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16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df&lR

;m9jbt9A8DPle P @$m0心理学空间cYQrFr"ur

110.歇斯底里hysteria

r"Ta&G&m9YM0

f}Wd+k0指临床病情十分多样化的一种神经症类别。其中,两种最确立的症状形式为:转换型歇斯底里——精神冲突象征地表现在最多样、最高峰期(如戏剧化的情绪危象)或最持久(去日麻木、歇斯底里麻痹、咽喉硬结感等)的身体症状上;以及焦虑到歇斯底里——焦虑大致稳定固着于某些外在对象上(如恐惧症)。心理学空间%vH \)\.d

[+w x8vgUK0由于佛洛伊德在转换型歇斯底里上发现一些重要的病因-病理特征,精神分析才得以将表现于人格组织与存在模式上的许多不同临床病情——即使未出现恐惧症症状及明显的转换现象——均归属于同一种歇斯底里结构。心理学空间r?d6NM

心理学空间 k-R4F ^\j

歇斯底里的特殊性在于,伊底帕斯冲突——主要作用于阳具与口唇力比多范围——萌发时,某类型认同及某些机制(尤其是抑制,经常特别明显)取得压倒性地位。心理学空间@{NQ+M2Sz [)io[-A

心理学空间*bA*i.i-~T

歇斯底里疾病的观念相当古老,可上溯至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其定义随着医学史的演变也有所变异。关于这点,请读者参阅丰富的相关资料。19世纪末叶,特别是在夏科(Charcot)的影响之下,歇斯底里对当时的医学思想与主流临床-解剖学方法,形成一个迫切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大致有两个方向:在找不出任何器官损伤的情况下,将歇斯底里症状归于暗示、自我暗示甚至模仿(巴宾斯基[Babinski]重拾这条思考路线,并予以系统化);或者赋予歇斯底里与其他疾病一样应有的地位,例如与神经性质疾病一样具有明确症状(夏科的著作)。布洛伊尔(Breuer)与佛洛伊德遵循的路线(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贾内[P. Janet]采取的路线)使他们超越了上述对立。和夏科一样——其教学对佛洛伊德影响深远——佛洛伊德也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定义明确的精神疾病,并且需要一个特定的病因学。另一方面,由于佛洛伊德试图确立歇斯底里的“精神机制”,他于是挤身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由表象所致之病”的流派。精神分析的主要发现(无意识、幻想、防御冲突与机制、认同、传会等),都是伴随着对歇斯底里精神病因的揭露而来。

IL%F}2SBH0心理学空间 OX%kh j

继佛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师持续认为歇斯底里型神经症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是神经症范畴中两个主要面向(α)。但这并不表示,作为一种结构,它们不致互相组合出现在某个临床病情上。心理学空间J J4a+E};w'V

心理学空间0e [L3}PBgd

佛洛伊德曾将一种其最显著之症状为恐惧的神经症——他称之为焦虑型歇斯底里——附属于歇斯底里结构(见:焦虑型歇斯底里)。心理学空间!\ NNIe

心理学空间8W%MSZml(` x8OP*|

(α)应否将那些主要具有以戏剧方式体验之幻觉(通常是视觉性的)的歇斯底里精神病,视为一特定实体?佛洛伊德,至少在早期,将它视为一个别架构。《歇斯底里研究》中的许多病例研究,应会引发读者此一关于疾病分类的疑问。心理学空间9G~(`K0@V.s

心理学空间 ho$w1P0_|T

心理学空间(i[U"lT;o5|L

心理学空间,{o*T*E"? {3f*I4A

111.焦虑型歇斯底里anxietyhysteria 心理学空间q k,Z sG\-~

心理学空间6Ckvh7u:|`r

佛洛伊德引进的词汇,用以隔离出一种主要症状为恐惧的神经症,并凸显其与转换型歇斯底里结构上的类似性。心理学空间b9gU{(p,q$Q3^~{H

4FMlfkpSr RK0在佛洛伊德建议之下,史岱克(W. Stekel)于《神经性焦虑状态与其治疗》一文中,将焦虑型歇斯底里一词引入精神分析著述。心理学空间;Y4zQw\{`5hu

