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的TED获奖心愿:呼吁《仁爱宪章》的诞生
作者: KAREN ARMSTRONG / 7791次阅读 时间: 2017年9月13日
来源: TED 标签: TED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8yG$U@(o I0

nv{)K j]4X0
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的TED获奖心愿:呼吁《仁爱宪章》的诞生
Translated by Xinli Geng
Reviewed by Alison Xiaoqiao Xie
%Zo gaq!E:up%j8o0
$M YE6K}~}y0

J sK!as.bW?Bi0心理学空间0fPW!k)I`|

!n a:r3ad[0~+u000:11心理学空间 m~Z%{E+RZ%R9~

.b!m.UFk:[0非常荣幸能得这个奖。也非常高兴能 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因为这个集体为世界所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我更加感激今天能有机会来做跟你们对话,

6d/L]cg X0心理学空间4_:x ]'me-z J hf^I

00:29心理学空间9uc l4b&q$kVu l

$qHCusF G[0其实就连我自己都觉得很意外。因为当我回想过去 我最不愿意干得就是与宗教有关的事,不管是写作还是以其他方式。坦率地说,我离开修道院以后就没有做有关宗教的事情了。我当时想,那就是终点了。13年了,我都没接触过它。我想做一名英语文学的教授,尤其是我甚至连作家都不想当。然而此后,我的事业几经波折,一次又一次失利之后,我却最终在电视上找到了自己。(笑声) 我跟比尔.莫耶斯说到这些时,他说:“哦,我们来者不拒。”(笑声)心理学空间 @-}+m\8~J

~)g] B!T7O!^+k1r001:21心理学空间 F*G6g+W7G [Sm

?J5\-R f9X0那时我做过一些颇具争议的宗教节目。这些节目在英国播出的非常顺利,因为宗教信仰在英国并不十分受宠。所以,仅此一次,我平生终于成为社会主流了。但是有一次为了拍摄有关早期基督教的影片,我去了耶路撒冷。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其他的宗教: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姐妹宗教。我发现我对这两个宗教的信仰一无所知,尽管我已经学习了很多年的宗教。我以前认为犹太教不过是基督教的前奏,对伊斯兰教更可谓一无所知了。

'jp!^&@$dx+eU0心理学空间4Ip9@dd3G

02:10

*SS3p2p`b0心理学空间uQEt"Qu

但就是在那个几经沧桑的城市,那片三大宗教你争我夺的圣地,你也会慢慢意识到这三大宗教之间深刻的纽带。正是对其他宗教的研究让我 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宗教,也启发我 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心理学空间0J#Ns6|~r

*Z3JNwN6{fm002:34心理学空间ozJTRIm `'X(W.w*W

Sye `9|D v M0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令我惊异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以前从未想到过。其实就在我觉得我跟宗教无缘的那段时间,我突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那些宗教教条看起来无法证明、抽象无比。令我吃惊的是,当我开始认真地研究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时,我意识到,“信仰”,这个我们如此奉若神明的东西 不过是一种近代才产生的宗教热忱,它是17世纪才出现在西方的。“信仰”这一词的原意是关爱、赞赏以及珍视。到了17世纪,这个词的含义变窄了,其中的原因我正在写书进行探究,这个词的含义变成了,对一组命题进行理智的考量后予以认可,也就是信条。“我相信”这句话的意思本来并不是“我接受某一宗教信条”,而是说:“我忠于这些信条,我尽全力做到这些”。世界上很多传统宗教也确实都对正统宗教学说不以为然。在可兰经中,教义的正统学说像赞那一样不被接受。对没有人能确定的事情进行无休止的无聊猜测,各宗教间不断争吵,人们成为愚蠢的宗派主义者。(笑声)

0G)wfso#g2f6q0心理学空间 IS8]8NO0Ez

04:13心理学空间 t } YNj

心理学空间!sV*Rw5X3K'x

那么如果宗教不是关于信什么的问题,那又是什么呢?经过全面的研究,我发现宗教的意义是改变人的行为。与其去决定是不是相信上帝,不如试着去做一些事情。你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些事情以后,你就逐渐开始理解宗教的真谛了。这些宗教的教条其实是对实际行动的引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心理学空间*cM]6n2X.KM aG

