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作者: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 36736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李孟浩 / 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h0lM3WPn,]0 心理学空间8aj_ FK$J4oV
客體關係發展的全層譜模式
%VO7q0^t!i0 心理学空间,n3h}5r JQY

*F/\#@.DL,HQj0 但是,你必須要先作為某人,才可什麼人都不是。這個人格發展的議題不是自我「或」無我,而是自我「和」無我。自我感和洞察它持續性和實體性的終極虛妄性這兩者,都是必要的成就。聖徒性和完全的心理安樂都有包含這兩者,但是須放在客體關係發展不同階段中「時期適當性的發展程序」。若要經由「虛無化自我」這個偽裝的靈修嘗試,來跳過認同形成和客體恆常性的發展課題,就會帶來致命性和病理性的結果。有很多被禪修吸引的學生就是這樣子,甚至某些老師也嘗試這樣做。 心理学空间{X'Xfy ??
心理学空间4C G@[ `G p^
我認為「包含全發展層譜的發展心理學」是我們所需要的,可是卻被臨床和禪修觀點所忽略。從臨床觀點來看,佛教心理學缺乏這個。它很少提到人格組織的早期階段,和處理失敗時所帶來的苦惱型態。當我們不瞭解這點時,就會有一些危險。在精神分析的古典時期,自身失調還沒受到適當的了解,療程的先決條件和限制也不能清楚認識到。所以,這些相類似的治療失敗(包含「冗長的」療程)就會把老師和學生弄得更糊塗、更困擾和更傷悲。
|M&g]i @%D0
:HR SR)o!wd'm0 一般的西方心理學和特殊的精神分析理論也沒提到發展層譜的另一端。他們對成熟和健康的定義也沒超過心理社會性的認同、客體恆常性、客體關係的成熟、對衝動和防衛較適應且少衝突的安排這些範圍之外。
9x-oi+Pe0
3C8g4yMQQS?FPv0 根據現行的臨床思維,治療並不以舊的 Kraepelinian 醫藥模式來診斷疾病,而是把脫軌的、阻滯的和扭曲的發展過程重新制定過。內觀也提出說發展過程不能阻滯在認同和客體恆常性的層次上,而要往更終極的自身和實相觀點邁進。佛教心理學其實沒有用「冥想」這個詞,而是用「修習(bhavana)」
]DQ.P.N rV8E']0 心理学空间\%f^h-k E
(Vajiranana,1975)。這些修行可以用來「促進客體關係發展的持續」。對馬荷和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而言,分隔-個體化的過程是「永未完成的;它只能變成一直是再活化中;生命循環的新時期可見證到還在運作中的最早期過程 心理学空间GaLt5H ta

~6R+l K ~s0 的繁衍」(1972:333)。 可是,假如「自身」和「客體」都是客體關係發展某階段或某層次的功能,甚至以更含括性的觀點來說,沒有客體的失落值得哀悼,也沒有自我可哀悼它們。如果所有的自身-客體聯結最後都會「敗壞」,那麼不僅客體發展連心理苦惱也到達終點了(Engler,1983b)。 心理学空间*S;LwTzX
心理学空间j h,y+b)R'b

xF7B'mhtJ[0 結論心理学空间0^p!N[ P&p]+vZ&H
心理学空间;v+Tf$Kf\0G| x
心理学空间#i2K"V:S:@2D
不管如何,那是我現在所達成的結論。我希望佛教徒、西方和其他種族的臨床實務的精神醫學系統,可以在我們文化中首次相熟習,並得出一個更完整的人類發展的全層譜模式,以及修補它們脆弱處的治療性干預。從弗洛依德的性心理階段理論經艾瑞克森的生命循環理論到馬荷的客體關係理論,算是精神分析思想的推動力和靈感。佛教思想中也有部分隱而未顯的推動力。這個傳統強調變成某人的重要性,另一傳統則強調變成無一人的重要性。我作為兩個傳統的心理學家了解到自我感和無我感都是必要的,可實現樂觀的心理安樂,也就是弗洛依德所說的「理想性虛構」,以及實現佛陀所教導的「苦的止息」。心理学空间6V T_O2W5NDP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禅宗公案的精神分析式解读——语言和行为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