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55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W8k}0l ]#X;xo'K0心理学空间I nB5}C"xRJo&^

201.前意识preconscious心理学空间t1aaz2VE

!rJs DTo0A)佛洛伊德在其第一拓扑论架构下使用的词汇:作为名词,它指称精神装置中与无意识系统(Ics)截然不同的一个系统;作为形容词,它修饰该前意识系统(Pcs)的作业与内容。上述作业、内容并不呈现于当下意识场域,故其为无意识——就该词的“描述”意义而言(α)(见:无意识,B);但它们与无意识系统的内容不同,差别在于它们依旧有权利到达意识(例如,未在当下出现的知识与记忆)。
(B#zj*f&kE0就后设心理学观点而言,前意识系统由次过程所支配。它与无意识系统之间则由检禁所区隔。若未经变形,检禁不允许无意识的内容与过程进入前意识。
8kuC!c&P2G-T0B)在佛洛伊德第二拓扑论架构下,前意识一词特别被作为形容词使用,它形容任何当下意议所未注意到的,但亦非严格意义之无意识的事物。就系统论的角度,前意识形容主要属于自我但亦属超我的内容与过程。心理学空间? _,i5I2Z:^f)u@+hKtW

%bnl7T+@&vb0对佛洛伊德而言,前意识与无意识之区分是根本的。无疑地,在一种辩护心态下,他曾凭借某种漫出当下意识场域的心理生活之确实存在,来捍卫广泛无意识精神的可能性;但若就佛洛伊德所谓“描述”意义来理解无意识——意识所注意不到的事物——则前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分就消逝不见。并且,基本上必须就其拓扑论(或系统论)与动力论意义来理解上述区分。心理学空间H)L M3VY

@w2rVl l2D Pd0佛洛伊德很早即在其后设心理学观点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确立此种区分。在《梦的解析》中,前意识系统被定位于无意识系统与意识之间,并由检禁将它和无意识区隔开。此一检禁试图禁止无意识内容取得通往前意识与意识的通道;而在另一端,它亦控制着意识与运动机能的入口。在此意义上,意识可被联系于前意识:如佛洛伊德即论及Pcs-Cs 系统;但在《梦的解析》一书的其他段落中,前意识又与佛洛伊德所谓知觉-意识系统泾渭分明:此种暧昧不明的原因,正如佛洛伊德日后所指出,在于意识很难适合结构性考量(见:意识)。心理学空间j9[Y;lfkb1C \

[2f*|:PX:wLQ0佛洛伊德将前意识到意识的过渡置于“第二道检禁”的作用之下;但它与严格意义的检禁(介于Ics 与Pcs 之间)不同,它偏向于筛选而非变形,其功能主要为避免可能造成干扰的思绪闯入意识。因此它有利于注意力的行使。

(| R;Lb7XF!y'f0心理学空间HhXA4DHx

与无意识系统相较,前意识系统的特点在于其能量的形式(“连结”能量)与当中执行的过程(次过程)。然而应注意,此区分并非绝对:一如佛洛伊德指出,无意识的某些内容会受到次过程的改变(如幻想),同样地,前意识元素也可能受到原过程的支配(如,梦中的白日残余)。更广泛地说,在前意识作业中可看出——在其防御面向下——快感原则的宰制与原过程的影响。心理学空间$L*EL4G gk

心理学空间5lx1R4US5n:s

佛洛伊德惯于将Ics 与Pcs 之间的差异归于以下事实:前意识表象与文辞语言、“文字表象”有关。

/rb"AXx0心理学空间&Z z`3c4U

此外,前意识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显然十分密切。值得重视的是,佛洛伊德首次引进前意识时,曾将它等同于“我们正式的自我”。当自我随着第二拓扑论的提出而被重新定义时,虽然前意识系统不致与自我——部分为无意识——混淆,但它自然地被包括于其中。最后,在新提出的超我审级中亦可证实有某些前意识面向的存在。

-sD(y7H-X h7\qW0

Ls8WV$xh9A0*:就主体体验,以及更特别地就治疗经验而言,前意识观念涵盖者为何?最常被标举的例子是未出现于当下,然而主体可唤醒的记忆。泛言之,前意识指称隐约地出现于心灵活动,但并未因此被当成意识对象的事物;当佛洛伊德如下定义前意识时,其意义即是在此:前意识“就描述意义而言”为无意识,但可进入意识,而无意识则与意识分隔。

6|qZHMD0

SF2g"w V+tP s0在《无意识》一文中,佛洛伊德形容前意识系统为“有意识的认识”(bewussteKenntnis);这些寓意深远的词汇强调出它与无意识的区分:“认识”意味着它涉及某种与主体及其个人世界有关的知识;“有意识的”则表示,这些内容与过程虽是非-意识,但就拓扑论观点而言与意识有关。心理学空间K,])H+K*fu6L,`Z

w"CVmK]a0此拓扑论区分可由治疗中的动力论观点证实,特别是透过以下丹尼尔•拉嘉许(DanielLagache)所强调的特征:若前意识内容的供认,可能引起藉由运用自由联想规则所欲去除之缄默保留,那么对无意识的承认会抵触的是抗拒——这些抗拒本身亦为无意识,分析应逐渐地予以诠释与克服(当然,缄默保留通常融混于抗拒之中)。心理学空间M#A%m `Lo

0Ab$lgx+j M1eh0(α)佛洛伊德对于该词的选择似乎不很恰当。实际上,纵使仅就描述层面而搁置拓扑论区分,我们亦可举出前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差异。“就描述意义而言的无意识”此一说法,不具区辨性地指称精神内容与过程整体——它们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否定:非意识。

]\{f&P/RQ%am(p0

^*s:]Bz6^7dT_N0202.前生殖pregenital

D"w-I"o2G0心理学空间*Oc0Uptm!B ?:GA

形容词,用于修饰与生殖带至上性尚未确立之心性发展时期有关的欲力、组织、固着等(见:组织)。心理学空间G1\ |/w1k6n6_7cj

心理学空间)Eai1HD5x

佛洛伊德在《论强迫型神经症素因》一文中引进该词的同时,也提出一种早于以生殖器官为至上之组织的力比多组织观念。我们知道,更早之前佛洛伊德即己认识一种先于此种至上性之建立的儿童性生活存在。在1897年11 月14 日致弗利斯(w. Fliess)的书信中,他便论及一些日后被放弃的性感带;在《性学三论》中,他则进一步描述非生殖性部分欲力原本无序的运作。

j#KEv d RGr0心理学空间pe3LPm Z"J K5zp

“前生殖”此一形容词被赋予非常广泛的涵义。在当代精神分析语言中,它不仅形容欲力或力比多组织,亦形容一些退回到早期心性运作模式的固着或退转。当此种固着十分显著时,则被称为前生殖神经症。人们甚至将该形容词名词化,而以“前生殖”一词称呼一种明确的人格类型。心理学空间Z SxX-pfK

}x U"tw0o u0203.前伊底帕斯preoedipal

;aD3e]9] X6U7Vb0

/v^I-~-?0该词形容伊底帕斯情结建立之前的心性发展时期;对两性而言,此一时期均由对母亲的依恋所主导。心理学空间]Hd'^m P oc

f4iB3{.?$G5e%[1mmq0该词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出现得非常晚。当时正值佛洛伊德必须确定女性性(sexualité féminine)的特质,特别是强调小女孩与母亲之间原初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期间之时。前伊底帕斯时期同样也存在于男童身上,但期限较短,影响较小,而且较难将之与伊底帕斯爱恋区分,因两者对象相同。

HqO4I]3Zx7}0

4@ Xlo NY0NJ9]0就术语观点而言,宜明确区分经常被混淆的前伊底帕斯与前生殖二词。前者涉及人际情境(无伊底帕斯三角关系),后者则指涉相关性活动的类型。当然,伊底帕斯的发展原则上会导致生殖组织的建立,但只有一种制式想法才会认为生殖(génitalité)与相关于伊底帕斯的完全对象选择相互重叠。实际上,经验指出,可有一种充分的生殖活动而无完备的伊底帕斯;同样地,伊底帕斯冲突也可能在前生殖的性范畴内运作。

'j"P$t(t`4eYU0

#ff+BFm,SV0严格地说,人们可以论说一种前伊底帕斯期——亦即纯粹只有母-子双边关系存在的时期吗?佛洛伊德并未忽略此一难题,他注意到,即使是当与母亲的关系占主导地位时,父亲也犹如“讨厌的对手”般存在。据他所述,我们亦可以下列说法来表达这些事实:“……女人只有在克服一个由负面情结主宰的先行时期之后,才会达到正常的正面伊底帕斯情境”。对佛洛伊德而言,此种说法的优点在于它保有以伊底帕斯为神经症核心情结的观念。心理学空间5\.H%ESE \.U

心理学空间$r1q3hj.~o

我们可以简要指出佛洛伊德此一更为细致的命题所开展的两个方向:人们或是强调双边关系的独占性,或是揭露一些非常早期的伊底帕斯表现,以致无法限定一个真正的前伊底帕斯期。

m/w^2qnI-h0

#Y&pB3g"Z1`0有关第一个方向,读者可以布伦斯维克(Ruth Mack Brunswick)的著作为例。该著作为她与佛洛伊德长期合作的成果,她认为该著作表达了佛洛伊德的思想:心理学空间1|p3FzG%@7Q

)w Nl.h6QR#WI01)她认为,虽然父亲确实出现于心理场域中,但并未被视若对手;心理学空间!pG z)d { n$_[
2)她认为她所致力描述的前伊底帕斯期具有一种特殊性,她特别强调主动性/被动性对立的主导。心理学空间&r4o8] C6V?

心理学空间9mF sb3|B x-P

反之,透过对最原初幻想的分析,克莱茵(Melanie Klein)学派认为,在对母亲的关系上,父亲很早便已介入,特别是如母亲体内保有父亲阴茎的幻想所显示(见:交合双亲)。然而我们仍可质问,可否以第三者(阳具)出现于母-子的原始关系中为由,而将此时期称为“伊底帕斯早发阶段”。实际上,此时父亲的出现并非犹如一个禁止审级(见:伊底帕斯情结)。在此面向上,拉岗(Lacan)在检验克莱茵的概念时,提出“前伊底帕斯三角关系”以指称母-子-阳具三者的关系,阳具在其中的作用则犹如母亲欲望的幻想对象。

x}B2Zl1~0

8Iyg;l)g7i W Z"KF0204.恒常原则principleof constancy心理学空间5l:@q;K%Ne|Hqs

n3G2J+eF|$c9g,G0佛洛伊德所提出的一种原则。据此原则,精神装置倾向将其容纳之刺激量尽可能地保持在最低水平,或至少尽可能地维持恒常。此种恒常的获得,一方面是籍由卸截已存在的能量,另一方面藉由回避任何可能增高刺激量的事物,以及藉由防御对抗此种增高。心理学空间}:C.q|%]

!lM+k]8j u4x0恒常原则为佛洛伊德经济理论之基础。它在佛洛伊德早期著作中便已出现,之后一直被隐含地假设为调节精神装置运作的原则:精神装置会试图维持其内部刺激和的恒常,其达成方式为对外部刺激采取回避机制,对内源之紧张的升高则采取防御及卸载机制(弭除反应)。精神生命各式各样的表现——当被化约为最终之经济形式时——均应被视为维持或重建此恒常性之大致成功的企图。

8Z3Y1tf Z*|R0心理学空间D'Xjd#wo"N

就经济论角度而言,由于不快感可被视为对紧张升高的主观知觉,快感则转译出此一紧张的降低,因此,恒常原则与快感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快感/不快感的主观感觉与作为其基础的经济过程之间的关系,对佛洛伊德而言便显得十分复杂;例如,快感的感觉可能伴随着紧张的升高。这些事实必然使恒常原则与快感原则之间不能被化约为一种单纯的等同关系(见:快感原则)。心理学空间[#|#|9G'F6NWo BE

Q z\O4|/Mi/x0*:佛洛伊德,以及布洛伊尔(Breuer),在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一个恒常法则,只是重拾19 世纪末科学界广泛认定的一种要求:将物理学中最普遍的原则延展到心理学及精神生理学上,因为这些原则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在佛洛伊德之前(主要为费西纳[Fechner],他给予其“稳定原则”一种普遍倾向)或其当代,亦有许多论者试图在精神生理学上找出恒常法则的运作。