Rk h(p Irg/LCW0创造此术语的原因如下:心理学空间[ob*cg z*o

心理学空间bOPy-o5q

a)某些恐惧症状会出现于各种不同的神经性与精神性疾病中。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以及精神分裂症中均可观察到其存在。根据佛洛伊德,甚至在焦虑型神经症中亦可见到其恐惧样态的症状。心理学空间.cu5mti{ V

心理学空间AS7``"@9JFs6_

此即佛洛伊德在“小汉斯”一文中认为不应将恐惧视为一种“独立的病态过程”的原因。

tm/Q g7C8l O$U0

0[Z+`$U_(]0B)然而,却存在一种以恐惧为核心症状的神经症。佛洛伊德并未立即予以隔离出来:在其早期概念中,恐惧或被附属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或被附属于作为现实型神经症的焦虑型神经症。对小汉斯的分析使他有机会析分出恐惧型神经症,并指出它与转换型歇斯底里结构上的类似性。实际上,在此二例中,抑制的作用主要均倾向于使情感与表象分离。虽然如此,佛洛伊德强调一个重要差异:在焦虑型歇斯底里中“……抑制由病原材料上分离出来的力比多并未因此被转换……,而是以焦虑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而恐惧症状形成的原因则是“……一开始就持续作用的一种精神工作,以便在精神上重新连结已成为自由状态的焦虑”。“焦虑型歇斯底里一直更趋向‘恐惧症’发展”。心理学空间:\XbF1Y,c!rO9dA

8Q&pVdv&m2C7}7q3I0正如该文所示,严格地说,不应单纯地将焦虑型歇斯底里与恐惧型神经症视为同义字。较非描述性的焦虑型歇斯底里一词注重此神经症之构成机制,并强调以下事实:先涌现一种未链接于任何对象的自由焦虑,而后它才被移置于一恐惧对象之上。心理学空间2W PFd X8Iqm v.iU"x

t-o[ A*Z]J9^m)F0112.转换型歇斯底里conversionhysteria

4O1@%ky:TM9K;P~0心理学空间/J1[ _nKa

指具有优势的转换症状特征之歇斯底里形式。心理学空间U A Aq/H:O'^^W

心理学空间6`#R[B:VrI L;e

在早期著作中,佛洛伊德并未使用转换型歇斯底里一词,而是以转换机制来泛指歇斯底里的特征。当佛洛伊德在“小汉斯”的分析中,将一种命名为焦虑型歇斯底里的恐惧症候群附属于歇斯底里时,转换型歇斯底里一词才出现,以便指称歇斯底里之一形式:“有一种不具任何焦虑的纯粹转换型歇斯底里;正如有一种透过焦虑感与恐惧表现出来,但不惨杂转换的单纯焦虑型歇斯底里”。心理学空间+p'vtE7|G ~

]%U(x @2eJ"L0

^pe mf9g0@ ?0

b9o1[x4t@0113.防御型歇斯底里defencehysteria心理学空间Mv@x`

心理学空间G0SoC8B"V9f

佛洛伊德于1894-95年间区分出的歇斯底里类型,以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类催眠型歇斯底里及滞留型歇斯底里。

s4m._TG Ks+bdt:O0

)_ETgU%[0其特点在于主体以防御活动对抗可能引起不快情感的表象。心理学空间)o'jv:j3N I9g

心理学空间+Wl{Ljcl.U(ko]

在体认到所有的歇斯底里中都有防御运作之后,佛洛伊德便不再使用防御型歇斯底里一词及其假设之区分。

7b0`,O Oz0心理学空间!EL8d~n)sZ:K%QN.V

在《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一文中,佛洛伊德首次就病原观点区分歇斯底里的三种形式——类催眠型、滞留型、防御型。其个人贡献在于特别指出防御型歇斯底里,并以此作为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之原型。

-{7lyNy"X7Z T0心理学空间~N jf1qEa vV

自布洛伊尔(Breuer)与佛洛伊德的《绪论》开始,无法产生弭除反应——它表征歇斯底里——被认为与两系列条件有关:一方面为主体创伤时所处的某种特殊状态(类催眠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与创伤性质本身有关的条件:即外在条件,或主体防御“痛苦”内容时所采取之蓄意(absichtlich)行为。在理论初期,防御、滞留及类催眠状态均为共同致使歇斯底里产生的病因要素。但由于其中一种因素被认为较具优势,于是在布洛伊尔的影响下,类催眠状态被认为是:“……此种神经症之根本现象”。

