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678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RQ9X`,W;R0心理学空间'zMK*iwG3xw

142.潜伏期latencyperiod

}0g kd2fvX0

'vr_5h&_x)AH0指儿童性(sexualitéinfantile)衰退期(5或6岁)直到青春期开始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性停止演化。就此观点而言,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性活动减少,对象关系与感觉的去性化(温惠远重于性欲望),羞耻心与嫌恶感等感觉的出现,以及道德与美学志向的出现。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潜伏期的起因在于伊底帕斯情结的衰退。潜伏期对应于抑制的强化——这导致对生命最初几年的失忆——对象投资转变为对双亲的认同,以及升华的发展。

Zbb*y#jj0

,J6{ ~;{/YF1Mv}0首先人们可就严格生物学的观点将潜伏期观念(α)理解为介于两次力比多“推力”间(β)一已预定的停顿时期,至于其起源则无须任何心理学解释。如此,可原则性地就其效应来描述性潜伏期,一如《性学三论》中的作法。心理学空间d Oe ?9o/\8[4Z

y@l7j+J0W9UZ+|T(y0当佛洛伊德将潜伏期衔接于伊底帕斯情结的衰退时,他思索以下概念:“……伊底帕斯情结必须没落,因其分解的时机已到,正如成齿生长时乳齿必然脱落”。不过,标示着潜伏期终结之青春期“推力”虽然无可置疑,究竟进入潜伏期该对应何种生物预定因素却不甚明确;况且,似乎“……无须要求解剖学上的成长与精神上的发展完全同步”。

)PPCmE0

9W1QA;T!L6v,rU dv0因此,为说明伊底帕斯的衰退,佛洛伊德被引向去讨论其“内在的不可能”,伊底帕斯结构与生物不成熟间的某种不协调:“……久盼不至的满足,期待小孩的愿望一再受挫,这些均迫使小恋人放弃其无望的憧憬”。

)`}A1L-s)^ }7j3_ x_0心理学空间6H W)[ L&i cd8`

总之,唯有参照伊底帕斯情结的发展以及在两性上解消的形态,才能暸解潜伏期的进入(见:伊底帕斯情结;阉割情结)。

P7U3o?*? ZQ(Ea0心理学空间 R.AT@uj*p

再者,社会养成将其作用和超我的作用会合,也跟着加强了性潜伏期:后者“……只有在将儿童性的压抑列入计划的文化组织中,才有可能使性生活完全中断。这在大部分原始社会中并非如此”。

,Y{HO?'o K0心理学空间Ge rIp*e

应注意,佛洛伊德称潜伏期(période)而非阶段(stade)。其原因应理解如下:在该时期时,虽然可观察到性表现,但严格说来并无新的性组织。心理学空间dg&X4g]pG5r }Wc

kMT)b.]{'l3w Z^0(α)据佛洛伊德所述,该词借自威廉·弗利斯(Wilhelm Fliess)。

1Y*c-~'g5k0心理学空间~%d&x sm&Tka

(β)在一封致弗利斯的书信中,佛洛伊德首度论及生命时期(Lebensalter)与过渡时期(übergangszeiten),“此时,通常会出现抑制”。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