L3ix0R H {D!F3h0

K*AFr`t0但正如佛洛伊德自己写道,在恒常一词的表面单纯性下,“……人们可能理解到南辕北辙的事物”。心理学空间Y;` lj(s2P+s#X(@

心理学空间`1XBY2[p)H

当人们依据物理学模型在心理学上论及一种恒常原则时,指涉的词义有多种,大致可归类如下:

e2zX*p$^R0

*Pqj+aCE01.人们仅止于将能量保存原则应用于心理学。据此原则,在一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和会保持恒常。将精神事实置于此原则之下,等于假设了存有一种精神或神经能量,其定量不因受到不同的转变与移置而有所改变。提出此原则,亦等于确立心理事实被翻译为能量语言的可能性。但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精神分析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原则,与佛洛伊德以恒常原则一词指称的调节性原则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心理学空间~M%oJH%_+P-V/yN,X

心理学空间wJ$I[U E

2.有时恒常原则在一种可比较于热力学第二原则的意义下被理解:即在一封闭系统内,能量程度的差异会倾向等同,以致最后的理想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费西纳提出之“稳定原则”便具有类似涵义。然而如此的挪用仍须定义所涉及的系统为何:是精神装置以及此装置内流通的能量?抑或精神-生命体此装置整体所构成的系统?甚或是生命体-环境系统?实际上,倾向等同的观念,依不同例子,可能具有相反的意义。例如,在最后一个假设,倾向等同的结果为生命体内部能量减少,直到成为无生命状态(见:涅槃原则)。

(I L{%}?0

W4o#r4q;`c3G03.最后,恒常原则也可能在一种自我调节的意义下被理解:所涉及系统的运作方式在于试图维持其与周遭能量程度差异的恒常。在此一词义上,恒常原则等于肯定有某些相对封闭的系统存在(如精神装置或生命体整体),它们会透过与外在环境的交流,尝试维持和重建其特定的配置与能量程度。就此意义而言,过去将,恒常观念比较于生理学家甘农(Cannon)所提出的内环境稳定(homéostasis)观念,将有所帮助(α)。心理学空间[q/kUFN"|5Zm

心理学空间AQ Kk`n$\,Z(P

*:从这些多重词义中,难以断定何者准确符合佛洛伊德所谓的恒常原则。实际上,他对此的说明(他自己都表示不甚满意)经常十分含糊甚至矛盾:“……心灵装置倾向将本身现有的刺激量维持在尽可能低的状态,或至少维持恒常”。佛洛伊德似乎将“……内部刺激紧张的减少、维持恒常、消除”均归为同一倾向。然而,某个系统内部能量归零的倾向,似乎不可被视同为生命体特有的维持其与周遭平衡之恒常的倾向——此种恒常可能程度很高。实际上,这第二种倾向,根据不同情况,不但可能转译为刺激的卸除,亦可能转译为刺激的寻求。

y+LA"a0CE%X p$BZ*H0心理学空间X!F/^{%k_7qY*a

要澄清佛洛伊德的陈述所蕴含的这些矛盾、疑点、意义滑动,唯有比佛洛伊德自己的说明更明确地厘清:他在精神分析提出一种恒常法则此一大致成功的尝试,所响应的是何种经验与理论坚持要求。

*N8{*e?%b ~0心理学空间l3t(k%p7k:o/r

*:恒常原则属于佛洛伊德与布洛伊尔于1892-95年左右共同发展的理论装置之一,主要为了说明他们在歇斯底里所观察到的现象:症状被认为与卸除反应的缺乏有关,治疗的原动力则在于适当地卸除这些情感。然而,若比较两位作者各自撰写的两篇理论著作,我们会发现,在表面的共识之下,两人的角度截然不同。心理学空间6} L8ibx:gq+@3Q

0r5| L0y&mM+Csy1P.I0在《歇斯底里研究》之《理论》(Theoretisches)一文中,布洛伊尔考虑的是生命体内相对自主的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作之情形。他于此系统内区分两类能量:静能或称“脑内紧张刺激”(intrazerebrale tonische Erregung),以及在装置内流通的动能。受到恒常原则调节的是紧张刺激的程度:“……在生命体中有‘维持脑内刺激恒常的倾向’”。在此应强调三个要点:心理学空间6U R]6zF)l

心理学空间2F \hU3{Smh1Q

1.恒常法则被设想为一个最佳状态法则。有一种最有利的能量程度存在,当它倾向增高时必须予以卸除,过低时则予以填充(特别是透过睡眠),以重建此一程度;心理学空间$L:c0p d|"R@

'G%SO%fe02.普遍化与一致化的刺激状态(例如,紧凑的等待状态)或系统内刺激不等量的分配(情感),均可能对恒常构成威胁;

oi Ap6w5WR_0

do5na-AF^ E4aYL03.最佳程度的存在与重建是动能得以自由流通的条件。思维不受阻碍地运作、观念联想正常地进行,均默认着系统的自我调节不受干扰。

9N8j&G.HK0

]&L}+su'Z0佛洛伊德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一文中亦研究神经元装置运作的条件,但他首先提出的并非维持某种能量程度的恒常原则,而是神经元的惯性原则。据此原则,神经元会趋向于释放、完全清除刺激量。之后,佛洛伊德的确假设有一种恒常倾向存在,但他认为这是一种“生命需求所强加之次功能”,一种对神经元惯性原则的修正:“神经元系统被迫放弃原初的惯性倾向,亦即程度=0;它必须忍受量的储存,以便满足特定行动的坚持要求。但其处置方式显示,同一倾向仍然持续,只是被全力修正,以便至少将量维持在尽可能低的程度并防范其增高,亦即维持恒常”。对佛洛伊德而言,惯性原则调节装置的原类型运作——自由能量的流通。恒常法则(纵使未被明确提出作为一独立原则)则对应于次过程——其中能量受到连结,并被维持在一定程度。

+BF3_E;t w?9Y0心理学空间}2sn]-U}

可见,尽管有一看似共同的概念架构,布洛伊尔与佛洛伊德的模型却完全不同。布洛伊尔是从生物学角度发展其思想;这个角度不乏可信度,并且宣告了关于内环境稳定与自我调节系统的现代观念(β)。反观佛洛伊德的建构,就生命科学的角度而言可能显得荒谬;因为它企图从一个否定任何程度稳定差异的原则,推演出一个有生命趋向、适应功能、能量恒常的生命体。心理学空间2W+}Bz9AnqG

心理学空间xxv,B m,~d8[

然而佛洛伊德与布洛伊尔之间此一未被阐明的分歧(γ)却有很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佛洛伊德认为,受到惯性原则调节的,是一种为说明他刚发现的无意识而必须假设其存在的过程:原过程。它自《科学心理学大纲》开始便主要在——特别是歇斯底里患者的——梦以及症状形成之例子上被描述。原过程的特征主要为不受阻碍的流动,一种“移置的轻易性”。就心理学分析的层面而言,我们可以察觉到某个表象能够完全取代另一表象,并借取后者所有属性与效能:“……一个因A 而泣的歇斯底里患者,丝毫不知他之所以如此是由于A-B 的联想,而B 本身在其精神生命中却不担当任何角色。象征在此完全取代了事物”。某一表象的意义完全移置到另一表象的现象,以及对这些替代表象所呈现出之强度与效力的临床观察,对佛洛伊德而言,自然地表达于惯性原则之经济论阐述上。对他而言,意义的自由流通与精神能量全部倾流直到完全净空是同义词。可见此种过程与维持恒常是对立的。

PD*T Wb t v@0

V'}e2cs'\ f.e0《科学心理学大纲》确实曾论及恒常性,但它正是被用于节制、禁制单纯的绝对卸除倾向。连结精神能量并将它们维持在较高程度的任务,这是自我被指派的任务。后者之所以执行此项功能是由于它本身构成了表象或神经元的整体,其中的投资会维持在一个恒常程度(见:自我)。

k AUCs0q0心理学空间t4_:?z`e n"y

因此,原过程与次过程之间的承续,不应被理解为生命范畴上真正的接替,仿佛在生命体历史上,恒常原则接续了惯性原则。此种承续关系只能在一种精神装置层面上成立——一种佛洛伊德一开始便认为其中存有两类过程、两个心灵运作原则的精神装置(δ)。心理学空间lukK X\gbh'X

[8K:MC'f|6n0如我们所知,《梦的解析》第七章便是以此种对立为基础。佛洛伊德在此发展下列假设“……一个原始精神装置,其工作会受到避免刺激(Erregung)累积并尽可能维持无刺激的努力所调节”。这样一种具有“刺激量自由流动”特征的原则,佛洛伊德称为“不快感原则”。它调节无意识系统的运作。而前意识-意识系统则有另一种运作模式:它“……透过源自本身的投资,对此[自由的]流动产生禁制,将它转变为静止的投资;无疑地,此亦伴随其程度的升高”。此后,佛洛伊德最常将这两种运作模式的对立视同于快感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对立。然而,基于厘清概念的考量,我们若欲维持两种倾向之间的区分——将刺激量归零的倾向,与将它们维持在一个恒常程度的倾向——可以想见的是,快感原则将对应着前一种倾向,而维持恒常则与现实原则有关。心理学空间8?:SH }G1}A

心理学空间rjMQ)N,L#_

*:直到1920年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佛洛伊德才明确提出“恒常原则”。然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心理学空间bI$N YD5qX

心理学空间;`1de.[[

1.恒常原则的提出是作为快感原则之经济论基础;心理学空间@9Z]7BOr&U

心理学空间z?!Y {}0l-hA kW

2.佛洛伊德对它的定义始终具有模棱两可之处:绝对缩减的倾向与恒常的倾向被认为等同;

*?~?#GCt2atO0

Z(BtQ'DOl03.然而称为涅槃原则的归零倾向被认为是根本的,其他原则均只是对它的修正;心理学空间TK ^8q{0c iM!P

]oj8I A]SNc04.当佛洛伊德似乎认为在“……心灵生活,以及或许一般而言[在]神经生活中”,只有一种多少经过修正之倾向的同时,他却在欲力层面上引进一个根本的、不可化约的二元论:死亡欲力倾向于紧张的绝对缩减;反之,生命欲力则试图维持并创造一些预设着高度紧张的生命统一体。此种二元论(许多论者曾强调,应将它理解为原则的二元论)唯有比较于某些始终存在佛洛伊德思想中的根本对立时才能被澄清:如自由能量/连结能量,释放/连结(Entbindung-Bindung),原过程/次过程(亦见:死亡欲力)。心理学空间es@2KOWy5Cl

e[}0D(Z1x}7a7[0相反地,在心灵运作的经济原则层面上,佛洛伊德从未完整地提出可与上述这些对立相应的对立。虽然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他曾透过惯性原则与恒常倾向的区分草拟出此一对立,但它终究未能构成一个明确参考,足以避免持续盘据于恒常原则观念上的混淆。心理学空间#c%q"\ZNo

心理学空间u$Uc\:`z6e8E

(α)甘农(W. B. Cannon)在其《身体的智慧》一书中,曾以内环境稳定一词指称一些生理过程。透过这些过程,身体倾向于维持血液环境组成的恒常。他以此过程来说明血液的内容——-水、盐、糖、蛋白质、脂肪、钙、氧、氢离子(酸碱平衡)——以及血液的温度。此一清单显然还可延展到其他元素(矿物质、荷尔蒙、维他命等)。心理学空间/F'j*Y oE8}'IS&|

心理学空间c$z!A|[H

可见“内环境稳定”的观念是活体特有的一种动力平衡观念,绝非一种将紧张减至最低的观念。

:uDO$H;}7J7d,G |0

rA3yC3cW|7i1P0(β)我们知道布洛伊尔曾与神经生理学家赫林(Hering)合作研究生命体中最重要的自我调节系统之一:呼吸系统。心理学空间s1W:r Q9g*kg.e]2N

心理学空间x]4M KM

(γ)从《歇斯底里研究》《绪论》(Vorläufige Mitteilung)一文先后的理论建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对于恒常原则的提出难有共识的痕迹。

"`sIdL*en]?0

dg*_6G cTFy@0在寄给布洛伊尔审阅的《歇斯底里发病理论》手稿,以及1892年6月29日给他的信中,佛洛伊德提到神经系统内有一种将所谓“刺激和”(Erregungssumme)“……维持恒常”的倾向。

yR^XFS0心理学空间+eX Xk G1w8x

《绪论》发表之后十天,在一场佛洛伊德的演说中(论文以同一标题发表于《维也纳医学学报》,他只论及一种“……减低……刺激和”的倾向。心理学空间D-xCI4fh ~)C:{

心理学空间&s!nU R6W3Q g4{

而在《歇斯底里研究》的《绪论》中,恒常原则终究未被提出。心理学空间"fTg-D*mE#|5k ~

?4`Z6Ona0(δ)藉由区分某些层次,我们可以在佛洛伊德与布洛伊尔所陷入的难题中引进某种澄清:

$e;UnoLw.d0

z4o D[dKS01.就生命体层次:生命体受到内环境稳定机制的调节,并依循单一原则运作——恒常原则。此原则不仅适用于生命体组织,且适用于特定装置——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唯有当其中的恒常条件受到维持与重建时才能运作。此即布洛伊尔论及脑内紧张刺激的恒常程度时所指涉。心理学空间s;P6e SE2{.j