^(B Z,a.R.U6u:t Z%jb0

7qkCM#cE/{0在《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一文中,佛洛伊德析分所有这些条件,直到区分三种歇斯底里类型;然而,实际上他仅着重于防御型歇斯底里。心理学空间(^1twaf,B

心理学空间8Go)_;pA(b

到了第三个阶段——《歇斯底里研究》——佛洛伊德仍维持这种区分,但似乎主要是藉以降低类催眠状态的优先性而提升防御观念。佛洛伊德因此写道:“令人困惑地,在我个人经验中,从未见过真正的类催眠型歇斯底里。所有我治疗的病例均演变为防御型歇斯底里”。同样地,他也质疑是否有一种独立的滞留型歇斯底里,他假设:“……在滞留型歇斯底里的基础中同样可发现一个防御的元素,它将整个过程推向歇斯底里”。

Yr?1^I^3W \^0心理学空间'd5i9pOs%n Ch_c

最后应注意,防御型歇斯底里一词在《歇斯底里研究》之后便消失。引进该词的目的似乎仅在提升防御观念相较于类催眠状态的优先性。一旦达到此目的——以防御作为歇斯底里的根本过程,并将防御冲突的模型延伸到其他神经症——防御型歇斯底里一词自然失去其存在理由。心理学空间c&AV3xEFdV_

心理学空间6i}'H"ns

114.滞留型歇斯底里retentionhysteria

]l+HXhp"F"rUl0心理学空间/v.C6i7_4Q E

佛洛伊德与布洛伊尔(Breuer)于1894-95年间共同区分出的歇斯底里形式,有别于另外两种类型:类催眠型歇斯底里与防御型歇斯底里。心理学空间N%e"Z{)CzBR

$\~0|v;Y3Q} u0其病原特征为:情感——特别是外在不利情境的作用下——无法被弭除反应。

3ak3U(u? azZ0心理学空间@*zOqP5dC{@!H S;n

在《防御型精神神经症》一文中,佛洛伊德隔离出滞留型歇斯底里为歇斯底里的一种形式。

!P)c1q2E]"]0心理学空间8Sq#\oy'Y4S;w,t

在《绪论》中,即使该词仍未存在,但至少滞留的观念已经出现。它指一系列的病因条件,其中,相对于类催眠状态,是创伤的性质致使弭除反应无法产生:创伤可能抵触了某些阻碍其弭除反应的社会条件,或是遭遇到主体本身的防御。

,_?y%Hv|+m8vg t3b-{0

)`0]6\Uj i3G0较属描述性而非解释性的滞留观点,必然很快消失。实际上,当佛洛伊德欲解释滞留现象时,他即遭遇防御。佛洛伊德治疗经验中的一个观察——萝莎莉亚(Rosalia)病例——便显示出这点。他以下的描述无疑指的正是此一观察:“在一个我认为是典型滞留型歇斯底里的病例上,我高兴地期待一个轻易、必然的成功。然而,虽然工作真的颇为容易,治疗却未成功。所以我假设——再一次,伴随着所有必要的保留——在滞留型歇斯底里的基础中同样可发现一个防御的元素,它将整个过程推向歇斯底里”。心理学空间Oz9tzr no[

心理学空间$k*i1Cn)aeFhdf0L

115.类催眠型歇斯底里hypnoidhysteria

0RF ?WF5Af0

u7x#S?5Q+fl*E0佛洛伊德与布洛伊尔(Breuer)于1894-95年间使用的词汇:指起因于类催眠状态之歇斯底里形式;主体无法将出现于此状态中的表象整合入个人本身及其历史。这些表象因此形成可能造成病变效应之分离的、无意识的精神群。心理学空间P6@)Y P'kC

心理学空间"P4M1b@h6v~

关于此观念的理论基础,请读者参阅类催眠状态一词的评注。应注意,类催眠型歇斯底里一词并未出现于布洛伊尔个人笔下的著作,因此似乎可以合理地认为此一命名是出自佛洛伊德。实际上,对布洛伊尔而言,所有的歇斯底里均为“类催眠型”,因其最终条件在于类催眠状态。但对佛洛伊德而言,类催眠型歇斯底里只是歇斯底里的一种形式,另外尚有滞留型歇斯底里以及特别是防御型歇斯底里。此种区分使佛洛伊德首先得以局限,继而排除类催眠状态的角色,以便凸显防御所扮演的角色。

