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基础》前言
作者: mints 编译 / 3262次阅读 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来源: 《共情的基础》 标签: 二元论 佛教 哲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共情的基础》the empathic ground 心理学空间HY}wE
Judith Blackstone心理学空间CFME8U2Y]G.]-v*n
mints 编译
$BDsb~Vjc `0
t F#JQPo(mt0ISBN 978-0-7914-7184-5

I;S8\%@e7x0心理学空间;m0L%a:d~g"NQH

6o&q?"Hb+}0

前言

v%]#mz"{-N0心理学空间,VIg R*ZA/Y;Ma

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探索亚洲一些非二元哲学流派中描述的非二元意识或统一意识的微妙维度来增强心理治疗过程。它还探讨了心理治疗过程如何促进非二元意识认识。心理学空间nKC)p!x!rI

!F{#~*Zs%N0亚洲精神文学中描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非二元认识。例如,在深度冥想吸收中经历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纯粹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对任何形式的现象都没有感知。然而,在本书中,非真实的认识是指同时体验纯粹(或空虚)的意识和现象。它是对一个人的本性的认识,作为一种无限的微妙意识,作为一个整体渗透到一个人的内部和外部体验中。

aI:c4hK!BO0

.y/S8e xG)|Je-`%W0q0我的主要前提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心理、逻辑和精神的成熟变得密不可分。它们都涉及到与自己和他人加深联系、情感弹性和真实性的相同成就。心理和精神成熟的高级阶段都达到了对体验的彻底开放,这种体验被认为是自己和环境之间的连续性或统一性。这种连续感是建立在非双二元认识(或暴露)基础上的。

HJowe5\pN0心理学空间0UB\Z4_6sdO$B9u

尽管有几项重要的研究将佛教实践应用于心理治疗,关于心理治疗与认识非双二元对立的结合,没有太多的文章。这种特殊类型的精神体验在印度教和佛教教义中都有描述,但由于其微妙之处,它在西方还不如正念或其他亚洲实践那样广为人知。然而,在我作为心理治疗师和非性教师的工作中,我发现许多人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非性意识。它需要一个人的敏感度的提高和与自己内心接触的加深。

4@lb9OUU2{3Q(EN0

G6T$h0J"sR0进入这种微妙的统一意识维度,既发展了我们个人的能力,如感知、理解、爱和身体愉悦,也发展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它对心理治疗和发展,以及心理治疗师和客户的关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心理学空间!}1T$Sd,`+J(a

k0hq%R/F,Qi8|%jt7E0主体间性理论心理学空间)w;Y!|c*soL!z$F

心理学空间4S4m&G:e"^ t

我选择关注罗伯特·斯托罗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intersubjectivity theory),而不是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因为它清楚地表达了心理治疗关系的相互性。这种表述接近于亚洲非宗教哲学中对自我/他人一体性的描述。然而,乍一看,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微小距离似乎在实践和概念上都无法逾越。我将试图展示在主体间性理论中描述的自我和他人的主体间性领域如何也可以作为亚洲哲学中描述的自身和他人的非二元(即,统一)领域来体验。非二元认识是对主体间性场域的一种更微妙的调和和更大的开放。

h1C.vz`(`Q0心理学空间w/wB-m ^1H6v;E7l/f

主体间性理论是心理治疗师的一个领域或系统理论,主要关注心理治疗关系的相互作用。它“试图将心理现象理解为不是孤立的心理内部机制的产物,而是在相互作用的主观主义的界面上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所有的经验都是主观组织的:“经验就是组织给定的”。它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来访在与心理治疗师的关系中形成新的、更灵活的组织的能力。心理学空间J7d;L&qKJR[9Xt