心理学空间6C[ O~ou

2.就作为佛洛伊德研究对象之人类精神而言:心理学空间,aG0KbOara

5h,l|Rf0a)无意识过程,在某一限度内,假设着意义的无限滑动,或就能量语言而言,刺激量完全自由的流动。心理学空间BQ Cz/mR-` g

心理学空间 OT`'ov

b)而在前意识-意识系统上辨识出的次过程,则假设着能量的连结,此连结受到倾向维持并重建其界限与能量程度的某种“形式”所调节:自我。

\C4t5X~q/N ~0心理学空间yp#X {7b!pT6^O"yB

因此就初步分析而言,我们可以说布洛伊尔与佛洛伊德所考虑的并非同一事实:布洛伊尔提出的是正常精神运作之神经生理条件的问题;佛洛伊德则是质问,在人身上,原精神过程如何会受到限制与调节。心理学空间"Xf"_yh2]*C|

心理学空间Ys8|Y!A

无论如何,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仍有模棱两可之处,不仅在《科学心理学大纲》,在后期如《超越快感原则》等著作中均亦如此:一方面他从原过程中推演出精神次过程,另一方面又从纯粹的无生命状态中,推演出具有恒常形式且于存在中倾向自我保存之生命体几近神话的创生。心理学空间'm `)C3Jz}^'IW

心理学空间:?w-E4Ud l

我们认为,要解释佛洛伊德思想上此一根本的模棱两可,唯有将自我本身理解为基于生命体模型所建立的一种“形式”、一个完形(Gestalt), 或换言之,一种生命体之现实化隐喻。心理学空间wN yr saZ5O7}

,o-P!}7j inG?/O0205.涅槃原则Nirvanaprinciple心理学空间 Ud\f0W.Ij

b3D b.?-C8Y+IS0该词由芭芭拉•娄(Barbara Low)所提出,佛洛伊德援引以指称精神装置将自身所有外源或内源刺激量归零,或至少尽可能减低的倾向。

#ycUE2K0

X_ rO3]mO#{0因叔本华(Schopenhauer)而在西方广为流传之“涅槃”(Nirvana)一词,取自佛教。指人类欲望的“寂灭”,化于群体心灵中之个体性的灭绝,一种寂静、至善幸福的状态。心理学空间I)| A0m5U \

#LI,~T"y8t0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佛洛伊德援引英格兰精神分析师芭芭拉•娄提出的用语,陈述涅槃原则作为“……内部刺激紧张之降低、维持恒常、消除的倾向”。此一阐述与佛洛伊德在同文中赋予恒常原则的说明相同,因此具有将维持一定程度恒常的倾向与将所有刺激归零的倾向视为对等的暧昧性(有关此问题的讨论,见:恒常原则)。

{3^$Z1o!H`4\Cu]0心理学空间T/ywU'cc%v

然而值得重视的是,佛洛伊德是在一篇极尽玄想能事的文章中引进涅槃一词与其哲学回响;从印度或叔本华式的涅槃中,佛洛伊德找到死亡欲力观念的对应。此对应在《受虐狂之经济论问题》一文中被强调:“涅槃原则表达出死亡欲力的倾向”。就此而言,“涅槃原则”是指不同于恒常或内环境稳定法则的事物:将刺激归零的彻底倾向,如佛洛伊德过去曾以“惯性原则”一词所提出。

:JT?f a7J$BT0

E7xa V6Q v0另一方面,涅槃一词亦暗示快感与灭绝之间的一种深层联系;唯此一联系对佛洛伊德而言仍待讨论(见:快感原则)。心理学空间+eo \&u*ocGTN

心理学空间+}SU,N{mHR

206.快感原则pleasureprinciple心理学空间!Z&m:NL r.i9F&K3^

D1HWuPt0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支配心灵运作的二原则之一;整体精神活动的目的在于避免不快感及获取快感。由于不快感与刺激量的增加有关,快感则与其减低有关,因此快感原则可被视为一经济论原则。心理学空间1FZA2K h

心理学空间3]i]]-{

将一种心灵运作的调节原则建立于快感之上的观念远非佛洛伊德所独创。费西纳(Fechner)——其观念对佛洛伊德影响重大——本人曾提出一种“行动之快感原则”。他藉此所指的,不同于传统享乐主义学说,并非人类行动所追求之目的在于快乐,而是我们的行动均受到当下的快感或不快感——透过再现即将执行之行动及其结果而获得——所决定。他亦记述,这些动机可能不被意识察觉:“……理所当然,若这些动机会消失于无意识内,则快感与不快感亦然”(α)。心理学空间 ^+d s*n*QR7m.c

S C0AU:H1G!fG$ncV0当下的动机同样也是佛洛伊德概念的核心特征:精神装置是由对造成不快感之紧张的避免或排除所调节。应注意,该原则首先被称为“不快感原则”:动机是当前的不快感,而非对所欲获得之快感的展望。它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心理学空间&y'\{!|M+{!r!`

心理学空间?c{@!}1Zv4kb

*:快感原则的观点在佛洛伊德著作中,一直无重大改变。反之,是该原则的情境相对于其他理论参考,这点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造成问题,而且获得各种不同回应。

9u:T!~x-N1Y0心理学空间(rQ T"g/r4B0ANa

第一个难题在原则的陈述上即可察觉,系于快感与不快感的定义。佛洛伊德在其精神装置模型架构中常用的假设之一,就其运作原则而言,欲使知觉-意识系统能够感知所有来自外在世界之质的多样性,而在内部则只知觉到紧张之升高与降低,并将它们转译为唯一一种质的系列:快感-不快感量表(β)。既然快感与不快感只是量的变化转译成质,人们可否坚持一种纯粹的经济论定义?又,另一方面,质与量此二层面之间确实的相互关系为何?佛洛伊德逐渐强调要赋予此问题一个简单回答所有的困难所在。虽然在最初他认为提出快感等于紧张的降低、不快感等于紧张的升高便已足够,但很快地,他不再以为这层关系简单明了:“然而我们希望谨慎地维持此一假设的广泛不确定性,直到能够推测快感/不快感与作用于心灵生活中刺激大小程度的波动之间关系的性质为止。此种关系无疑可能极具多样性,且非十分简单”。心理学空间 z5|^4NQ'vh

心理学空间1`)h!V4R\rp6T k

从佛洛伊德的著作中,我们只能找出若干与上述类型功能有关的线索。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他指出应区分不快感与紧张感:有些紧张可能造成快感。“紧张感是否与投资的绝对量或其程度有关,快感/不快感的级数则标示出在时间单位里投资量的变化? ”。当快感基本之质的面向被重新赋予价值的同时,此时间因素——节奏——同样亦在一篇后期著述中被纳入考量。心理学空间 k)W5h SC3B|!S#Ex

tb!wXC okS [f9V0尽管为快感与不快感这些质的状态寻找对等的正确量仍困难重重,但对精神分析理论而言,这些状态之经济论诠释的旨趣十分明显;它使一种无论对人格之无意识审级或其意识面向均适用的原则得以被提出。例如,无意识快感附属于一明显痛苦的症状之说法,即可能在心理学描述层面上招致异议。藉由一种精神装置与在其中产生之能量变化的观点,佛洛伊德拥有一个模型,使他可以认为每个次结构与整体精神装置均受同一原则所支配,而悬置下面难题:分别为每个次结构决定紧张的升高在什么时刻,以何种形态变为实际会招致深觉不快之感。然而此一难题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并未被忽略,《禁制、症状与焦虑》一书即在有关自我的问题上直接考虑(作为防御动机之焦虑讯号的构想)。心理学空间UHwr hU3`!@r5A

HL;Fq6} ?9ea0另一并非与前述难题无关的问题,涉及快感与恒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纵使认可快感之量的经济论意义存在,问题还在,仍须知道佛洛伊德所谓快感原则是相应于能量程度恒常的维持,抑或将紧张降至最低程度的彻底减除。佛洛伊德许多将快感原则视同于恒常原则的阐述,均倾向第一种解释。但反之,若援引佛洛伊德整体的理论参考(特别是如《科学心理学大纲》与《超越快感原则》等文所提出的论据),我们会察觉到快感原则反而倾向对立于恒常的维持,或者它对应于能量的自由活动,恒常则对应于能量的连结,或甚至——佛洛伊德进一步质问——快感原则难道不是“为死亡欲力效劳”。对此,我们在“恒常原则”条文中有较长篇幅的讨论。心理学空间$hI~lNw q D

5G*?e0z;l0有关“超越快感原则”是否存在,此一精神分析上经常受到辩论的问题,唯有完全厘清涉及快感、恒常、连结、刺激降低归零等概念之议题后,才能被有效提出。事实上,只有当佛洛伊德对快感原则采取一种倾向将它混同于恒常原则的诠释时,他才为超验快感原则之原则或欲力力量辩护。相反地,当快感原则倾向被视为一种归零原则(涅槃原则)时,其根本、最终的特质则不再受到质疑(特别见:死亡欲力)。

#^` g&J2T#S9l0

5{%L$D6NWh0*: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快感原则的观念主要被援用于搭配现实原则观念。况且,在佛洛伊德明白提出精神运作二原则时,强调的亦是此一主要参考坐标轴。欲力首先只以最短的途径寻求卸除,取得满足。之后,它们逐渐经历现实的学习。唯有此种学习能使它们透过必要的迂回与延迟来获取所寻求的满足。从这个简化的命题中,我们可见快感与现实的关系如何会造成问题,且此一问题本身亦依赖于快感一词在精神分析上被赋予的意义。若我们认为快感本质上为一种需求的纾解——其模型为自我保存欲力的满足——则快感原则/现实原则便非彻底对立,正如同我们不能轻易认可生命体内一种以快感为生命导向的自然设备或天生素因之存在,并将它隶属于行为与适应功能之下。然而若精神分析将快感观念置于首位,完全是就另一脉络而言。在此脉络下,相反地,快感似乎与一些过程(满足经验)、一些明显具有解真实(déréel)特征的现象(梦)有关。就这个角度而言,此二原则即显得犹如根本对立的原则,无意识欲望的实现(Wunscheifüllung)所响应的完全是另一种坚持要求,且其运作所依循的法则也完全异于生命需求的满足(Befriedigung)(见:自我保存欲力)。

&hL2X5F)?ml"Iq0

B L:Xa1]]EM0(α)值得注意,费西纳并未明确地将其“快感原则”联系于其“稳定原则”。佛洛伊德仅引用后者。心理学空间N7bV+Hi;\{ E+K0YL

心理学空间?C%PWTxz+]

(β)此处仅为一简化模型。实际上,佛洛伊德力图说明并非来自当于外在知觉的一系列“质”的现象:内在语言、记忆影像、梦与幻觉。对他而言,分析到最后,这些质总是由知觉系统当下的刺激所提供。此种构想——这使得介于内在语言与幻觉之间,人们继沙特(Sartre)后所谓之“想象物”(imaginaire),无容身之处——的困难在《梦理论之后设心理学补遗》一文中特别明显(见:记忆痕迹)。心理学空间4UG YN3p#\J

e^/r1S`s-vKW9b+o.n0207.现实原则principleof reality心理学空间ajE7J;] {@

心理学空间|$C&U/~WZ;Q

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指支配心灵运作的二原则之一。它与受它修正的快感原则构成一组:一旦它成功地树立为调节原则,对满足的追求将不再依循最短途径,而是迂回而行,并依据外在世界所强制的条件来延迟其结果。
1PNb1pO2a2AhA0就经济论观点言之,现实原则和一种由自由能量变成连结能量的转换相对应;就拓扑论观点而言,它构成前意识-意识系统的主要特征;就动力论观点而言,精神分析试图将现实原则的作用,建立在特别为自我所用的某类欲力能量之上(见:自我欲力)。心理学空间\UL(y%f_$f

oV r@z6G7q`:}0从佛洛伊德最早的后设心理学理论建构开始即具雏形之现实原则,于1911年《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一文中才被其体提出。在一个发生学角度上,它被关联于所承续的快感原则。婴儿首先会试图以幻觉模式寻求立即卸除欲力紧张的可能性(见:满足的经验):“……原先期待的满足并未发生,失望的结果是放弃以幻觉方式获得满足的企图。对此,精神装置必须决定代之以对外在世界真实状态的再现,并且力图一个真实改变。由此,一个新的心灵活动原则亦被引进;被再现的不再是令人愉悦的事物,而是真实的事物,即使后者会令人感到不悦”。现实原则,此一精神运作之调节原则次级地出现,作为对快感原则——原先唯一的支配者——的修正。其建立相应于精神装置必须承受的一系列调适:意识功能的发展,如注意力、判断、记忆;用一个针对适当改变现实之动作,取代运动机能卸除;思维的产生——思维被定义为一种“测试活动”,在其中移置少量投资,这亦假设了在表象间倾向无碍流通的自由能量被转变成连结能量(见:知觉同一/思想同一)。但由快感原则至现实原则的过渡并未使前者因此被取消。一方面,现实原则确保在真实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快感原则持续统治着一整个精神活动场域——某种交付给幻想,且依循原过程法则运作的保留领域:无意识。

