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
作者: 转载 / 78313次阅读 时间: 2011年4月1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第七章 想象


3uF.v0xMj0
第一节 想象概述
心理学空间r8TC_[/cC@1s%A
一、什么是想象心理学空间B|N I1ppfuI

@ k B;AH#_ f4Ni,c0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我们没有到过大草原,但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如果我们懂得这诗句,并具有有关的表象时,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丽图景(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微风吹拂着茂密的牧草,不时显露出草原深处的牛羊)。又如,青年学生生长在新中国,教师可以通过忆苦教育使他们头脑中浮现旧中国劳动人民所过的悲惨生活,也可以通过理想教育使他们展望祖国美好的前景。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想象来实现的。
9At#bm(p ]0
]{,ijYvm0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但想象的表象与记亿表象不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的新形象。它可以是没有直接感知过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还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空间 ] c7y A#D
心理学空间A9x^(ekT
  意识有两种超前系统: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和组织起来的概念系统,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因而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但是,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人不可能在想象中无中生有。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想象的表象不管新颖甚至离奇到什么程度,构成新表象的材料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科学家提出大胆的假设,总是从现实世界中的规律出发的;文学家所创造的典型形象可能不是真人真事,但仍然是以生活中观察到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的。即使世界上不存在的荒诞无稽的神话形象,虽然其整体并不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但他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中国旧小说中的仙人,不外乎是现实生活中的童颜、白发、鹤骨、松姿等形象所组合而成的新形象。心理学空间4G_A#j I!of,Q
心理学空间 vSX'N Cx7s5T8Y/G/Y
  梦也是一种想象。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显得十分新奇甚至荒唐,但组成梦境的“素材”仍然是感知过的事物。心理学空间1O ts P!|"Tn

w Z,l!iy)ez0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幽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如鲁迅先生曾记录过一位盲诗人的谈话:“在缅甸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里、树上都有昆虫的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由于这位诗人生而目盲,没有颜色的感觉,所以在他的谈话中不会有颜色的表象作为想象的材料。心理学空间,pEY(AJh

R^0Yi'D|0  可见,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来自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0X{GA(b0
f\}9` {3|0二、想象的生理机制心理学空间3Q ER[b
心理学空间r }4w?DZH3_ Ol
  想象亦是人脑的机能。人在惑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上留下许多痕迹以及痕迹之间的联系(即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是动力的,它经常不断地在变化、补充和改造着。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其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上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进行新的结合,亦即旧的暂时神经联系经过重新配合构成新的联系的过程。为了形成新的联系,必须分解已形成的联系,被分解开的联系作为环节包括到新的联系系统中去。心理学空间7{ D(X)i d5p

1q+@oB|&ia0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想象形象的创造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虽然表象从形式上看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其实很多想象的形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形象具有概括性,想象的形象是在皮层言语机能的一定区域上形成的,是通过词而形成的。人在清醒状态下,词对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结合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通过词才使形象清楚而富有内容。心理学空间H{!u.^,E d