[o8_Q]i;E&UU0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经验都是主观组织的,它与后现代建构主义观点相一致。这意味着它的概念框架不允许未中介或未构建的体验的可能性——这种体验不是由一个人的心理、文化和语言背景塑造的。因此,它似乎与亚洲非宗教哲学和其他神秘系统中的观点相反,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此是普遍的潜力,可以体验到一种未构建的(自我存在的)、无意识的意识维度。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亚洲哲学中描述的“直接感知”并没有消除西方建构主义哲学家所关注的文化或语言影响。然而,由于我将要解释的原因,它确实影响了刻板的心理组织——经验。

9h4VZ3| g1q;p \v0

Q'S:s:HY&@'j0主体间性理论的追随者们已经与激进的建构主义意识形态拉开了距离,他们将自己的立场描述为“个人价值现实主义”。Orange写道,“透视的概念包括某人可以对某件事进行透视的想法。观察者、患者或分析师站在与某件事相关的地方——一个梦、一次报道的经历、一次治疗中的事件。透视还包括一个视角,更高或更低、更宽或更窄,视情况而定”。换句话说,人们不是从零开始构建经验的;有一个给定,然后根据一个人的心理和文化背景进行解释。Orange认为,建构主义退化为唯我主义,而透视主义允许在分析师和客户之间共享视角的情况下产生理解。因此,对于主体间性理论所追求的相互性来说,这是一种更为便利的立场。它还“尊重患者的经验、观点或视角,将其视为某种事物的经验”,而“构建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使患者的经验无效,从而加剧了儿童时期已经造成的损害”。心理学空间:A k}0`"s#fG

心理学空间 w5_ B1q+zY|

Orange提出了另一个对本书主题特别重要的观点。相对主义是建构活动主义的必然结果,它没有为理解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进展方向提供依据。她写道,“正如库恩、费耶·本德和奎因对科学实证主义的广泛批评为科学哲学服务一样,精神分析建构主义者也为心理分析实证主义提供了类似的牛鼻子服务。然而,哲学相对主义者和精神分析建构论者都无法对科学进步的构成做出任何积极的解释或精神分析疗法”。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建议,对微妙的非言语领域的逐步认识可以提供一种理解和促进心理治疗和发展方向的方法。

&c} Bw(R4| ^k0

zTXq|yr0我的目的不是反对中介影响理论的透视、解释学立场——“共同理解”,我认为这对成功的心理治疗至关重要。相反,我打算展示非二元认识如何促进解释学过程,并增强心理-药物关系的相互性。Stolorow和他的合作者关注的是笛卡尔遗留下来的“孤立的心灵”与“自然世界以及与他人的接触”隔绝。有趣的是,Stolorow所谴责的具体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歧也被认为是亚洲非宗教哲学中人类痛苦的根源。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展示了亚洲人对非媒介、非二元体验的描述如何通过阐明和解决主体/其他分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心理治疗关系和心理治疗本身。我还展示了非二元意识是如何揭示关系领域的微妙潜力的,这些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两个人之间的接触和沟通质量。心理学空间 Z,\@yX}_

心理学空间)Pg5c6L HY.D

东西方的建构主义

m r/qz:a0心理学空间%OFG"S&WM!N

由于主体间性理论与建构主义者的观点一致,即所有的经验都是主观组织的,因此,在我将非二元认识作为一种真正的人类潜力来讨论之前,需要先研究建构主义者观点和亚洲非二元观之间的争论。有趣的是,这一观点大多来自建构主义者。亚洲的非宗教哲学与“我们的经验是由我们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塑造的”观点没有冲突。至少早在四世纪,亚洲哲学就包含了自己对经验如何构建的详细描述。正如Forman(1989)所指出的,四世纪的佛教哲学Yoacara和当代的构念主义思想家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心理学空间?'pYQ?u C0_;`'V

.Tf5u9vL#Ya*K X0“所有人都认为心灵的活动,正如卡茨( Katz 1978)注意到,「半看半创造 half sees and half creates」,基于习惯和语言的知觉类别。所有人都认为,这些类别不是绝对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来源于语言和经验的一般背景。所有人都坚持多元理论的相关性,即一个人或语言的传统区别将与另一个人不同,因此,不同语言产生的体验将相应不同”。