_G!\&{4U0心理学空间*zP @d9b2b

上述即为佛洛伊德在他自己称为“发生心理学”架构下所发展的最广义模型。他指出,依据所考虑者为性欲力或自我保存欲力之演化,此图式有不同应用。若说自我保存欲力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逐渐全然认可现实原则之宰制,性欲力则是延迟地才受到“教化”,并且总是不完全。后续结果为,性欲力持续为快感原则专有之领域,自我保存欲力则很快地在精神装置中成为现实的坚持要求之代表。总之,自我与被抑制物之间的精神冲突可能深植于欲力二元论其本身则对应于原则的二元论。心理学空间j:}/P&D/o,|Z

心理学空间#nI3g [L } P$X9w

尽管看似简单,此一构想所引发的难题在佛洛伊德本身的著作中已可窥见某些指示。心理学空间1z+h3oE9GA

|;A&`t8e K z(eT01.关于欲力:认为性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均循同一图式演化的观念并不充足。我们无法想象在最早阶段仅受快感原则调节的自我保存欲力会是如何:它们难道不是一开始便被导向可提供满足之真实对象,一如佛洛伊德所指出,以便将其和性欲力区分开?反之,正如分析经验所证实,性与幻想如此息息相关,以致对现实逐渐学习的观念在此变得极具争议。心理学空间|b0F:n4r4K{

/g?&S I(rR!nM6u0人们经常质疑,若儿童能够随心所欲地以幻觉模式满足自己,那么他可能永远不会去寻求一个真实对象。认为性欲力是在一种既依附又分离的双重关系中源现于自我保存欲力的概念,可用来澄清上述难题。简言之,自我保存功能运作一些自始即针对一个适当的真实对象(乳房、食物)——即使其方式相当生疏——之行为模式、知觉图式。性欲力则是在此自然功能的执行过程中,以边缘方式产生。只有在将它与该功能、对象分离的运动中,以自体情欲模式来重复快感,并且此后以组织成幻想之亲和表象为针对目标,性欲力才真正具有自主性。可见,在这个角度,上述两类欲力与二原则之间的关联似乎绝非后来才获得:自我保存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一开始就非常密切;反之,性浮现的时刻则和幻想以及欲望幻觉式实现出现的时刻巧合。

v"T&W6j y0Z t0

Tu4b!D*@Jm_].Y02.人们时常为了批评佛洛伊德而将下述观念归之于他:人类必须走出一种假定状态——在此状态中,他实现一种沉湎于唯一“自恋”快感的封闭系统——才能透过不知何种通道去触及现实。但就佛洛伊德的许多阐释而言,此种说法不攻自破:从一开始——至少在某些方面,特别是知觉的——-对真实已有接触。矛盾难道不是源于,在真正的精神分析探究场域中,真实此一课题之提出所用的词汇,彻底异于以儿童行为作为分析对象之心理学所用的词汇? 佛洛伊德不当地提出作为适用所有人类主体生成之普遍性假设,将可在一开始即为解真实化的无意识欲望层面上重获其价值。佛洛伊德是在人类性的演化以及伊底帕斯情结对它的结构化中,寻找他所谓“完全对象爱恋”之进入条件。若完全不参照伊底帕斯辩证以及有关伊底帕斯的各种认同,则此一足以改变性欲望进程之现实原则的意义便难以掌握(见:对象)。

6TKL,Z)X0心理学空间-~ jJ.v+h8j

3.佛洛伊德赋予现实的测试概念一个重要的角色,却未曾为它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理论,亦未明确指出它与现实原则的关系。由此观念的应用,可更明显地看出它如何能涵盖两个迥异的思想方向:一种对现实的学习,置欲力于现实测试之下(犹如欲力的进展是透过“尝试与错误”)的发生学理论,与一种透过一系列对立:内在/外在、快感的/不快感的、内摄/投射,来处理对象构成的几近超验之理论(有关此问题的讨论,见:现实测验与快感-自我,现实-自我)。心理学空间pm t#Op

心理学空间,q^ G2OU)bd

4.由于在最后的拓扑论中,佛洛伊德将自我定义为因“它”与外在现实直接接触所导致的分化,因此他将自我当为一种审级,它被转归以确保现实原则之宰制为任务。自我“……在欲力要求与取得满足的行动间置入思维活动,后者根据当时的导向与之前经验的利用,尝试透过试验行为来推测预期中的作为会产生的结果。自我藉由此种方式决定应否执行或延迟获取满足的企图,抑或是否须对欲力的要求像危险物般一概予以压抑(现实原则)”。此种阐释代表了佛洛伊德欲使个体适应功能附属于自我的企图最直接的表达(见:自我,评注VI)。对此一构想引出两点保留:一方面,对现实坚持要求的学习不必然完全归属于一个在起源与功能上均带有认同与冲突特征的精神人格审级;另一方面,就精神分析专属的场域而言,现实的观念难道未受到如伊底帕斯情结、力比多对象之逐渐构成等如此根本的发现所影响而更新?精神分析所谓的“接触现实”,或许不应被化约为一种区辨真实、不真实之能力的观念,亦不可被化约为一种将幻想、无意识欲望置于与外在世界——终将是唯一权威——接触之测试的观念。

}!M*_Wz0

v&Q.q7dF H!~"LH0208.(神经元的)惯性原则principle of neuronic inertia

.q-~[f7\:V@ i0心理学空间'l#[%rO5I y)xW dO

佛洛伊德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假设的神经元系统之运作原则:神经元倾向全数清除所收受的能量。

-G8i}h1qD&_"m0心理学空间 v7Z!b1Nh1t4n K

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佛洛伊德提出一个惯性原则作为他所谓神经元系统的运作原则。但他在日后的后设心理学著作中便不再使用这个用语。此一观念属于佛洛伊德精神装置概念建构的时期。我们知道,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佛洛伊德援用两个基本观念描述神经元系统:神经元的观念与量的观念。他假设量在系统内流通时会根据存在两个神经元通道之间的抗拒(“接触关卡”)或辟路,在神经元的连续分岔上选择行进的道路。此种藉神经生理学语言所作的描述,显然可类比于日后对精神装置的描述;后者同样援用两种元素:汇众成串链或系统的表象,以及精神能量。心理学空间|9}&zdF@%S

心理学空间-h.j]9PtKj3eK

惯性原则此一老观念具有以下重要性:它有助于确立支配精神装置运作之基本经济论原则。心理学空间dc!} ^lx

0h-o5hP$a0A'U5E(a0*:在物理学上,惯性指:“……一个完全无机械性连结的点,在未受到任何外力的情形下,会永久保持速度于同一速率与方向(包括当速度为零,亦即物体是静止时)”。

^ T0dC2F:Y5jT0

/BMXj.E4OD1Y01.佛洛伊德所提关于神经元系统的原则,与物理学惯性原则有一定的类比。他提出的原则如下:“神经元力图摆脱量”。心理学空间V@O4Pl[5ab

d5?:l$b2^P0此运作的模型来自某种反射概念:就反射弧而言,感觉神经所接收的刺激量被认为会在运动性末梢完全卸除。更广泛地说,对佛洛伊德而言,神经元装置的作用仿佛不仅倾向于卸除刺激,并继之会与刺激来源保持距离。但对于内部刺激,惯性原则若无深度修正便无法再运作;实际上,要有适当的卸载,必须有一特定行动;为了顺利完成此行动,则必须有一定能量的贮积。心理学空间 oU2\)|'~6H

心理学空间 `V CFs7F*y7z-yf)s

2. 但佛洛伊德对惯性原则的应用和物理学上惯性原则用法之间的关系仍相当宽松:

x^UH:AKJ0

#o*|)[*I9i)x0a)在物理学上,惯性是运动中物体的属性;但对佛洛伊德而言,它并非是所考虑之运动体——即刺激——的属性,而是一种其中有量的移动之系统所其有的主动性倾向;心理学空间2fnY0[T

#@ ^fp"QZ4n0b)在物理学上,惯性原则是一个普遍法则,是所考量现象的构成法则。即使在某些对一般观察者而言违背此法则的表现上,亦可证明有此原则的作用。例如,某拋物线运动表面上倾向自行停止,但物理学证明是空气阻力造成此运动的停止;若搁置此一偶然因素不谈,惯性原则的有效性完全不受影响。反之,佛洛伊德套用于精神生理学上的惯性原则,不再是所考量之自然界的构成要素;它可能受到另一运作模式的阻碍而限制其应用范围。如此,受到恒常投资之神经元群组的形成,事实上便假设受到一个法则——恒常法则——所调节,它阻碍能量的自由流动。唯有藉由诉诸于某种合目的性之推论,佛洛伊德才能支持这种说法:惯性原则为了达成其目的,会运用能量的贮积;心理学空间#vj-uA]Gx8N3g:|

:v*?0}/Tt I!Z;v0c)从佛洛伊德由刺激的卸除原则推论出一种回避所有刺激来源的倾向这一点,我们亦见到从机械论到合乎目的的过渡。

mL6u^rw/R0心理学空间3w0r j-r$t

3. 可以想见,由于欲维持某种程度的生物学逼真性,佛洛伊德不得不立即大幅修订惯性原则。实际上,一个循此原则运作的生命体如何可能生存?它如何可能存在——倘使生命体的观念本身即预设着与环境维持能量程度的稳定差异?

hb.w1m0d0心理学空间M c*Hd j,J9xQV'y

*:然而,我们认为,不应因佛洛伊德神经元惯性原则观念中可举出的矛盾,而贬低潜藏在其使用下的基本直觉。此一直觉与无意识的发现本身有关;佛洛伊德借着神经元之间能量自由流动这些词汇所翻译出来的,只不过是其临床经验的翻版:即意义自由流通,它表征原过程。心理学空间1o$lLEI5P"K

心理学空间G0?OW)Aw!ky!Gy }

在此意义上,佛洛伊德后期著作中出现的涅槃原则,可被视为在其思想之关键性时刻(1920年间的“转换点”),对主导过惯性原则之提出的根本直觉之重新肯定。

zds7K6i-C,?J9j0

)Bt*|th2Fn0209.原过程,次过程primary process, secondary process

0`+i#L-e&Kk%jQ0

Az7z5H.@+Nai0佛洛伊德提出的精神装置两种运作模式。其根本区别如下:
ML6CQQ{bT0a)就拓扑论观点而言:原过程为无意识系统的特征,次过程则是前意识-意识系统之特征;
Gki o9au9o c2oe0b)就经济-动力论观点而言:在原过程中,精神能量自由流动,依循移置与凝缩的机制在表象间畅行无碍;它倾向完全地再投资于附着在构成欲望满足经验上的表象(原始幻觉)。在次过程中,能量首先受到“连结”,而后才在受控的情况下流动;表象受到较稳定的投资,满足被延迟,心灵经验因此得以测试各种可能获得满足的不同路径。心理学空间'[#v6b-[;j n dZ
原过程与次过程二者间的对立,相应于快感原则与现实原则之间的对立。

9W!kB;Yv7ul U;q0

N[\{ y0佛洛伊德对原过程与次过程的区分,与无意识的发现同一时期,他并以此作为无意识的初期理论表达。此一区分从《科学心理学大纲》开始即已出现,继而在《梦的解析》第七章中进一步发展,终于成为佛洛伊德思想中一个不可动摇的参考论据。

]h&NPI2F SP0

@^0wB3{}?,N)@ c!~*~0对症状形成的研究与对梦的分析,使佛洛伊德辨识出一类具有特定机制并受到某些法则支配的心灵运作。这种运作与传统心理学所观察到的思维过程极为不同。此种运作模式在梦中特别明显,其特征并非如传统心理学所断言为不具意义,而是意义不断滑动。其运作机制一方面为移置(藉此,一个通常不甚重要的表象可被赋予原属另一表象之所有精神价值、意义、强度),另一方面为凝缩(藉由与表象的交会,联想链所负载的全部意义可以汇集到此表象上)。症状的多元决定则是无意识此特有运作模式的另一个例子。

[HUD-e`~/{^0

h O4g Kp} l0同样地,梦的模型亦促使佛洛伊德假设无意识过程的目标在于透过最短途径建立知觉同一;亦即,以幻觉模式复制一些被原先的满足经验赋予优先价值的表象。