Y1Y9V,d;L0

4E ^)rBedh0116.创伤型歇斯底里traumatichysteria

V!x-v-@8s)@`.S0心理学空间E H%Uk@O2H3~

夏柯(Charcot)所描述的歇斯底里类型:紧随身体创伤之后——通常经过一段潜伏时间——出现身体症状,尤其是麻痹;但却无法以此创伤解释症状的机制。心理学空间M5KyC}8W*o&{2MP)I

心理学空间+Y W1GLaH5w/G1F

在1880-1890年间论歇斯底里的著作中,夏柯研究某些歇斯底里性麻痹。这些麻痹紧随着一些足令主体感到生命遭受威胁,但并未引起意识丧失的身体创伤之后发生。就神经学观点,无法以此种创伤解释麻痹的原因。夏柯另外指出,这种麻痹是经过一段长短不一的“潜伏期”或精神“工作”之后才产生。

Epp)]&R"Vl#w/t0心理学空间2ZQ vd3g1E7j&q F7b0k)[

夏柯认为,可以在催眠中运用极小的创伤或简单的暗示,实验性地复制同一类麻痹。如此,他证明这些症状并非由身体的撞击所引起,而是由与此撞击有关且在特殊精神状态中出现的表象所引起。

l8A-s&p4}0

S8x6t.Q5LF3KH y0佛洛伊德注意到此种解释与他和布洛伊尔(Breuer)早期赋予歇斯底里的解释之间有连贯性:“创伤性麻痹与一般非创伤型歇斯底里之间有完全的类比关系;差别仅在于,前者有一个重大创伤的作用,而在后者,甚少只是单一重大事件可足于辨识,而是一系列充满情感的印象……。甚至就创伤型歇斯底里之重大机制性创伤而言,肇因并非机制因素,而是惊吓的情感——即精神创伤”。

?t? Z6H0

o/F:KjO0此外,我们知道,类催眠型歇斯底里的图式援用了夏柯已发现的两个病因要素:精神创伤以及此创伤发生时的特殊精神状态(类催眠状态、惊吓的情感)。心理学空间i&d gR)V%~I

心理学空间L%nMw(Zu&m5B

117.自我理想egoideal心理学空间$C8nM+WK M5Pf

.[LJGe-_0佛洛伊德在第二精神装置理论架构中使用的词汇,指由自恋(自我之理想化)以及对双亲、替代双亲对象及集体理想等认同所汇集而成之人格审级。作为一个分化的审级,自我理想构成主体力图与它相符的一个典范。心理学空间e*v$^_E7K0l

心理学空间 hf1y7Z [ O

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不易界定出“自我理想”一词的单一意义;此概念多变之因在于,它与超我观念以及广泛而言第二精神装置理论的逐渐建构有密切关系。例如在《自我与“它”》一书中,自我理想与超我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在其他的文章中,理想的功能则被认为是一个分化的审级,或至少是一个个别的次结构,在超我当中(见:超我)。心理学空间7P b4o }y,?WDB!_

%S.~A YY/l0“自我理想”一词首见于《自恋导论》,指精神内部一种相对自主的形成物,其作用在于作为自我的参考以便自我评估其实际成就。它的起源主要属于自恋性质:“他[人类]投射在自己面前的理想,是其童年失落之自恋的替代物;当时,他本身便是自己的理想”。这种自恋状态——被佛洛伊德比较于一种真正的自大妄想——之所以被放弃,主要是由于双亲对儿童的批评。应注意,这种被以一个个别精神审级——即检禁与自我观察审级——的形式内在化之批评,在《自恋导论》全文中始终与自我理想有别:它“……不断地观察当下的自我,并鉴于理想来予以衡量”。

-J)q|za0心理学空间bLp"AV)Cv+n{

在《群众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一书中,自我理想的功能被置于首位。佛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与自我截然分化的形成物,并可藉此说明某些现象,特别如爱意迷恋、对催眠者的依赖以及对领导者的臣服等;所有这些例子中,主体均将一个外人置于其自我理想的位置。心理学空间sb RS1ZK