8u$Y6|l/q8@U g004:47心理学空间Fh1^;JF._l _

OGQj]XM2X"T*I%{0而实践中最最重要的非“仁爱”莫属。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信仰中,仁爱── 能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正如我们今晚所想-- 不仅是一个宗教是否是真正的信仰的试金石,它也是将我们 带到“上帝”或“神灵”面前的力量,无论这个上帝是犹太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的。佛教中说是仁爱之心带你走向涅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我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我们会把他人而不是自己看做是世界的中心。一旦我们不再唯我独尊,我们就能看见神灵。心理学空间%V+vGM#p2l@$r]

心理学空间,x/@I}Q

05:45

X#E^ L~;rU0

6J O7^ f9L0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的各大宗教派系都强调这一点,都把这一黄金原则列为教义的核心。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孔子就首先提出了这一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认为这是他所有教育思想的核心,但凡他的弟子,每天都要做到这一点。正是这一黄金原则使人们形成一种超然的价值观,这就是他所谓的仁 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种关爱本身就是超然的。心理学空间Ip \T+o8LL|

心理学空间 q/]-YD-Ov$K/m`

06:26心理学空间Y$p3P'J:E)ui

;WGz [1_ mVo5F0这对一神论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著名故事是关于犹太拉比席勒儿(Hillel)的,他是跟耶稣同时代的长者。有一个异教徒来到拉比面前,说只要拉比能在自己一条腿站立 的功夫之内背出整个犹太教义,他就愿意成为犹太教徒。席勒儿抬起一条腿,说道,“如果什么事情是你所痛恨的,那么千万不要对你的邻居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教律,其他的都是评论而已。你自己仔细研究去吧。”(笑声)

V7` xF&] i0

0l%p s'l~oU006:55

%U,I5t'X:E&N"x0

1QD1Z pj)T w8k0“你自己去研究”的确是他说的。他说:“在你所做的考证中,一定要弄清楚 教律的每一句话都是评论,是对黄金法则所做的注解。” 著名拉比梅尔(Meir)曾说,任何对教义的解释,如果结果导致的是对他人---无论什么人----的仇恨、排斥和蔑视,那么这样的解释一定是有悖教律的。

C(E-i%Z8i3\el0

@ f],hM_6vW007:26心理学空间t/m1Q ti6e

nf~n1V(^W0圣.奥斯汀的看法与之不谋而合。他说:“经文要教给我们的,其实除了仁慈之外并无其他东西,对经文唯一合理的解读,就是充满仁爱的解读。” 有一些经文看上去令人生厌,要从中找到仁慈,这本身就是对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教义的最好预演。(鼓掌)心理学空间 VK.Vt @4O3Nh9kJ,Ap@

Z;hI U"k TM007:54

b$qEa6Z!k@0心理学空间a@UA+i`2q

现在看看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 信仰被劫持的现实中。恐怖分子打着古兰经的旗号大施其暴,尽管耶稣早有箴言:“要爱你的敌人,不要妄断他人”,我们的基督徒们仍旧我行我素的对他人妄加推测,没完没了的拿着圣经要跟别人一争高下,直到打倒别人。这么多年来,宗教一直被当做打压他人的武器,而这完全是出于人类的自负和贪婪。我们人类有着破坏美好事物的天赋。

g-|4JbR N~"ML/r NJ]0心理学空间G\:o-?|aA4Z]H){9]e

08:49

nH,\}5hAWn0

C6]'Mm6B$K&fU iG0我们的传统同时教导我们,这一点我认为非常的重要,那就是你不能只把仁爱施向 你自己身边的人:你的国家、跟你同信仰的人、 你的同乡。你必须拥有一颗中国人所说的“仁爱”之心,也就是要关心他人、爱你的敌人、尊重陌生人。古兰经说得好:“我把你们分成部落、族群,是要你们去相互了解对方。”心理学空间'z&_ P?Ap.T,b!y6z8mn

7ch q7z5b009:23心理学空间*t U-}(d2Df/r3z8Xi9{D

Uz3Z+LACL-_ ?)N8j0这个传统,这个心怀大爱的传统,再一次在利用宗教信仰 达到邪恶目的和对信仰的滥用中消失殆尽。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出租车司机,在得知我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告诉我说 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战争都是宗教引起的。错! 这些纷争都是政治所引起的。