N/B9MbmV0心理学空间0W6Y+qf1I

心理学传统上所谓的清醒思维、注意力、判断、推论、节制的行动等功能,藉由与上述心灵运作模式对立,可被当为次过程来描述。在次过程中,所寻求的是思想同一:“思想必须专注于表象之间的链接通道,而不受它们的强度所蒙骗”。就此角度而言,次过程构成原过程的一种修正。它执行一种调节功能,此功能则因自我——其主要角色在于禁制原过程——的构成才成为可能(见:自我)。然而不能因此而将所有自我涉入的过程均称为次过程。佛洛伊德一开始便注意到自我如何受到原过程之宰制,特别是在病态防御模式当中。防御的原特征,临床上表现在其强制面向,以经济论词汇而言,则表现于运作的能量会试图透过最短途径立即且完全地卸除(α):“欲望投资(Wunschbesetzung)直到产生幻觉,以及由一防御的完全耗费所组成的不快感之完全发展,这些我们称为精神原过程。反之,那些必须透过相当的自我投资才可能形成,而且表现为对前述原过程之节制的过程,我们则称为精神次过程”。

5WH'R3J2Eo]0心理学空间'?-tkT8b S'[

原过程/次过程的对立,相应于精神能量的两种流通类型:自由能量/连结能量;同时亦可对比于快感原则/现实原则的对立。

y"?eLf v0

"x'l"kw B-a*p0*:“原”、“次”二词具有时间、甚至发生学的涵义。这些涵义在佛洛伊德第二精神装置理论架构下更加强调;在此理论中,自我被定义为从“它”逐渐分化而出的结果。

-W f)V\O,R@h$La0心理学空间;Hy"MNA%|K:t3A

然而早在佛洛伊德第一个理论模型中,问题就已存在。例如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这两类过程似乎不仅对应着表象层面上的某些运作模式,亦对应着神经元装置分化,甚至生命体演化的两个阶段。佛洛伊德区分一种“原功能”,其中生命体以及其特殊部分——神经元系统——会依照“反射弧”原型运作:即刺激量立即、完全的卸除;以及一种“次功能”:包括对外部刺激的逃避与唯一可终止内部紧张的特定行动,此行动假设着能量某种程度的贮积:“神经元系统的所有作用,均须从原功能的角度或生命急迫(Not des Lebens)所强加之次功能的角度来考虑”。佛洛伊德很难跳脱对他而言所谓的科学基本要求:将其原过程与次过程之发现置入一生物学概念——援引生命体面对刺激汇流时的回应模式。此种尝试的结果产生一些在生物学上立论薄弱的论断:例如,认为反射弧会将感官终端所接受的刺激量全数传递到运动性末梢;或者在一个更根本的角度上,认为生命体有某个阶段,其运作依循的唯一原则是完全清除所接受的能量,以致悖谬地,是“生命急迫”使得生物的出现成为可能(见:恒常原则)。心理学空间(v%t$@.L{4vh$O/K

心理学空间b`pE N

然而,即使在佛洛伊德最贴近其生物模型时,他亦未将生命体之原“功能”与次“功能”视同于他赋予精神、Ψ系统的两个运作模式:原“过程”与次“过程”。

_ Ge ^}@0

WrvG C9} YOur.B0(α)佛洛伊德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亦称原过程为“完全”过程或全部( voll)过程。

#H ?k.e @0心理学空间$E:Nj4q.bY

210.投射projection

/@ T Z%?mp+~]0心理学空间4Vy3{!f6b]$QK

A)于神经生理学与心理学中,在非常广义下所使用的词汇,指某种作用,藉由它,某个神经或心理事件被移置或置于外界;或是由中心过渡至边缘,或是由主体过渡至对象。这个意义具有相当不同的词义(见:评注)。
&?)a$l+{&L[ cX7z0B)就精神分析的特有意义而言,指某种作用,藉由它,主体将自身中所误认或拒绝的性质、感情、欲望、甚或“对象”排除于自己之外,并将之放置于他者(人或事物)之上。此处所涉及的是一种非常古老起源的防御。除了特别在妄想症中,这防御的运作也出现在例如迷信等“正常的”思维模式中。

%K$RHrht6x~0心理学空间)J:a-a)v8H2t

Ⅰ.投射一词在今天于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中同样被广泛使用。一如人们经常指出,它包括了彼此区分不明的不同词义。首先,我们最好就语义的层次列举“投射”一词的涵义。

L+wt)f dC;yFP0

2pb3Oe;OaA0a)在神经学中,人们所谓投射的意义来自于几何学,于其中该词汇指称,例如,空间中的圆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点对点的对应。因此可说某个大脑区位构成了某个收受性或作用性的身体装置之投射:此即表示某种能够依据特定的法则而建立的对应关系,或是依据点对点、或是依据结构对结构的方式,它也可能以一种向心或离心的方向存在。

wC]aj~/k0

\ex,J$j G*F0}0b)第二个词义虽然衍生自前者,然而却包含一种由中心朝向边缘的运动。人们会用某种精神生理学的语言说,例如,藉由投射,嗅觉被置于收受性装置的层面上。佛洛伊德在同样的意义之下提到了“来自于中心、但被投射到边缘动情带的搔痒或刺激感(Reizempfindung)”。从同样的角度,也可以仿照英格里虚(H.B.English)与英格里虚(A.C.English)的作法,将“偏心性”投射定义成“将某个感官与件置于引起刺激之对象的空间位置上,而非身体的刺激点之上”。心理学空间.k{|C-@Ct

Zx&W*Yr-oP9r0在心理学中,投射被用来意指下列过程:心理学空间:K V4|y9R
c)主体感知周遭的环境,并且依照自己的兴趣、才能、习惯、长期或暂时的情感状态、期待与欲望等来反应。Innenwelt(内在世界)与Umwelt(环境)间的此种相互关系,是现代生物学与心理学,特别在“完型心理学”的推动之下,所达成的成就之一。在每个层面的行为中它都被证实:动物在知觉范围中切割出那些引导它所有行为的某些特定刺激;商人由买卖的观点来考量他所有的对象(“职业性变形”);心情愉快的人倾向事事往“乐观的方面”看等等。就更深的意义而言,人格的结构或根本特征会表现在明显的行为中。这是所谓投射性技术的原则性事实:儿童的绘画透露出其人格。在标准化的试验,亦即严格意义下的投射测验中(例如,罗夏[Rorschach]墨迹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主体被置于结构松散的情境之下,面对暧昧的刺激,这让我们得以“……依据所呈现的材料以及创造性行为的类型所属的解码规则,辨读其性格中的某些特质,以及其举止与感情中的某些系统组织”。

*J{?1I3s@ M0心理学空间D~dn z[ME

d)主体藉其态度表现出他将一个人类同成另一个人:例如,我们说他将他父亲的影像“投射”到他上司。由此以一种不适当的方式表示一种被精神分析以传会的名称发现的现象。

x A_'w#yWcd0

HQ0G*| c|[\0e)主体将自己同化成陌生的人,或相反地将某些人,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存在,与自己同化。因此人们常说小说的读者将自己投射到这个或那个主角身上,或反之,例如,拉封丹(La Fontaine)将拟人化的感觉与推理能力投射到其《寓言》(Fables)中的动物身上。这类过程其实应被列入精神分析师所称的认同的范围之中。

,XGMq'C0hE0

6I&m0R{*\T6Bj0f)主体将其自身中误认的倾向与欲望等等归属于他人:例如,种族歧视者将自己的过错以及未供认的习性投射到被羞辱的团体上。这个被英格里虚与英格里虚两人称作disowning projection (否认性投射)的意义,似乎最接近于佛洛伊德所描述的投射。

m\G,^q~0

8W a U6b3SY(lq4s0Ⅱ. 佛洛伊德利用投射来说明不同的正常与病态的心理展现:

o9]q g1^ }|;K2K0

-}uY3F;rT01)投射首先在妄想症中被发现。早在1895到1896年间,佛洛伊德就专门以两篇短文以及《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续论》一文的第三章来讨论这个疾病。在这些文章中,投射被描述为一种原防御,它是试图于外在寻找不快的起源此一正常机制之误用。妄想症患者将其所不能容忍的表象投射出去,而这些表象随后以责难的形式由外复返:“……实际内容保持不变,所改变的是整体的位置”。

pHJA8I[z%{r0心理学空间)N|^O9r8|

佛洛伊德在随后所有处理妄想症的场合都提及投射,特别是在薛柏(Schreber)的病例研究中。但我们必须注意佛洛伊德如何限定投射所扮演的角色:它仅只是妄想症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并且在该疾病所有形式中不一定都会出现。心理学空间f$]Ipg7A&nU

x5D~YqDk*a02)佛洛伊德于1915年将恐惧症整体构成,描述为将欲力危险确实“投射”到真实中:“自我表现得好像焦虑的发展对它所造成的危险并非来自于某股欲力动势,而是来自知觉,它因此得以藉由表现成恐惧症避免的企图遁逃的方式,来对外在的危险做出反应”。

]P8_AvC0心理学空间2j+Z5D.l3VH?

3)在那些被佛洛伊德称作“投射型忌妒”——他将之与“正常”的忌妒以及妄想症的忌妒妄想区分开来——他检视投射的运作:主体将不贞归罪于其配偶身上来防御自己不贞的欲望;藉此方式,他转移了对自己无意识的注意,将之移置到他人的无意识上,主体能获得多少对他人的洞察力,他对自己就有多少误认。因此有时不可能,并总是无效地去指控投射为某种错误的知觉。心理学空间B$r&L7]P2A

g$ER8{%A`G't1Xh2W+U04)佛洛伊德数次强调投射机制的正常特征。因此他认为迷信、神话以及“万物有灵论”中都有某种投射。“对于精神因素与无意识之情状的隐晦体认(亦即精神内部的知觉)反映在超感现实的建构中,后者必须经由科学回转至无意识的心理学”。心理学空间)cy pF8P3i$[Z

心理学空间4TQMir.C_ w

5)最后,只在极少数的场合中,佛洛伊德才在与分析情境有关的情况下引用投射一词。他从未将一般的传会称作投射,他只用该词表示与传会有关的一种特殊现象:主体将实际上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维认为是其分析师的(例如:“你会以为……但那不是真的”)。心理学空间Q"K&X MR$` z-F

心理学空间"Rx gZ%MZZh]

我们可以由以上所列举的各点得知,虽然佛洛伊德在不同的领域碰触到投射,但仍旧赋予它一个十分严格的意义。它始终以防御、以及将主体所拒绝或误认的自己的性质、感觉与欲望归诸他者(人或物)的方式出现。万物有灵论的例子正足以清楚地说明,佛洛伊德并非将投射视为是他者与自己间单纯的同化。事实上万物有灵论的信仰常被理解成,除了以人类的模式之外,原始民族被假设没有其他能力去构想自然界。同样地,就神话而言,我们常说古代的人将人类的性质与激情“投射”到自然力量上。就佛洛伊德而言——而这正是他主要的贡献——他认为这种同化的原则与目的正是在于一种误认:“恶魔”、“幽灵”体现了邪恶的无意识欲望。

RT_w];Q o0

q'k?y`0Ⅲ.在大多数佛洛伊德谈到投射一词的场合中,他避免整体性地处理这个问题。在薛柏病例(Schreber)中,他解释这种作法:“……对投射的理解涉及较普遍的心理学上的问题,我们决定搁置投射这个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一般妄想症症状的形成机制,等到其他的关连再作讨论”。如此的讨论或许已被写就,但从来未被出版。尽管如此,佛洛伊德曾多次指出投射的后设心理学。我们可试图将他的理论要素以及其所提出的问题重组如下:心理学空间1F1YsA#|sW7IxQ

9QiSYDg!J01)在佛洛伊德对欲力的构思中,投射找到最普遍的原则。我们知道,对佛洛伊德而言,生命体受到两种产生紧张的刺激:一种是生命体能够逃避、并可自我保护的刺激,另一种是生命体无法逃避,一开始并不具有保护装置或刺激防护来抵抗的刺激:这正是第一个判断内在外在的标准。投射便以一种原防御的方式出现,以此来对抗那些内在刺激,其强度带来了太多不快:主体将后者投射到外界,这使他得以逃避它们(例如,恐惧症逃避)并且自我保护。“……有一种将其运作视为来自于外在而非内在的倾向,以便能够利用刺激防护的防御方式来抵抗它们。这便是投射的起源”。佛洛伊德指出,这获利的反面是主体必须被迫彻底相信那个从此之后便隶属于真实范畴之物。

