阳具至上,与小女孩不认识阴道之存在的事实息息相关。纵使阉割情结在男孩与女孩身上其有不同形态,其重心在此二例中均仍围绕着被认为可从身体脱离的唯一阳具。在此角度上,如《论欲力移位,特别是在肛门情欲中》这样一篇论文,亦指出雄性器官如何被置入“象征等式”中一系列可彼此互换的词汇之间(阴茎=粪便=小孩=礼物等)。这些词汇的共同点在于可脱离主体,且可在人际间流通。心理学空间7bda.e;?`Z\

心理学空间I vP ~~O-H8O

对佛洛伊德而言,雄性器官并非仅是一个事实,可被人们作为在这整个系列中发现之最终指涉。阉割情结理论亦使雄性器官担当一优势角色,但此次,则作为象征。佛洛伊德以及当代精神分析——更具系统性——无疑是依据此一象征价值而论及阳具;人们显然或多或少参酌该词在古代的语用,它指称在入门仪典(古希腊之秘密祭礼)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崇拜物——男性器官之具象性表象(绘画、雕塑)。“在远古时代,勃起的阳具象征着统治权势、魔法或超自然之超验阳刚特质,而非雄性能力各种纯然淫秽的变貌,象征着对复活以及能使其产生力量之希冀,象征着光明原则,不容阴影、繁复,且其维持着存在永生不息之统一体。具有勃起阳具之神,赫梅斯(Hermès)与奥希理斯(Osiris)具现了此种根本启示”。心理学空间z6T*O R:c

8L]?[6Q/SI%DIg0在此应如何理解“象征价值”? 人们不应指定阳具象征一个可任意广泛之特定寓意(丰饶、权势、威权等)。另一方面,亦不应将它所象征之物化约为就身体事实而言的雄性器官或阴茎。最后,一如——甚至甚于——象征物(就阳性器官具象、图式化表象之意义而言),阳具亦如一种意义,犹如各式各样表象中之被象征者;佛洛伊德在其象征理论中曾指出它是普遍被象征物之一;他认为找到了介于阳性器官与其表象间之第三对照项(tertium comparationis)——两者之共同特征:作为一种小东西(如Kleine)。然而,循此观点的方向,我们可以认为,构成阳具之特征,并且出现于其各式具象化变貌中的,是作为一种可脱离、可转变的对象——就此意义而言即部分对象。佛洛伊德自《梦的解析》开始,即察觉到一个广受精神分析探究所确认的事实——作为完整个人之主体亦可被认同为阳具——并未使上述观念失效:此时,是某个人本身被视同于可被观看、暴露,甚或流通、赠与及收受的对象。佛洛伊德特别指出,在女性性的例子上,渴望获得父亲阳具的欲望如何转变为企盼拥有其小孩的欲望。就此例而言,人们尚可质疑,在精神分析术语上建立阴茎与阳具的截然区分是否合理。Penisneid 一词(见:阴茎羡嫉)即凝聚着或许寓意丰富的暧昧性,无法被一种简化的区分所剔除——例如,在性交中享受男人真正阴茎的欲望与对拥有阳具(一如雄性之象征)的羡嫉之间的区分。

#q+p9j Q+ri0心理学空间v*oByV;fz:H

在法国,拉岗(J.Lacan)曾试图将精神分析理论重新聚集,环绕作为“欲望意符”的阳具观念。他所重新阐释的伊底帕斯情结在于一种辩证,其主要交换替代为:是否作为阳具,是否拥有它,其中三个时期则集中于阳具在三位主角欲望中所占之地位。心理学空间%lpq-Mra

心理学空间z{E0mh!x?