Ya7O1n r9o6Fz"OX0  现代科学表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与大脑皮层共同参与想象的形成。如果人的下丘脑——边缘系统损伤,可能产生特殊的心理错乱,他们的行为不受一定程序的支配,不能拟定简单的行动计划,不能预见行动的后果,想象的主要作用也就受到破坏。
'h [&[bA8kz%rGca0心理学空间J`#q"r[$h
三、想象和实践心理学空间wk_#u U"h%U
心理学空间 ~xR2~0A*I sn
  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同时想象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的想象首先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劳动要求人们预见行动的后果,人们在劳动之前,已在头脑中构成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这种关于行动过程以及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的表象,乃是人类劳动的主要特点。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新的需要,这些困难和需要促使人们去改变客观现实,从而创造新的东西。想象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空间+}$?0b8G%m,bdY
心理学空间'j fI%|zL5i2~0}
  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生、发展,同时,想象的正确性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心理学空间 Y:pvV:VV y*{~
心理学空间o-Y2n L:n
四、想象的意义心理学空间)U7t5j k;Jv.H
心理学空间#P5jD^7GZ4k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方面。学生再造性想象的发展对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创造想象贫乏的学生,他思考问题必然思路狭窄,也不可能有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智力发展是不充分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
qS6EGVZ0
j6P7?%p4V:A9s*I,B0  想象和其它心理过程有机地联系着,根据鲁宾斯坦的意见,每一个思想,每一种情感,那怕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意志动作,其中总有一些想象,甚至象人的知觉这种反映形式中,也包含有想象。想象活动和记忆活动交织在一起。亚里士多德谈到:“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记忆的东西。”想象从记忆表象中提取素材才能进行活动,同时记忆表象在某种程度上被想象形象补充着,同想象结合着。心理学空间V Ek#h N(d*Tuz"p
心理学空间 \ p|%B0N!r0QK ws
  想象参与思维过程之中,人如果没有同思维内容相联系的表象,思考就发生困难。心理学空间4x%zdd,Yz
心理学空间"\3C;R f0a H
  想象在人的情绪生活中也有重大意义,想象的形象总是伴随着体验。杨沫在谈到她写《青春之歌》的创作过程中说:“着意刻画了……这些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形象,我爱他们尤其是卢嘉川。当写到他在牺牲前给林道静的那封最后的信时,我泪水滚落在稿纸上,一滴一滴地把纸都湿了”。想象不仅可以引起一些短暂的情绪状态,也可能成为深刻而牢固的情感产生的源泉。
"T9xZ5I X[0
}8CpU]0  想象的形象可成为人的意志行为和实践行为动作的内部推动力。
;{,A~2\$w`_0心理学空间x"nO+k]*J4h
  总之,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在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体系,在创造中,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一切形式中,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想象对人的生活道路,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特点的形成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
V@q,I|0b g0心理学空间!nIq-~'`v3bz/}x
五、想象的种类心理学空间D7JG ]Zm

c m4pfr~BO| I0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区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心理学空间nF@$MYt
心理学空间?xnWDr*it T
  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心理学空间mV6qH1p\-{P!@
心理学空间6T5l6I4?*Nu
  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例如,看到天上的云朵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的面孔、奇峰异兽或某种动物;又如,不自觉地跟着别人讲述的故事而想象出故事中的情景。心理学空间w2v-J&T_y#x(^(^

]'IW)ev/Xy:L8Cf ~0  梦是在睡眠抑制状态时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r+yG\l}7~`0心理学空间s'o"]D8SS:n
第二节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心理学空间4q!K)lU7d1@U#c
一、再造想象
E7s(K:}K8c;Jn0
[G0Y yA&KM0  (一)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ac,?3F x,N v/~2d0
M2CdVT2{0  在再造想象中,事物的形象都是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都是“再造”出来的新形象。所谓“再造性”,一方面指这些形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再造出来的。例如根据文学作品的描述再造出郭沫若剧本中的蔡文姬的形象,工人根据机器的图纸想象出机器的立体和运转时的形象,这些想象都是再造想象。另一方面,又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根据当前的任务,在词的调节下,运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造出来的。例如,我们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李白的诗时,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都按各自的方式来形成新形象。因此,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心理学空间%bVk,z%K/vLr

Y*h}4oY0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心理学空间yZ4Bia{{#xW,O IWj
心理学空间T4@in t&ua1K
  第一,要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再造想象就是由语164 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所引起的,因此,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心理学空间*N:zQ!t `U
心理学空间%P%^wu ly8RNK Q2k5q
  第二,丰富表象的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愈正确、愈生动。心理学空间*T7DC*vhAxF}
心理学空间RK;o S K0k,Do7MeI2G
  (二)再造想象在教育中的作用
B(Wp*J8qVMEQ4yy0
q] TG%V_/C0  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当学生通过介绍在头脑里出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时,这些形象就会指导他们的行动,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再造想象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上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空间!j(m3v2X `]"h

u\/nM*_d\!G0  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这是因为学校里的知识多半是通过教师、书本用词或图表、模型介绍给学生的,只有使这种介绍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可见,任何学科都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深刻地领会教材,系统和牢固地掌握知识。心理学空间9Nd;BpSMu;^8hS