心理学空间)Z)qpx8H U:h

这种过程是人类群体构成的主要因素。集体理想的效力来自于个体“自我理想”的汇集:“……某些个体将同一对象置于他们自我理想的位置,以致他们在其自我中彼此认同”:反之,这些个体本身在一系列对双亲、教育者等的认同后,亦均成为某些集体理想的保存者:“每个个体均为许多群体的一部分,他被多方面认同所联系,而且依据迥异的典范建构其自我理想”。心理学空间u ih.r,QHt-^ w

+kk+oW`FJ9X a0在《自我与“它”》一书中,超我一词首次出现,并被视为自我理想的同义词。这是一个汇集了禁止与理想功能的唯一审级,其形成是透过对双亲的认同,并且相应于伊底帕斯衰退:“[超我]与自我的关系并不限于‘你必须(像父亲)这样’这个训诚;它还包含‘你不许(像父亲)这样’的禁止,亦即不得做所有父亲做的事;许多事是父亲专属的”。心理学空间[ zl{m d&M:iY

ajpP pO@R0《精神分析导论补篇》一书则再度引进一种区分:超我犹如是一个概括性结构,它包含三种功能:“自我观察、道德意识与理想功能”。最后两种功能的区别,特别表现于佛洛伊德试图在罪恶感与自卑感之间树立的差异上。这两种感觉均为自我与超我之间紧张关系的结果,但前者关乎道德意识,而后者则与自我理想有关,因为自我理想是受人爱慕而非令人畏惧的。心理学空间 _AEF`I _%I-v:Om

心理学空间*gv]1u%vB

*:精神分析文献证实,超我一词的出现并未拭除自我理想一词。大多数论者均未将它们作为同义词使用。心理学空间8Cq@O5d+Gg^~U

f(Z!?Q+H({0m*S0关于“自我理想”一词的意义,一般均有相对的共识;反之,关于它与超我以及道德意识的关系,概念上则有分歧。加以论者们时而称超我为一个总体结构——如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导论补篇》中所称——包含各种不同的次结构,时而又较特定地称之为具有禁止功能的“意识之声”,因而使上述问题更形复杂。心理学空间2U6hfM~:{

+vv RRh]0例如,对伦博格(Nunberg)而言,自我理想与禁止审级两者截然不同。他不仅就自我当中被引发的动机来区分这两者:“自我服从于超我是由于害怕遭受惩罚,而它之所以臣服于自我理想则是由于爱慕”,同时也就它们的起源予以区分(自我理想的形成主要依据爱慕的对象;超我的形成则是依据畏惧的人物)。

4Ak`B@0

1ALY9aC3{K0虽然就描述层面而言,此种区分似乎可以成立,但就后设心理学观点而言,此区分仍难以严格维系。因此,许多论者基于佛洛伊德在《自我与“它”》一书中的论点(上述引文),强调理想与禁止两个面向之间纠葛的关系。例如丹尼尔•拉嘉许(Daniel Lagache)即论及一种自我的超我-理想系统,并在其间建立一种结构关系:“……超我相应于权威与自我理想,其方式则有如主体行为必须响应权威的要求一般”。心理学空间&dC$v y ^%Q5d

心理学空间4`%B;K!b8J6N/z f

118.理想化idealization

t#@'XbCP7Uz0心理学空间T6Uo @UK"O,b

一种藉此将对象的价值与质量提升至完美的精神过程。对理想化对象的认同,助长了所谓个人理想审级(理想自我、自我理想)的形成与丰富。

D)xo,f j0心理学空间b2@`9Tc,o3i

佛洛伊德对理想化的定义与自恋观念的提出有关,在此之前,特别是在爱恋生活中(对性的高估),他早已指出其运作。他将它与升华区分:后者“为一作用于对象力比多之上的过程,由欲力流向性满足以外的一个远离目的所构成……。理想化为一与对象有关的过程,藉此,对象,虽然其性质并未被改变,但是在精神上被扩大与提升。理想化在自我力比多或是对象力比多的领域中皆有可能”。

b%?'Z+z/d_e0

J U NF@2^r`0理想化,特别是对双亲的理想化,是主体中理想审级构成的重要部分(见:理想自我、自我理想)。但它并不是人的理想形成之同义词。它事实上可能针对一个独立的对象:如一爱恋对象的理想化。然而,应注意,即便在此状态下,它始终带有强烈自恋的特质:“我们发现,对象被以如同自己的自我一般方式对待,因此在恋爱中,大量的自恋力比多流溢至对象上”。心理学空间 S#]:SU6I+O+o4o9Z `"n