194.幻想 phantasy心理学空间u j!fP/n*l*O8k

心理学空间M9u1RVMHd"y nu4PB

由苏珊·艾沙克(Suzan Isaacs)提出的书写法,被很多作者与翻译者接受,用来指称无意识幻想,并且和意识幻想区分。心理学空间2PGmHn B)H

心理学空间?-}9|0rb*Y \6Qfsq(B

见对幻想(Fantasme)的评论。

_2pj0~ y0

Q2e2G"b k+G(ush DN0195.功能现象functionalphenomenon

A0FWG Q"Bc({"sv0

*J,K0h6Sdn%bsp0由赫伯特·西伯尔(Herbert Silberer)(1909)在睡前状态上所发现,并且也由他在梦中重新找到的现象:即是将主体当下思维运作模式而非思维内容转换成意象。

%}"l ZL.] w d]0

y.~ i!QiP/~ i L0有关功能现象的问题,西伯尔的思想与时推移。

Z3yd7{ s`7T0心理学空间 s#z#J&~%}h

他从观察睡前状态开始,认为在这种经验上特别可以观察到象征(或“自我象征”现象)的产生。他区别三种现象:材料现象——被象征的是所思的事物,即思维之对象;功能现象——被再现的是思维当下的运作状态,思维的快慢、成败等;身体现象——身体印象的象征化。心理学空间r,ed W4h"E x^6V1f

Ht} v/sP I5Y&T0西伯尔认为,此种区分适用于所有出现象征的展现,特别是梦。只在“材料现象”中列入思维对象与表象的象征化,他最后将所有象征“精神之结构、活动、状态”的事物都归类为功能现象。情感、倾向、意图、情结、“心灵的各部分”(特别是检禁),均透过象征转译出来,且经常被拟人化。梦的“戏剧化”归结此种功能面向的表现。西伯尔在此,将正在想象中之意识当下状态的象征再现此一观念,扩展到极致。

&@Fa$W x,YF0心理学空间!m0ql6`6v(D-v,FF0C z:G:q

最后,西伯尔认为,在象征法当中,特别是在梦里,存在一种由材料性过渡到功能性的倾向,一种归纳性倾向,在其中人们“……从任一特定主题,转移到所有情感上相似之主题整体;或换言之,转移到相关体验事件的精神类型”。例如, 一个最初象征阳具的长形物,可能到最后(经过一系列愈趋抽象的中间阶段)变成象征一般权力感。所以象征现象会自发地趋向一个将受到玄义诠释所加强的方向。

[/~%i%R"v:jE0

5K'f;Oo!f;@@ k&f0佛洛伊德承认功能现象是“……少数对梦理论有不容置疑价值的增补之一。……他[西伯尔]证实了自我观察——就妄想症之观察妄想意义而言——参与了梦的形成”。虽然佛洛伊德被西伯尔的发现之实验性特征所说服,但他将功能现象的范围局限在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状态,或就梦而言,局限在偶发的“睡眠与清醒的自我知觉”,并将后者归属于梦的被禁者,归属于超我。

Qd{U`*O2??;V0

sD1Wu0O0他并批评功能现象观念的展延:“……每当智识活动或情感过程出现于梦的思维内容中,人们便称此为功能现象,尽管这个材料与任何其他日间残余一样有同等进入梦中的权利”。所以,除了某些例外,功能性如同身体刺激均被再度归回材料性。佛洛伊德的作法正好与西伯尔相反。心理学空间 n l3Dk g(Vj

心理学空间jr&W^4jH o

关于西伯尔此一广泛概念的批评,读者参阅琼斯(Jones)的研究应有所助益:《象征理论》。

6E*O.Mk a.w(b8x0心理学空间9ul-s-M;qs Q

196.器官快感organ-pleasure心理学空间Cxx/Kp(gdW'qs

4Itp*xZS*u'` [0一种快感模式,它是部分欲力自体情欲式满足的特征:某动情带的刺激在其原生处获得纾解,独立于其他部位之满足,并与某特定功能的完成无直接关系。

ou9yfWOt/{`f0

?A!Qf;g*Av0佛洛伊德曾数度使用“器官快感”一词;但该术语似乎非他所创。该词暗示一种对立,对立于另一较常使用的词汇:功能的快感或功能性快感。后者用于形容与某一生命功能之执行有关的满足(例如进食的快感)。心理学空间"m}pr8M1N%~(VT a

cxh Xy9u0佛洛伊德特别是在试图深入研究其有关性之来源与性质的假设时,使用“器官快感”一词。在此,性是就精神分析所赋予、远甚于生殖功能的意义而言。性萌现的时刻被认为是在所谓的自体情欲期,其特征为每一部分欲力均独立运作。