&AwI1Ju,D_:i0心理学空间Gs]EnpcD[ o

2)佛洛伊德让投射,配合着内摄,在主体(自我)与客体(外在世界)间对立的产生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主体“……将那些对他而言是快感来源的对象纳入其自我中,将它们内摄进来(依照费伦奇[Ferenczi]的说法);另一方面,他将于其内在引起不快之物排出(投射的机制)”。这内摄与投射的过程“以口唇欲力动势的语言”(如)表达为吞与吐的对立。这便是佛洛伊德称为“纯粹化的快感自我”的阶段(见:快感-自我,现实-自我)。那些以时序的角度来考虑佛洛伊德此种构思的论者们不禁要问:投射-内摄的运动到底以内外的分化为其必要的条件,还是将之构成。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便写道:“我们认为内摄与投射出现于紧接着自我与外在世界分化之后的时期中”。她因此与克莱茵(Melanie Klein)学派看法相反,后者强调“好”、“坏”对象的内摄与投射的辩证关系,并将其视为是内外在分化的基础本身。

y7j6dvHS6fqT_0

2fj7^b\5Z7?Lc)G0Ⅳ.因此,佛洛伊德虽曾指出他所谓投射的后设心理学上的原动力,然而他的构思却也悬置了一连串我们无法在其著作中找到意义明确的解答的根本问题。

*Pc\@w0

cP$\;GI:\a9z01)第一个难题在于被投射的为何。佛洛伊德时常将投射描述成使我们在外在世界中寻找我们情感的起因此种正常过程的变形,他似乎以此方式设想在恐惧症中运作的投射。反之,在薛柏病例研究中出现的有关妄想症机制的分析中,诉诸因果关系似乎成为对投射事后的合理化:“……‘我恨他’这个句子经由投射被转化为另外一个句子‘他恨我’(他迫害我),这因此给我恨他的权利”。在此被投射出的是恨的情感(换言之,欲力本身)。最后,在如《欲力及其命运》与《否定》等后设心理学著作中,所投射出的是“被恨的”,“坏的”。我们因此非常接近在梅兰尼·克莱茵著作中被发展到极致的一种“写实的”投射的构思:对她而言,被投射出的是——幻想性的——“坏”对象,就好像欲力或情感,为了要被真正地驱逐出去,必须被体现在一个对象中。

P$c%\#Y1z|0dKI^0

"c&x9t2|M6Eo5TH02)佛洛伊德对妄想症的构思说明了第二个主要难题。佛洛伊德实际上未必经常将投射放置在这疾病的整个防御过程中的相同位置上。在他处理有关妄想症投射最早的作品中,他将之视为一原防御机制,其特质表现在它和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运作的抑制两者之对立:在此种神经症中,原防御在于将整体致病回忆抑制入无意识,并以一种“防御的原症状”——对自己的不信任——予以取代。在妄想症中,原防御应以一种对称的方式理解:于此处虽然也有抑制,但是出现在外在世界中,而防御的原症状是对他人的猜疑。妄想被视为是此种防御的失败,及来自外界的“被抑制物的复返”。

/\:A(r`T-|I0

6P3t a:`1|6q%v X0在薛柏病例中,投射的位置十分不同;它被描述为出现于“症状形成”的阶段之中。此种构思导致的结果为妄想症与神经症两者机制上的类近:于第一个阶段中,无法忍受的感觉(同性爱)被抑制进内在、无意识之中,转变为其反面;到了第三个阶段,它被投射到外界:投射因此变成了被抑制进无意识之物复返的方式。

I&dq:[?oe_0心理学空间q(Ie$~%v)A

这个妄想症机制构思上的差异能清理出投射的两个词义:

y\ X,Do)s0

C&A2R%qS+O@1|9vM0a)就类似电影意义的涵意而言:主体以无意识方式将存在于其内的某物之影像派送出去。投射在此被定义为一种误认的方式,与它对应互补的,为主体在他者身上所认识到那些正是他在自身中所误认之物。心理学空间dFR [I:s3x*tlXm

7V9\wZ u1{o|0B)作为一个几乎真实的驱逐过程:主体从自身抛出不欲之物,随后在外在世界中重新找到。此处,我们可以简要地说,投射被定义成“不愿成为”,而非“不顾知道”。

2n'N5|"l"jh}7@0

#m E8i u @:gs\%|0第一种角度将投射归并成一种错觉,第二种将它建立在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原初二分之上(见:除权弃绝)。

)J6\C2f [#u)p0

c5T*cmm!yI(e/Z0此外,这第二种看法亦出现在薛柏病例研究中,如下列文字所示:“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内在受到压抑的感觉被投射到外在;我们更清楚地看出的是,内在受到废除的(das Aufgehobene),由外在再度返回”。应注意,在这段文字中,佛洛伊德用投射一词来表示我们刚才描述为一种单纯误认的模式;然而就此点而言,他明确认为这并不足以了解精神病。心理学空间/RgE(KJ2tM7[

心理学空间@ o J6j9]w8l/`

3)佛洛伊德关于幻觉以及梦作为投射的理论,带来一个新的难题。如果,像佛洛伊德在此所强调,被投射出的是不快之物的话,如何解释欲望实现的投射?佛洛伊德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他的答复可如下表示:虽然梦在其内容中实现了令人愉快的欲望,然而就其原功能而言,梦依旧具有防御性质:其首要目的在于让可能扰乱睡眠之物保持距离:“……在让[睡眠者]忙碌工作的内在要求之位置上,一个己解决要求的外在经验进驻。梦因此也是一种投射:一种内在过程的外在化”。心理学空间yY*N%A_'v Tao4f

DQlG$E4~b;J0Ⅴ.1)尽管存在这些根本难题,佛洛伊德对于投射一词的使用,我们见到,方向十分清楚。它始终与将人们拒绝在自身中承认、或拒绝成为自己的部分弃绝出去的现象有关。然而这个弃绝与逐出的意义似乎在佛洛伊德之前的语言学使用中并不占优位,这可由贺农(Renan)的这个句子来证明:“儿童将自己所怀有令人惊奇之物投射到所有事物上”。此种用法自然残存在佛洛伊德的构思中,并解释了这个词汇在心理学,甚至有时在精神分析师之著作中若干当下暧昧性(α)。心理学空间m%m/WE5W)s_9S!eJ

心理学空间2swxZCX `4?!~

2)虽然我们希望在投射的概念中保存住佛洛伊德所清楚确定的意义,然而也不想因此便否定那些我们以上试着分类与区分的所有过程的存在(参阅1)。同样地,精神分析师必然指出,作为弃绝、作为误认的投射确实在这些不同过程中运作。心理学空间u'aEi4Ru foL

心理学空间9^ ]yBAt n

将紧张的状态、蔓延的痛楚投射到一个身体器官的做法会使痛楚固着,使其真正的起源被误认(见上文Ⅰ,b)。心理学空间XxCp/g/jpW

心理学空间|${3l-dw

同样地,我们可轻易地指出,就投射性测验而言(见上文Ⅰ,c),它们不仅和相对应于人格结构的刺激的结构化有关:主体,特别是当他面对T.A.T.图片时,肯定不仅会投射出他所是之物,也投射出他所拒绝成为之物。人们甚至可问,投射技术是否是以选择的方式来激起将“坏(事物)”投射出去的机制。

(uP$n.n*TEG0

b {WS5x0其次应注意,一位精神分析师不会将整体传会类同为一种投射(见上文Ⅰ,d);反之,他将会认识到投射如何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例如,他会说主体将其超我投射到其分析师身上,在如此的驱逐中找到了一种更具优势的情境,一种内在争斗的舒缓。

:KJ%w:IU&KS0心理学空间x4Jk2Y4a

最后,认同与投射之间的关系极为混乱,一部分的理由在于术语被不精确地使用。人们有时毫无区别地说歇斯底里病患将自己投射进、或认同于某个人物。混淆的程度是如此地大,以致于费伦奇自己也用内摄来表示此种过程。在不处理认同与投射这两机制间之衔接的前提下,我们可说问题在于投射一词的滥用。实际上于其中并未出现精神分析在有关投射的定义中所始终预设的:个人内在的一种二分,以及将一部分被拒绝的自己弃绝到他者之上。心理学空间8m/`7DI K

心理学空间if`yq

(α)一件轶事或许能够阐明这种混乱的状态。在分属不同两派的哲学家之间的讨论会程中,一个参与者表示:“难道我们没有相同的议程吗? ”“我希望没有”,一个反对派的支持者如此回答。就日常心理学的意义而言,我们会说前者“投射”,就佛洛伊德的意义而言,我们可以假设说“投射”的人是后者,因为他所采取的立场证明了他对其对谈者之意见的彻底拒绝,这些他害怕在他自身中发现的意见。

1ea-B0o6K0心理学空间 z [M#wq4i

211.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g1Sm-o B To [N0心理学空间z&u9tp'|

佛洛伊德所建立的学科。根据其定义,可区分为三个层面:
H5h1\+@ ?Q!Kv?d,T0A)一种研究方法,基本上在揭显一位主体话语、行为、想象产物(梦、幻想、妄想)的无意识意义。此方法主要建立在主体的自由联想上,这些联想为诠释之有效的依据。精神分析诠释可扩及到我们并未拥有其自由联想的其他人类产物上。心理学空间8G'ACmE`5v
B)建立在此种研究上的一种精神治疗方法,其特色为对抗拒、传会与欲望所作的控制诠释。就此意义而言,精神分析的使用与精神分析治疗同义;例如,进行精神分析(或分析)。
wc!m(G(CI-`:k0C)一整套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理论,将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之方法所得出之与件系统化。

,XN![.Qx t g0

B9z;nZt^&E0佛洛伊德首先在早期文章《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中曾用过分析、精神的分析、心理学分析、与催眠分析等词。后来才在一篇以法文发表的讨论神经症病因的文章中提出psycho-analyse一词。德文Psychoaalyse 首见于1896年的《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续论》一文中。精神分析一词的使用,确认了放弃藉由暗示与催眠的净化,而凭借自由联想这唯一的规则来获取材料。心理学空间M]b Vd` `L6N)c

心理学空间ykz%G4~ L#V6c

佛洛伊德曾对精神分析下过几种定义。其中最明确的定义之一见于1922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条目的开头处:“精神分析一词指:心理学空间q`W B L
1.一种研究心灵过程之方法,除此之外几乎别无他法可以达到;心理学空间!ui;N|Gj
2.一种建立在此研究上之神经性障碍治疗方法;
N e[)}'iI\.eh03.藉此途径所获之一系列心理学观点,它们逐渐扩展并合为一新兴科学学科。心理学空间 IG5n'RR&\.Y P0{

心理学空间7mJ-H K:^$w

我们在此条目开头处所提出的定义,以较详细的方式转载了佛洛伊德在此文章中所下的定义。心理学空间iLQQk x

GZ I7qh xk0至于精神分析一词的选用,我们最好以佛洛伊德自己在清理出其发现的同时又创造此词所说的话来说明:“我们所谓的精神分析,是指一种将病患的被抑制心灵带进意识中的工作。为何是‘分析’,这意味分解、解析,暗示与化学家对他们在自然界所找到、并带入其实验室中的物质上所进行之工作间的类比性?因为在一个要点上,两者间的确有此类比性。病人的症状与病征,一如其所有的心灵活动,都具有高度化合的性质;此种化合的元素根本上是动机,欲力动势。但病患并不知道这些基本动机,或知道得非常少。我们现在让他学习理解这些极为复杂的心灵形成物之化合,将症状追溯至作为其动机之欲力动势,向病患指出其症状中迄今未知的欲力动机,如同化学家在盐中分离出原本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变成不可辨认的基本元素,化学元素。同样地,我们向病患指出的那些被视为不是病态的心灵表现,他不完全意识到其动因,并且其他仍未被认出的欲力动机也参与这些表现的产生。心理学空间;P6G w(F)Fx9?8X wK

y]3o3F}k0| {#_0“此外,藉由将人类性趋向分解成其组成成分,我们也将之阐明;当诠释一个梦时,我们不以整体的方式看梦,而是从个别元素建立其联想。

c0T;fz.D-A6h]4s*R~0

X2EJ1Z ^&v1\0“医学精神分析活动与化学工作两者间的合理对比,可为我们的治疗激发出一个新的方向……。我们曾听说:在分析患病的心灵生活后,必须紧接着他自己的综合!此外,不久也有人表示忧虑,认为可能给了太多的分析,太少的综合,而致力将精神治疗效应的重点放在这些综合上,将之视为犹如被活体解剖毁坏之物的一种复原。

5Cx!t7I+O#V0心理学空间Vx!v"d'VD+v3h0k

“……精神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对比有其限制:因为在心灵生活中,我们必须处理受统一与结合强迫所支配的那些趋向。每当我们分解一个症状,将一股欲力动势从某一联结解放出来后,它不再孤立,而是立即进入一个新的联结。心理学空间#z$c F.| K%r8uK \g