$^B)bx4|8_0

7u,IO sp E?:gr0洛伊(1998)写道,“直到康德,西方哲学才真正意识到心灵在自我感知中的作用:心灵如何不仅接受感知,而且将感知解释和合成到我们所经历的现象世界中。这种涉及概念的感知在当代哲学中很常见,尽管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康德的亚里士多德范畴转移到语言组织发生的方式。但印度哲学至少从佛陀时代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h(O]7V/F;i+Xb.^h#S0

N,u.~%D EAJ g0然而,与西方的建构主义哲学不同,亚洲的非二元哲学是同构的。亚洲哲学主张,通过剥离主体/客体分歧的概念叠加,可以直接体验感官感知,而无需主观影响的媒介。在亚洲哲学中,经验的建构被描述为指导精神实践者走向“去自动化”(Loy,1998)他或她的感知和行为的习惯领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业者要获得客观现实的体验。佛教哲学家指出,“事物内在的真实性从自身的角度是不可理解的”。当我们仔细审视一个物体以抓住它的本质时,我们的审视最终揭示了进行审视的心。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找到了心灵的文化或语言内容,而是它透明、明亮的本质。在藏传佛教中,这被称为切割坚固性(cutting through solidity)。物体似乎是由心灵透明、明亮的本质“制成”或弥漫在其中。洛伊(1998)写道,“在这种感知中,内在(心灵)和外在(世界)之间,或者意识和它的对象之间不再有任何区别”(第40页)。意识和它所揭示的世界是统一的。心理学空间 Cq;T twk$\)v'G.Yx

sH9|)eh?~R+D0亚洲哲学中规定的去自治旨在侵蚀概念上建构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分裂。它旨在揭露主体/客体的统一,这也是现象世界的揭露。亚洲哲学只关注那些特定的概念结构或心理阐述的去自动化,这些概念结构或精神阐述具体化了主体或对象,并在它们之间创造了一个栅栏。

"n/D pz3[9L0心理学空间3qJ%n(h\\8j6CL*U

我想强调亚洲建构主义观点的同构性,因为主体间性理论和心理治疗也可以被视为同构的。它的理论和方法是为了引导来访获得更大的幸福和成熟。尽管主体间性理论承认我们的经验是由我们的心理和文化背景塑造或组织的,但它也承认一些僵化的经验组织会导致局限和痛苦。Orange(1995)写道,“任何试图划分经验中给定和制造的比例的尝试,对于那些以解释学思维的人来说,都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第85页)。但她也写道,“同时,这种主观的经验组织是对更大现实的一种视角。我们从未完全达到或了解这个现实,但我们不断地接近、理解、表达和参与它”(第62页)。Orange、Atwood和Stolorow(1997)写道,“事实上,正如Barratt(1993)指出,精神分析本身可以被视为对无意识预设的解构性识别和批判。分析师的临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对先验的解构,或是对特定主体间领域的解构,包括精神分析本身的思想、制度和实践”。心理学空间QF3Q(} FI.Rt

&}'n%W"~6NUaw"up G `0因此,主体间性理论和亚洲非二元哲学都是同时代的解构过程。我相信,除了他们的方法论之外,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对解构过程的潜在结果的认知。媒介性理论认为,尽管我们可以找到更灵活的组织,但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体验总是主观构建的。这意味着自己和自己的经历之间存在着一个永远无法弥合的抽象鸿沟。亚洲哲学(或我们在这里感兴趣的那些典型的亚洲哲学)描绘了一种体验的即时感和直接性,以及一种本质的(无法想象的)真实的存在维度,随着僵化的结构被放弃,这种维度逐渐显现出来。

?&d'k Av"R1Y%S,@D0心理学空间zn ||)BF h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把非二元认识描述为基于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组织主义的逐渐、渐进的开放。这种渐进的开放导致经验的可用性不断增加,并逐渐消除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分离,或一个人的主体性与经验内容之间的分离。它还导致了一种非常微妙、明亮、宽敞的意识的自发出现(或暴露),同时渗透在一个人的身体和环境中。

R tp3D p-cp0心理学空间Nc b`T'B

亚洲的非宗教哲学提供了有效的消除矛盾的方法,这可能是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它还描述了随着解构的进展,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的体验发生的转变。这种转变被视为从自己严密组织的世界中逐渐解放出来,并为自我和他人的相互世界打开了大门。

~$MZ(tV9Na5W0心理学空间E#`1Lo8FN7x Kb;?