-Wx9o/a0mQ:Q;E0  近来的研究表明,在轻松气氛中学习比在紧张气氛中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放松思想,在想象过程中人变得舒适、灵活。G·卡斯蒂罗运用想象进行八个月的教学实验证明,儿童的注意范围也扩大了,人也变得更活泼了。
o g/\E9Xx p2CG0
!Tm*z$hE,WR~i0二、创造想象心理学空间p(W]J(_&e o0yg
心理学空间5Ot^!Di(~ ~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y}:F'`'I ^0心理学空间 C(P Z%g"m+Z/Li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文学家的写作,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时所依据的形象。
*w-_%x GW-N2L0
K;r+NC1uNf*V|U0  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创造想象的参与,能够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造成劳动最终或中间产品的心理模型,并且提出新假设,所以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D_,_&MJ0Q:R@Xiv0心理学空间| bD D"Wc6C!v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创造性想象。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缺乏创造想象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
-q&kW5I2X0J y0
(u)A p TfZk%v0  (二)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心理学空间:jU)X"RJ!E ntt

H)Im!OD%~M2G0  1.创造动机心理学空间,y0}1s~+g%V
心理学空间:W!X,vhQ-B
  社会生活本身不断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这种要求在人的头脑中得到反映,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也就获得了创造想象的动力。
7G5V*|"G2aA y,BM3j0心理学空间Idc.tR8bi$eeC
  文艺创作中强烈的创作动机是很重要的,如《红日》的作者吴强说:“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崇高的形象……激动着我的心……感到他们在向我叫喊,在我的脑子里活动翻腾,我要表现他们的欲望,是为时已久了。孟良崮战役以后,我的这种情绪,就更加迫切、强烈,而且也深深地感到这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①
(F Cf.oi }?K/g0
.BC)N,|kj0  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活动同样如此。心理学空间JWSF#b6R\

&A9\EF#H!{j!tV0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1Yph;K0
R/F7J/BM!w?rLd z0  创造想象需要原料,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鲁迅写道:“……人物的模特尔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成的脚色……”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创造娜塔莎的形象是基于分析他两个熟人的性格和特点塑造成的,这两个人是他的妻子索菲亚·安得烈也芙娜和他的姐妹达吉娅娜。心理学空间 c@4C6SU

K-{{+Yt0  3.思维的积极活动
0V']^ L.X0
c*Qq I3SO/X'Dc3M&j0  创造想象是严格的构思过程,它是受思维调节的。如在写作前,要严密地考虑文章的主题,所写的人物和事件等,才可能产生活生生的形象,如果不加思索,就不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成果。心理学空间8K S0i$i$crJ P]5EP
心理学空间+X ?9nw9_5|J@
  4.灵感和艰巨劳动
w+_4_sV(p7@0
-X3H UKG X9U/v0  创造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被称为灵感。真是“忽似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有些诗人在构思时,虽经长期酝酿,仍理不出思路,但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诗句象潮水般地涌来,一挥而就。心理学空间-xU7E })O
心理学空间CdS;N$X
  灵感的特征,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的对象上,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想和形象的活动极为活跃,因此在灵感状态下,工作有极高的效率。由于灵感的出现,解决了长期探索的问题,因此常常伴随无法形容的喜悦。例如,古希腊阿基米德在一次入浴时,忽然有悟,起来在街上狂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即发现了关于比重的阿基米德原理)简直达到狂喜的程度。这是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喜悦。
#h0w:[#lLb?2GK0心理学空间 ]&]]5N4UpE V
  唯心论者把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其实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是人们长期劳动的产物,它是在艰苦劳动之后出现的。托尔斯泰在写《战争与和平》时,不知花了多少艰苦的劳动,九易其稿,有些部分改了十几次以上,他在写书时,谈天、走路,甚至半夜起来,也常常想起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坚忍地劳动,积累资料,用他的话说,在那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爱迪生说得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这是很有道理的。
"OVR!S3gW$of,d0
-q$]:GpQ.^S0三、幻想
`T`y N0心理学空间M%fq)P kd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心理学空间,seHv:X*K;E

AX&H:Mn q*\ }0  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的创造想象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事物。如我们对到二000年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后宏伟图景的想象,就是我们所向往所期望的新形象,而创造想象中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人所期望的形象。如作家创造反面人物的形象,就不是作家所向往的形象。第二,幻想不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于未来的活动,但它又常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6|2t/R!ZMQqP\0心理学空间"U+f(O-n3G.Y5Y
  幻想的品质与一个人的世界观或一般思想状态紧密联系着。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心理学空间/X.T0f{Ew5~
心理学空间!k.fE%W Z2xm3Ul M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最伟大理想,引导青年人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思想工作,崇高的理想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
P8Za7B1?~7o9?0心理学空间 l J {7yJ0A
  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成为活动的动机。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Z A`2KU'f,J`"U0
-} T*Yeb\6Nz|0  积极的幻想又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是人们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人们创造性的构思中。幻想常常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心理学空间dbO-S"]k