2i'mEc)q(~0*:理想化的防御性角色被许多论者所强调,尤其是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Klein)。对她而言,对象的理想化本质上是一种对破坏欲力的防御:就这个意义而言,理想化是与某种推至极端的分裂有关,此种分裂即是介于两对象之间:一者是被理想化、且具有所有性质的“好”对象(例如,可随时自由使用、始终不虞匮乏的母亲的乳房),另一者是“坏”对象,其所具有的迫害性特质同样也达到顶点。 

$po N@6\d0

#WnVurr:x0119.认同identification

} t9{ oC P0心理学空间#t-sA5R7Tl^K}ay

指一种心理过程,主体藉此拟同他者的一个面向、特质、属性,并以他者为模范,将自我作全部或部分改变。经由一系列的认同,人格得以构成与分化。心理学空间X+`2M0D-V

心理学空间 G F3I P&[{$X+]M

1.因为认同一词也出现在一般日常用语以及哲学用语中,我们应先从语义学的观点来确定它在精神分析词汇中使用之极限。心理学空间1rqs;y3\X{

*c\\s.v(S,}0作为名词的认同,可由下列方式理解:就及物的意义而言,对应于动词“辨认(identifier)”,就反身的意义而言,对应于“相互认同(s’identifier) ”。此区别出现在拉隆德(Lalande)关于这个词汇所区分出的两个意义中:心理学空间'[(BYt/]

?|9f4Ujy b Z2e0A)“辨认的行为,亦即,视为相同;或是以数值的方式,例如,‘辨认一个罪犯’;或是就性质上而言,例如当一个物体被视为是属于某一种类……,或是当某一类的事实被视为可同化成另一类的事实……”。

?R2D8P%~&k!X6a0

YQI r~|Sl0B)“藉此行为,个体变成与他者同一、或是两个个体变成同一(不论在思维或现实的层次,不论是整体地或是局部地)”。

&I2]~+T_&n%J0心理学空间,@ pxO%Ng(Dt

这两个词义都出现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他将以下程序视为是梦工的特性:藉由两个影像间的替代或“认同”来表达出相似——“如同”——的关系。这正是拉隆德所指出的A 项意义,然而认同在此并不具某种认知价值:它是一种主动程序,藉由完全的同一来替代部分的同一、或潜存的类似性。心理学空间q#eI4h$eM/e

'p$v]G}UGM0然而,该词在精神分析中特别用来指“相互认同”之义。

#ld2dJ!N0心理学空间!uY^t{?VK

2.日常使用中,以“相互认同”的意义出现之认同,与一连串心理学概念混淆在一起,例如:模仿、Einfühlung(移感)、同情、心灵感染、投射等等。心理学空间[TM ~3[.]4m'h A

心理学空间7c{Yr4DO:nZ

为了厘清这些观念,依照形成认同的方向,可以在这个场域中区别出:异感的(舍勒[Scheler])与向心的(沃伦[Wallon])认同,即主体将自身和某个他者认同;自感的与离心的认同,即主体将他者和自身认同。最后,在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的某些状况之下,所呈现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认同形式:它有时会被引用来说明“我们”的形成。心理学空间d ?0N9rv+V

)[L#^I,u,b5f)F0*:认同的概念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逐渐取得中心价值,不仅成为各种心理机制之一,也是人类主体藉以构成的运作。此种演变主要与伊底帕斯情结的结构化效应被凸显的事实有关;其次相关的是第二精神装置理论带来的修正,于此精神装置中,那些从“它”分化出来的审级由附予其特性的认同中衍生。心理学空间yz?4mf HI%h#z O

/}B_z G+q u0尽管如此,佛洛伊德很早便使用认同一词,主要用在歇斯底里症状上。虽然所谓模仿、心灵感染的现象长久以来就为人所知,但佛洛伊德更进一步,以讨论对象所共同具有的某种无意识成分的存在来说明这些现象:“认同因此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立基于相同病源性要求的据为己有;它表现一种‘如同’,并涉及一个依旧残留于无意识中的共同成分”。这共同成分为幻想:空旷恐惧症患者无意识地与“阻街女郎”认同;其症状为对此认同以及其所假设之性欲望的防御。最后,佛洛伊德很早便注意到许多种认同可能同时并存:“……认同的事实或许可让我们以字面意义去掌握精神人格之多重性”。