非二元认识使不受约束的主体间性的所有特征,如互惠、共情和对他人本质的认可,都能更加自由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不是在反对主体间性理论而支持非二元哲学,而是在研究非二元认识可以丰富我们主体间性体验的方式。我相信,通过探索主体间领域和非二元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达成个人和精神发展的统一,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

3O(E4b6zj"}8t3VD0

} `/vY8P9V)n%~0普遍性

,~M)u8ui0vk[@Y0

Lc]&{8SLqn0建构主义者在反对非媒介经验的同时,也反对亚洲人的主张,即非二元意识是普遍的,是人性所固有的。卡茨(Katz)在他被大量引用的文章《语言、认识论和神秘主义》中写道,“因此,例如,基督教神秘主义者的前神秘意识的性质为神秘意识提供了信息,使他从耶稣、三位一体或个人上帝等方面体验神秘现实,而不是从非个人、非一切,确切地说,是佛教的涅盘学说方面”(第27页)。在这里,卡茨混淆了二元论、意象主义的神秘体验与本书中描述的非二元认识的非常具体的神秘体验。心理学空间xz4ya)bO)WvE%T

心理学空间y p g6bj3e"E6^

我不同意意象主义、二元论(因此是有意的)类型的神秘体验是由文化塑造的观点。然而,对非二元意识的自我存在(未构建)维度的遭遇的描述在不同文化中是明显相同的,尽管对这种体验的解释在不同文化之间有所不同。例如,基督教神秘主义者Meister Eckhart对非宗教体验的描述肯定了基督徒很有能力体验非宗教、非意象意识。Meister Eckhart在写“为了上帝,我逃离上帝”时特别提到了放弃上帝概念或形象的必要性。禅宗哲学家Nishitani(1982)写道,“这是‘我是不被创造的’的领域,Eckhart告诉我们,自我在世界创造之前就一直处于永恒的位置,在上帝说话之前就已经站在了神的头上”。心理学空间'Z3kZsj5u

8]s-m gvf{YJ0格式塔心理治疗师Lynne Jacobs指出,我们不能说非二元意识是普遍的,因为这是一种本体论陈述,假设了现实的客观知识边缘。尽管我同意她的观点,但我相信,非二元意识的普遍性可以从对非二元体验的广泛、跨文化的描述中推断出来。一般来说,非二元意识被描述为与自己的矛盾相遇。福尔曼(Forman 1998)写道,“事实上,以某种不混合的方式,我们正在‘遭遇’意识本身可能是这些事件的标志。这些神秘主义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重点,表明在这些神秘事件中所遭遇的是主体最纯粹的意识本身”(第13页)。

/q1sL!y!s.v)N O:^0心理学空间D(l#sT2N+m

福尔曼认为,非二元意识——意识与自身的相遇——是普遍的,因为有意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我们认为,一些神秘的体验进入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心理生理结构。这种结构——意识本身,它通过时间将自己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以及我们每个人对它的亲密但非概念性的熟悉——来自于人类的机制。在意识本身以及它有意与世界相遇的方式中,我们可能拥有超越文化和时代的东西。”(第27页)。“意识本身并不是用语言表述的。恰恰相反……一个孩子要学习任何语言,他或她必须是有意识的。本来就有意识或让自己有意识是由语言习得预先决定的,而不是相反”(第23页)。