g*y p+m7f0Xf ]#s0  生活的朝霞正在年轻一代的头上升起,我国青少年头脑中洋溢着各种美好的幻想。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到二000年,我已是个侦察员,驾着二000式潜艇,到深海去侦察,到水晶宫去勘探,在那里,发现了新命名的‘油气’,一公斤可用二十年,在那里还找到了新的能源,叫‘煤电’,一公斤可发二千万千瓦的电。”另一位中学生写道:“到了二000年,我要当个饲养员,弹起《催蛋曲》,指挥着千万万只鸡生蛋,那序曲刚刚奏完,刹那间生下了千万只又大又圆的双黄蛋。”“荡秋千”这是六岁儿童胡晓舟应国际儿童画展而创作的水墨画,题为“我在二000年”,荣获一九七九年世界儿童画一等奖。这张画(图7—1)反映了想象的社会历史性和年龄特点。心理学空间K6T-aX'J)p

7[)iu,k/h*CZ5v*fD0
第三节 睡眠和梦

a3P y1NPX)U6s^0  睡眠和梦是宇宙奥秘之一,自古以来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近年来对睡眠和梦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快,但由于它们的复杂性,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心理学空间&_US [b&m`
心理学空间x&E0o:[,t
  睡眠不是单一的过程,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O.X2_-[8R0心理学空间 cPo7z"N'~5\@$Q_
  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夜间睡眠多数时间处在这种睡眠状态。成年人慢波睡眠可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打盹浅睡;第二阶段为中度睡眠;第三阶段为中度至深度睡眠;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儿童睡眠的分期比较困难。
mrip"F.L%m0
`5L1F&W0l(zw0  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人的一生中,快波睡眠的时间在整个睡眠时间中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新生儿的快波睡眠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0%,2岁以内的婴儿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的30~40%,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的20~25%,而老人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不到5%。
z w LCo0
2Zb.ZlFL@0  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故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故又称快速眼动睡眠。
C:B:wD&_.g6p#ob[3h3_0
S f.un?O*hc0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相互交替成年人的睡眠,先进入慢波睡眠状态,持续约90分钟,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约持续20~30分钟,接着又进入慢波睡眠。两种睡眠状态都可以直接进入觉醒状态,但从觉醒状态进入快波睡眠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一个晚上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交替约3~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图7一2)。
0m5ZgAmZ,v0  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下,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做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人每夜都做梦,只是有的人记得清楚,有的人记不清楚。克利特曼(N.Kleitman)指出:“有些人断言,他们极少做梦,或从来不做梦。但是,所有被试……在适当时间被唤醒时,都报告说,他在做梦。所以,可以相当肯定地说,每天晚上,每个人都反复地做着梦。”①实验表明:191个被试在快波睡眠期间被唤醒,报告正在做梦的有152人,占80%左右;160个被试在慢波睡眠期间被唤醒,报告正在做梦的只有11人,占7%左右。心理学空间 MQg1K bx9vf

@q{;y-a?;?(G0  这不仅说明,做梦主要是在快波睡眠期间,而且,也有少数是在慢波睡眠期间。因此,过去认为只有在快波睡眠状态时才做梦的看法是不确切的。然而,这两种睡眠状态所做的梦,在内容上是不同的。慢波睡眠期间所做的梦,概念性较强,内容常涉及到最近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快波睡眠期间所做的梦,知觉性(特别是视知觉)较强、内容生动、古怪。由于快波睡眠状态大部分发生在下半夜,因此整个睡眠时所做的梦,一般是从较多概念化的上半夜向较多知觉化的下半夜过渡。心理学空间I$oH"Ie.[PI

