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禅宗公案的了解,大多都是误解。
作者: 《花出青嶂》 / 1107次阅读 时间: 2023年4月2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yGvs~.p
心理学空间+ft y4UO


&N,X,DA \`Y0心理学空间0~ kY @r-~&~hDp

h@L&T4g8~t@(C0首先大众了解禅宗公案的途径,都是间接的,这些粗浅的印象大都来自于各种媒介的宣传。心理学空间o8?y smp9M

.L0pn:m!A` ew0

tQk8Z;m7TBo%u X0

[-Ap;l$R&b-u0]0诸如动画片 《聪明的一休》里的公案或者禅宗,会让人们认为禅宗公案就是脑筋急转弯;武侠小说和电影里老僧对困惑小僧说的那些无法理解的话,让人觉得禅宗高深莫测,甚至是故弄玄虚。心理学空间 i8c(s7uWu0K

心理学空间 ~ j/B8y9LxG%C

心理学空间3_z rw:^E%WV#V6o&C

心理学空间9gT9A/c#Mp+U.[1JHh|

这些都是作者为了让文艺作品显得有深度而做的想象,可与“子不语”、“天方夜谭”并列,并不是禅宗的真实描述。心理学空间 xsTv{.x*Bi

心理学空间O4Q%|[!\ N(zp!w

心理学空间qa/y$^4c2pa

心理学空间Obw"s+H

禅宗公案里的话语表面上看似不可解、貌似以上的脑筋急转弯,其实是因为不了解公案真实含义而导致的错觉。如果明白这其中的真实含义,就知道那些看上去似乎 “竹头接木”、前后不搭的语言行为,实际都是很有道理的。心理学空间 N7L.@.G8{(A C0H E*aF

OQj'E3O,L&J"VS;~0心理学空间f#k$KNL#lY*u&M `$x_:T

m#Y'kU:t&n8`2_Qf0
@6~6y/V ~ {%j0心理学空间p2q1G0GJf?'i`

3Dvak Fw0其次是文化的不同层面与禅宗交互作用时产生的诠释。心理学空间 d%Vv!I4u x$UiRD*c4cv

心理学空间H$[fe$lj$T F w kx

心理学空间LD'kX"|*\LG3Qmc5\d

7jma/q!c+r-j0比如诗词大家对禅的理解大致是自然、自在、简约、人与环境的和谐等境界,实际上,这些境界与禅宗引导过程中某些阶段的过渡手段比较接近,但如果将这些境界理解为“禅”,则远非禅宗宗旨;

E:y?6{/w x0Sq a0

2@'d;mUq+M\'n!}5m ft$~(v0

.F H.e@.EA:E0心理学空间;\xNHx.dK x

又如从品茶家看来,茶禅意谓和谐、平静并且专注手眼下的冲茶品茶过程,这也与禅宗引导的某些过程相近,但也只是某阶段的过渡方便,而非禅宗宗旨;

ad w8O"i9E%N7^0

N*S:}g!?ri)|+[ O&z0

F;w5FSS(|y;E/aU0

Uyw7a"_t*_/V5Q0武术大师眼里的禅则完全是另一个角度——注意力与警觉心的维持、时机的掌握、意的控制,是武术家对禅的诠释,有趣的是,这的确也非常接近于宗下在某些条件下借用的某些方便,当然这也并非禅宗宗旨。心理学空间,o/H0h V.@$RC

n Z X"F5^0心理学空间\2jTY)q6`

引导心理学空间4r0G1P'tPi
心理学空间w;`%vE#B/W9Qv4?[F
宗教学过程的一种。不仅是语言文字思想的交流,还包括指导如何控制掌握自己内心活动。比如,跳水动作先在蹦床上训练,然后才跳台训练,则蹦床练习可以称为跳水的引导。心理学空间,e iu*TC`S

9Z"w^0f;c C5[0宗下心理学空间5F)p*B{&r2H9|cP?;h ?
心理学空间T9b_W.G9`~h
隐指用分析理解等思维方法为主要手段传授宗法。“宗下”是禅宗用以区隔自身与“教下”的自称。“教下” 是禅宗时期整个佛教的称呼。
心理学空间qKcAz9KW"m']]

g b)x |u1k0F0

-f*Fo w;R0上述这些对禅的诠释毕竟不是来自禅宗本身,而是来自其他层面,虽不符合禅宗宗旨,只要不把它们真当作禅也就无妨了。心理学空间~l;w%H'q~p"p

心理学空间zy#v Cm(I^h

心理学空间b N5dz UDl

~a|(]*RI0心理学空间zI QS:Hj*~o&Y9mg

a7h e0~!y}0心理学空间#\;eA(hjgC[ }
心理学空间D VR [e f

uV0x C%|tJ%Bb0最后当然是考究当代宗门内对禅的诠释了。心理学空间&d8V4F8]%C HK C

;q.?BY M*y ~q0心理学空间w eVSS0nE3\K^

b&^;t_e0近几十年来有关禅与禅宗的著作数量暴涨,作者包括了当代学者和教内大德。

"LX H'nO0心理学空间]~y/mC!\(@

心理学空间 Nr J7F-{%i2l

心理学空间yry1N v?