0ag~dA6gu0心理学空间z2X)r+p3P:AN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在这种纯粹的遭遇中,一个人的意识体验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模式截然不同。非二元意识不是一种注意力状态。它是在没有任何努力的情况下体验到的。这是一种完全休息的心理。事实上,甚至没有一种心理休息的感觉,因为这仍然是一种活动。相反,一个人经历了一种简单而清晰的开放,在这种开放中,世界的现象出现了,思想、情绪和感觉等体验在其中畅通无阻。心理学空间x6b5X~'N4XiP8^z

b"xc+Bpb Bl0还有一种感觉是,一个人的意识正在渗透到一个人经历的所有内容中。非双意识不是像在有意的、二元意识状态中体验的那样,在自己的头脑和头脑之外的物体之间相遇,而是在全局范围内体验的。它同时渗透并包容了一个人的整个身体和环境中的一切。“意识更像是一个场,而不是一个局部点,一个超越身体但又以某种方式与身体相互作用的场”。

-~*AFX#q#E0

-U.d!\R7QGQ0非二元认识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是随着僵化的主观组织的释放而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建构主义者可能坚持认为,非二元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概念建构。从我自己的经历和传统的说法来看,我可以证明,非二元意识是一个逐渐放开对自己和环境的控制的过程——就像握紧拳头一样。它确实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来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手。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弥漫在自己和周围的非二元意识的广度,由于这种放手而自动出现,并继续出现,而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努力。

}&kL.a5{T'O(|{"D0

Eu~a_M[0亚洲非二元论哲学

#@TJ` u,S0

;[o9r"P}4| ur]0尽管亚洲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我们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视角。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及时的视角,因为它对我们当代关于主体性和客体性分歧的哲学话语以及我们关于人类发展潜力的心理话语都有很大贡献。心理学空间 in)fj M8U m fD

心理学空间~G$pNcb

我对非二元意识的描述,主要基于我自己的经验,与藏传佛教的大穆德派和宗真派,以及印度教的阿吠陀吠陀派和克什米尔湿婆派最为相似。(注:尽管“印度教”一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我在本文中一直使用它来区分非佛教的印度哲学。)尽管这些不同的亚洲哲学在关于非二元意识的形而上学结论上存在分歧,但他们都将其描述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遍存在的意识维度,比一个人的文化或心理组织更基本。例如,藏传佛教的一篇文章说,“这种广阔的、坚定不移的、不可描述的、平等的空间,是永恒的、天生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心理学空间ng[mwXa'b

+c0P#M2i/aEnA0非二元体验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都有描述,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我在整本书中都关注亚洲非宗教哲学,因为我发现佛教和印度教文学中对非宗教经历的描述比其他文化中的描述更直接(没有那么诗意)。在我将要提到的特定亚洲传统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人们尝试着冷静的描述一种体验的性质,这种体验既极其微妙,又与有意的体验类型截然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心理学空间o"CYW&K(gkm

lC/Y;^v;\ ^ R|~8U0正如我将在下一章中更全面地讨论的那样,亚洲非宗教哲学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解构本身就是精神实践的目标,另一类则认为存在和认识的内在维度是解构的结果。我自己的观点与后一种观点一致。心理学空间1a5U:QIS7m4x[

心理学空间/N iS;U fB

尽管非二元意识确实属于“神秘主义”的范畴,但我通常避免使用这个词。神秘主义涵盖了一系列微妙的体验,包括恍惚(trance)状态、狂喜、精神占有和幻觉。“神秘主义”一词似乎也意味着一个神秘的、另类的世界,而非二元意识则以一种更生动、更亲密的方式将我们带入这个世界。