C+ME~Gr:hs0

ihBr!Fn$NW0在婴儿身上,真正的性快感会脱离其原先依附的功能(见:依附)——它曾是此功能的“副产品”(Nebenprodukt)——而后本身成为一个被追求的对象;例如,吮吻在于试图纾解口腔-嘴唇动情带的紧张,无关任何食物需求。

\8[x,@b0

rL P0D:^}d|z/A z0器官快感一词凝聚了佛洛伊德所认为定义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本质的一些特征:“……它[儿童性]透过依附于攸关生命的身体功能而出现;它尚未有性对象,亦即属于自体情欲;其性目的则受制于一个动情带”。

c#mcG5lFG0q6}!\ i0心理学空间"A Pk7Et

在《精神分析导论》中,佛洛伊德长篇巨幅地探讨,是否可透过精神分析所揭露、与生殖器快感有从属性与连续关系的征象,去定义性的本质。将这些征象定义为“器官快感”的作法,对佛洛伊德而言,就像那些所谓科学诘疑者的企图,想将佛洛伊德称为属于性的儿童快感代之以生理学定义。在该段落中,佛洛伊德批判此种定义,因为这将导致局限或否定儿童性的发现。但尽管反对其争议性用法,佛洛伊德仍乐于采用这个观念,因为它强调了,相对于其他与自我保存功能有关的快感,儿童性快感的特性。例如在《欲力及其命运》中,佛洛伊德写道:“一般而言,性欲力具有以下特征:它们为数众多,来自不同器官来源。起初各自独立作用,而后才紧结为一大致完备的综合体。它们各自趋向的目的均为获取器官快感”。

_J9MCk0心理学空间-[)P0utR{(bz

197.力比多的可塑性plasticityof the libido心理学空间&Gcu f1n3uP

心理学空间*g#A"h"{_:gR$P'}

力比多多少具有容易改变其对象及满足模式的能力。

(f{3`8x4IJ| q [0心理学空间9s'wO/XE?"kxT

可塑性(或自由可动性,freieBeweglichkeit)可被视为黏着性的相反性质。读者请参阅我们对黏着性的批注,在佛洛伊德的笔下,该词较可塑性一词更为常见。

c%{&m M;q Np0

CFo2P6Q]0“力比多的可塑性”用语,阐明了下列精神分析的基本看法:就其对象而言,力比多一开始相对而言并不确定,始终保持在能够改变其对象的状态下。

P"cd tr,i uu#`0

G?O9QYk8DY0同样也有目的的可塑性:某一部分欲力的不满足,藉由另外欲力的满足,或藉由一种升华来补偿。性欲力“可相互取代,一者可以接受另一者的强度;如果一者的满足被现实拒绝,另一者的满足可完全补偿。它们如同由相通、注满液体的渠道所构成之网络般互动……”。

F,P3n0h x/L(G0

(K3D7wm-Vo.K9o+O)P0可塑性因人、其年龄与历史而异。它构成精神分析治疗的指标与预后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改变的能力主要在于变更力比多投资的能力。心理学空间.I's!zY6f%t

心理学空间1S@,jRTlWwEp

198.抑郁型位态depressiveposition心理学空间a2h.s,RL ?[hq'u

心理学空间I(m([~[e f$_O

根据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的理论,指继妄想型位态之后出现的对爱关系形态;它于儿童大约四个月大时形成,而在第一年内逐渐被克服;但之后它可能于童年时期再度出现,并会在成人身上——尤其是在哀悼以及抑郁状态中——再次恢复活动。心理学空间0fASM@4?
抑郁型位态具有以下特质:此后,幼童能将母亲领悟为一完整对象;“好”对象与“坏”对象之间的分裂减弱,力比多欲力与敌意欲力倾向针对同一对象;所谓抑郁性焦虑,则是针对因主体施虐狂而产生的毁灭与失去母亲之幻想性危险;有许多不同防御模式以对抗此种焦虑(躁狂防御或较适当的防御:如,修复、对侵略性的禁制),当爱恋对象被以稳定与安全的方式内摄之后,便可以克服此种焦虑。