W?WbbI'C;`0心理学空间5Q{*Eag

09:57

{3P6a'}"`:H0o:`0

|Ujv0[/Qqk0~0但不能否认,宗教可能成为故障点,当一场冲突跟宗教搅在一起的时候,宗教就可能陷在其中,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我们的现代史充满了暴力。1914到1945年,光欧洲就有7千万人死于暴力冲突。有很多我们体系内的活动,像橄榄球这样曾经的消遣娱乐,如今也会引发暴乱,引起死亡。宗教也会受到这些暴力因素的影响,这并不奇怪。心理学空间}d2P Im \

心理学空间(g ^9J*Oq(j{J

10:48心理学空间 eG2| GVv'R

4W(r-L s`f5H0况且还存在着大量的宗教文盲群体。人们总是认为宗教信仰就是去相信一些事情,所以我们经常把宗教人士称为信徒,就好像这就是他们主要就是干这个。常常是这样,次要的目标 取代了主要的目标,取代了“仁爱”原则和黄金法则。因为黄金法则很难做到。有时候,当我向大众 宣讲仁爱的时候,我有时候会看到 他们脸上有抗拒的表情,这是因为宗教 很多宗教人士更热衷于去争论谁对谁错,而不是如何施以仁爱之心。(笑声)心理学空间rq3~zl

心理学空间 F9aw5M:[2J6Gt

11:42

BB;^$se Y7FE,~0

!l0u9Q9S_]f0其实还不止是这样。自打9.11发生以后,我对伊斯兰的研究瞬间把我 推向公众视野,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有机会到世界各地走走,从而发现无论我走到哪里,渴望变革的呼声无处不在。我刚从巴基斯坦回来,那里有数以千计的人来听我的演讲,因为首先他们非常希望能听到一些来自西方的友好的声音。特别是有很多年轻的听众,他们问我,这些年轻人说:“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改变现状?” 巴基斯坦的主持人说,“看看,你不要对我们太礼貌了。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到底为什么信仰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W;g7n%Au3aL]u o8UI0心理学空间0X7L.h'n-K.s

12:42心理学空间&`7_]"g1TN

a`]*MH4ZQ C$_0在我看来,在我们现实状况如此严峻的关头,任何不提倡增进全球范围内互相理解和欣赏 的意识形态都将难以通过时间的检验。宗教信仰目前还是很受追捧的。在美国 尽管像一些报道所说,人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人们还是希望有信仰的。也只有西欧保持着现实主义观,这现在看来稍微有些过时了。心理学空间Y&ldt] W"cB@

心理学空间i PHc-}C

13:27心理学空间&adjY s

2Nb ?BPG`!zx0人们还是希望有信仰的,宗教也应当成为 一个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宗教有这个能力,也应该这样去做,这都是因为有黄金法则的存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全球适用的准则。我们不应该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于别国,

"gRa7J-p0

f']LAa013:56心理学空间h{8Z0g[D

S T'm9F(C0无论我们具体信仰的是什么,这都是有关宗教、有关精神的准则。这是影响深远的道德准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的。如我所说,人们对变革的渴望真真切切。在美国,我相信你们在这次的总统竞选中都看到了对变革的渴望,以及9.11以后各地的教堂和当地的清真寺 携手创建相互理解的网络。清真寺和犹太教会纷纷提议:“我们必须开始互相对话。” 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我们从互相容忍走向互相欣赏的时候了。心理学空间6\8St6u(\ Z0~