2KTl0O&p3q c9h!s0

-^2g'dY@7@IHX0由于非二元意识不是一种有意的体验,而是我们意识本身微妙和开放性的变化,它不会干扰我们对世界的文化或语言学习。它并不能消除我们之间的分歧。相反,它阐明了我们辨别和欣赏这些差异的能力。亚洲文学谈到了去自动化或“看透”我们习惯的、抽象的存在模式和认识的那些方面,这些方面具体化了自我/客体的分裂。它谈到了放下束缚心灵的“固定”,阻止对体验的开放,这样在整个感知领域中就不会有任何东西被否认或拒绝。但它并没有指示我们停止对感知的反应,包括我们赋予事件和物体的意义,这些意义将受到我们的个人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亚洲非二元哲学声称,感知和意义之间可以有区别。“通过与语言的联系,所有的感知都变得‘确定’,但在这之前必然会有一个不相关的早期阶段,一种‘赤裸裸的感觉’”。在这种观点中,感知是首要的。世界在我们意识的开阔空间中向我们展示自己。

w [y7c"EWs0

.[.ro4mKM R8c0例如,我可能会认出一个木制结构,它有一个平坦的水平面和四个垂直支撑物作为桌子。看着这个构造,我甚至会觉得有点饿,因为它看起来像是我吃饭的地方。另一个从未见过桌子的人可能会出现。也许他总是吃地上的香蕉叶。但他见过木制祭坛。因此,他可能会看到同样的结构,看到祭坛,甚至感到敬畏,因为这让他想起了他崇拜过的其他祭坛。然而,如果他和我都认识了非二元意识,我们都将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体验,即与这种结构融为一体。我们都将体验到清晰、空洞的发光意识,作为一个整体渗透在结构和我们自己的身体中。我们都会体验到感知的直接性,就好像这个结构直接从我们大脑的普遍空间中出现一样。我们都将体验到结构的“如此”或“原始”。现在,他和我可以就这个结构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进行对话,而不会干扰我们的团结体验。心理学空间z:oM#m*L(b

-` cFC-w0这种直接的感知是一种极大的享受。然而,感知的直接性并不是非二元认识的唯一好处。正如我将要描述的,非二元认识是基于我们对存在的各个方面的经验的开放性或可用性,包括我们的情感、理解和身体感觉的能力。心理学空间+@GD V d0i b,?$^

r7r}.Q2a}0非二元意识在这本书中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它应用于心理治疗过程以及心理治疗和发展。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为这一申请提供了两个具体的贡献,这在亚洲文学本身中是找不到的。一个是讨论非双意识如何改变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体验,特别是当二人组的一个或两个成员都意识到非双意识时,治疗师/来访关系如何改变。另一个是讨论一些心理类型的主观组织是如何锚定在身体组织中的,以及这些身体持有模式是如何增强主体/客体的分歧,阻碍心理健康和非二元认识的。

$PU;w:P%VB0

-XUI3j.T} _0我将提出这样一种理论,即身体锚定的经验组织将我们个体的经验统一和我们在关系领域的经验收缩和割裂。通过重新联系、战胜这些僵化的组织,我们进入了自我/他人统一的维度。我将试图表明,正是这种转变,从结盟的、纠缠的主体间领域到自我/他人(或自我/自我)统一的非二元领域,构成了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的方向。心理学空间,L,|(a n O9]2fT&o

心理学空间IUAeS(s,xz

我认为,在主观经验组织之外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存在维度,主体间性理论可能会忽视来访发展的内在方向。然而,在我看来,同样有问题的是,亚洲的非宗教哲学经常用西方容易误解的术语来表达摆脱主观组织的自由,比如“无我”或“无私”。这导致许多亚洲宗教从业者试图抹去他们自己的人性体验,导致他们忽视甚至压制自己的人性经验,例如,他们的情感、欲望和偏好。这种自我根除的尝试支持了人类的普遍趋势,即减少那些遭到父母或社会反对的方面。它也支持了与我们的情感痛苦分离的共同趋势,从而加剧而不是治愈子对象和体验对象之间的分裂。它阻碍了人们加深内在调谐的过程,正如我将要描述的,这对于个人和精神的成熟是必要的。

