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绪:我们自己的情绪史
作者: Claude Halmos / 7185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1月11日
来源: 《心理月刊》 标签: 情绪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8jp5?X!B!t1jP0我们的情绪:我们自己的情绪史心理学空间+Vto%E dVrs*zX4{

心理学空间B)n9n:HB I5\#Y

来源:《心理月刊》
)v+@Z!`7FN*h4s0文:Claude Halmos心理学空间:k bGn Q Yjs
译:台学青

Q,J4E}Z `DpDH0心理学空间.B Lcc'i$G9N7iA

“真抱歉,我知道这很愚蠢,可我觉得自己快哭了,我无论如何控制不住自己。” 发泄某种情绪时,人们感到尴尬,精神分析师很熟悉这种情况。即使来到心理诊所,目的是诉说自己的不幸,也很少有人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让自己体会某种浓烈的情绪。更有趣的是,如果精神分析师问:“您为什么不好意思哭?”,回答往往是:“我就是这样,一直这样。这是我的性格。”每个人都好像全副武装似的从娘胎里面生出来。殊不知这是极大的错误…… 我们与情绪的关系,以及我们与人格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所有这些统统都是个人经历的产物。

&N OOR7bx%L9c*F0

Ia(f-Z @l0从生命的黎明开始,每一个“小人儿”就注定要经历各种情绪的体验,因为他是一个会说话的生灵,常常会面对各种“触动”他的情景。我们因此知道,情绪不是在他自身之外,而是进入他的体内,进入他的心灵深处。新的情绪不断地与旧情绪的记忆结合在一起,那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经纬相交,渐渐地编织成每个人特有的“情绪组织”。心理学空间0y:mZp9w9T-Pu

心理学空间)Rw K)YN9~L*{NY
当情绪来袭时,可以说每个孩子面对的都是“均等的机会”。

^)@'HN Q;q(|&c+p!g0

z2nEep$plyg&t/x0孩子周围的人影响他们的情绪心理学空间4[A`*_r;| `(}wp;L[

心理学空间'Euw ^5m!|2D f

如果我们大家都从相同的起点出发,为什么到达终点时结果却截然不同呢?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极端的“情绪化”,而有些人却那么的“不敏感”呢?

mu-WCO,x vF0心理学空间NX3MKf JlA9a

答案很简单:虽然每个人遭遇情绪的机会均等,但处理情绪的方式却各不相同。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接受突如其来的情绪,感受它并表达它,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他自己。孩子不能独自完成自身的构建,他与周围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情绪方面,周围人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9`J8?"EI#w@2O!u0

H|!k I2X|h0

DO(AN/b0心理学空间} C.j9P5L

家庭情绪主色调

+c/M~e'e ax6Q+X0心理学空间/Rrz c!\[

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自身的情绪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模式,首先取决于父母同自己情绪的关系。有这样的家庭,每个人都沉默寡言,或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咬紧牙关;也有这样的家庭,说出自己的恐惧被认为是“懦弱”;表达出快乐或者愤怒是举止放肆。心理学空间d)A8Xs9E%`)e

心理学空间0A/y+Z1E2_g7d

在这种家庭里,孩子很快学会关闭自己心灵的窗子:什么事情都不能向外泄漏。为了确保自己不触犯这条疯狂的戒律,孩子通常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泯灭自己灵魂的声息。既然无法扼杀自己的情绪,他只有不去感受情绪,从而免除表达的必要。就这样,孩子把自己心灵的声音“关掉”了。

C+x`w{1p`H0心理学空间!Ed"gsqcnj3N

在另外一些家庭里,成员们以较为微妙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此中“奥妙”常常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被揭示出来。有的病人会说:“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那么悲观。我父亲可是个嘻嘻哈哈的乐天派!”直到有一天,随着心理分析的深入,病人发现,表面上兴高采烈的父亲原来长年在与抑郁症作斗争,而作为孩子的他下意识地感受到了这种抑郁,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模式。心理学空间5g9Q{9I6AB]7l

心理学空间b]C[|?C#x

孩子的感觉是敏锐的,他认同的总是成年人真实的一面,无论这种真实隐藏在什么样的面具下面。心理学空间 _n$A,l*L2CB[:WcK

心理学空间+Zs/sG3a

父母要帮他们

|rl2BkX:L{0

a9B/Ee fJ%Z0孩子的人格形成不仅依赖于父母的生活模式,也取决于他在认识自身情绪的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当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愤怒或极度的欢乐时,他需要成年人的语言抚慰,才能驯服情绪,并把感受变成自身的一部分而不至于感到焦虑。如果没有这种帮助,孩子会觉得自己快被情绪淹没了,身体就要爆炸,并且终生都会无缘无故地恐惧自己。当孩子开始社会化的过程,父母的帮助尤为重要。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第一次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他感受到的第一次失望,第一次爱(或友谊)的悲伤,第一次被侮辱、被排斥,都构成了孩子的“日常的情绪体验”。成人们往往忽视儿童课间休息时的打闹,殊不知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莎士比亚式的悲剧,都对孩子有重大影响。

/Q;WDv4e5_0

0XHg6gZc Sa0心理学空间 H|~)V'Z jHtb-u

心理学空间 {7vXfs B1hJ

忽略小孩的悲伤?

&k%Y#LO@.r.lt0

/}afq,O0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管成年人自己与情绪的关系如何,他们对孩童世界的看法总是拘泥于某些固定的论调,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心理学空间f2h2C!k'iR?

s4[9m\3Dof0在我们的社会里,孩子通常被当成微型的人,一个尚未长成的人,因为他的身材是那样的矮小。这样一来,人们往往低估孩子言语的价值,并把孩子的情绪看得无足轻重。心理学空间/I6ko&A^8\A9Ci

心理学空间r6kO? x3M

我们常常说:“这没什么,不过是小孩子的悲伤而已。”人们否认孩子对周围一切有着强烈的眷恋情感:“是啊,刚给他换了个新保姆,他慢慢就会习惯的......”人们认为,小孩子不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因而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感受痛苦。其实,小孩子的悲伤是真实的。

"A[ Q-olg0

v!sG5^[^^#Oi5H0小情绪会长大心理学空间ub"Ip(u A`v v

心理学空间Z(yt"wa ZK

成年人有时认为,不让孩子经受强烈的情绪困扰,是在保护孩子。其实他们错了,因为孩子总能感受到一切。孩子受到的“保护”并没有阻止他感受情绪。面对成年人的态度,他只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

t sX Xu;I'e8iTd0心理学空间b k6Yv7R HOB

“如果妈妈不想让我知道某件事情,我不能告诉她其实我知道。她不告诉我,我很难过。可我要是跟她说我知道了,她就会伤心,甚至会生我的气。”心理学空间eP.Wrp$TG

心理学空间#m bu7sZ;MBS9Z

于是在孩子和他的情绪之间,产生了一道鸿沟。成年之后的他,被那些陌生的情绪所困扰,终于有一天不得不躺到心理分析师的长沙发上。

1b V i8V(va+KB(p'[0

CJ.D*VX j0我们必须从每个孩子的幼年起就教会他驯服自己的情绪。今天的人们也许并不能认识到这件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们把“生活的痛苦”等同于“疾病”,把情绪视为病态,并千方百计地让那些经受痛苦(失业,关系破裂,亲人死亡)的人相信,他们的痛苦,尽管“正常”,却只能用药物来治疗。小(孩子)的情绪最后就会演变成大(人)的情绪。心理学空间_i0fei\n$X6O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情绪
«午睡会让你变得更坚强? 自我
《自我》
我们的情绪:给极度压抑者和超级敏感者的建议»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