坦率地说,在这些书里,能让现代人大致看懂公案、大致了解禅师们当年是在干什么的著作,笔者尚未看到。心理学空间bS,g6[WYJg

心理学空间h{*Te l3c;B r`o

心理学空间x MT_.P^3n!~

3Y2_Lj!Vc\6i3_0究其原因,大致是禅宗长期的传统,对公案从来不直接说白。

{6v&j$]1eiimO0

P{ Z/gAh-f v K0心理学空间/?2z8OI B3\6HH

-iq6n&\"Hr|H0不仅公案本身,就连《碧岩录》这样的评唱,极为通达的大禅师在评唱时,世都是用隐语。懂的人可以看出其提起评唱之处,都是公案里面极其紧要的关键点。但对未能通达的人,实在不容易从这些评唱里直接了解公案的实质内容。心理学空间9O:wsMvr)m3l{

&ci&GZ;n l0c0心理学空间DQo9q~'o

评唱心理学空间q*B.z,r2t7i4z f

^k"O#Dk7E Z0Q3i8O0后代禅师利用己有公案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讲述解释,在评唱里禅师并不直接解释公案里前辈禅师作略,而是在最容易被忽路、最让人出错误的要点处,提醒大家注意,或者换个形式表达,学人可以换个角度理会。
心理学空间Mr(liK

PR'XtN:D]f!j0心理学空间Z)d.t Mu ^R7Me

现在真正通达禅宗、明白公案里禅师们在干什么的明眼宗匠甚少,即便或有个别宗匠在世,大概也无暇顾及帮人解读禅宗公案这样的琐事吧。心理学空间:q`k8?M#lt

;w ds9|t Q6x9m:S0心理学空间7nAa+Uh%f

G9^*k:_wz(u{(k0禅宗兴旺时期,明白通达的禅门宗匠相当多,公案不明说问题不大,只要找明眼宗匠问就是了。到宋朝前后,对公案不予明说尚可忍耐,毕竟这个时候明眼宗匠还常可找到,真有问题还是可以找到明白人来问。

FM T0Ui)lJv0心理学空间l/G-O9V1IY C*fW

"njV@ {nF6Y0心理学空间"RU|"Q&@

明清以来,宗门衰落,明眼宗匠日少,学人也参差不齐,宗门里任然依照传统不明说,形势就变得严峻起来。及至今天,佛教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历史最低点,宗门也衰落到存亡之间。

X&S EQ-E ?P\ Z0

/{c[Q3Y Qzo0t0

1XJ/e}&yMm0

'l1y5r6Y)Hkr3P0虽然近二十年佛教有所复兴,宗门有所恢复,但明眼人难寻的大局并未改观。如果仍然保持对公案不直接说明白的传统态度,将来还有多少人能对公案保持一种最低程度的思维理解、公案的价值以后还能保存多少、都会成为严肃的问题。心理学空间~4yClws

心理学空间 {*^C7U7Q6c


pK!CW%P0Z3`*Y l:y0心理学空间2N[iMM6l5} zc

D7UR#py Z'R0

|%b*mL`0[A0

5f Y JD0gp0不可说?

i4I%VrV,V&d)wZ0

/KO3Q4`R"j9t0心理学空间&G/T#I`%^4j|x

JYG a;R.n,@ S0将公案的内情直白说出,到底利弊几何?心理学空间 hp&e:[*WTb

jI%r2^!w[c uF0

3S,hs ^2^o0

i LmYw,G2EH0所谓禅宗无一法授人的说法,并不特别准确,至少后人的理解末必准确。心理学空间 V%Sb:i r2I7upn;H

心理学空间%^L\/A)YdD\.e U

1J9][M'Pw,T"S0心理学空间zZIY/`aT/U]qm

宗下所谓无一法授人,是指究竟处无一法可得,并不是说宗门没有引导的方便。而公案里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这些方便,若没学过这样的方便,就不容易看懂。心理学空间M`1}hLj8l L

w{'u*A1U^s0心理学空间{GWln3[

7m_:w t)gm BL0这些方便,如果无条件公开给大众,可能会给某此敏利的朋友带来极大利益,但恐怕也会给百倍的人带来某此不利影响。这里的利与害究竟是哪边更大,恐难精确权衡。心理学空间Vr:GM6]@e!mWG.y/g

%p7Ov3E0~ [x6Qo*]0心理学空间Ph_*g3FH%b

心理学空间+\rXN"Rs@_

大致可以知道的是,随着宗门的衰落,不公开的弊病在日益增加,而在存亡续绝的时刻,不公开几乎等于自我断绝;而将之公开带来的不利,比如断绝某些学人起疑情之路、增加某些以思维知解为事的禅油子等,则并无改变。心理学空间0~+^v m/m9}"A5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宅兹游戏——御宅、电子游戏与人类世的“栖居”政治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韩国光鲜外表背后隐藏的毁灭性自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