H!k2kE3n V0心理学空间g&ZD)qx3t

此后由于不同因素,认同的概念变得更为丰富:心理学空间4i'm~#z,T`.W s

1]9Vax` S7p5xU01.1912至1915年间口唇型体内化概念的提出(《图腾与禁忌》、《哀悼与忧郁》)。佛洛伊德特别指出,在忧郁中,藉由退转到带有口唇阶段特征的对象关系,主体以口唇模式对失落对象作自我认同所扮演的角色(见:体内化,食人的)。心理学空间8B,y*P0U PYTv

心理学空间'gL8t1_ c1_~

2.自恋概念的被提出。在《自恋导论》中,佛洛伊德开启将自恋型对象选择(依据自身的模式而选择对象)与认同(主体,或他的某个审级,以其先前对象作为模型而被构成:双亲,周遭的人)联系在一起的辩证关系。心理学空间7GY%\:@8n2mip

心理学空间;{(h RM Z$kO SbbV

3.以认同来描述伊底帕斯情结对于主体的结构过程所造成的效应:放弃对双亲的投资,而以认同来取代。

'[H(d!? oS7KED`0心理学空间'Pio4I Cd'|

佛洛伊德指出,一旦伊底帕斯此一全面性陈述被提出之后,由于父母亲分别同时为爱恋与敌对对象,这些认同便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此外,出现此种对对象的矛盾双重性,它很可能对所有认同的构成来说,都是必要的。

tW"v)?z,i1^0

E;Y6V[Vp;O | a04.第二精神装置理论的推研,证实认同概念的丰富性与渐增的重要性:个人的各个审级不再被描述成影像、记忆与精神“内容”铭记于其中的不同系统,而是不同模式之对象关系的遗骸。

|'H\ D b"x9vPrd4v|0

WtYQ [Qi]0不论在佛洛伊德或精神分析的理论中,认同概念的丰富化,都未导致各种形态的认同之系统化。此外,佛洛伊德自己也承认,他对此一论题的系统陈述并不满意。就此点而言,他最详尽的说明见于《群众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第七章。他在文中最终区分三种认同模式:

[ A2V/| e9Y!v,N;?x0|0心理学空间 |-li}V2c

a)与对象之间具初始形式的情感连结。这是一种前伊底帕斯型的认同,其特征为一开始便具有矛盾双重性质的食人关系(见:原认同);

~9F$Ph `$L Z0

OzR*EuxYR v0b)一种被放弃的对象选择的退转性替代;

0vz'Z X'rHNSa0心理学空间`'F#Q!\L#F)B+d;B

c)在无任何他者性投资的状态下,主体仍可能与之相互认同,在他们共同拥有某种元素的情况下(如被爱的欲望):经由移置,认同在另一点上产生(歇斯底里型认同)。心理学空间!h%UF,u@R

心理学空间:} X!v0Bmw)x/V

佛洛伊德也指出,在某些例子中,认同所指向的不是整体对象,而是此对象的某个“唯一特征”。心理学空间 co z7S}Q]

心理学空间-J0O2HuU&Aa

最后,对于催眠、爱恋激情与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使得佛洛伊德将构成或丰富化某个人格审级的认同与一种相反的过程相互对立;在此相反的过程中,以对象去“替换”某个审级:例如,领导者替代了某一团体中成员们的自我理想。应注意,在此种情况下,个体间也存在一种双向相互认同,但这现象的先决条件为如上所述“替换”性质的存在。我们在这里可能会发现某些以结构性角度作规定的区分,这些区分即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向心、离心以及双向的认同。心理学空间0s ?0H-dX