T0| B ]`/\!L0

~:ef4WM0关于梅兰尼•克莱茵对“位态”(position)一词的选择,请读者参考妄想型位态的评注。心理学空间nz A S]M)EM

Y'C+B2WM8b2QO0克莱茵的抑郁型位态理论延续了佛洛伊德《哀悼与忧郁》以及亚伯拉罕(Abraham)《从精神障碍之精神分析试论力比多发展史》第一部:《躁郁状态与力比多前生殖器组织时期》等著作的方向。他们两位均在忧郁型抑郁症中强调失去爱恋对象与内摄这两个观念,并寻找此疾病在心性发展上的固着点(根据亚伯拉罕,应在第二口唇阶段),而且特别指出抑郁症与其他正常过程——例如哀悼——之间的关联。

0[/Y$X3GnaF3BS0

7FwRdX0在此,克莱茵之贡献的首要原创性,在于她描述一个极度类似抑郁症临床病情的儿童发展时期。

zK G(TV x a4u/cuP2M0

A|8oQ[iz0克莱茵在1934年《论躁郁状态之精神病因》一文中首度使用抑郁型位态的观念。但在此之前她已指出儿童经常有抑郁症状:“……在儿童身上经常可见由兴高采烈至极度沮丧此种属于抑郁状态之特征的变化”。她对于抑郁型位态最其系统性的说明则是在《关于幼童情感生活若干理论总结》一文中。心理学空间 A j2\xk@

心理学空间u'C(yN c4rn

抑郁型位态是继妄想型位态之后,将近半岁时形成;并且与一系列改变(一方面是对象与自我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欲力的改变)有相互关系:

UAzqD mM(N {0心理学空间m@ YHt3H'HrL

1)母亲整体的人可能已被知觉,并被当成欲力对象且被内摄。“好”与“坏”的性质不再彻底派分给被分裂所区隔的对象,而是被归属于同一对象。同样地,内在的幻想对象与外在对象的差距也缩短。心理学空间Zx4ggi$R2V7I

R9@.Q@cJ/H02)侵略性欲力与力比多欲力在同一对象目标上合而为一,矛盾双重性(就该词完整意义而言)因此建立(见:矛盾双重性):“爱与恨彼此更为靠近,‘好’、‘坏’乳房,‘好’、‘坏’母亲,亦不能再如前一个阶段般泾渭分明”。

n'f;e)pM*a ^vV Q5s0心理学空间zL(XHl.{ B{

相对于这些改变,焦虑的特征亦有所转变:此后,焦虑是针对内在或外在整体对象的失去,且其起因为儿童施虐狂。虽然根据克莱茵,儿童此时的施虐狂已不若前一阶段强烈,但在儿童的幻想世界中,它仍然可能形成破坏、伤害,并导致遗弃。儿童可能试图以躁狂防御来响应此种焦虑,这种防御运用多少经过修正的妄想型阶段之机制(拒认、理想化、分裂、对对象的全能控制)。但儿童必须透过对侵略性的禁制与对象的修复这两个过程,才能实际克服并超越抑郁型焦虑。

V'DG.D&A[I? Qza0

-do [C_/P F0此外,当抑郁型位态主控时,儿童与母亲的关系自此不再具独占性,因为儿童已进入克莱茵所谓的伊底帕斯早发阶段:“……力比多与抑郁型焦虑会某种程度地偏离母亲,此一派分的过程同时会刺激对象关系并减弱抑郁感的强度”。

h Wb3S @0ih6K0心理学空间^+n a#`-e

199.妄想型位态paranoidposition

5K S7ZD%[/p0

zJ/r1s{_0根据梅兰尼•克莱茵( Melanie Klein)的理论,指出生后四个月内特有的对象关系形态;但之后它也可能再度出现于童年时期以及成人身上,特别是在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的状态中。心理学空间@3h-C1DH]TBH
妄想型位态具有以下特质:侵略欲力一开始就与力比多欲力共存,而且特别强烈;其对象为部分对象(主要为母亲的乳房),且会一分为二:“好”与“坏”对象;主控的精神过程为内摄与投射;具有属于迫害性质(被“坏”对象所做坏)的强烈焦虑。心理学空间k m{0Y{8?}/]k8m