F iq[k^S0  近年来研究表明:生长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期间,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恢复体力。快波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的增高时期,它与儿童的脑、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有密切关系。心理学空间 X/z8CG6s Jt e
心理学空间rBQ'Y_"t3Bjq
  睡眠对于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1966年8月,日本东京大学对23岁的男青年H·M进行了剥夺睡眠的实验,时间达101小时8分30秒,在剥夺睡眠期间他的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被试的心理活动受到相当的影响。在剥夺睡眠两天后,被试感到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出现错觉和幻觉。近期剥夺睡眠研究表明:剥夺睡眠对心理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威廉斯(Williams)等人的实验表明:剥夺睡眠时间短,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影响小,相反,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影响大;剥夺睡眠的人,仍能做好短时间的工作,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则出现很多错误。①哈特曼(Hartmann)根据剥夺睡眠的研究指出:睡眠在集中注意力以及与注意相联系的学习和记忆方面具有意义,睡眠对于保持情绪正常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方面可能起一定的作用②。心理学空间3k9hsu.|{3WL

s MNiYp_ E0  有人认为做梦也许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白天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去芜存菁的筛洗。德门脱、哈钦森(Hutchinson)和弗卢努瓦(Flournoy)等人指出,做梦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俄国文学家伏尔泰在睡眠状态时完成一首诗的构思,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B z(k"Sq0心理学空间/^? \1@+M1K
  梦境有时是很奇特的,但构成梦境的一切内容,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物,所以,梦仍然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外界的刺激和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都能引起梦。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可能产生下雨的梦景;睡眠时把手压在胸部,可能会做恶梦。苏联心理学家卡萨特金在276名被试中,对梦进行了1300多次观察和460次实验,得出结论:“视觉分析器机能完好者所做的梦,有视觉形象的占100%,……那些不可能有外部世界的视觉形象的生而盲者却从来不说他们的梦里有视觉的形象,……生而聋者也自称,从来没有在睡梦中听见什么。”③霍尔(Hall )等人分析了一千个男女大学生的梦,发现每个梦一般涉及到二、三个人和一、二件东西,而且大都是熟悉的。最频繁出现的东西,其次序为:房子、汽车、城市、房间、住宅、门和楼梯④。据布伦纳斯(CBrenneis)和温格特(C.Winget)的统计,在梦中的活动,男子多在室外,女子多在室内。心理学空间6Of R7wIbe q5dx:R
心理学空间OT ?T4q4?
  胎儿也能做梦,1968年比利时医生对一万多名孕妇进行实验,发现在母亲做梦的同时,八个多月的胎儿也随着母亲进入梦乡。胎儿的身体一动也不动,但眼球却迅速移动着。不仅人类会做梦,其他哺乳动物也可能做梦。卢克莱修(Lucretius)在狗睡眠前放置食物,睡眠过程中狗会有咀嚼等动作。动物越是高级,做的梦越多越复杂。
G2g7}~c6f'@2U1W"P]0
TJ } C\f0  科学家们对睡眠本质持两种看法:一种把睡眠看成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睡眠是由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活动减弱,觉醒不能维持的结果。这种看法过分简单了。另一种认为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主动的过程。这又有两种意见:巴甫洛夫学派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的抑制过程,当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内广泛扩散,并扩散到皮层下中枢时,就出现睡眠;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有触发睡眠的中枢,这些中枢神经细胞的活动导致睡眠。研究表明,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分别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所引起。
+LX xP'l/Yv0心理学空间 N:F6X@O
  现代研究表明:睡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由中枢神经结构和递质协同活动来实现的。与睡眠有关的递质主要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等。
&tIaqt3RM:K(X9U0
2|#})i4Y+n J0  法国心理学家皮艾郎(H.pieron)首先提出睡眠是觉醒时脑中积聚的“催眠素”所引起的理论。目前,已经能从动物脑中提取出睡眠化学物质,但化学结构已搞清楚的只有DSIP(“δ——睡眠促进多肽”)。最近,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一种“S因子”,动物只要服用极微量的“S因子”即昏昏入睡①。
+?"Vw%v,Y0
HW%U/B+B0思考题心理学空间m qL_6Mw O8o*F

Ns5~-PI K7t,Ave0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n6yuE1B,s0  2.什么是再造想象?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m(@?+F4d2n0  3.什么是创造想象?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心理学空间&y(@ E$g0o1oXl+I
  4.什么是幻想?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S`4q!H a$?9w4|0  5.怎样科学地解释睡眠和梦?心理学空间)p~MGYZrC-m
心理学空间8Q R gun_M
(叶奕乾)心理学空间2K I5nApj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普菲斯特奧斯卡獎 Oskar Pfister Award 综合
《综合》
2010美国心理学院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