心理学空间/st$a&W$~

*:认同一词必须与其他相类近的词汇区别开来:例如,体内化、内摄、内在化。心理学空间3~!Q+qI"^6nZ+w

心理学空间$QUwb{

体内化与内摄是认同的原型,或至少是它的某些模式,于其中,心灵过程被体验与象征为一种身体的作业(吃入、吞食、保留在自我之内等)。

X cN R8?\ H0

*X;[_},OWk3T0认同与内在化之间的区别更为复杂,因为这牵涉到与主体所同化之物的性质相关的理论选择。就纯粹概念性的观点而言,我们可以说,认同所作用的是对象:人(“自我对另一他者自我的类同”)、或是一个人的特征、部分对象;至于内在化,则是一种相互主体关系。至于两者中何者为先的问题,依旧没有解答。我们或许会注意到,一般而言,主体A对主体B 的认同并非全面性,而是局部的,这与其关系的某个面向有关:我并未认同我的老板,而是认同我与他之间有关施虐-受虐关系的某个特征。但另一方面,认同始终具有其原始原型的特征:体内化作用于事物之上,这关系与其所体现的对象两者混淆;与儿童之间保有某种侵略性关系的对象,随后约略变成被内摄的“坏对象”。此外,极重要的一点是,主体的所有认同并未形成一个其一致性的关系系统;例如,在某种如超我之类的审级内部,我们可发现各式各样相互冲突且不规则的坚持要求。同样地,自我理想是由不尽然相互和谐的文化理想之认同所构成。

.TY8E&P~-N0心理学空间dWO&{A*zKIi

120.对侵略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 the aggressor心理学空间i(I!pX { D6Gm

Kx/E4jl-yF$C0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所析分与描述的一种防御机制(1936 年),指主体面对外在危险时(典型代表为一出自威权的批评)认同于侵略者:或将侵略原样不改地承受下来,或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模仿侵略者个人,或采纳指明侵略者势力的某些象征物。根据安娜•佛洛伊德,此一机制在超我构成前期具优先性,因为此时侵略仍然针对外界,尚未以自我批评的形式反转对抗主体。心理学空间|Q!C j,m0FqQ)}

@+E6D,?f(at*y7]0虽然对侵略者的认同一语并未出现于佛洛伊德著作中,但我们发现他曾描述此一机制,特别是在《超越快感原则》第三章中关于某些儿童游戏。

(q8K v1}!l$O9N oV0心理学空间m_)fW7z nW}

费伦奇(Ferenczi) 将对侵略者的认同一语,用于一个相当特殊的意义:所谓侵略,是指活在激情与罪恶世界的成人,对一般认为无辜的儿童施加的性侵犯(见:诱惑)。他描述儿童因为害怕而产生完全服从于侵略者意志的行为;人格上造成的改变则是:“……内摄成人的罪恶感”。心理学空间Z.m5z6zqN$n:{

心理学空间YXUt%[9CAUx6a

安娜•佛洛伊德认为,对侵略者的认同运作于各种不同情况中:如批评、身体的侵略等,而且认同可能于令其畏惧的侵略之前或之后介入。被观察到的行为则是角色互换的结果:被侵略者自行扮演侵略者。心理学空间,J b1[vF

心理学空间'V;K_U4i~+t

多位认为此种机制在人格发展上负有重要角色的论者,对其效应各有不同看法,特别是关于超我的构成。对安娜•佛洛伊德而言,主体会先经过第一阶段,此时整个侵略关系被翻转:侵略者被内摄,而被攻击、批评以及有过错之人则被投射到外界。直到第二阶段,当整个关系被内在化,侵略才转向内部。

$_m Mo{-J0心理学空间HTe `l'\)xF

丹尼尔•拉嘉许(D. Lagache)则认为,对侵略者的认同是理想自我形成之起源。在儿童与成人要求两者的冲突架构下,主体认同于全知全能的成人,这将导致对他者的误识、他者的屈服顺从,甚至拭除。心理学空间*R2b5Ls R2J

心理学空间p}8Kcd-{O+C

何内•史必兹(René Spitz)在《否与是》一书中,大量使用对侵略者认同的观念。对他而言,将侵略反转以对付侵略者,是儿童在学习口语与姿态上的“不”时——他认为大约在十五个月大时——最显著的机制。心理学空间*QDmGm.By&b O

心理学空间Q%~/\*s_8ef t

*:在整体精神分析理论中,应赋予对侵略者的认同此一概念何种角色?它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机制?抑或反之,它涵盖通常所谓认同之一大部分?特别是应如何衔接它与传统所谓伊底帕斯情境中对于敌对者的认同?重视此一观念的论者们似乎均未提出上述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已发表的观察报告普遍末将此机制定位于三角关系架构之内,而是定位于一种双边关系;其基础,正如拉嘉许多次强调,属于施虐-受虐性质。心理学空间1\`GM3a&I#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