'o!PBDS s0心理学空间"\Js @ U zkE

尽管亚洲哲学大多将非二元意识视为我们的“真实本性”,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非二元意识所带来的活力的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它忽略了我们存在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我们的感官以及我们对爱、认知和身体感觉的能力,是如何随着我们意识到非物质性而变得越来越不受约束和反应的。禅宗将具体化的独立自我的解体描述为“伟大的死亡”,但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诞生。我相信,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抽象的自我表征的消解会加深他们的人类能力,那么“自我毁灭”等佛教概念所产生的恐惧和消除个人体验的常常充满羞耻感的尝试是可以避免的。

2_Y9E2kYCy0心理学空间f0Mw q f\g

认识过程心理学空间\"n$V1Q'c-Wp

q y!x u0l.[;P0在对主体间性理论和亚洲非二元论哲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本书提出了一种独创的精神发展理论和方法,称为认识过程(realization process)。认识过程与其他非二元认识理论和技术有几个不同之处。首先,它强调非二元意识在整个身体内的认识。许多亚洲的非宗教哲学,在对独立自我的概念解构中,以及在对感知的强调中,都忽视了身体。这给许多从业者的印象是,非二元意识是视觉和听觉刺激的一种暂停,与理解、情感和身体感觉领域隔绝。在这本书中,我提出了一种观点,即非二元认识是建立在我们人类经验的每一个方面的开放和完善之上的。我还描述了我们如何通过深入我们自己的个体形态进入非二元意识的微妙维度。与我们自己的形态向内接触是对环境开放的同义词。矛盾的是,非二元认识是一个在我们认识自我/他人统一的彻底透明和开放的同时,在我们自己的皮肤里活起来的过程。

W/nK2O Q0心理学空间&chO+S[t:l

与其他非语言技巧不同,认识过程教会了如何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非语言意识。当两个人都适应非双意识时,他们会体验到微妙的意识,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渗透进来。这是他们之间深入接触的基础。

!n%t _ lV9E0

:Z$`g9? md'V~W0认识过程包括一系列调谐练习,用于认识和具身非二元意识,用于释放阻碍非二元认识的身体锚定的心理持有模式,以及用于两个人一起练习调谐到非二元意识。在最后一章中,我介绍了其中十个可以在心理治疗环境中练习的练习。我还描述了每种锻炼在治疗心理问题方面的具体应用,并用我的临床实践中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用途。

Q'VZ4^&]0

*{^\o:C1RQ o x0结语

G6L`~ Y%_ _1J0心理学空间)ieJ.Rh rj XT:E+E"J1K

在这本书中,我并没有声称非二元意识到底是什么,只是说它是如何体验的。我的重点是这段经历对我们逐渐摆脱束缚的意义。为了描述非双二元意识与心理治疗过程的相关性,我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非二元意识?(2) 非二元意识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此,主体间性是什么?(3) 非二元意识如何影响通常的关系,尤其是心理治疗关系?(4)身体在二元双意识中的作用是什么?心理学空间f ~xD*pE4p

心理学空间2^&u0J4H$v

许多心理治疗师都开始领悟在高度关注当下时刻的非二元经验,他们发展了共情的能力,整合了慈悲、分析,以及他们在和其他人相遇时的亲密感和直接感。然而,非二元意识是一种特定的、持续的调谐,同时渗透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清晰、明亮、宽敞。这种调谐增强了所有这些经验。它也稳定了他们,使他们不再是不可预测的“高峰”体验,而是一个人对自我和他人体验的持久转变。

h&adcRK%V];}0

&^,YV?3s}'{#@(lCe0随着目前对精神的兴趣不断增长,心理治疗师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来访试图将他们的心理治疗与精神实践相结合。此外,更多的心理治疗来访将拥有通过他们的精神实践发展起来的敏感性,以体验他们存在的微妙、统一的维度。只要有了理解和技能,心理治疗师就可以利用心理治疗师的过程来帮助他们的来访实现他们发展的潜力。心理学空间8s]L8hSz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二元论 佛教 哲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没有了»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