\$[Ia,k N0“……因此在分析治疗中,精神综合,无须我们的介入,自动且不可避免地完成”。心理学空间_.bK5FO.m

心理学空间3L l/SB{$P

佛洛伊德所发表精神分析的主要概论之目录见于《标准版》中。

:K0~2ZB0o1[*T0心理学空间6cL~F&F%Wdx{

精神分析的流行使许多论者用该词表示一些就其内容、方法与结果都与严格意义下之精神分析相距甚远的作品。

6V;Igd0as/M0

V'fAm&B w'e`xM0212.督导分析control或supervisory 或supervised analysis

]p:[.i2T!x^I0

J+bE p)y4}@0分析师在其养成过程中所导引的精神分析:他定期向有经验的分析师报告,后者指导他理解与执行治疗,并且帮助他意识到其反向传会。此一养成模式主要在使学员掌握——与其他精神治疗作用模式(暗示、建议、指导、澄清、支持等)相较之下——构成真正精神分析治疗措施的要素究竟为何。

)QU KP~U+R)j*P)o0

)Fd9j'T sl)Gv0督导分析的实施于1920年左右建立,逐渐变成精神分析师技术养成中的主要元素,及有资格执业的先决条件。今天许多精神分析学会认为,只有当候选人自己的教学分析进展充分时,他们才准许从事督导分析(通常预定至少两次)(α)。心理学空间7R;p'@U^f/`

]Jj0f-u-` c\#V0(α)值得注意,有人曾提议以Kontrollanalyse 与Analysenkontrolle 两字来区分督导的两个主要面向:前者指对候选人面对其病患之反向传会的分析,后者则是对病患之分析的监督。心理学空间^#CI)hPO)^G

.A{e-q;q0213.野蛮精神分析wildanalysis心理学空间 fIw'zWX/lvW

P;\VrTt:Rb0就广义而言,该词用来指称业余或缺乏经验的“分析师”倚赖经常被误解的精神分析概念来诠释症状、梦、话语以及行为等等的治疗措施。就较为技术上的意义而言,一个特定的分析情境当下的动力状态与其特殊性被误认,特别是直接将被抑制的内容直接透露给病人、但却未考虑抗拒与传会的问题,我们将这样的诠释称作是野蛮的。

eZgv!c3x9h%s!{0心理学空间^'S"wR*W"d:g/c

在佛洛伊德专门讨论野蛮精神分析《论野蛮精神分析》的文章中,佛洛伊德首先将之定义为无知;被他批判的医生在治疗措施上犯了科学(有关性、抑制与焦虑的性质)与技术的错误:

z ?3s bF ]2D8T#~5b0心理学空间/uPQ&\p/u;px

“企图在第一次的诊疗中就将医生所猜测到的秘密突然丢给病人,使其措手不及,这在技术上应受谴责”。因此,任何“对精神分析的发现稍有涉猎”但并未受过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养成教育(α)的人,都可被称为在从事野蛮精神分析。

0V AZH uA0

!w%BAe4N7^+p0然而佛洛伊德的批判不仅如此,还延伸到那些所作的诊断正确、对无意识内容诠释精确的例子中。“病人因一种无知而痛苦,藉由给予他资讯(关于其疾病与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童年经验等)的方式除去其无知后,他就必会痊愈,这是一个许久以前就被弃置的看法。无知本身并非致病主因;而是无知建立在内在抗拒,后者引发了这无知,且直到现在仍旧维持它……。向病人告知其无意识通常会使他的冲突增强,病情加重”。这是为什么只有在传会稳固地被建立,以及被抑制的内容变得接近意识之后,才能作此种揭露。否则,它们将会产生一种分析师无法控制的焦虑情境。就这个意义而言,在它起源时,如同佛洛伊德所经常强调的,分析方法还无法清楚地自催眠与净化的技术脱离出来,它在今天可以被称为是野蛮的。

ld/y.V1VS0

"X]t H*?0eAeeK0u0然而将野蛮分析视为资格不符的精神治疗师的行为,或是属于精神分析已逝之时期,是种自以为是的看法,这是一种自认能避免上述错误的权宜作法。事实上,佛洛伊德在野蛮分析中所谴责的不是无知,而是分析师的某种态度,他们在其“科学”中将其权力合法化。在一篇佛洛伊德首先提出野蛮分析的问题但没有确切使用该词的文章中,他引述哈姆雷特的话“……你以为我比箫容易玩弄吗? ”。就这个意义而言,非常清楚地,对防御或传会的分析也可能会变成如同对内容的分析一样地野蛮。心理学空间(_ Y{tU

{,Pm:hxP \0费伦奇(Ferenczi)将野蛮分析定义为“分析之强制”,那种在分析情境之外与之内都可能显现的强制;他将之对立于弹性,后者是所有分析所必要的,一旦当中欠缺依据预定计划所构筑的结构。格鲁弗(Glover)指出,不顾一切地“扑向”一个语误,隔离一个梦或其片断之一的分析师,只不过找到一个机会去体验“脆弱之全能”。

{!ED? k+cq;HF0

n-\^{d J&A6B m0延伸这些评论,不论是“博学”或无知的野蛮分析,我们都可以在其中看到分析师对于他所涉及的那个特殊分析的抗拒,那种可能会促使他误认病人的话语以及“覆裱”其诠释的抗拒。

V.E.K%o.p$[6E0心理学空间zA7[8E4IJS*F,X)N

(α)正是在1910年,这篇文章出版的同一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

HDKsQ(kz0

6vgg Eje"t4IS-o0216.精神病psychosis心理学空间C LR"Xt-y#uYfa

mDlxY{6I z@`01.在精神医学临床上,精神病的概念通常非常广义地被使用,以致它涵盖一系列不同的心神疾病:无论这些疾病明显为器质-遗传性(如,一般性麻痹),或其最终病因仍未定论(例如精神分裂)。
*Sg,a-K+X\%d02.精神分析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对精神医师应认识的所有心神疾病建立一个分类系统,而是将其关注焦点置于分析式研究最易直接切入的疾病之上。在此一相较于精神医学而言较为局限的范围之内,主要的区分建立于倒错、神经症以及精神病之间。
RmQ@J+g/C6[f0在最后一组疾病中,精神分析尝试界定各种不同结构:一类为妄想症(包括广义而言之妄想性疾病)与精神分裂;另一类为忧郁症与躁狂。基本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精神病的共同点在于力比多与现实之关系的原初紊乱,而大多数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妄想建构)均为修复对象关联之次级企图。心理学空间7Is y@`oTyx!O

6W/s?}1sGp c019世纪精神病一词的出现,画下一个演变的句点。此一演变使得心神疾病终于成为一个自主领域,不仅有别于大脑或神经疾病此类身体的疾病,亦与千年来哲学传统所认为之“心灵疾病”——过错与原罪——不同(α)。

u2BA-uK]YWI*z0心理学空间F6M)G)gC0[+l+f5h

19世纪时,精神病一词逐渐盛行于德语精神医学著作,指称一般心神疾病、疯狂、精神异常,但并未涉及疯狂之心因性理论。直到19 世纪末,一组至少在概念上互相排斥的对立词汇:神经症与精神病,才逐渐被理出。实际上,这两个词汇各自在不同层面上演变:神经症的范围从一些被认为属于神经方面的疾病开始逐渐缩小;这些疾病或被认为由某一器官所致,但此器官却无任何损伤,人们于是归咎于神经系统运作不良(如,心脏性神经症、消化性神经症等);或是具有神经方面的病征,却找不出任何损伤,亦无发烧(舞蹈病、癫痫、歇斯底里神经性表征)。简言之,我们可以推想,此组疾病的病患就医时并不会被送到疗养院。此外,神经症一词亦涉及一种病因上的分类(指神经的功能性疾病)。

4m!O1M2i6W4fUS;^0心理学空间MX}^xW bY!L

反之,精神病一词则指精神疗养师(aliéniste)专精的疾病,并藉由一套主要为精神性之症状学转译出来。但此毫不表示,对使用该词的论者而言,精神病的原因不会在于神经系统。

Ew rr0Ce/s0心理学空间 B g/{s~:xs"E6\N]K5l

*:从早期的著作以及与弗利斯(Fliess)的通信开始,佛洛伊德便很明确地区分精神病与神经症。例如在1894年1 月24 日的手稿H 中,佛洛伊德提出一个关于所有精神病态防御的分类,他将幻觉型混乱、妄想症与歇斯底里精神病(有别于歇斯底里神经症)称为精神病。同样地,在另外两篇专论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的著作中,他似乎认为精神病与神经症的区分已是定论,并且提及如“防御型精神病”。

0wz`+dz3fAaa-@0心理学空间 W1i)O&cT h*Ki

然而,佛洛伊德在此一时期所关心的主要在于厘清防御的概念,并且在不同疾病中找出其各种形态。因此就疾病分类的观点而言,此时最重要的区分为(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与现实型神经症。日后佛洛伊德仍维持此一区分,但重心逐渐转移到精神神经症群组内的区别,这使得精神病/神经症的对立被赋予坐标轴的价值(关于佛洛伊德对疾病分类的演变,主要见:神经症;自恋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1pcbP%N\

心理学空间PHmU~-Bz:k

*:在今日精神医学临床上,无论那一学派,对于精神病与神经症分别的领域均已有广泛共识(关于此点,请读者参考昂立·艾[Henri Ey] 主编《医学-外科学百科全书》,精神医学篇)。由于自奥伊根·布洛伊勒(E. Bleuler)与苏黎世学派之后,精神分析的历史便与精神医学观念的演变紧密结合,因此显然很难断定精神分析在这些疾病分类类别的确立上可能扮演的角色。心理学空间2?(z `:\-i"]

心理学空间 W-C1Y,D-L*JL

就精神病概念的涵义而言,精神医学仍以一种较直觉性而非系统性的方式,借用分属不同范畴的特征来定义精神病。在一般定义中经常并存多种判准:如,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入院收容的问题)、症状的“严重”程度、沟通能力的扰乱、对病变的状态缺乏意识、失去与现实的接触、症状具有无法被“理解”(依据雅斯培[Jáspers]的词汇)的特征、由器质或精神因素所决定、自我相当程度不可挽回的变异。心理学空间.b3b*^y7u2kS? a

\;I1H8r/h-Y&u Lva0由于精神分析可说是神经症/精神病此组对立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它不可能将赋予精神病一个融贯、结构性定义的任务推该给其他精神医学学派。在佛洛伊德著作中,此种顾虑尽管并非著作的核心,但仍然存在,并且表现在他各时期的定义尝试中。在此我们仅能举出其主要方向:心理学空间_?/R!M-o!i

心理学空间.z&HN.iC dK7l

1.在早期著作中,虽然佛洛伊德的确尝试就某些精神病病例指出与性对抗的防御冲突之运作(他刚从神经症症状上发现其功能),但他同时试图列举某些一开始便作用于主体与外在世界关系之上的原始机制:如幻觉式混乱的例子中,将外在世界彻底“弃绝”(verwerfen)于意识之外(见:除权弃绝),或如将“责备”投射到外在世界的一种原初投射(见:投射)。心理学空间8OMB KK6p K

g$wxe7?;c J4W02.在第一精神装置与欲力理论架构下,佛洛伊德于1911-14年间(薛柏[Schreber]病例分析;《自恋导论》),再就力比多投资与自我欲力(“旨趣”)对对象的投资之间的关系,重新思考此一问题。这个方向以比较细致和具有弹性的方式说明一些临床观察。这些观察显示,不应全面、毫无区别地将“失去现实”的观念援用于精神病上。心理学空间"x%_h(K9|kp

yP*R4GVks03.在第二精神装置理论中,神经症/精神病之间的对立使自我具有“它”与现实间之中介性位置的角色。在神经症中,自我服从于现实(与超我)的坚持要求,抑制了欲力的要求。而在精神病中,首先产生的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断裂,此一断裂使自我完全受“它”所控制。到了第二阶段,即妄想阶段,自我重新建构一个符合“它”之欲望的新现实。在此,所有欲力均集中于防御冲突的同一极(“它”),佛洛伊德因此必须赋予现实本身一个真正的自主力量之角色,近似于精神装置中审级的角色。力比多投资和旨趣——后者在前一构想中,负责在精神装置中媒介一个适应现实的关系——之间的区分因而消逝。心理学空间/R%y0[\ \HGU0sF

心理学空间M/|LP;i4VSB3TQP

4.上述此种简略纲要,太常被视为佛洛伊德的精神病理论,但他自己却不全然满意。在其著作的最后阶段,透过强调拒认的观念(见该词),他再度回到这条路线:寻找一个彻底原创的弃绝现实——或者应说,弃绝某种非常特殊的“现实”阉割——之机制。

