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人必定有攻击性么?
作者: mints 编译 / 3988次阅读 时间: 2021年5月31日
标签: 攻击性 侵略性 自恋 自恋暴怒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o3KHS2DBxEU{

'MT_9M bZ#E0

O+p)b GH Z+p0心理学家对世界各地437项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自恋是攻击和暴力的重要危险因素。心理学空间 K bu U%U

U |-L/}l0心理学家在各种自恋,以及自恋的各个方面中都发现了自恋和攻击性之间的联系。这些结果是相似的,无论性别、年龄、居住的国家,是否接受大学教育。即,自恋和攻击性之间的联系几乎是普遍存在的。

!Ab3k!Nyq#wKmg4H0心理学空间*L`YnMlI*_q

而且,自恋对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阈值,不一定要达到病理性自恋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恋水平较高的人而言,哪怕他们的自恋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些自恋也会和攻击性有关。

U e!Cl9V*NLt0心理学空间#TR#P&n C{HVB5M


I9v/Ju7B!er0心理学空间G)E_[ N(}0{

Sophie Kjaervik & Brad Bushman

JU6` ?bR9t[0
心理学空间 |!RzY*}$HG!X MthF

2@,s`N%\"b:^E0

R^/fbk `i nQ{G0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教授布拉德·布什曼(Brad Bushman)说:这个结果不需要任何的掩饰,即,自恋是全面影响攻击和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O!o e[ fk~ @0

|(OU"FSE6u"o0该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索菲·克杰尔维克(Sophie Kjaervik)领导。并于2021年5月24日发表在《心理公报》杂志上。Kjaervik说,”发现自恋和攻击性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V8?tth%na0心理学空间6i8`#U k{*F

Sophie L. Kjærvik, Brad J. Bushman. The link between narcissism and agg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21; DOI: 10.1037/bul0000323

Zp!kwx7y.D+N0心理学空间n%HweY C(t#wL

研究人员综合和分析了437项独立研究的数据,涉及123043名参与者。以提供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全面看法。心理学空间+Q$T*ad(cW6b*j

心理学空间__ ~J-u(\(R B(n

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发现:“正常”和“病态”自恋都与攻击性有关。自恋的所有三个维度(即权利、浮夸性自恋、脆弱型自恋)都与侵略有关。自恋与所有形式的攻击(包括间接的、直接的、身体上的、言语上的、欺凌)以及攻击的两种功能(即反应性、主动性)都有关。心理学空间OHR)`K-@m;K

心理学空间-g4TN7~ c"s)c IJ ~


N6{8r HZ iM-Mk0心理学空间]:?%Cn Lb J-t7w_

心理学空间&b+|5p&r ~.V`p

Kjaervik说:“自恋程度高的人在选择攻击他人时并不特别挑选自己的攻击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自恋与网络欺凌以及线下欺凌有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心理学空间5r7_ XBaWkW8`

心理学空间(ze] s6Hq$Gc

Bushman说,自恋的特点是过分强调自我重要性。自恋程度较高的人不仅更容易发怒,而且在攻击行为上也更容易“冷漠、深思熟虑和有恃无恐”。

vnb KJ*Sb0心理学空间w9L2mGU(_ L4](A

研究发现,无论自恋程度高的人是否被激怒,他们攻击他人的可能都更高。并且,一旦他们感到被激怒(比如被忽视或侮辱时),对方就更有可能遭受到攻击。

6fa.x+v/s#i3\8ED0心理学空间&Az9UhY:N-w

研究人员有点惊讶地发现,自恋与暴力之间的联系几乎和自恋与不太严重的攻击形式之间的联系一样紧密。Bushman说,与较轻的攻击行为相比,暴力攻击更为罕见,而且通常更难预测。这项研究中的暴力是指旨在造成伤害或死亡等身体伤害的攻击。心理学空间"rt6LRE2m8iEb

!a3N*{s:hsr0但这些结果与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自恋可能是大规模枪击等极端恶性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

cZ z K]O/^(n~0

*s2w:w6_9en/I0
#Uj\3U[vsv0

xic-J5R&[\0心理学空间-W*ZG@&V x

一种假设认为,自恋与攻击之间的联系更可能发生在个人主义国家,比如美国,那里的人们强调自己的个人权利。但分析也发现,甚至在更集体主义的国家中也发现了自恋和攻击之间的联系。而且无论研究参与者是大学生还是普通人群,结果都是相似的。

'f9R"@8k4l5c'B%\ U0心理学空间2}!wQ Cc

Bushman说,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些结果只适用于“自恋者”,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N.@6]JTK+Y0心理学空间1JM'V3Z@#V ]d

首先,你不能把人分为自恋者和非自恋者。几乎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恋,尽管只有少数人的自恋程度高到足以被称为病态。

Y&PQt+wtM0

4}8[4Q1F7L}|[0其次,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自恋甚至在达到病理水平之前就与更多的攻击性有关。心理学空间ZP'D t#\S e

CY6^;iD{0心理学空间2F,OWQeEGw f4|

Qy3p0{5F4Tq0心理学空间 \(|,M(vzQ

Bushman说:“当我们更加自恋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变得更加咄咄逼人。自恋程度高的人在感到受到威胁时会更具攻击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挑衅是自恋和攻击之间发生联系的关键调节因素。”

b*d.Bo/do~5P0

+ROU9q@v+M1{v0他说:“那些高度自恋的人脸皮较薄,如果感到被忽视或不受尊重,他们就会大发雷霆。”心理学空间{lF O/G b6c!F/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攻击性 侵略性 自恋 自恋暴怒
«老年人更可能通过付出努力帮助他人 心理学新闻
《心理学新闻》
母亲抑郁对婴儿的影响»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