U4K#z_;dR0首先提出一些术语说明:在精神医学术语上,形容词paranoïde (妄想型)出自克雷佩林(Kraepelin),特别用于指称精神分裂的一种形式。此种妄想型精神分裂虽与妄想症(paranoïa)同属妄想性,但主要因其解离的特征,而与妄想症有别。然而在英文中,paralloid与paranoiac 两个形容词之间的区分却不那么明显,两者皆可用于妄想症或妄想型精神分裂。

.FQ z8^U(N%o:Wx0

Fd3@$B^!mF0虽然克莱茵并不反对妄想症与妄想型精神分裂之间病理分类上的区分,但对她而言,妄想型一词是指出现于此两种疾病中之妄想所具有的迫害面向。况且她先是称此为迫害期(persecutory phase)。最后应注意,在晚期著作中,她采用妄想型-分裂型位态(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词组;妄想型在于强调焦虑的迫害特征,分裂型则强调当中机制所具有的分裂特质。心理学空间rzB)UH~9L

心理学空间0b |4x!X,q#eV

关于位态(position)一词,克莱茵声称该词较时期(phase)更为适当,因为:“所有这些焦虑与防御,虽然首先出现于最早的阶段,但并不局限于彼时,而是会在童年初期以及往后其他情况下出现并重现”。

u8g.K'E3q'_9i/p^0心理学空间&~xH$O:`m,u@ \#d

从最早的著作开始,克莱茵便强调从对儿童——特别是精神病儿童——的分析中所发现的幻想性迫害畏惧。稍晚她才提出一种“雏形的妄想型状态”心理学空间 C/o4o_2hk

心理学空间M!x"E7r?XAze!T

以此作为发展的一个早发阶段,并且将它定位于亚伯拉罕(Abraham)所谓的第一肛门阶段。后来,她认为这是口唇阶段对象关系的第一种类型而名之为妄想型位态。其有关妄想型位态最具系统性描述的著作为《关于幼童情感生活若干理论总结》一文。心理学空间s t6}4Z \&`2Cq

/dVB;[rhv*dF0简要地说,妄想型-分裂型位态的特征如下:
?bsCe6I01)就欲力而言,力比多与侵略性(口唇-施虐欲力;吞食、撕裂)一开始便出现而且合而为一。在此意义上,克莱茵认为,从第一口唇阶段——吸吮——开始,便已有矛盾双重性。此外,与欲力生活相关的情绪非常强烈(贪婪、焦虑等);
}+VeU6OgFr02)此时的对象是部分对象,其原型为母亲的乳房;
@;V8@)d)N03)此一部分对象自始即被分裂为“好”与“坏”对象,这不仅因为母亲乳房提供或拒绝满足,而且特别是因为儿童将其爱与恨投射到此部分对象上;心理学空间vb_a$R4K'B2PT
4)因分裂(splitting)而形成的好对象与坏对象各有相对的自主性,但两者皆受内摄与投射过程的支配;
KH0qlNl+g&B-M05)好对象被“理想化”它能够提供“无限、立即、无尽的满足”,对它的内摄能防御儿童以对抗迫害焦虑(再保证)。坏对象则是一个可怕的迫害者,对它的内摄可能使儿童冒有遭受破坏的内部危险;心理学空间 H%NL,mZ"o*L6h!n
6)“整合度甚低”的自我承受焦虑的能力有限。它所运用的防御模式除了分裂与理想化,尚包括拒认(denial)——拒绝迫害对象有任何现实性——以及对对象的全能控制;
$tN0}4CdZv7?07)“这些最早被内摄的对象构成了超我的核心”(见:超我)。心理学空间!?;P3A:ra2P&~

心理学空间.fa$q LS6u,K }

*:最后应强调,就克莱茵的观点而言,所有个体一般均会经过一些由焦虑与精神病机制主导的阶段:先是妄想型位态,继而抑郁型位态\妄想型位态的超越则主要仰赖力比多欲力相较于侵略性欲力的相对力量。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