D"cQ5Hz }8h0心理学空间9U?$B,@f6~"~B7y d_

(α)根据杭特(R. A. Hunter)与麦卡萍(I.Macalpine),精神病一词曾于1845年由佛赫特莱本(Feuchtersleben)首次用于其《医学心理学教本》。他藉此指称心神疾病(Seelenkrankheit),而神经症则指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其中只有一部分会以“精神病”症状转译出来。“所有的精神病同时都是一种神经症,因为没有神经作用的介入,就不会出现任何精神的改变;但并非所有的神经症也同样都是一种精神病”。心理学空间"U#qj?`X%J"d;|)w

心理学空间ON oD,I

217.精神治疗psychotherapy心理学空间J:cz(T,u2l:M

心理学空间'qhRo4`]

A)就广义而言,任何使用心理的方式,或更精确地说,使用治疗者与病患的关系对精神或身体障碍所做的诊疗方法:催眠、暗示、心理再教育、劝说等。就此意义而言,精神分析是一种精神治疗的形式。

1D HvQ C2A0

0V#t \qw4\.oLzT0B)就较狭义而言,精神分析经常与不同形式精神治疗对立,基于一系列的理由,特别是:诠释无意议冲突的主要功能,以及对导致冲突化解的传会之分析。心理学空间s1U2d Y/V$w?

s1S,I.r d7Q{0C)“分析式精神治疗”的名称用来指下列形式的精神治疗:以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原则为依据,但并未满足一种严格定义下之精神分析治疗的条件。

IG4{m2z;WK2~n0心理学空间e@"\`H ^'IT

218.欲力instinct或drive心理学空间 D8L C5@#v6o

q6CEj5A8z)jq0一股驱使生命体朝向一个目的的推力(能量的负截,运动机能的主因)所构成的动力程序。根据佛洛伊德,欲力的来源在于身体的刺激(紧张状态);其目的则在于解除主宰欲力来源的紧张状态;而欲力可以在一对象上或籍由此对象来达成其目的。

]%z2L v `'K9G x0心理学空间0f;U Ksr

Ⅰ.就术语的观点而言,pulsion 这个字被引介到佛洛伊德的法译中作为德文Trieb的对等词,以避免如本能与倾向等较早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涵义。此一习惯用法虽不是一直被遵循,但却具有正当性。

@*u%l-k2\0心理学空间JQ;`X{]I\}

1.德文中有Instinkt(本能)与Trieb (欲力)这两个字。Trieb 这个字的字根来自于德文,它很早就被使用,始终保有推力这细致的涵义(treiben=推);其所强调的比较不是一精确的目的性,而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所着重的是推力不可抑止的特性,而非目的与对象的固着性。

"QCu+no1mU0

ll dU6S r0某些论者似乎无差异地使用Instinkt 及Trieb这两个字(α),其他人似乎操作一个隐约的区别,将Instinkt专门用来表示,如动物学中,某种遗传性固着的行为,它在所有属于同种的个体中以几近相同的形式出现。心理学空间9f#a|;m d0B4VL

心理学空间9]4R6b2I^ L

2.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这两个字出现在明显不同的词义下。当佛洛伊德谈到Instinkt 时,是将它用来指称一种具有其所属种类的特性、在其进展过程中预先构成、并且已经适应于其对象的此一遗传性所固着的动物行为(见:本能)。心理学空间vS T1p @"tV

心理学空间}F)z^4B_

在法文中,instinct这个字与佛洛伊德著作中的Instinkt具有相同的涵义,因此我们认为它应该被保留来翻译后者;如果用它来翻译Trieb的话,势将曲解佛洛伊德著作中有关这个概念的用法。心理学空间T7kyLt2YJ!?

Q U } _+G Vi*|x\0Pulsion 这个字,虽然不像德文中的Trieb 一样属于一般语言,但却具有阐明推力的意思的优点。

} Byw} ] SS0心理学空间*O9GU[f+A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英文《标准版》选择将Trieb 译成instinct,撇开了其他如drive 与urge(β)的可能性。《标准版》第一册中的总导论讨论了这个问题。

ZD3i"V3|1U0心理学空间|t_8x&T/X9G*y,i0T

Ⅱ.虽然Trieb 这个字直到1905年才出现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但是,在佛洛伊德很早以前对两类的刺激(Reiz)所做的区分中(生命体承受这些刺激,必须按照恒常原则予以卸载),它源自于能量的概念。除了主体能够逃避以及自我保护的外在刺激之外,还有一种以恒常的方式产生刺激汇流(生命体不能避开这些刺激汇流,而它们也正是精神装置运作的原动力)的内在来源[译注2]。心理学空间0i-p9GmE,nY T

心理学空间 q poc.h#y!t6us B

《性学三论》引进Trieb这个字,以及佛洛伊德此后从未停止使用的来源、对象与目的之间的区别。心理学空间 @7ZC |e

+Ih"n:C#w3w0从对人类的性的描述中,佛洛伊德得出了欲力的概念。尤其是立基于对倒错以及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的各种形态的研究之上,他打破了将一个特定目的与特定对象派分给性欲力,并且将之置于生殖器装置的刺激与机能之上的这个所谓通俗的看法。反之,他指出对象是如何地多变、偶然,只有按照主体历史的变迁才以最终确定的形式被选择。他又指出目的是如何地多样、部分(见:部分欲力),紧系于同样也是多样的身体来源,后者具有获得与保持对主体而言某种优势的功能(动情带),只有在生物性成熟不足以担保的一个复杂演化完成后,部分欲力才会从属于生殖带,被整合进性交的实现中。

j[c@im PYj0心理学空间/K+KO;Ha&P:A\.Y

关于欲力的观念,佛洛伊德引进的最后成分是推力,它被理解为一种经济量的因素,一种“强诸心灵之工作坚持要求”。佛洛伊德在《欲力及其命运》中重新聚集了这四个成分——推力、来源、对象、目的并赋予欲力一个整体性的定义。

9q8gY%U-n/s2dhz0

`(?*@#u$\3P/|0Ⅲ.如何定位这个由内在攻击生命体,并且推动生命体实行某些会引发激动卸载的力量?所涉及的是一种身体力量,还是一种精神能量?这个自佛洛伊德提出的问题之所以会有多种不同的答复,正是由于欲力被定义成“心灵与身体间之一临界概念”。对佛洛伊德而言它与“代表”的概念有关,他将之理解为一种被身体派遣至心灵中的代理者。读者可以在我们对于精神代表这条目的评注中,找到对于这个问题更详细的讨论。

7u xgQPwRg n&w0心理学空间@X`!hce

Ⅳ.如同我们所指出的,虽然欲力这概念是在性的模型上被分析,但是从一开始在佛洛伊德的理论中,性欲力便与其他的欲力相互对立。我们知道在佛洛伊德著作中的欲力理论始终是二元论的;被第一个提出的二元论是性欲力与自我欲力或自我保存欲力间的二元对立;佛洛伊德将后者理解为对个体保存不可或缺的一种主要需求或主要机能,其模型为饥饿以及营养摄取的机能。心理学空间6^ h)o]*xg

4^nT:w?6uJ;?0根据佛洛伊德的看法,从性的起源起——性欲力脱离它从原先依附的自我保存功能(见:依附)——这二元对立就开始运作;他企图以此说明精神冲突:自我在自我保存欲力中找到对性的防御而言所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最重要的部分。心理学空间nNw'L.Sz5w

心理学空间e{svX3w

《超越快感原则》中所提出的欲力二元论将生命欲力对立于死亡欲力,并修正了欲力在冲突中的功能与情境。

5| D[3UT`P0

+c_1q6eLef6qKy01.(防御审级与被抑制审级之间)拓扑的冲突与欲力的冲突不再相契,“它”被视为包括两种欲力的欲力贮槽。自我所使用的能量由这共同资源获得,特别是以“去性化与升华”的形式。心理学空间6D z O j']

-lYw3Jx0D)zPP B4^R02.这两大类欲力在这最后的理论中比较不是被假设为生命体本身运作的具体动因,而是最终调节其活动的根本原则:“我们以欲力一词来表示我们假设存在于因为‘它’的需求所产生的紧张背后的那些力”。这强调重点的改变在以下颇为著名的文本中特别明显:“欲力理论换句话说是我们的神话。欲力是神话事物,在它们的不确定性中宏大”。心理学空间#E Ya4VfS!rJ

心理学空间8z m;b}6M

*:佛洛伊德关于欲力的看法——如同我们由这简单的调查所见——以两个对立的方向导致传统的本能理论解体。一方面,“部分欲力”的概念强调了以下的看法:性欲力一开始就存在于“多形的”状态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除身体来源层次上的紧张,在主体的历史中,它连结于那些界定对象与满足模式的代表之上:一开始并不明确的内在推力后来历经了以高度个别化的特征将之标记的命运。然而,另一方面,佛洛伊德绝对没有如同本能理论家一般,在每种行为的背后都轻易地假设有一相对应的生物性力量;反之,他将所有欲力的表征放置在一种单一巨大的根本对立之下,此外,后者借自于神话传统:饥饿与爱,以及后来的爱与争斗间的对立。

[5j-t M[Y LU(_.T0心理学空间}Ti#oz~*xW

(α)参阅:例如,齐格勒(Ziegler)在《本能论今昔观》中有时提到Geschlechtstrieb,有时提到Geschlechtsinstinkt 。心理学空间X:M6k:bv @ ]U#k{@

/NyV-P9nwuP(X0(β)有些英语系的论者选择将Trieb译为drive。心理学空间.I*J2s5K.D4R8m m&y

心理学空间)Y }!X M9j3a*?

【译注1】心理学空间3qu!gqdwf6b
有关以英、法文instinct一字翻译佛洛伊德Trieb观念所引伸的问题,包括本书“欲力”与“本能”两条文在内已有众多文献讨论,在此仅简略提到几点。

0m_ Qc"_]0c0

9H;V,?9^ ^)H1r0佛洛伊德著作的英译者史崔齐(James Strachey)所选择使用的instinct 一字,就其字源的意义而言为“推”、“激”,亦指无法逃避的内在倾向或冲动。故就本身意义的广延而言,不若已成为科学术语之后的“本能”一词所指射的含意(天赋的才能,先天有组织的反应,为同类生物各成员所共有等等)那般狭隘,因就语意与语用范围改变,故造成译词选择上的争议。

Jqq3Q._A ]0心理学空间'k5@sY c Kq-H

除了instinct与来自与力学与心理学的drive之外,Trieb另有一个常用的英文组合译词:instinctualdrive (本能驱力)。戴维·拉普波(DavidRapaport)曾于1960年表示,使用该词可将佛洛伊德的理论与动物心理学中instinct,以及学习理论中drive 两者区分开来。同样地,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所出版的《精神分析词汇与概念》一书指出,用以意指内源性之动力的instinctual drive一词在避免instinct一字语意缺失(动力导致特定的行为模式)的同时,也强调出佛洛伊德所使用的Trieb 概念所具有的“生物学”面向(如先天与件,从出生便存在的由基因所决定的势能等)。

m4bv+f5@!h vJdI s0心理学空间1O#jz-j Sy X,X

pulsion一字最早由艾斯纳(Angelo Hesnard)引进法国精神分析界中,原意为“推的动作”,在十八世纪物理学中意指“机械力”或“运动之传导”。艾斯纳在1927年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促进法文精神分析词汇统一语言学委员会”的讨论中提议以pulsion翻译德文Trieb,此提案于会中无异议通过。之后该字受到如侯蓓(Marthe Robert)等论者的批评。她认为相较于先前法译instinct 的贴切,pulsion 这新创之字“无益”、“危险”、“多余”,且偏移了佛洛伊德的Trieb 理论。根据侯蓓的说法, Trieb 与其拉丁字源的对偶词Instinkt 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广延与语意价值,但在佛洛伊德由其中援引Trieb 概念的这个古典生物-心理学的语意领域中,两词完全相符,其间并无根本差异。然而,即便有此质疑,但是pulsion 此一译法仍逐渐普遍为法语精神分析界所接受,甚至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o%Kp1_z+[)A?t

心理学空间(v&g%Z.}Vq.r'h"O

对于以上主张保留以法文instinct 翻译Trieb的作法,《词汇》的两位作者曾多次为文反驳。例如,他们响应侯蓓文章时指出,不应将Trieb 所表示的一股推向相对而言不具确定目的性与对象的生物力量,与Instinkt 在佛洛伊德语言中所指称的一种预先形成、内存的自动行为与心神结构两者相互混淆。而唯有在佛洛伊德的理论系统中厘清上述这两个德文对偶词的确切位置,方能跳脱将instinct 的译词选用化约为“生物学”的立场,以及将pujsion 的选用化约为“结构主义”的立场的这种谬误争论。从以上各种译法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无数论战中之一例,我们或可将pulsion与drive 等字的选择部分地诠释为译者或论者意欲凸显佛洛伊德的Trieb 理论相对于传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