1hLV c4SvN(A014:51心理学空间+l L5m5{{*|

CBC \\iG4u!@0我只想讲一个故事,故事来自《伊利亚特》,但它能告诉我们这种精神是什么。你们都知道《伊利亚特》的故事,是关于希腊和特洛伊国之间10年的战争。有一次,阿喀琉斯,著名的希腊战士,将自己的队伍撤离了战场,于是整个战事受到了影响。在接下来的混战中,他的好朋友,普特洛克勒斯,在一场一对一的战斗中惨遭杀害,杀他的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阿喀琉斯既悲痛又愤怒,发誓要报仇。他杀了赫克托,然后肢解了他的尸体。他还拒绝交还尸体给赫克托的家人,尸体无法下葬,这在古希腊传统中就意味着赫克托的灵魂会一直游荡,不得安息。然后有一天晚上,特洛伊的老国王Priam 化名来到希腊战营,找到了阿喀琉斯的帐篷,问他要自己儿子的尸体。当老人取下自己的头巾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惊诧不已。阿喀琉斯看着老人,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开始抽泣。国王看着这个杀害了无数自己子民的年轻人,他也开始哭泣。房屋里充满了他们哭泣的声音。希腊人相信一起哭泣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于是阿喀琉斯拿出赫克托的尸体,小心翼翼的递给老国王,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将对方视为圣者。心理学空间l `'J J&h

心理学空间&o8wAWa4v

16:44心理学空间6QmW\4_m#W

:F;tWfg0这种精神存在于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就是我们能够克服在受到敌人威胁时所感到的恐惧,并最终开始能够欣赏我们的敌人。”神圣“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当用来形容上帝的时候,是”Kadosh",也就是独特的、别人的意思,这个意义非凡。很多时候,也许正是敌人身上的这种“异质”,帮我们接受来自上帝的神秘暗示。

k |WJ M0心理学空间 ma6O-hp d

17:22心理学空间n-@O2MW+aa

心理学空间)b7Li0EN;~ l

下面是我的愿望: 我希望你们能帮助创建、 启动和宣传“仁爱宪章”,它是由一个创新思想家团队起草的,这些哲人来自有着共同亚伯拉罕祖先的三个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宪章的撰写以“黄金法则”作为基本原则。我们需要发起一场运动,把我在路途上遇到的这些人都团结在一起,这些人你们可能也碰到过,他们希望以某种方式团结起来,为他们已经被劫持的宗教信仰正名。我们需要让人们重拾“仁爱”之心,并对他们进行引导。这个宪章不会是个面面俱到的大部头经文,我希望看到的是,它引导人们如何对宗教经典进行正确解读,因为这些经文已经被滥用了。还记得拉比和奥古斯汀说过的 经文应该服务于慈善原则吗?让我们回到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是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的传统,然而这些传统如今经常互相发生不和。我们想团结起来,创建一个文档,让世界各地至少一千位 主要的宗教领袖联合签名。

2N F0ASa&B0

7X [$T"o3lO5l018:58

P^!|9]"\0心理学空间,dv.B-NoS

你们才是行动者,我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学者。尽管我是个不喜欢孤军奋战的人,但(这个运动这么受欢迎)还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其实花了很多时间一个人呆着做研究。我不是非常--- 你们才是具备了媒体知识的人,能够教我如何把这些信息传达到每个人,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我已经做过一些预备性的演讲,比如说屠图大主教 就很高兴把他的名字给我,Faisal Rauf,纽约市的伊玛目,也非常乐意。我还将跟联合国的“文明战线”一起工作,我是联合国发起的“文明战线”组织的一员,这个组织是由科菲·安南建议创建,用来诊断宗教极端分子的起源,并向成员国提供预防极端活动升级的实用指南。心理学空间 J;Rd4a&m8w

心理学空间,~#b6bn8K!jZ

20:09

|}ETY0心理学空间 i^hC,I"B

“文明战线”的人们告诉我说他们很乐意为这个而工作。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于--我能看到你们脸上已经有些担忧的表情了,因为你们认为这将是个缓慢和臃肿的机构,但联合国能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一些中立性,证明这些工作不是一个西方的或者基督教的活动,而是来自 联合国,来自整个世界 的所有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心理学空间3T(S!a)A8B$O

心理学空间*b%{ IyTLw,_s

20:40

9sW/H#z2a1`0

RJ^5wip0因此我鼓励你们加入这个行动,一起来创建这个宪章、启动和宣传这个宪章,从而让它 我希望看到它进入世界上每一所大学,每一个教堂,每一个清真寺和每一个犹太教会。这样的话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重塑这些传统,让宗教成为世界和平的源头,宗教有这个能力也理应这样去做。非常感谢大家。(鼓掌)心理学空间4`O&~hb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00

TAG: TED
«道德并非宗教的产物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新的危险趋势:自我网络欺凌»
延伸阅读· · · · · ·